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事例简介妈妈从书店给豆豆买了三盘故事磁带,回到家就拿出第一盎故事磁带,并告诉豆豆,这盘磁带故事的名字叫《小红帽》。豆豆高兴地说:“我现在就想听。”于是妈妈和豆豆坐在录音机前一起听故事,故事非常好听,连妈妈都被吸引住了。可是豆豆却显得心不在焉,两只眼睛东张西望,一会儿玩手指,一会儿咬指甲。妈妈提醒他:“豆豆,注意听,故事太有趣了。”

  • 标签: 注意力 幼儿 磁带 咬指甲
  • 简介:[摘要] 目的 考察左氧氟沙星滴眼液的稳定性。方法 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色谱-质谱联用法,对比分析了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分别在冰箱、室温避光、室温光照条件下,左氧氟沙星含量及组成的变化结果。结果 左氧氟沙星在0.5~200mg/L范围内具有优异线性关系,相关系数为0.9997;左氧氟沙星滴眼液在冰箱和室温避光条件下,左氧氟沙星含量不发生变化;在室温光照条件下,左氧氟沙星含量随时间呈下降趋势,放置2周后,其含量仅为起始值的51%,且左氧氟沙星发生降解和氧化,产生4种新的物质,分别为去甲基左氧氟沙星(m/z=348.14)、去羧基左氧氟沙星(m/z=318.13)、左氧氟沙星-N-氧化物(m/z=378.15)和去侧环左氧氟沙星(m/z=264.13)。结论 在临床应用左氧氟沙星滴眼液时,要注意避光存储,避免左氧氟沙星含量及结构发生变化。

  • 标签: 左氧氟沙星 滴眼液 液相色谱 质谱 降解
  • 简介:[摘要]  目的:考察扶正膏在温度、湿度、光线的影响下随时间变化的规律,为制剂的生产、包装、贮存、运输条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通过试验建立制剂的有效期。方法:依据《中国药典》2015年版第四部“原料药与药物制剂稳定性试验指导原则”对扶正膏进行影响因素试验、加速稳定性试验、长期稳定性试验。结论:1、影响因素试验。高温、高湿、强光照射对扶正膏现有检测指标稳定性无显著影响;2、加速稳定性实验。控制温度40℃±2℃,相对湿度 75%±5%,分别于0、1、2、3、6 个月末分别取扶正膏样品,检测性状、鉴别、不溶物均符合规定。3长期稳定性实验。三批扶正膏供试品在市售包装条件下进行0、3、6、9、12、18、24、36 个月末长期试验所得的实验结果表明,现有的检测项目结果与0个月比较,均符合规定,初步将扶正膏有效期暂定为36个月。

  • 标签: 稳定性 扶正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2010年6月——2012年1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82例心绞痛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稳定型心绞痛40例,不稳定型心绞痛42例,回顾分析入组患者的临床诊断与治疗资料,总结两组患者的临床表现特征及治疗预后。结果两类心绞痛的临床主要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两者主要诱因是体力劳动和情绪激动激发,其中少数不稳定型心绞痛无明显诱因;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87.50%,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治疗总有效率78.57%;心绞痛发作次数及持续时间明显短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稳定型心绞痛与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主要临床表现均是心前区阵发性胸痛,且多有诱因,经过治疗多数能康复。关键词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分析

  • 标签:
  • 简介:目的比较不稳定型心绞痛(UA)与稳定型心绞痛(SA)患者接受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的疗效.方法行PTCA的心绞痛患者204例,分组比较UA与SA患者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及PTCA术的近期和中期疗效.结果①分组:204例病人中,UA组112例(55%),SA组92例(45%).其中UA组心绞痛分级高于SA组(P<0.05).②UA组复杂病变血管支数为74(33%),SA组复杂病变血管43支(20%),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而SA组多支血管病变的发生较UA组为多(P<0.05).③支架植入情况:UA组有114支血管共植入支架143枚,占病变血管数的51%;SA组54支血管共67枚,占25%,两组比较差异显著(P<0.01),共156例病人接受支架术.④术后30d内无重大并发症发生,UA组复发胸痛较SA组高(9%vs3%,P<0.05).⑤随访3~9个月,发生心肌梗死3例,其中UA患者2例.复发胸痛两组分别为12例和16例,占13%和14%;临床再狭窄发生率分别为20%和22%,均无显著差别.结论PTCA/支架术对不稳定型与稳定型心绞痛患者的疗效相似,即刻成功率高,中期疗效满意.

