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分析评价对大学进行营养教育的效果.方法采用随机整群抽样方法,在营养教育组(以下简称教育组)实施一个学期的营养教育.用自行设计的知信行问卷,分别在营养教育实施前后进行基线调查和终期调查.结果通过营养教育,教育组知信行有明显改变,而对照组无变化;两个组比较,教育组的知信行显著改善.结论对大学进行营养教育效果显著,操作方便,可行性强.

  • 标签: 营养教育 效果 分析与评价
  • 简介:目的了解大学的性教育、性观念状况及对性教育的需求。方法采用问卷调查的方法,对山东工商学院190名在校大学进行性病与艾滋病知识、性观念、性教育状况及对性教育的需求调查。结果58.4%大学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其中女生所占比例(73.3%)明显高于男生(48.7%),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绝大多数学生认为性教育应包括的内容按照重要性依次为“性知识和性病知识”(94.7%),“性道德”(90.5%)和“性价值”(82.6%),“性法律知识”(75.8%)和“计划生育知识”(49.5%)。不同性别的大学在性教育的内容、途径及性观念等方面存在显著性差异。结论大多数大学没有接受过正规的性教育大学的性观念正在发生变化,对性教育的需求较高,为保证大学的健康成长,建议应加强大学的性教育工作。

  • 标签: 大学生 性教育 性观念
  • 简介:

  • 标签:
  • 简介:了解和把握高职大学的心理健康状况,选取泸州职业技术学院2006-2007级2822名大学,从高职大学总体心理健康状况、不同年级、不同性别3个方面对高职大学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结果:高职大学总体心理健康状况较好、存在较大的年级差异、性别方面部分存在差异。由此,我们建议各高职院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注意以下几点:强化常规心理咨询和辅导工作的科学性和规范性、深入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和教研、宣传普及心理健康知识,营造心理健康教育氛围、全面教育和个别疏导结合、分类指导和因材施教结合、根据特点,按需施教。

  • 标签: 学生 心理学 比较 健康调查
  • 简介:本研究用卡特尔16人格因素量表,对200名邢台学院的在读大学的人格现状进行了测评,并针对大学在人际交往方面,认知方面,情绪方面,意志方面的人格发展中存在的缺陷,提出了改进和完善大学人格的教育对策

  • 标签: 大学生 教育对策 学院 人格发展 人格因素量表 人际交往
  • 简介:抑郁是大学心理不适的主要原因,其抑郁程度因专业、年龄、性别和地域而呈现出不同差别。抑郁心理主要是认知脆弱性和特定负性生活事件的交互作用而引起的。调适抑郁心理的有效方法是认知法、内法和森田法。

  • 标签: 大学生 抑郁 心理辅导 原因 负性生活事件 认知法
  • 简介:摘要2015年全国大学毕业人数749万,较之往年持续增长,2016年全国大学毕业人数将达到765万,加之往届未找到工作和留学归国学生将近千万人。就业人数不断的增长,给大学的就业带来了一定的压力,大学是中国未来的希望,能够减轻就业压力,顺利实现就业,缓解就业压力是具有社会现实意义的。

  • 标签: 大学生 就业焦虑 缓解对策
  • 简介:近些年,军校大学退学现象严重,给军校教学管理带来一定的困难。与地方大学相比较,军校生在校期间可以享受供给制待遇,不仅可以免交学费,享受公费医疗,还按月补发津贴,真正实现了专业知识学习和社会实践训练相结合的目标。军校毕业以后,部队对学员进行授衔分配工作,不必与普通大学毕业生一样要在激烈的竞争中才能找到工作,可谓是学历工作两不误。

  • 标签: 军校大学生 军校生 分配工作 教学管理 家庭条件 军队院校
  • 简介:中图分类号R457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3783(2015)07-0572-01摘要目的了解近年来乌鲁木齐市无偿献血者的基本情况,是否愿意再次参加无偿献血及招募方式。方法对500名无偿献血者进行调查,对其参加献血是否发生献血反应、发生献血反应的程度、原因等进行调查和回访。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对资料进行分析,统计方法包括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结果500名调查对象中献血反应出现概率为9.75%,献血反应中由于献血对献血知识缺乏了解,献血前准备不足占46.56%,对献血的恐惧心理引发献血反应占36.15%。

  • 标签: 大学生献血 反应原因 分析 护理对策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了解地质大学的心理特点,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方法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地质大学206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地大学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但有13.94%的学生存在心理问题,主要以强迫、人际关系、抑郁、偏执、敌对等居多。结论应加强心理卫生知识的普及,有针封性地给予心理帮助、指导。

  • 标签: 地质专业 大学生 SCL-90 心理问题 对策 心理健康
  • 简介:当代大学网络成瘾现象越来越普遍,影响了大学正常的生活学习和人际交往,不利于大学人生的健康发展。研究大学网络成瘾成为当前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当务之急。本文叙述了当代大学网络成瘾的诊断方法与原因,并提出了一些对策

  • 标签: 大学生 网络成瘾 心理健康 成因与对策
  • 简介: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兴国之魂,决定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方向,要深入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凝聚社会共识1。大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接班人,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主力军,因此在大学群体中加强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成为当代大学的精神追求,并时刻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是当代大学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

  • 标签: 弘扬 大学生 社会主义 核心价值观
  • 简介:目前大学就业过程中出现了许多不规范行为,高校应通过思想政治教育帮助大学树立正确的择业。通过对学生的就业形势与政策教育、心理健康教育、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和职业道德教育等内容,不断完善大学的就业指导教育,并建立高素质的就业指导工作队伍,为学生择业提供服务。

  • 标签: 大学生 就业指导 思想政治教育
  • 简介:摘要在高校教育体系内,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占据着核心地位,对于提升大学思想道德水平和综合素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多种社会思潮涌现,对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也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基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视角开展大学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现代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也是提升大学思想道德水平的重要方式。本文立足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实践,探索从“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视角提升高校思政工作水平的有效路径。

  • 标签: 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 人文关怀 心理疏导
  • 简介:摘要:大学是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建设者而不是旁观者,其思想政治教育与党长期执政实践紧密结合是我们党在前进道路上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之一。高校必须以伟大建党精神为载体,做好思政教育的改革与创新,充分提升高校思政教育工作的有效性与教学质量。基于此,以下对伟大建党精神融入大学思想政治教育的逻辑理路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 标签: 伟大建党精神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逻辑理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