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人工破对产程的影响。方法本文采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2006年1月—2007年1月间我院住院经阴道分娩的180例初产妇,按活跃期宫口扩张情况、羊水性状及分娩方式和新生儿评分不同分两组进行分析比较证实了活跃期人工破的有效性。

  • 标签: 活跃期 人工破膜 产程
  • 简介:静脉留置针在置管期间,由于固定方法不妥,套管针易脱出,重新穿刺增加患者痛苦。我科2009年10月~2010年1月将3M透明贴应用于126例静脉留置针,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外周 导管 留置 透明贴膜
  • 简介:本研究采用免疫检测试剂盒建立了鱼肉组织中雪卡毒素的测定方法。该方法的检测限为1.0μg/kg。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假阳性和假阴性率低。具有准确、灵敏、便利、快速等优点。

  • 标签: 雪卡毒素 免疫测定
  • 简介:腹膜剖宫产不打开腹腔,术后感染率低,不造成肠粘连,因此在临床上已被广泛采用,为适应母乳喂养的要求,我们对腹膜剖宫产术后进行了早进食的观察,发现产妇肠功能恢复快、泌乳早,现报告如下。1临床资料随机选择1994年4月~1995年4月期间,在

  • 标签: 剖宫产术后 腹膜外 饮食护理 母乳喂养 早进食 肠功能恢复
  • 简介:造血是当骨髓造血功能发生不足,无法满足循环所需的情况下,造血干细胞从肝脏、脾脏、淋巴结等髓造血组织中分化的一个过程。在胎儿时期造血组织多样,可以是髓造血,后期逐渐发展为骨髓造血,直至出生后2个月左右,骨髓造血将完全取代其他造血,此时髓造血停止,但仍然保留了产生红细胞的功能。因此在出生后,骨髓生理造血发挥着重要作用,发生髓造血则被认定为病理性。

  • 标签: 髓外造血 骨髓造血功能 出生后 造血过程 影像学表现 临床病史
  • 简介:目的探讨颈动脉栓塞术治疗颅面部疾病的临床价值。资料与方法45例病人行颈动脉造影明确靶血管,应用PVA颗粒、IBCA、明胶海棉条及钢圈等治疗颅面部疾病。结果20例脑膜瘤、1例颅骨骨髓瘤、7例鼻咽部血管瘤、3例颈静脉球瘤均在栓塞后进行了根治术;6例外伤性鼻出血均在栓塞后6小时内止血;4例头面部血管瘤及4例硬脑膜血管畸形病人亦得到了治疗。结论超选择性颈动脉栓塞术是治疗头面部疾病的有效方法,疗效可靠、安全、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治疗 颈外动脉 栓塞术 颅面部 血管瘤 病人
  • 简介:目的分析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的疗效。方法84例老年腹股沟斜疝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42例,对照组行传统疝修补术进行治疗,观察组行无张力疝修补术进行治疗。结果两组患者的治愈率及阴囊水肿、切口感染等并发症的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术后疼痛持续时间、住院时间、尿潴留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明显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采用无张力疝修补术治疗老年腹股沟斜疝具有疼痛小、住院时间短、并发症发生率及复发率低等优点,因此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无张力疝修补术 老年 腹股沟斜疝 疗效
  • 简介:病例女.40岁,7年前体检发现“子宫肌瘤”.如鸡蛋大小.无任何临床症状。1997年2月3日因孕足月,在当地医院接受剖宫产术时发现瘤体已增生至指头大小,当时未切除。3个月后患者自感腹部明显膨隆,日渐感到憋胀.近半月来症状加重.纳差,但对呼吸无影响。月经量少.经期改变不明显。

