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信任”大体上是上个世纪70年代后在西方学术界兴起的一个研究领域,而在此之前只有一些极为零星的研究。一些西方学者发现其研究价值后,给予了它前所未有的重视,将其比喻成“阳光”、“雨露”、“鸡汤”等等。显然这类比喻想说的是,信任是人类一切社会活动的基础。但在很多情况下,越是重要的东西就越容易被人们忽略。信任长期没有得到重视不是说它不重要,而是因为它过于重要,已被当成了理所当然的前提。

  • 标签: 信任 中国问题 西方理论 风险社会 西方学术界 70年代
  • 简介:中非友谊源远流长,近些年中非双方互利双赢的经贸合作进一步促进了中非友谊的发展。西方学者从冷战思维出发,对中国非洲政策与实践产生误读,所谓“新殖民主义”、“中国威胁”等鼓噪不休。对此,我们应在理论和实践上积极应对,正本清源,使中非友谊不断得以加强。

  • 标签: 中国对非政策 西方误读 首脑外交 建议对策
  • 简介: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法学家伯尔曼的《法律与宗教》一书在中国学界引起了相当广泛的关注。其中的一些格言式的论断,比如“法律必须被信仰,否则它将形同虚设”,早已频繁地出现在法律学者与学生们的笔下和口中。在笔者看来,这本由4篇演讲稿汇集而成的仅仅8万字的著作,之所以在中国获得了较大的影响,绝不是偶然的。因为,它以极其精练的语言,成功地揭示了西方文化(而不仅仅是西方法律)的一个本质特征:以宗教一法律为核心的文化形态,同时,它也揭示了西方人以宗教一法律为皈依的生活方式。在这本书中,伯尔曼先生一咏三叹,以预言家和圣者的口吻,探析了西方宗教与西方法律的共通性,论证了法律离不开宗教、宗教也离不开法律这样一些相互关联的命题。

  • 标签: 《法律与宗教》 西方法律 中国 文化形态 西方文化 生活方式
  • 简介:最早参观西方机器制币的中国人赖茂功读《中国钱币》1991年第3期程卫红编译《伯明翰造币厂铸造的清朝样钱、广告钱、功牌、纪念章》一文颇感兴趣。该文述及1866年清官员“品春”或“品图仁(译音)”到欧洲访问造币厂事。读此使我想起我国最早到法国、英国参观机器制币的人和事,简述如下,或许能引起集币爱好者的兴趣。清政府第一批派遣赴西欧游历的官员是斌椿及随员四人,时在同治五年(1866年)。斌椿字友松,汉军正白旗人,生于1804年。随行者是其子广英及同文馆学生凤仪、德彝、彦慧。他们于1866年3月7日离开北京,5月2日到达法国马赛,他们先后游历了法国、英国、荷兰、汉堡、丹麦、瑞典、芬兰、俄国、普鲁士、汉诺威、比利时,至8月19日离马赛回国,在欧洲近四个月。所见所闻,斌椿著有《乘槎笔记》一册。对在巴黎、伦敦参观造币厂均有记述。在巴黎参观造币厂时在1866年5月12日。《乘槎笔记》载:(三月)二十八日,命广英等往看造钱,用火轮法,以水气冲激推机,命进退铁管中。机之一端,连大轮之枢,以运动长轴。轴置屋梁下,分系韦条,运千百小轮。大轮转则轴转,轴转则众轮俱转。轮有横直,各适其用,工匠分司之。钱质成圆,无孔。一一平其轻重,无纤芥

  • 标签: 造币厂 制币 乘槎笔记 中国钱币 斌椿 样钱
  • 简介:西方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形成了富有特色的传统文化,节日文化是中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很大程度上体现了各民族的文化渊源。比较节日的风俗习惯,我们可以对一个民族的历史文化进行直接的、多方面的探索。

  • 标签: 习俗 春节 圣诞节
  • 简介:Civilsociety的内涵在西方一直处于变化之中,其中文译名"公民社会"目前主要指的是国家政治系统之外,非市场经济系统的一个领域。由于没有明确的国家-市场-社会划分,国家与社会的关系也非常不平衡,因此,按照西方标准人们对中国是否有公民社会存在质疑。我们认为,既然已经在用公民社会这一概念解释中国现实,就不必拘泥于西方标准,而应该以一种开放、多元的眼光,将中国的情况理解成有别于西方的一种公民社会模式。

  • 标签: 公民社会 政治国家
  • 简介:2016年在世界政治史上具有指标性意义,因为所有的重要迹象都指向巨大的政治变革,而2017年更是关键。人们等待着更多的选举,更多的政治不确定性。首先是法国的选举。无论是内部因素诸如经济不振、恐怖主义、社会分化,还是外部因素,法国极右派国民阵线力量继续壮大。德同今天被西方视为西方自由民主的最坚强堡垒,但总理默克尔也在积极调整其政治路线,或者说为了保持政治优势也不得不向右派妥协。

  • 标签: 西方政治 中国 政治变革 不确定性 内部因素 恐怖主义
  • 简介:<正>艺术史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可还原为观念史,在艺术表现中,观念的转变对于艺术创作有着关键性的作用。"观念"一词表达了我们对事物抽象原理的看法。今天我们认为是不合理的事情,明天看来是可行的,我们就说观念转变了,赖以支撑艺术的,正是完整的意象和用以实现这种意象的方法。随着

  • 标签: 中国画色彩 中国画发展 艺术创作 西方观念 国画颜料 当代中国画
  • 简介:<正>上半场焦姣:本次研讨会的主题是"中国研究与西方理论"。我先为大家简要介绍一下流程。我们今天的研讨分为上下半场,上半场由哲学系的王巍和历史系的高波发言,他们将从总体上

