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7 个结果
  • 简介:多学科介入绿色基础设施的研究拓宽了该领域的研究内容,对绿色基础设施研究框架的梳理可以使其主体领域、发展趋势、研究热点逐一显现出来,为绿色基础设施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通过科学知识图谱分析绘制软件CiteSpace,对目前绿色基础设施领域取得成果进行系统研究,发现目前绿色基础设施研究发展呈扩散型,研究成果数量以美国为首,主体涵盖景观、城市、生态、规划、管理5个主要侧重角度,研究热点主要包括生物多样性、生态系统服务、雨洪管理等。最终通过整合图谱信息发现,目前GI研究存在两大缺陷:审美及文化的缺失、实施及管理的缺乏。

  • 标签: 科学知识图谱 绿色基础设施 研究前沿
  • 简介:本文明确的论述了在大、小兴安岭和呼伦贝尔林区存在多年的冻土地区及冻土对地基的重大危害。并全面的分析工程上具体实例。对解决多年冻土地区,出现破坏性冻裂和冻土地区的地基处理起到积极作用。

  • 标签: 冻土 融化盘 热融 融陷系数
  • 简介:增加森林碳汇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应对气候变化的重要举措.以浙江、江西和福建3省11个县为例,根据对310户农户的调查数据,就农户对森林碳汇认知及碳汇林经营意愿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并利用Logit模型定量分析影响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的主要因素.研究结果表明:户主年均接受营林培训次数、林地质量、农户经营态度和地区差异等变量对农户参与碳汇林经营意愿有显著影响.在碳汇可以用于交易的前提下,分析这些因素的影响,为政府推行农户碳汇林经营提供依据.

  • 标签: 森林碳汇 碳汇林经营 农户意愿
  • 简介:本文从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所面临的新形势、新环境出发,重点阐述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模式和考核方式等方面所作的改革探索,提出了一系列解决本课程在具体实施过程中所遇到的一些共性问题的方法与见解。

  • 标签: 课程改革 内容与手段 研究与实践
  • 简介:城市森林建设是健全的城市生态系统建设的基础和支撑,作者从系统的结构功能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作了阐述.我国城市森林的建设,于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世纪之交.作为现代化城市建设和生态省(区)市建设的重要标志已为人们广泛接受,政府决策者们也纷起付诸规划和实施,这是我国林业建设和城市建设发展的新特征.由温家宝总理命题和交给的"中国可持续发展的林业发展战略"研究任务已经完成,为我国林业可持续发展提出了新的战略思想、发展目标和远景蓝图.

  • 标签: 城市森林 生态系统 结构功能 可持续发展
  • 简介:现代城市中,众多的人工构造物使得城市景色往往缺少生机,而绿化在视觉上能给人以柔和的感觉,并把自然界的生机带进了城市,它以不同的形状、色彩和姿态吸引着人们,使其具有多种多样的观赏性,大大丰富了城市的景观。现代城市路网是由各种不同性质与功能的道路所组成,城市的面貌是人们通过沿道路的活动所获得的感受。道路绿化有助于改造城市环境,

  • 标签: 绿化设计 道路绿化 基础因素 交通条件 毛白杨 速度
  • 简介: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计算机技术与各专业的结合越来越紧密,各领域的科研、日常工作等都与计算机技术不可分离。高等院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目的是使学生将计算机与信息技术用于其专业领域,成为既熟悉本专业知识又掌握计算机应用技术的复合型人才。本文针对高校非计算机专业计算机教育的特点及本校目前实际情况的需要,提出了以专业为平台的计算机基础课程体系设置,在新的教学模式下教学方法和教学内容的改革,以达到因材施教、分级教学的效果。

  • 标签: 非计算机专业 计算机基础教学 课程设置
  • 简介:"道生"极具"生态"智慧。这不仅是老子及道家思想的基础,也是成就中国智慧中"生态"蕴含的主要条件。"道生"禀天地阴阳之气,其节奏及韵律性的生成与转换旨在促生万物生命的生态共荣。"道生"与"道法"二义,从"生"之本根缘发,凸显其智慧性,继而悟解人何以由天地自然道化而成。这使得人的发展、人的社会运行机制及精神文化存在,既是生态转换及"道法"的延伸,也积聚着"道生"的生态智慧。这不但有对"和"的生成及运演逻辑等多层面给予有机体验、深度阐释及哲性辩证,而且是对宇宙自然、生命生成、人生构建的智慧聚合,这必然含蕴社会把控及精神平衡性。郭店楚简"太一生水"之论与老子"道生"论的关系紧密。"太一生水"较之"道生",或许更加直观、形象、实在,其节律性表述也更形象,且有着"成"与"辅"的双向、交叉及循环,因而对生命生成展示的节律状态不但更加直观明晰,而且直接显化"道法";"道生"与"太一"之生,乃至"太极"之生相互联系。这些作为智慧性的表达,内在一致且同一,其区别或许主要在于话语表达及述者的不同。我们释解乃至体验"道生"智慧,不仅需生命肌体活动的整体参与,更含蕴精神体验性,或其本身即表征精神生态特性。而这其中,不仅蕴含丰富的精神生态资源,还呈现中国古代人生命活动及精神体验的本来状态;对精神活动与自然之道和人的躯体存在的生态有机性,有着精到的哲性显化。

