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是目前对局部浸润性膀胱癌标准治疗方法。本研究采用随机对照临床试验,来评估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相对于开放手术而言是否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本研究将118例Ta-3N0-3M0期膀胱肿瘤患者分为2组,开放手术组(58例)接受根治性膀胱切除开放手术治疗,机器人辅助组(60例)接受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膀胱切除术治疗,两组患者均行体外尿路改道。

  • 标签: 根治性膀胱切除术 随机对照临床试验 机器人辅助 腹腔镜 浸润性膀胱癌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自1991年Schuessler行第1例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laparoscopicradicalprostatectomy,LRP)以来[1],随着前列腺及盆底解剖结构进一步清晰及手术技巧改进,该手术方式已经成为治疗局限性前列腺癌有效方法。LRP手术学习曲线较长,即便是手术经验丰富医生也是如此。LRP手术难点主要在于前列腺背侧血管复合体处理、膀胱颈和尿道分离与识别等。

  • 标签: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腹腔镜前列腺癌根治术 prostatectomy 缝合技术 局限性前列腺癌 应用
  • 简介:20世纪70年代,腹腔镜技术开始应用于泌尿外科某些疾病诊断,如腹腔内隐睾诊断。20世纪80年代,随着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成功,腹腔镜技术又开始用于泌尿外科疾病治疗,并取得了较好临床效果。随着该项技术不断发展和成熟,泌尿外科大部分切除和重建手术均可用腹腔镜完成。1992年首次报道腹腔镜全膀胱切除术,膀胱全切+原位回肠新膀胱术是近年来公认较为理想膀胱替代术式,但由于该术式操作复杂,难度高,因此,对于“腹腔镜膀胱根治性切除术(LRC)是否较开放手术(ORC)更有优势”这一问题,专家们也一直持有不同观点。为此,在2009年第四届全国泌尿男生殖系统肿瘤学术会议上与会代表们就这一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

  • 标签: 全膀胱切除术 腹腔镜技术 根治性切除术 开放手术 泌尿外科疾病 腹腔镜胆囊切除术
  • 简介:1临床资料1999~2001年,我们采用背侧包皮带蒂皮瓣成形尿道治疗先天性尿道裂12例,年龄2~12(平均4.2)岁,其中阴茎型7例,阴茎阴囊型5例,连续硬膜外麻醉,小儿加用基础麻醉,龟头缝线牵引,分离龟头与包皮粘连,从尿道口插入8~12号多孔硅胶尿管,距冠状沟0.5cm处作包皮环形切口,直达阴茎白膜,沿白膜游离阴茎皮肤至阴茎根部,切除腹侧纤维索条,充分矫正下屈.

  • 标签: 背侧带蒂包皮皮瓣 治疗 先天性尿道下裂畸形 儿童 临床分析
  • 简介:目的探讨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行后腹腔镜输尿管离断成形术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诊断及治疗经过,男性4例,女性2例。所有患者均经B超、逆行肾盂输尿管造影、CTU或MRU检查诊断为右侧腔静脉后输尿管,均伴有右肾积水和上段输尿管扩张。所有患者均行后腹腔镜输尿管离断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无1例中转开放手术,术后所有患者均无明显并发症出现。术后1月拔除双J管,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平均随访18月,显示右肾积水显著减少。结论本组6例腔静脉后输尿管患者行腹膜后腹腔镜输尿管离断成形术均获成功,该手术安全性高、疗效肯定、损伤小、术后恢复快,值得进一步推广。

  • 标签: 腔静脉后输尿管 后腹腔镜 输尿管离断成形术
  • 简介: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研究者发明了一种经直肠超声系统(TRUS),将这种装置与达芬奇手术装置结合,实现了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RALRP)中经直肠超声实时引导。手术过程中,首先人工行TRUS提供清晰前列腺图像并作为参照,在近距离治疗稳定器辅助下调整其入直肠角度和深度,再通过机械臂将超声装置与达芬奇机器人固定,使TRUS成像平面可以在术者控制跟踪达芬奇手术装置,实现TRUS自动旋转,在术中为手术医师提供实时超声图像引导,更好跟踪监测术中关键性阶段和步骤。

