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2 个结果
  • 简介:今年5月25日,在中国音乐学院主办的“2000年民族音乐学论坛”上,由郑苏博士宣讲了哈佛大学音乐系谢勒梅(KayK.Shelemay)教授的专题报告,介绍北美民族音乐学自1985年以来近15年的状况及专著。因谢氏报告电传文本是提纲式的,故笔者只能以本人理解与所掌握书目充实之,但仍保持原报告三大部分的框架。

  • 标签: 民族音乐学 音乐系 中国音乐学院 专题报告 专著 论坛
  • 简介:出品:墨西哥2000导演: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多演员:盖尔·加西亚·贝纳尔、艾德里安娜·巴拉扎、达哥波托·伽玛【故事】故事1:奥克塔维和苏珊娜奥克塔维和母亲、兄嫂居住在一起,奥克塔维的哥哥莱米拉对妻子苏珊娜态度粗暴,稍有不顺心就打骂她。奥克塔维则经常扮演英勇救嫂的角色。慢慢地,奥克塔维成了苏

  • 标签: 奥克 苏珊娜 瓦雷里 故事 丹尼尔 革命理想
  • 简介:《乐府新声》作为我国9所专业音乐院校之一的沈阳音乐学院学报,且是东北地区最大型的音乐类理论期刊,到2008年第二期,已走完了25个年度,共发行刊物100期。就我本人说来,对《乐府新声》有着别样地深情,因为沈阳音乐学院的前身可以追朔到20世纪30年代延安的鲁迅艺术学院,其在中国音乐史上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出于对“鲁艺”的怀念,

  • 标签: 稳健发展 乐府 学分 编辑 音乐学院 中国音乐史
  • 简介:摄影术发明至今已有一百多年的历史了。由于其写实和便捷的特点,诞生不久就被应用于商业性目的。在我国,商业摄影的历史更是几乎可以说与摄影术本身传人的历史同样久远。但在长期商品经济不发达的条件下,社会对于商业摄影的需求非常有限,更谈不上对其质量的要求了。因此,商业摄影的艺术性一直不太受重视。作为摄影中的一个门类,它总是处于与“艺术摄影”或者说“纯摄影”相对立的地位。似乎一提及“商业”,就失去了摄影的独立品格,艺术性就更是无从谈起了。近年来,由于我国市场经济的活跃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对于商业摄影产生了前所未有的需求。随着作品数量的大幅度增加,市场对作品质量的要求也随之变

  • 标签: 中国商业 摄影师 商业性 年鉴 艺术摄影 作品
  • 简介: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文化厅、广播电影电视局联合主办的2000年全区优秀剧节目展演将于8月5日至20日在呼和浩特市隆重举行。在为期20天的展演中,来自全区的17台优秀剧节目将以前所未有的阵容,各具特色的艺术表演集中展示我区近几年艺术创作的新成果。此次展演,旨在荟萃艺术精品、弘扬民族文化、繁荣艺术创作,营造有利于自治区经济建设、改革开放和西部大开发的良好文化氛围。同时培育和开发文艺演出市场,活跃群众精神文化生活,提高艺术鉴赏水平,使我区文化艺术事业在为经济建设和改革开放服务的过程中进一步繁荣发展。经组委会认真筛选,从30台剧节目中确定了17台参加本次展演,即区直艺术团体8台,盟市级艺术团体7台,旗县级艺术团体2台。这些剧节目形式多样、门类齐全、特色浓郁,且大、中、小型结合,有民族歌舞晚会、舞蹈诗、蒙古剧、舞剧、京剧、话剧、二人台、吉剧、杂技、合唱音乐会等。在本次剧节目展演前夕,全区第七届舞蹈比赛和第三届“草原金秋”声乐大赛也将拉开帷幕,其中的获奖作品和演员奖在展演期间联袂演出,为整个展演活动增光添彩。同时在国内外久负盛名的东方歌舞团也将在展演期间应邀献艺,届时,区内外艺术...

  • 标签: 优秀剧节目 内蒙古自治区优秀 剧节目展演
  • 简介:1980年代的青春电影一直在努力实现青年价值观与现代化实践的同一化目标。当以抑制消极主义为目的的信仰、知识一体化规划遭遇到市场经济冲击后逐渐失效,知识竞争与审美觉醒作为市场理性的表征充实着青春想象。在1990年代,伴随市场意识形态的巩固,现代化市场话语在与青春话语的互动中分离为两种相互矛盾的面向:“同盟者”与“情敌”,而后者引发的向内转的叙事基调成为近年来青春怀旧电影爆发的重要推动力。

  • 标签: 青春电影 现代化 消极主义 知识迷恋
  • 简介:2000年5月15日至6月3日,由中国美术学院(工业设计与陶瓷系)主办的第二届中国当代青年陶艺家作品双年展在美院画廊举行,同时召开了参展的陶艺家的研讨会。

  • 标签: 陶艺家 中国美术学院 作品 画廊 参展 工业设计
  • 简介:2000届研究生毕业作品展中,设计专业的同学们从不同的专业角度,用各自不同的设计思维和艺术语言,对我们的生活和所生存的社会作出了深刻的思索和鲜活的反映.这其中有对历史的回顾也有对未来的幻想;有对设计艺术的创新也有对社会现实问题的解答.他们希望通过运用现代科技、新型材料、富有新意的语言等,为人类生活设计出优秀的服务工具或引导人们走向更合理的生活方式.自从人类开始从事建筑活动以来,就一直在设法美化自身赖以生存的环境,追求艺术化的生存环境已成为人类的一种天性.环境艺术专业的四位同学用不同的方式,用不同手法设计了人与环境的关系.王晔在建筑整体选型设计中,以女性特有的敏感和唯美制造出一种富有戏剧性的效果.王晔十分注重建筑造型的节奏感、韵律感和装饰性.她认为一座建筑就如同一曲优美的音乐旋律,要在抑扬缓