  • 标签: “道生” “道法” 生态智慧 中国智慧 “太一生水” 精神生态
  • 简介:广西高峰林场是广西壮族自治区直属的大型国有林场,创建于1953年,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与蜕变,目前林场年收入8.6亿元、年利润7500万元、资产总值17.7亿元,成为全国国有林场标兵、广西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

  • 标签: 国有林场 协调发展 广西壮族自治区 基础 营林 农业产业化
  • 简介:一、建筑物加层改建的意义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土地资源有限,人均占有的耕地仅是世界人均占有量的1/10,而人口却是世界人口总数的1/4,而由于种种原因原有耕地还在逐年减少。现在全国大、中、小城市中,多数建筑物是解放初期和六、七十年代建造的,几乎占建筑物总数的3/5,且多数为2~5层建筑。这些建设物占地面积大,土地利用率低,

  • 标签: 建筑物加层 改建工程 地基基础加固 地基承载力 旧建筑物 加固处理
  • 简介:生态学为深层生态学提供了科学依据和形而上转变的思路,深层生态学作为一种哲学理念和运动是在生态学基础上的形而上超越.笔者运用深层追问的方式从深层生态学的哲学思考和价值使命来阐述这种超越.

  • 标签: 生态学 深层生态学 世界观 内在价值
  • 简介:快速、密集的城市化进程削弱了现有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正常功能。文中提出以景观与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相结合作为缓解现有基础设施发展滞后问题的一种手段,对现有城市水利基础设施进行模式改进和功能拓展;以新加坡碧山宏茂桥公园为例,阐述了景观手段在实践中的具体运用,进一步强调景观的引入有益于城市水利基础设施的可持续发展,也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了基础

  • 标签: 城市水利基础设施 景观 生态设计 新加坡
  • 简介:我国森林资源相对不足、生态十分脆弱,加强森林防火,保护森林资源,对维护国土生态安全,保护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建设社会主义新林区、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大意义。

  • 标签: 大兴安岭林区 防火 设施 问题 对策
  • 简介:全球气候变化引起人们对森林碳固定作用的关注。碳存储速率依赖于生态系统流通量(光合作用和生态系统呼吸),量化为净生态系统二氧化碳交换。在没有密集采样点的情况下,我们需要采用估测森林净生态系统交换的方法准确地估计林分水平和更大尺度的碳固定量。本文通过祸合遥感估算的叶面积指数和生长过程拟合模型,估计了佛罗里达州内9770公顷湿地松人工林一年里净生态系统交换总量。地面图神经网络模型和陆地卫星数据估计的森林叶面积指数平均值是1.06(数值范围0-3.93,包括森林边界)。输入神经网络叶面积指数值,湿地松拟合模型(SPM2)估计的森林净生态交换值在-5.52Mg·hm^-2·a^-1到11.06Mg·hm^-2·a^-1之间,平均值是3.47Mg·hm^-2·a^-1。年总的碳储量是33920t,约合3.5t/hm^2。估计的叶面积指数和森林净生态交换均对对施肥高度敏感。

  • 标签: 类神经网络 叶面积 碳交换 湿地松 净生态交换 森林碳
  • 简介: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具有生产成本高、技术含量高、数据量大的特点,是国民经济建设所必需的基础数据,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和广泛的应用需求。本标准根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档案的管理需要,结合数据档案管理工作的实际,对数据档案管理和保护工作的技术要求进行了规定。

  • 标签: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档案管理工作 行业标准 中华人民共和国 保护 测绘
  • 简介:通过在亚洲(印度、中国和菲律宾)和南部非洲(博茨瓦纳、纳米比亚、南非、津巴布韦、坦桑尼亚、马拉维、赞比亚和莱素托)的案例研究,考察了自然资源决策控制权移交给当地人民,以及创造空间以容纳当地利益和生存需求,赋权于资源利用者从这些新政策中获益的情况和影响这些致策效果的权力下放程度。

  • 标签: 权力下放 自然资源管理 社区管理机制 参与式方法 决策机制
  • 简介:通过对富春江国家森林公园森林风景资源进行翔实调查,对55个资源单体在系统分类基础上进行定性定量评价,围绕森林公园生态保护、森林科普、森林旅游三大核心功能,确定公园旅游产品开发方向,整合策划融自然美、运动美、健康美于一体的5大旅游产品谱系的15种类别49项旅游产品。

  • 标签: 富春江 森林公园 森林风景资源 旅游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