  • 标签: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超声实时引导 机器人辅助 超声系统 腹腔镜 直肠
  • 简介:验证绿激光前列腺汽化(PVP)可以降低治疗前列腺癌导致尿路梗阻过程中前列腺癌细胞播散入血液循环危险性。方珐4例前列腺癌患者和22例良性前列腺增生患者,因患有尿路梗阻接受PVP治疗,分别于术前和术后取静脉血,用反转录PCR技术探测患者血液中前列腺特异抗原(PSA)mRNA,以间接探测术后血液中是否有来自前列腺上皮细胞。培秉PVP治疗前列腺癌导致尿路梗阻过程中由于前列腺血管得到较好封闭,没有前列腺上皮细胞进入血液循环。结论应用PVP治疗前列腺癌不会导致前列腺癌细胞进入血液循环。

  • 标签: 激光治疗 前列腺癌 转移
  • 简介:目的探讨腹腔镜经后腹腔入路与腹腔入路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治疗乳糜尿优缺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7年5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泌尿外科收治37例行腹腔镜肾蒂淋巴管结扎术患者临床资料。通过经后腹腔入路(22例A组)与腹腔入路(B组)组15例两种途径手术特点、技术方式、治疗效果方面进行对照研究,比较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手术及随访资料,利用统计学方法对两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放手术病例。在手术时间方面:A组85.6min,B组103.9min(P<0.05);胃肠功能恢复时间方面:A组2(13)d,B组4(3~6)d(P<0.05),比较以上两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术中出血量:A组(45.9±5.2)mL,B组(49.1±5.7)mL(P>0.05);在引流管拔除时间:A组(6.1±0.7)h,B组(54±0.9)h(P>0.05);住院天数:A组(7±2)d,B组(6±1)d(P>0.05),以上37例患者中36例获得随访,1例失访,随访时间3~48个月。34例术后未见乳糜尿复发,两组分别有1例复发,症状较轻。两组手术入路方式均取得较好疗效。结论腹腔镜经后腹腔入路肾蒂淋巴管结扎术疗效可观,相比经腹腔入路途径,具有手术时间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快优势,是目前治疗乳糜尿首选手术入路方式。

  • 标签: 乳糜尿 肾蒂淋巴管剥脱术 后腹腔入路
  • 简介:目的探讨膀胱憩室癌临床特点及3D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可行性与安全性。方法分析1例于我院接受3D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治疗膀胱憩室癌患者临床资料,并进行文献复习。患者,男,51岁,因“无痛性肉眼血尿2个月”入院。CT增强提示膀胱左侧壁憩室并占位;尿动力学及尿流率检查提示尿路梗阻;膀胱镜检查见膀胱颈梗阻,膀胱左侧壁近输尿管开口处见一4.0cm×3.0cm憩室,其内可见一约1.0cm×1.5cm菜花样新生物,活检提示为尿路上皮癌(T1G1)。行3D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左侧输尿管膀胱再植术,患者膀胱肿瘤电切术后无复发再行二期经尿道膀胱颈切开术。结果术后病理为膀胱尿路上皮癌(T1G3),随访2年未见肿瘤复发,双肾及输尿管也未见明显扩张积水。结论影像学、膀胱镜检查及病理活检是确诊膀胱憩室癌重要方法,3D腹腔镜膀胱部分切除术是治疗膀胱憩室癌(≤T2期)安全而有效方法。

