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6 个结果
  • 简介:实例介绍。患者男性,55岁,因间歇性胸痛两小时就诊。第一次胸痛发作住早上准备上班时,表现为胸闷、无放射,休息1-2分钟后病痛缓解。第二次胸痛发生在稍后上班时,1-2分钟后自动消失。患者很担心,自己开车到医院。由于工作压力和孩子学费等原因,他的生活压力越来越大。最近被诊断患有早期糖尿病,要求控制饮食并需口服一种降血糖药。吸烟32年,5年前已经戒烟。每周饮酒2—3次。没有过敏史,未服用任何其他药物。略超重,且不经常锻炼。双亲已故,母亲66岁时因乳腺癌去世,父亲72岁时因中风去世。

  • 标签: EASI 12导联技术 跨科室患者 数据传输 心肌缺血 诊断
  • 简介:小儿腭裂整复中容易出现心动过速现象,常利用加深麻醉来加以控制,但存在缺点,艾司洛尔属新型短效选择性β1受体阻滞剂,有起效快速,作用持续时间短,使用较为安全,据此,我们对小儿腭裂整复中心动过速采用艾司洛尔治疗,今报告治疗结果如下。

  • 标签: 腭裂整复术 艾司洛尔 术中 心动过速 小儿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恩纳用于小儿静脉穿刺的效能。方法:120例静脉穿刺,患儿年龄1-7岁,随机分为4组。对照组(I组)、恩纳组1(Ⅱ组)、恩纳组2(Ⅲ组)和恩纳组3(IV组),每组30例,分别于穿刺局部皮肤涂抹乳白色安慰剂,恩纳0.2g/cm^2、0.1g/cm^2和0.1g/cm^2+安慰剂,涂抹面积10cm^2,局部表面覆盖无菌薄膜,并分别于涂抹后2h、0.5h、1h和1h后行静脉穿刺。记录患儿痛觉表情评分,哭闹、肢体抵抗、穿刺次数,局部皮肤反应衣全身毒性反应。结果:4例患儿静脉穿刺均成功。实验组患儿的痛觉表情评分别为2.60±1.9、1.5±1.5和1.3±1.6,显著低于对照组6.1±3.0,p<0.01。IV组疼痛表情评分量低,但与Ⅲ组间比较无显著性差异,但Ⅲ组,IV组评分较Ⅱ组显著性降低,P<0.05。患儿哭闹、肢体抵抗的结果与痛觉表情评分结果相符合。EMLA局部副作用在5组间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合理应用EMLA局部皮肤表麻,可安全有效施行小儿静脉穿刺,具有一定的临床使用价值。

  • 标签: 小儿 静脉穿刺术 恩纳 局部麻醉药涂剂
  • 简介:目的:探讨不同温度对肿瘤病人中回收血液中癌细胞和红细胞的影响。方法:将体外培养的SGC-170胃癌、LOVO大肠癌细胞分别加入浓缩红细胞中,采用水浴加温法,随机分为7组:37℃(对照组)、42℃、43℃、45℃、47℃组,均40min,以及42℃20min组和42℃60min组。采用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肿瘤细胞和红细胞,台盼蓝染色计数活性细胞,观察并记录肿瘤钿胞活细胞计数、克隆形成情况,计算克隆形成率;Brdu标记、免疫组化检测癌细胞DNA代谢物;检测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结果:热处理后各组14天后均有肿瘤克隆形成。与对照组相比除42℃、20mln组外各组肿瘤细胞的计数、Brdu标记率、集落形成率均明显降低(P<0.05)。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42℃20min和42℃40rain组与对照组相比降低但无统计学差异,其余各组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P<0.05)。结论:热处理对肿瘤细胞的细胞作用随作用时间延长和温度升高加重,42℃、40min热处理明显抑制肿瘤细胞的生长,而对红细胞膜Na^+-K^+ATP酶活性无明显的影响。