  • 标签: 彩超诊断 卵巢卵泡膜细胞瘤 剖宫产术 子宫肌瘤 超声诊断 卵巢肿瘤
  • 简介:目的:探讨滑脂肪瘤病的临床病理学特征与鉴别诊断。方法报道2例关节滑脂肪瘤病,对其进行临床病理学分析并文献复习。结果1例发生在膝关节,1例发生在髋关节,主要临床症状都是关节疼痛和肿胀,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其中1例MRI显示关节腔积液,滑呈棕榈叶状增生、肥厚。组织学检查显示2例滑组织呈绒毛状增生,部分绒毛被覆的滑细胞有不同程度增生,绒毛上皮下可见灶性或弥漫的成熟脂肪细胞浸润,少至中量的淋巴细胞、浆细胞及扩张充血的毛细血管在两例都能看到。结论滑脂肪瘤病是一种罕见的病因不明的良性关节内病变,对于临床上出现关节疼痛,缓慢发展的关节肿胀以及持续的关节积液的病例,要想到该病的可能,尤其是膝关节,确诊依赖病理组织学诊断。

  • 标签: 滑膜脂肪瘤病 临床 病理 鉴别诊断
  • 简介:通过用氮酮作为促渗剂,以聚乙烯醇为成材料制成四酸涂剂,并进行了刺激性、稳定性试验以复方苯甲酸醇溶液作对照组,经临床系统观察,本涂剂对癣病人治愈率优于对照组。

  • 标签: 涂膜剂 氮酮 苯甲酸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牙周手术应用口腔修复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20年4月~2022年4月收治的88例牙周手术患者。以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均分为实验组及参照组各44例。参照组不采用口腔修复,实验组采用口腔修复。对比两组骨厚度、植骨厚度以及治疗满意程度。结果:实验组骨厚度及植骨厚度均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差异成立(P

  • 标签: 牙周手术 口腔修复膜 修复效果 治疗满意程度
  • 简介:目的周脉管系统的动脉粥样硬化是一种常见病,用于本病的导管技术,曾被看作是诊断的金标准。但由于它们的侵入本性,生来就有产生并发病的可能。无创的诊断技术,由于准确性低和依赖于高手的操作,其作用历来是有限的。磁共振血管造影术(MRA)是一个新途径,其诊断的准确性,能与侵入性血管造影术相比。

  • 标签: 脉管系统 磁共振成像 外周 磁共振血管造影术 动脉粥样硬化 导管技术
  • 简介:川芎20克,细辛、白芷各6克,冰片1克。上药研成细粉,用陈醋将药粉调成硬币大小的药膏,分别贴于双侧太阳穴,上盖纱布,胶布固定。每次贴24小时,3天贴1次,一般3A后头痛减轻,继续贴3天头痛全消即愈。

  • 标签: 风寒头痛 外贴 药粉 醋调 胶布固定 太阳穴
  • 简介:从规律宫缩到子宫颈口开全,初产妇约需12-16小时,因时间长,产妇精神和体力消耗大,并可影响第二产程的进展。从1992年12月至1993年4月,我们采用第一产程宫开口大5cm行人工破的方法,明显缩短第一产程。体会如下:1临床资料观察组50例,均为初产妇,枕位,年龄24-27岁,在宫口开大5cm时常规消毒下行人工破,破后到宫口开全时间最短为15分钟,最长为45分钟,平均30分钟。对照组均为初产妇,枕位,年龄24-27岁,不干预产程,待其自然分娩。从宫口开大5cm到开全时间长短各有不同,差别很大,最短1小时,最长4小时,平均为2小时。50例初产妇在宫口开大5cm时行人工破可在很短时间内宫口迅速开全,与未行

  • 标签: 第一产程 人工破膜 初产妇 产妇精神 自然分娩 宫口开全时间
  • 简介:细菌生物被是细菌为适应自然环境有利于生存而特有的生命现象,广泛存在于自然界,现代医学材料和许多慢性细菌感染性疾病的器官组织表面均发现有细菌生物被。近年来,国内外研究发现,细菌生物被与生物医学材料相关感染和某些慢性顽固性感染疾病反复发作有关,尤其是葡萄球菌属细菌生物被已成为引起很多严重感染久治不愈和反复发作的重要原因之一。通过查阅国内外文献,我们对葡萄球菌属细菌生物被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葡萄球菌属 细菌生物被膜 防治 活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