  • 标签: 膀胱憩室癌 膀胱部分切除术 3D腹腔镜
  • 简介:目的探讨B超引导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肾囊肿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肾盂旁肾囊肿患者8例,合并同侧肾结石3例,平均最大径(5.15±0.40)cm,预置双J管2周后均行B超引导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合并肾结石者同时行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拔除输尿管支架管7d后行影像学随访。结果平均住院天数(8.5±2.6)d,随访4~12个月,所有患者均无脓毒血症、肾功能不全、大出血等重大并发症。6例囊肿消失,2例明显缩小。3例结石均完全清除。结论B超引导输尿管软镜钬激光切开内引流术治疗肾盂旁肾囊肿创伤小、疗效确切,有良好安全性和有效性,可作为推荐治疗方案之一。

  • 标签: 输尿管软镜 肾盂旁肾囊肿 钬激光
  • 简介:前列腺癌是男性泌尿系统最常见恶性肿瘤之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是治愈局限性前列腺癌最有效方法之一。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手术入路包括经会阴、经耻骨后、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手术。随着外科技术进步,腹腔镜和机器人辅助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已经很大程度上取代了传统开放性手术。我们在传统腹腔镜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基础上,结合自身手术经验与心得,对手术过程进行简化和调整,将其归纳为三孔六步法,本文将简要回顾前列腺癌外科治疗并对三孔六步法手术步骤及技术要点进行具体介绍。

  • 标签: 前列腺癌 根治性前列腺切除术 腹腔镜 三孔法
  • 简介:鹿角形肾结石是目前泌尿外科结石治疗难题。本文探讨局麻二期F26标准通道经皮肾镜治疗鹿角形肾结石疗效与安全性。1资料与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6月至2013年6月,通过局部麻醉二期F26通道经皮肾镜取石术(percutaneousnephrolithotomy,PCNL)治疗89例患者,均为鹿角形肾结石行微通道经皮肾镜(mPCNL)后残留结石者,其中男性57例,女性32例;右侧61例,

  • 标签: 泌尿系统结石 微创治疗 鹿角形肾结石 经皮肾镜取石术 残留结石 局部麻醉
  • 简介:为提高下尿路疾病和外生殖器修复重建诊治水平,由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办、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和男科承办"第十二届全国尿路修复与重建新进展学习班暨中华男科学分会男科手术学组成立仪式"将于2016年3月24~26日在上海举办。会议将邀请中华医学会泌尿外科分会主任委员孙颖浩教授、中华医学会男科学分会主任委员姜辉教授等国内外著名泌尿外科和男科专家,就前列腺癌、前列腺剜除、尿道与外生殖器修复重建、尿控等领域最新进展和热点问题进行研讨。会议突出实用性和先进性,以手术演示为主,包括前列腺癌根治、前列腺解剖剜除、外生殖器修复与功能重建、尿控等,结合授课和录像教学。我们真诚地欢迎全国各地泌尿外科和男科同道来上海参会。

  • 标签: 男科学分会 手术学 中华医学会 孙颖浩 下尿路疾病 分会主任委员
  • 简介:为了评估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对前列腺体积及尿路症状(由IPSS评分来表示)预测功能,我们收集了2001年1月至2011年12月首次入选韩国前列腺健康协会筛选项目的男性患者资料。血清前列腺特异抗原水平大于10ngml。或年龄大于40岁患者被剔除。因此,共34857人纳入了我们研究,检测和估算所有患者血清PSA,PV和IIPSS。使用线性和年龄修正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来评估PSA与PV或IPSS之间潜在联系。PSA对估算PV及IPSS预测价值通过ROC曲线下面积来评估。平均PV为29.9ml,平均PSA水平为1.49ngml^-1,平均IPSS为15.4,PSA与PV之间有显著关系,在年龄修正后IPSS评分与PSA有显著相关性。PSA预测PV〉20ml,25ml和35mlAUC分别为0.722,0.728和0.779。PSA预测IPSS〉7,〉13,〉19AUC分别为0.548,0.536和0.537。在一项以社区为基础大型筛选队列研究中,血清PSA是一个很强PV预测指标。尽管PSA与IPSS也有着重要相关性,但PSA对截止水平以上IPSS预测价值并不理想。需要通过进一步前瞻性对照研究来明晰PSA与LUTS之间以及PSA与PV之间的确切相互作用。这些研究也许可以建议如何应用PSA来临床预测PV和IPSS。