  • 标签: 热处理 离体血液 肿瘤细胞 红细胞 酶活性 输血
  • 简介:目的:评价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合剂用于硬膜外麻醉行剖宫产的临床效果和不良反应。方法:ASAⅠ-Ⅱ级行剖宫产患者60例,随机分为BL组和L组,每组30例。BL组局麻药为0.75%布比卡因和2%利多卡因混合液;L组为2%利多卡因,每组内含盐酸肾上腺素5μg·m^-1。取L2-3椎间隙行硬膜外穿刺向上置管3-4cm,分次给药,至麻醉平面达第八胸神经(T8)。中观察血压、心率、心电图、氧饱和度、测定感觉阻滞及下肢运动阻滞效果。观察记录不良反应及新生儿评分。结果:感觉阻滞最高平面、中位数相似,麻醉达T8所需时间,BL组平均14.06min,快于L组平均17.20min(P〈0.05)。中疼痛评分BL组镇痛效果优于L组(P〈0.005)。手术结束时Bromage评分BL组优于L组(P0.05)。新生儿Apger评分提示两组新生儿无显著差异。心动过速、恶心、呕吐、寒颤发生率两组亦无显著差异。结论:低浓度的布比卡因和利多卡因合剂用于硬膜外麻醉剖宫产,具有麻醉用药最小,浓度低、镇痛效果好、产妇舒适,母婴安全,可作为剖宫产的麻醉方法之一。

  • 标签: 布比卡因 硬膜外麻醉 剖宫产术
  • 简介:开胸术后剧痛导致众多并发症,严重影响病人康复。良好的术后镇痛可减轻病人痛苦,减少术后并发症,但是镇痛方法尚需要进一步研究。本文研究对开胸术后病人利用肋间神经冷冻方法施行术后镇痛,观察其镇痛效果与并发症,总结报道如下。

  • 标签: 术后镇痛 开胸病人 肋间神经 临床效果观察 冷冻术 开胸术后病人
  • 简介:乳癌根治常在高位硬膜外阻滞下进行,由于穿刺点较高,用药量往往偏少,容易出现阻滞平面不能满足手术的要求,特别在手术操作锁骨下区及清扫腋窝淋巴结时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疼痛不适主诉,需加用辅助药才能顺利成手术,由此可能带来呼吸循环抑制的顾虑。全麻用于乳癌根治手术,止痛虽完善,但手术创伤应激反应常较明显,引起血压升高、心率增快等心血管反应对心脑血管患者可能造成危害。为此,作者对50例乳腺癌根治手术患者在选用高位硬膜外阻滞麻醉的基础上,再复合以喉罩通气全麻,经50例实践体会效果良好,现总结报告如下。

  • 标签: 全麻复合硬膜外麻醉 乳癌根治术 喉罩通气 高位硬膜外阻滞麻醉 乳癌根治手术 手术操作
  • 简介:气管隆突部肿瘤需要施行隆突切除重建手术治疗。经左胸隆突切除重建手术的难度较大,且需同时切除左全肺,一般仅适用于肿瘤堵塞左主支气管导致左全肺不张的病例;AKL氏曾提出胸骨正中切口,左右开胸切除左全肺,向上翻转左主支气管代替气管的式,但创伤过大,临床难以推广;国内王氏等自1985年对经右胸切除右肺中、下叶及隆突切除重建进行实验研究,并应用于临床,具有创伤小、保留肺叶多、切除范围广等优点,现总结8例在该手术方式下的麻醉与呼吸管理经验。

  • 标签: 隆突切除 重建术 右胸 肿瘤 呼吸管理 麻醉
  • 简介:足月妊娠剖宫产历来认为属腰麻禁忌证,理由是阻滞平面不易主动控制,容易因平面过广而导致交感神经广泛阻滞而血压剧降,并继发恶心和呕吐;腰麻后头痛发生率高,增加产妇痛苦,处理较为困难。本文自从采用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以来,腰麻后头痛的发生率因采用25G细腰穿针而显着减少,

  • 标签: 腰麻-硬膜外联合麻醉 剖宫产手术 交感神经阻滞 临床研究 病例分析 麻醉效果
  • 简介:近年来非体外循环冠状动脉旁路移植(OPCAB)迅速普及,同体外循环下冠状动脉旁路移植(CABG)相比,OPCAB可降低术后并发症.对于高危.高龄、心功能受损和凝血功能紊乱的病人结果更佳。中麻醉医生主要面临两大问题:第一,在,心脏搬动和移位时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第二,在血管吻合冠状动脉血流中断时处理心肌缺血。吸入麻醉药可对抗心肌缺血具有心肌保护作用。

  • 标签: 非体外循环 冠状动脉旁路移植术 麻醉管理 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