学科分类
/ 19
366 个结果
  • 简介:满城汉墓共出土铜器600余件,其中30件刻有铭文,计52处近800字。这批铜器铭文集中体现了西汉前期器物刻铭的面貌,对研究西汉的度量衡制度、诸侯国制度等提供了宝贵的实物例证。本文在原《报告》的基础上对刻铭重新做了录文,更正了个别错讹之处,并分别做了考释。

  • 标签: 满城汉墓 铜器铭文 录文 考释
  • 简介:汉代铜器铭文中有不少附记编号。其编号方式有七种。就编号的性质而言,有些是制作时所编的造器号,而更多的是管理与使用时所编的用器号。西汉前期的铜器铭文中附记编号者很少,编号方式也很简单;西汉中期后有编号的铜器数量多,编号方式多种多样。与战国铜铭对照可以发现,战国时期铜铭中的编号罕见,方式也简单,而且战国铜铭中只有使用号而无造器号。这说明战国铜器制作规模小,往往是单个生产;而汉代铜器制作规模大,一般是批量生产。编号的不同,反映出铜器制作规模的差异

  • 标签: 汉代 铜器铭文 编号
  • 简介:<正>一九七五年,随州市均川刘家崖出土了青铜器盖。器盖内壁铸有铭文,现作报道如下。铜器盖二件。器身已失,二件器盖形制大小及花纹相同。盖口为正方形,每边长13.5厘米。盖顶部呈方形,正中央有一钮,钮已残。盖体的四个面各留有乳钉状钮柱,存有铸痕,钮已全部残断。盖体上饰有绳索

  • 标签: 出土青铜器 正方形 随州市 曾侯乙墓 内壁 中晚期
  • 简介:笔者曾撰文介绍了安徽省寿县1957年出土的《鄂君启节铭文》的书法艺术,并把它与小篆和楚简进行比较,认为它是当时楚国的“官方”文字,或者说为“正体”。

  • 标签: 青铜器铭文 出土 寿县 书法艺术 鄂君启节 安徽省
  • 简介:<正>最近,笔者在一九八六年台湾图书展览会上(香港汉荣书局有限公司、深圳大学文化科技服务总公司联合举办),看到张光裕博士所著《善夫梁其簋及其他关系诸器》一文(该文收入《台静农先生八十寿庆论文集》,台北联经出版事业公司出版)。张光裕博土的这篇文章搜集了四件传世善夫梁其簋,其中两件是首次公布。鉴于国内读者难于阅读到张光裕博土的这篇文章,笔者撰此小文予以介绍,并谈一点个人的意见。

  • 标签: 台湾 台北 青铜器铭文 服务总公司 图书展览 出版事业
  • 简介:随着文化的不断研究,对战国中山国青铜器铭文的分析也有了很多的分析。接下来本文将通过分析战国中山国青铜器铭文风格分析中的文字章法特点和文字体差异,进而分析了战国中山国青铜器铭文美学研究。一、战国中山国青铜器铭文风格分析中山国在地理位置上位于赵国、齐国和燕国之间,其地理位置相对比较优越,而优越的地理位置极大地促进了其在文化艺术方面的发展,其游牧文化和农业文化很大程度地融入他们的生活中,并且也融合了少数的少数民族。

  • 标签: 战国 分析 青铜器 文化 中山 铭文
  • 简介:<正>青铜器铭文习称金文。重视金文资料的搜集整理,一直是金文研究的优良传统,历代学者都做出了自己的贡献,产生一大批成果。如宋代吕大临的《考古图》、王黼的《博古图录》、薛尚功《历代钟鼎彝器款识法帖》、王俅《啸堂集古录》、王厚之《钟鼎款识》、杨南仲《皇祐三馆古器图》、刘原父《先秦古器图》等。清代乾隆年间,钦定将皇家收藏的青铜器辑成《西清古鉴》、《宁寿鉴古》、《西清续鉴甲编》、《西清续鉴乙编》四部

  • 标签: 青铜器铭文 西清续鉴乙编 西清古鉴 薛尚功 王黼 南仲
  • 简介:<正>中爯父簋:两件,形制相同。南阳市北郊砖瓦场出土口径21.5、高24厘米,敛口,体宽,鼓腹。双耳作龙首形,有垂珥。圈足上有三虎头,下为短状虎爪。盖上中部有圆形握手。器、盖饰窃曲纹和瓦纹(图一)。器、盖皆有铭文。盖上铭文为:“南申白(伯)大宰中爯父厥(奚司)乍(作)其皇且(祖)考(彳屖)(夷)王监白(伯)蹲(?)用享用孝用易眉寿屯右康和万年无疆子子孙孙永保用享。”(图二)。器内铭文为:“中爯父大宰南申厥(奚司)乍(作)其皇且(祖)考