  • 标签: 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成形术 不稳定型心绞痛 冠状动脉造影 再狭窄 疗效
  • 简介:  【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稳定型心绞痛( SA)与不稳定型心绞痛( UA)药物治疗的差异及临床意义。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 2017年 1月~ 2019年 10月期间 180例进行心绞痛治疗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根据表现类型不同分为稳定组和不稳定组, 各 90例。两组患者均采用美托洛尔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结果 稳定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分别为 71.11%、 67.78%和 73.33%, 不稳定组分别为 87.78%、 85.56%和 90.00%。不稳定组心绞痛、心电图和中医证候总有效率均高于稳定组,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 美托洛尔胶囊更适合于 UA, 可以有效降血脂, 改善心电图, 缓解心绞痛症状, 提高中医证候积分, 值得在 UA中推广使用。    【关键词】 稳定型心绞痛;不稳定型心绞痛;药物治疗;临床意义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and analyze the difference and clinical significance of drug treatment between stable angina (SA) and unstable angina (UA). Methods 180 patients with angina pectoris from January 2017 to October 2019 were selected in this study, and their clinical data were analyzed retrospectively. According to different manifestations, they were divided into stable group and unstable group, 90 cases each. Both groups were treated with metoprolol.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angina pectoris, ECG and TCM syndromes were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angina pectoris, ECG and TCM syndromes were 71.11%, 67.78% and 73.33% in stable group, 87.78%, 85.56% and 90.00% in unstable group, respectively.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s of angina pectoris, ECG and TCM syndromes in the unstable group were higher than those in the stable group (P < 0.05). Conclusion metoprolol capsule is more suitable for UA. It can effectively reduce blood lipid, improve ECG, relieve angina symptoms, and improve TCM syndrome score. It is worth popularizing in UA.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复方丹参片和曲美他嗪治疗冠心病稳定型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的临床效果。方法将2014年11月~2015年间我院收治的120例冠心病患者进行分组,A组为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B组为不稳定型心绞痛患者60例,A组患者采用基础治疗和药物曲美他嗪治疗,B组在A组治疗方案基础上增加药物复方丹参片进行治疗,并对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比较。结果A组治愈37例,有效20例,无效3例,总有效率95.00%;B组治愈35例,有效18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8.33%,治疗过程中两组患者均为发生不良药物反应,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均显著。结论药物治疗冠心病稳定性心绞痛和不稳定型心绞痛临床效果显著,减少了手术的痛苦,提高患者的生命质量,值得临床借鉴和推广应用。

  • 标签: 冠心病 稳定型 心绞痛 不稳定型 临床 分析
  • 简介:摘要 : 目的:探究慢阻肺稳定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9 年 1 月至 2020 年 3 月期间到我院诊治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中抽取 100 例参与此次研究,随机将患者分成两组,每组各 50 例,分别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常规治疗干预,给予研究组慢阻肺稳定方治疗,并观察记录两组患者临床治疗、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患者生活质量评分等结果比较。结果:研究组临床治疗效果显著,生活质量评分明显提高,且其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下降,与对照组结果比较存在明显差异,具备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临床上采取慢阻肺稳定方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的临床效果显著,有效降低了患者临床诊疗期间发生并发症现象的几率,整体上改善患者生命质量,提升患者生活质量,在临床上具备广泛应用的价值。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慢阻肺稳定治疗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核心稳定性是控制骨盆、躯干部位肌肉的稳定,始于康复,却在体能训练领域独占鳌头。是理论出了问题,还是应用出现偏差?本研究综述了近年来国内外有关核心训练对改善躯干稳定姿态的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后期脑卒中患者的平衡能力的康复提供一种新的思路。

  • 标签: 核心稳定性 训练 稳定姿态
  • 简介:摘要液化气也就是液化石油气,是在炼油厂内由天然气或者石油进行加压降温液化所得到的一种无色挥发性液体。它极易自燃,当其在空气中的含量达到了一定的浓度范围后,它遇到明火就能爆炸。本文重点探讨了气库液化气燃烧爆炸的风险控制措施。

  • 标签: 液化气 燃烧 爆炸 风险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采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2015年1月-2015年8月收治的94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为研究对象,将94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给予常规治疗,在常规治疗基础上观察组加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对比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前后中医症候积分及有效率。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中医症候积分对比,无显著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中医症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为95.74%,对照组总有效率为76.60%,差异显著(P<0.05)。结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采用慢阻肺稳定方治疗的效果显著,建议推广。

  • 标签: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 稳定期 慢阻肺稳定方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穴位埋线与中药内服联合治疗慢阻肺稳定稳定期患者的疗效。方法:以本院救治的慢阻肺稳定期 患者 312 例作为研究对象,其诊疗时间为 2017 年 1月 -2020年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测定不同储存条件下氯霉素滴眼液的稳定性.方法高效液相色谱法,采用ZORBAXTM-C18色谱柱(4.6×150mm),粒径5μm;流动相:0.01mol*L-1NaH2PO4-甲醇-乙腈(300∶160∶40,加三乙胺0.5ml,用磷酸调pH3.0),流速:1.0ml/min,检测波长:278nm,内标法峰高定量.结果氯霉素在10~50μg*ml-1范围内,其浓度与峰高比呈良好的线性关系,回归方程为Y=0.030398X+0.05108,r=0.9995.平均回收率为100.25%,RSD为0.94%.结论氯霉素滴眼液宜冰箱冷藏保存,贮存时间一年.

  • 标签: 氯霉素滴眼液 稳定性 高效液相色谱法 冷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检测我院CT机工作性能,探究稳定性检测方案。方法采用Victoreen公司生产的检测设备,以卫生部发布的《X射线计算机断层摄影装置质量保证检测规范》(以下简称《规范》)为评价标准,每月进行设备检测,为期一年。结果多项检测指标没有达到《规范》要求,以诊断床定位精度,水的CT值,均匀性为突出。结论要使CT机工作状态良好,应重视CT机的质控工作,定期对机器进行稳定性检测。

  • 标签: CT 质量控制 稳定性检测
  • 简介:摘要对于一定时间内无法经胃肠道喂养的患者而言,静脉营养是其重要的治疗手段之一。静脉营养成分多且复杂,其稳定性就成为安全治疗的重要前提。本文就全合一静脉营养的稳定性进行初步探讨。

  • 标签: 静脉营养 胃肠外营养 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