  • 标签: 中国哲学 高波 中国研究 研讨会纪要 王巍 教育学理论
  • 简介:摘要西方音乐史作为音乐学的一个子学科,是一个较为历史悠久的音乐研究领域。其以西方音乐的历史为中心,研究对象包括音乐本体以及与音乐直接或间接有关的社会各因素。自20世纪开始,其在中国曲折发展,至改革开放之后,才重新出现繁荣的局面,而随着一些列音乐理论期刊的创办与重开,为西方音乐史研究和发展开创了新的道路。期刊论文的发表为学者提供了最新、最全的学术动向,在西方音乐史领域的研究也不例外,本文则通过相关文献及书籍等资料加以整理、分析,从而对其研究发展及现状进行简要概述。

  • 标签: 西方音乐史 学科建设 音乐史理论 学术活动
  • 简介:西方歌剧与中国戏曲是在各自不同的文明、文化背景下产生和发展的戏剧艺术,且形式多样,内容迥异。本文对歌剧和戏曲的产生及两者中存在的异同、成因都做了概略性的比较研究。希冀有识之士能够认识到中国戏曲作为灿烂的民族文化的一部分所具有的艺术特色和文化遗产价值,意识到“没有民族的,就没有世界的”。

  • 标签: 西方歌剧 中国戏曲 记谱法 脸谱
  • 简介:斯坦利·富兰克林(StanleyFranklin)(1930—2004)是英国政治漫画家,他笔下有多幅反映中国研制核武器的漫画。1966年10月27日,中国在本国国土上成功进行了导弹核武器试验,这对国际社会造成不小的震撼。如上边漫画,发表于《每日镜报》1966年5月12日,漫画中一位瘦弱的老农挑着担子。一边是轻重量的篮子——“人民需求”,另一边却是非常沉重的核导弹。老农头戴着“中国经济”的斗笠,满头大汗.气喘吁吁地走在一座摇晃的铁链桥上,可谓步履艰难。

  • 标签: 中国经济 核试验 人眼 西方 《每日镜报》 漫画家
  • 简介:<正>蒋孔阳、张德兴在《西方美学与中国新时期文艺思想》(《上海文学》88年7期)一文中指出:西方从文艺复兴开始,即已提出人性、人道和人道主义问题,强调个性的解放和个体的主体意识,历经启蒙运动、十九世纪,一直到二十世纪,都是他们文化思想其中包括美学思想和文艺思想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或者可以说是他们的一个主流。但我们不了解,一直当成资产阶级人性论来批

  • 标签: 西方美学 美学思想 蒋孔阳 人性论 中国新时期文学 文艺思想
  • 简介:“西学东渐”以及百年来的专业音乐教育发展,使西方音乐在中国扎下了坚实的根基,西方音乐对中国音乐的影响是极为深远的。中国人以自身的角度学习、研究和传播西方音乐,并在其影响下形成了有别于传统音乐的近现代“专业音乐”。然而,由丁中西文化的差异、音乐思维模式的不同等因素,在对西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理解时,“中国角度”常常出现某些偏差。如何辨证地处理和认识这些偏差,成为西方音乐教学和研究中不可回避的问题。

  • 标签: 音乐作品分析 西方音乐 中国音乐 “西学东渐” 教育发展 传统音乐
  • 简介:新世纪,无数戏剧理论家在不断探索中国戏剧的发展,面对戏剧的民族化与现代化趋势,我们不能忘记当年“西方戏剧向东方寻找灵感的”历史,尤其是从十九世纪起,“中国戏剧(主要指中国戏曲下同。笔者)成为西方戏剧改革的动力源”,使西方文化艺术受到东方文化艺术的强烈冲击。当世界征服者成吉思汗的戏剧形象第一次出现在十八世纪的欧洲舞台上时,全世界都被中国戏剧的无限魅力而吸引。因为中国的影响,当时在欧洲兴起了史无前例的东方热。

  • 标签: 中国戏剧 戏剧改革 戏剧西方
  • 简介:摘要:中国戏曲是一门综合性的艺术形式,具有灵活多变的舞台时空展现、程序化的舞台人物表演、虚拟化的舞台人物表达以及综合性的艺术展现形式等特征,在传承与创新中传承着中华民族的文化底蕴和艺术精神。

  • 标签: 中国戏曲 西方戏剧 差异 初探
  • 简介:在有关法制现代化的论述中,人们尽知法制现代化是西方文化的产儿.然而,随着"东学西渐"研究的在中国的逐渐展开,人们对西方法治中的中国因素也有了一定程度的了解[1].

  • 标签: 世界精神 中国因素 兼西方
  • 简介:中国武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历经千年而不衰。它孕育于以儒家文化为主体的传统文化,并受释、道观念的影响,形成了中华武术门派林立,练法独特而又万法归一的特征。西方武技在西方天人相对、人定胜天思想影响下,表达了一种向上、向外扩张的气魄,彰显出一种刚健挺拔、傲然于物的刚毅与自信。本文通过对中西武技的拳理思想、技法原理等方面的比较研究,以及以西洋拳击为代表的体育精神对中华武术的影响(武技的西学东渐)来谈中西武技的交流与借鉴。

  • 标签: 武技 拳理思想 技法原理 交流 借鉴
  • 简介:西方现代主义设计是在20世纪初期发展起来的一种重要设计艺术运动和思潮,一度波及全世界,极大影响了20世纪20至60年代世界设计艺术整体格局的形成和发展,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外国人士对中国古老哲学产生了兴趣,不少西方设计大师受到了道家思想的影响。现今西方最为时髦的生态设计和绿色设计的提出与实施即表明了西方人通过几千年的摸索,绕了个很大的弯子后才接近了道家思想的某一方面。

  • 标签: 现代主义设计 道家思想 西方人 中国 艺术运动 设计艺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