  • 标签: 博物馆 南阳地区 铜器 西周晚期 砖瓦 长方形
  • 简介:本文是作者近年来整理与研究的我国出土历史文物(包括甲骨、钟鼎、刻石、简牍等)中,有文字记载的古代法律史料集成的一个组成部分。文中较为全面地介绍了两周时期铭文中的珍贵法律史料,在对它们进行归纳分类的同时,并指出它们在法学研究中的价值和意义,对我国古代法律制度发展史作了新的探索。文章还根据铭文提供的实例,对周代财产所有权提出新的观点,认为除周王之外,诸侯大臣对不动产和某些动产,不仅有占有、使用权,还具有处分权,这些权利为国家所认可,并受法律所保护。

  • 标签: 财产所有权 铜器铭文 法律史 不动产 周代 我国古代
  • 简介:容庚《汉金文录》卷一著录有两件汉代“杜鼎”,两鼎器盖各有两组刻铭,现将两鼎器盖铭文转录如下:

  • 标签: 铜器铭文 汉代 金文 容庚
  • 简介:“文章系谱”是系谱学关注的世系文本样式之一,意为用文章而非文句对世代间各类继承事实进行的叙述。中国历史上最早的文章系谱包含在叙史性铜器铭文中,可称为文章系谱的铭文类型。微氏《墙盘》等制作于西周共王、夷王时代的铜器铭文,是典型的铭文型文章系谱;其在中国谱学史上的地位,是在一个大致明确的年代范围内,以文章系谱的形式,建构了一个他律性的爵职继承系列,而非一个自律性的家世世系系列。对微氏《墙盘》等反映爵职继承系列的文章系谱在谱学史上的地位,评价应恰如其分。

  • 标签: 墙盘 系谱学 铭文型文章系谱 爵职继承
  • 简介:考古学上的铜器主要是指商代、西周以及春秋战国时期制造的青铜器,其类型主要有兵器、礼器、食器、酒器、乐器、铜镜、印章及车马装饰等。这些青铜器铸造精致,形制多样,端庄厚重。从自然铜的锻造到红铜冶炼、青铜合金。铸造技术由块范铸造到失蜡法铸造以及工艺复杂的复合金属铸造,多方面带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和进步,创造了绚丽无比的中国古代青铜文化。

  • 标签: 青铜器 铸造技术 春秋战国时期 科学技术 青铜文化 考古学
  • 简介:<正>殷墟“妇好”墓出土石磬(M5:316)上的“”(图一:1)铭文颇引人注目。此石磬略呈长方形,上窄下宽,长44、宽2.4厘米,表面磨光,近顶端处有一圆孔,直径0.2厘米。原报告将铭文隶定为“妊冉入石”。

  • 标签: 卜辞 铜器 孤竹 铭文 祖甲 喀左
  • 简介:一觉醒来,秋风早已把世界改变并依旧肆无忌惮地伸着自己的爪牙没有丝毫顾虑和不安此刻是凌晨一点多有悲凉的唢呐声把夜吹碎碎得就像墓地里漫山遍野的铭文

  • 标签: 铭文 墓地 秋风 改变
  • 简介:苏轼作为文学史上少有的大家,研究者从无间断,但是其铭文则很少受到人们的关注。文章从三个大的方面对苏轼铭文就行了探讨,包括苏轼铭文与赞、颂、笔记、跋文等文体之间的复杂关系;苏轼铭文在想象力、语言、典故等方面的文学性分析;以及苏轼铭文中"三教"思想和他最终形成的豁达的人生境界等问题。这些方面无不有着其自身鲜明的特点,最终使得苏轼的铭文在文学性和思想性上都达到了很高的水平,而这一切又都与其独特的创作观念与人生经历有关。

  • 标签: 苏轼 铭文 文体关系 文学性 思想性
  • 简介:鼎古代炊器,相当于现在的锅,煮或盛鱼肉用。形状大多是圆腹,两耳,三足,也有四足的方鼎。铜鼎是在新石器时代陶鼎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观已发现的铜鼎,最大的高三尺多,如商代后期的司母戊方鼎;小的高不过四寸,如西周的赢霝德鼎。

  • 标签: 德鼎 方鼎 司母戊 陶鼎 商周 尖足
  • 简介:古代饮酒器,相当于后世的酒杯。圆腹,前有倾酒用的流,后有尾,旁有鋬(把手),口上有两柱,下有三个尖高足。少数爵也有单柱或无柱,还出土过罕见的方腹的爵。爵盛行于商和西周,尤以商代最多,春秋战国时已很少见。商前期的爵为平底,二柱很短,并紧靠流折(爵体与流衔接部)。商后期和西周的爵多为凸底,柱离流折较远。

  • 标签: 单柱 于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