  • 标签: 下尿路症状 前列腺 前列腺特异抗原 前列腺体积
  • 简介:为了进一步促进和提高男科和尿路疾病诊治水平,定于2013年4月12~14日,由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泌尿外科和山东省潍坊医学院附属医院泌尿外科联合主办"中美男科高峰论坛暨第九届全国尿路修复与重建新进展学习班"和"山东省泌尿外科微创新技术学习班",届时将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郭应禄教授、美国加州大学LinGuiting教授、中华医学会男科分会候任主任委员姜辉教授、副主任委员商学军教

  • 标签: 技术学习班 下尿路疾病 泌尿外科 高峰论坛 山东省 男科
  • 简介:最近几十年来,妇女生第一胎年龄越来越大。同样趋势在男性群体也逐渐表现出来了。母亲年龄对生育、染色体异常、孕期并发症、先天缺陷以及对后代整体健康影响已经得到全面的研究,而且这些研究结果已经应用于临床受孕咨询和产前咨询中。但男性年龄及其对生育结果影响相对来说得到关注度较低。本综述目的是对最近相关文献中父亲年龄对生育结果影响做一个综合评述。

  • 标签: 辅助生殖结果 生育力 男性衰老 父亲年龄 生育质量
  • 简介:IgA肾病,是以IgA为主免疫球蛋白在肾小球系膜区弥漫沉积所致肾小球损害。不难看出,IgA肾病系免疫病理学诊断名词,即肾活检组织经免疫荧光染色,在肾小球系膜区可见IgA为主免疫球蛋白颗粒状沉积,常伴有C3沉积,而少见补体前期产物如C1q和C4沉积。

  • 标签: IGA肾病 肾小球系膜区 免疫球蛋白 治疗 免疫荧光染色 肾小球损害
  • 简介:所谓血尿,是指新鲜尿液经离心沉淀,在显微镜检查,如果每高倍视野红细胞〉3个,尿液红细胞计数〉10万个或12h尿沉渣红细胞〉50万个一种尿异常现象。根据尿肉眼外观和颜色可分为肉眼血尿和镜血尿。尿液外观颜色正常,仅在镜检时发现红细胞计数增多,称为镜血尿。肉眼观即可发现尿有血,称为肉眼血尿。

  • 标签: 单纯血尿 慢性肾炎 主要表现 尿液红细胞计数 尿沉渣红细胞 肉眼血尿
  • 简介:“心肾综合征”(cardiorenalsyndrome,CRS)这一术语是由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心肺血液研究所于2004年最早提出,但其概念及内容一直在演变,并不统一。直到2008年,在Ronco等发起,由《急性透析质量创意》机构主办,在意大利威尼斯召开首届“国际心肾综合征共识研讨会”才第一次制定出CRS概念及分型共识,此共识已于2010年发表。

  • 标签: 心肾综合征 队列研究 急性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 评分 预警
  • 简介:目的:了解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睡眠质量,分析睡眠质量与生存质量关系。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方法,使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简明健康调查问卷(SF-36)及一般情况调查表、对我院等七家医院血液透析患者进行调查与分析。结果:有93.2%患者PSQI总分≥5分,患者在各方面的生存质量较低,睡眠质量各因子得分与生存质量各因子得分均呈负相关,即PSQI得分越低,生存质量越高。结论:维持性透析患者睡眠质量较差,睡眠质量影响生活质量,提高他们睡眠质量对治疗和生存都有极为重要意义。

  • 标签: 生存质量 睡眠 血液透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