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措施及成效。方法将100例需进行临床医学检验的住院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50例,分别对临床医学重要环节加强质量和给予常规检验,比较两组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准确性和检验报告完整性。结果试验组临床医学检验结果准确率(98.0%)和检验报告完整率(100.0%)均高于对照组(88.0%、90.0%),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加强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质量,有助于提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为临床诊疗提供可靠、完整的检验数据。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质量控制 重要环节 准确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方式与成效。方法将2015年1月到2015年8月在我院入院治疗的66例患者纳入本研究,随机抽取66份免疫检验血样,按照随机分组方式将66份标本分为质量组(n=33)与对照组(n=33),质量组在常规检验基础上应用系统的质量措施,对比两组指标变异指数。结果质量组Ca125、Ca199、CEA、C-肽、AFP几个指标变异指数显著低于对照组,上述数据组间比较差异显著(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免疫检验工作,采用系统、全面的质量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免疫检验指标的变异指数,提升检验质量,该种管控方式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措施 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免疫检验的质控问题,总结质控经验。方法采用现场观察法,分析62例临床免疫检验的采样、送检、室内检验、报告形成的流程中存在的质控问题,对比有无质控问题HBsAg、抗HBs、HBeAg的临界值(S/CO)水平及其变异系数。结果几乎所有的检验环节都存在质量问题,采用环节二次穿刺1例、轻微溶血1例、按压过度1例,采样前沟通内容少或无,送检环节2例送检时间过晚,室内检验环节检验封装、材料封装不合格1例,试剂材料随手放置11例、手卫生执行不到位2例等,报告形成基本合格;有检验环节质控问题的样本16例,无质控问题检验者与有质控问题检验者HBsAg、抗HBs、HBeAg的临界值(S/CO)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HBsAg、抗HBs、HBeAg的临界值(S/CO)变异系数明显上升。结论免疫检验质控问题较多,可发生在采样、送检、室内各个环节,可能导致检验结果误差增大。

  • 标签: 临床免疫检验 质量控制 室内质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临床尿液常规检验质量临床效果并进行探讨。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2016年1月入我院进行尿液常规检查的140例门诊患者、急诊患者、住院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按照尿液检查体检编号分为两组,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的70例患者在检查过程中进行质量,对照组的70例患者进行常规尿液检查。对比两组尿检效果。结果观察组的尿检效果明显高于对照组的尿检效果,且观察组尿检不合格标本总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尿检不合格总率。(P<0.05)讨论在临床尿液检查中,进行分析前质量可以提高尿检人员满意度,减少尿检标本不合格发生,具有临床应用和推广价值。

  • 标签: 前质量控制 尿液常规检查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常规浆膜腔积液细胞检验现存问题与质量方式。方法在本次研究中选择60张浆膜腔积液细胞图片,将其发放给其他医院,对图片进行详细的分析,掌握识别效果,经过调查后对图片进行讲解,然后间隔一段时间后,再次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对所有检验对象进行二次调查和分析,实践证明,第二次调查结果正确率明显高于第一次调查结果,各项数据比较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当前医院在常规浆膜腔积液细胞检查过程中存在很多问题,检查结果不准确,整体难度比较大,基于此,需要从实际情况入手,严格对质量进行治疗,进而达到理想的检测准确率。

  • 标签: 浆膜腔积液 细胞检查 研究现状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通过对临床检验标本采集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采取相应的措施控制影响因素,以提高检验质量,为临床诊断提供可靠依据。方法研究采集前、中、后三个节点的影响临床检验样本分析的因素,并用统计学方法进行分析。结果主要影响因素有药物、饮食、患者情绪,其中采集前受影响明显高于另外两个阶段(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规范、正确的进行采集工作,并与患者进行有效的沟通,可以有效减少标本采集失误。

  • 标签: 临床检验 标本采集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生物检验临床应用中的质量。方法选取2014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接待的24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均需行微生物检验,自2015年1月起实施了持续质量改进,对比改进前后此项检验临床中的应用效果。结果实施后,微生物检验差错发生率为1.67%(2/120)低于实施前的9.17%(9/12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后,微生物检验质量评分为(91.4±2.1)分高于实施前的(79.7±3.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临床中应用持续质量改进,保证了微生物检验效果,避免了差错的出现,值得推广。

  • 标签: 微生物检验 质量控制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主要对检验质量方法在临床血液学的应用进行分析,为临床检验质量提供重要依据,确保血液质量的有效性。方法根据相关规范和条例,明确质量标准,对工作人员进行素质、道德、工作能力各方面的培养,确保文件化内容的清晰、有效,以及各个工作的有效配合,做好对器具的质量检查。结果在血液质量的工作当中,不断完善工作质量,进行有效培训,进行血液质量工作更加规范,能够促进血液质量的合格。结论想要保证血液质量的合格首先需要确保献血者情绪的平稳,保证工作人员的专业性、职业道德水平、检测的把关、设备的优质才能够更好的进步和完善这一质量工作。

  • 标签: 检测质量 临床血液学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的主要措施。方法选取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230例,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检验结果的准确度和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验准确度为96.78%,对照组的检验准确度为88.91%,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7.86%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9.9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通过有效提高医院服务质量和医疗水平,加强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的质量和诊疗水平。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临床医学检验环节中的质量措施,并进行分析。方法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3月~2013年3月间收治的126例临床检验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的医学检验,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全面的质量,观察比较两组质量检测控制效果。结果观察组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报告的完整性与对照组的检验结果对比明显,采用SPSS18.0软件对检验结果的准确性、检验报告的完整性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因此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临床医学检验环节中进行相应的质量可以有效的高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和检验报告的完整性,为临床诊断提供重要的科学依据,确保疾病诊断的正确性,进而提升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环节 质量控制与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如何将质量实施于临床医学检验重要环节中。方法随机选取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间124例实施临床医学检验的患者,根据实施时间的差异将上述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各为62例,在临床医学检验中分别实施质量以及常规检验,将两组患者检验结果准确率以及患者对检验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检验准确率以及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经相关软件的检验也证明P<0.05,有统计学意义存在。结论想要提高临床医学检验的准确率以及质量,就要在其重要环节中实施质量,以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临床医学检验 重要环节 质量控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血细胞减少的原因及治疗方法。方法对75例肝硬化合并血细胞减少病人进行血常规、网织红细胞、骨髓像分析、贫血三项检查。结果缺铁性贫血29例、脾功能亢进25例、巨幼细胞贫血19例、溶血性贫血1例、再生障碍性贫血1例。结论肝硬化血细胞减少的病因是多方面的,病因不同,治疗方法不同,预后也不同。

  • 标签: 肝硬化 血细胞减少 病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的质量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本科室近二年应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的异常结果或有疑问结果,通过人工分析和复查总结质量方法,并探讨全自动细胞分析仪质量临床价值。结果实施有效地质量方法,显著提高科室血细胞检验水平,使许多常见疾病得到及时发现。结论加强质量有利于保障全自动细胞分析仪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对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 标签: 全自动细胞分析仪 质量控制 临床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