  • 标签: 设计专业 研究生 微波炉 设计思维 作品 社会现实问题
  • 简介:音乐期刊作为出版链条之一,其时效连续的出版方式和丰富独特的资源优势依然是我们当前拓展学术视野的途径之一。以九大音乐学院学报刊载的音乐期刊论文(2000-2017)为视角,获知当前音乐期刊的文化研究主要集中于音乐期刊的创刊回顾与发展;音乐期刊的编校、策划与规范;音乐期刊的办刊思想与经验;音乐期刊的个案研究;音乐期刊的类别研究;馆学视角下的音乐期刊研究六大方面。将研究范围进行梳理整合,能够看出音乐期刊的文化研究领域愈发宽泛;按研究议题分门别类,能够看出当前音乐期刊文化研究中的学术热点和前沿问题。从而宏观上把握九大音乐学院学报音乐期刊文化研究的历时性发展轨迹。

  • 标签: 音乐期刊 九大音乐学院学报 编校工作 办刊经验 学术规范
  • 简介:手机作为一种传播工具重塑了时间与空间。手机传播的移动性等特质及其在日常生活中的微观协调作用使人们从固定的时空互动环境中解放出来,通过传播的流动不断重建时空构架;手机传播扩展了在网络社会中重建的流动空间以及无时间之时间,加剧了空间与物理意义上的地点的分离,使其随传播互动的变化而重构,时间则更为暂时化、瞬间化、无序化;手机传播加深了人们身体与精神所处空间的分离——在场的缺场以及缺场的在场,在对共享同一地点社交构成妨碍的同时也对远距离的亲密关系进行维护,

  • 标签: 传播工具 时空关系 手机 国外学者 述论 互动环境
  • 简介:本文力图从音乐传播学角度来探讨现代社会中的一种视听结合的传播方式。通过对迪斯尼动画电影音乐《幻想曲2000》之《蓝色狂想曲》的个案分析,力图展现音乐其视觉化传播的主要途径。

  • 标签: 音乐传播 音画关系 幻想曲2000 蓝色狂想曲
  • 简介:中国插花艺术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已有1500多年的历史。任庆祝“五一”国际劳动节来临之际,由上海市艺术教育中心、上海市插花花艺协会、万象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黄浦区青少年活动中心联合举办的2000“花之星”上海市中小学生插花艺术展于4月30日隆重开幕。来自全市18个区县的118件少儿插花作品以其富有思想性、艺术性、趣味性和创新

  • 标签:
  • 简介:由吴山明教授主持的中国美术学院中国画系2000届人物画研究生主干课程班的毕业作品展,先后在中国美术学院与上海大学美术学院展出,期间,受到同行们的关注,并得到较好的评价。我们特将该班在教学研讨会、在杭州与上海所举行的展后学术讨论会纪要整理出来发表,是希望该班的教学中所涉及的一些课题,特别是中国人物画发展中的前沿性问题以及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如何改革基础教学等问题,提出来与同行们共同研究。

  • 标签: 中国人物画 中国美术学院 上海大学美术学院 作品展 作品评论 中国画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7
  • 简介:从电影盗版问题可以看到中国电影事业仍有没有考虑到的方面,中国电影未必就是没有观众,对电影法规的疑惑主要针对创作的审查

  • 标签: 中国电影 跨世纪中国 文化眼光
  • 简介:本文考察了近期阿根廷有关后独裁时期的电影中没有得到足够重视的倾向:由第二代电影人2000年后创作的虚构类电影回到了儿童或青少年视点和90年代以前的"过时的"形式。通过对一部能展现这一近来趋向的政治惊悚片——加斯东·比拉文的《禁锢》的关注,这些电影(笔者称其为"标志的虚构")不应该被读解为当下第二代叙述的常规案例。相反,笔者认为他们恰恰证实了对近代史的表现上存在代内矛盾(尤其是关于20世纪70年代政治活动的表现)。在这些电影中,虚构(及儿童或青少年视角)的使用多考虑象似性(iconicity)而超过指称性(indexicality)——这一象似性的主导地位牵涉到对当代阿根廷来说很关键的意识形态内涵,而且也需要再次审视通过儿童或青少年的镜头来描绘历史这一做法的有效性。

  • 标签: 第二代 儿童 青少年 后独裁 象似性 虚构类电影
  • 作者: 佚名
  • 学科: 艺术
  • 创建时间:2009-09-07
  • 简介:文化意义上的英雄疲软是中国电影在娱乐时代的表现,一、艺术表现探究走向百年门槛的中国电影,其次是艺术表现精神的情感表现

  • 标签: 中国电影 跨世纪中国 现象解读
  • 简介:本文就2000——2009年度以来出版的《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进行了编辑学分析,了解到《天籁》有40个不同的栏目,合并同类项后为17个拦目,其常设栏目有7个。分别为【中国音乐史】【作曲技术理论】【表演艺术】【教学研究】【民族民间音乐】【西方音乐史】【音乐美学】,它们构成了《天籁》发文的核心栏目;还有13个临时性的专栏。《天籁》的办刊质量甚高,装祯与版式设计独具匠心,透出典雅清新与浓重醇厚的学术气息。它是我国“别具一格”的音乐类期刊,彰显出“天籁之声”的豪放气势。

  • 标签: 《天津音乐学院学报(天籁)》 复刊25周年 编辑学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