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0
189 个结果
  • 简介:<正>34例慢性丙型肝炎患者,男性24例,女性10例;年龄11~69岁,平均39岁。有输血及血液制品应用史31例,静脉杜冷丁药瘾1例,无输血及血液制品应用史或手术史2例。经血清学检查排除甲、乙、丁、戊肝炎病毒感染,抗HCV阳性,HCVRNA阳性。诊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α-干扰素 病毒量 血液制品 血清型 杜冷丁
  • 简介:目的研究Toll受体4(tollreceptor-4,TLR4)在急性胰腺炎(AP)合并中枢神经系统(CNS)损伤中的作用。方法将64只SD大鼠分为8组:对照组;急性水肿性胰腺炎(AEP)2、6h组;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2、6、12、24、48h组,每组8只。测定血-脑脊液屏障(BBB)通透性、胰腺病理损伤程度、组织TLR4的表达,并分析其相互关系。结果对照组,AEP2、6h组,ANP2、6、12、24、48h组的BBB通透性分别为1.55±0.29、1.64±0.17、1.69±0.24、1.89±0.12、2.66±0.32、2.91±0.29、2.89±0.69和1.84±0.07;胰腺病理分值分别为0、2.38±0.92、3.13±0.64、8.50±1.07、9.75±0.71、10.25±1.28、11.13±1.25和10.13±1.13。AEP组与对照组无显著差异,ANP各组较AEP组显著升高(P〈0.05或P〈0.01)。BBB通透性与胰腺损伤呈正相关(r=0.626,P〈0.01)。对照组和AEP组无TLR-dmRNA和蛋白表达,而ANP各组明显表达,其表达水平与BBB通透性水平呈正相关(r=0.208,P=0.027)。结论ANP时存在BBB通透性的升高,CNS内TLR4信号途径的激活可能参与了ANP所引起的血-脑脊液屏障通透性的升高。

  • 标签: 胰腺炎 血脑屏障 通透性 TOLL样受体4
  • 简介:目的通过检测白介素13(IL-13)和趋化因子受体(CXCR4)在甲状腺乳头状癌(PTC)和结节性甲状腺肿(NG)中的表达,研究诊断PTC的辅助指标,并阐明两者关系。方法选取2007年至2008年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临床和病理资料完整的甲状腺手术标本160例(其中PTC80例,NG80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PTC及NG中IL-13和CXCR4的表达情况。结果IL-13在PTC中表达率为93.75%,明显高于NG组的表达(8.75%),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CXCR4在PTC中表达率为82.50%,明显高于NG组的表达(15.00%),两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PTC中,IL-13和CXCR4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结论IL-13和CXCR4可做为PTC的预判指标,其高表达提示甲状腺结节恶性倾向。

  • 标签: 甲状腺 白介素13 趋化因子受体
  • 简介:目的分析StanfordB主动脉夹层患者的临床特征。方法连续入选2012年4月至2013年1月就诊于阜外医院并经计算机断层血管造影(CTA)确诊为StanfordB主动脉夹层的患者,收集患者入院时临床资料及治疗情况,并分析有无高血压病史以及是否接受手术治疗患者的临床特征的差异。结果入选74例StanfordB主动脉夹层,平均年龄52.47岁,男性65例(87.8%)。合并高血压病史53例(71.6%),与无高血压病史的患者比较,其平均年龄、性别比例、体重指数、个人史、入院重要生命体征、临床表现、主要实验室检查及药物、手术治疗情况均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入院后接受腔内修复手术治疗的患者45例(60.8%),入院时白细胞计数(13.1±4.6vs.10.7±4.3×10^9/L,p=0.035)显著高于未接受腔内隔绝术患者,其他临床资料两组间无显著差异(p值均〉0.05)。结论高血压仍是StanfordB主动脉夹层患者最常见的合并症,但主动脉夹层发病后呈现的临床特征与无高血压病史者无显著差异。腔内隔绝术已成为StanfordB主动脉夹层较常见的治疗方法。

  • 标签: STANFORD B型主动脉夹层 高血压 手术 腔内隔绝术
  • 简介:白血病是一组高度异质性恶性血液病,其类型与疾病的临床特征、治疗方案选择均有密切关系。七十年代末期,由于免疫学、单克降抗体和染色体分带技术的发展,白血病免疫分诊断和细胞遗传学分的研究进展迅速,建立了MICM(形态学、免疫学、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分方法,使白血病的诊断分更为可靠,免疫学分也成为白血病诊断和分必不可少的工具。随着研究的广泛深入,人们发现免疫分不仅有助于白血病的诊断及分,且与白血病临

  • 标签: 免疫分型 分型预后 白血病免疫
  • 简介: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由来自体或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概念已提出数年[1-3]。其基本原理是通过对患者进行大剂量化学治疗(化疗)或结合全身放射治疗(放疗)进行预处理.以最大限度地清除体内自身反应性克隆.使患者达到过度的免疫抑制或免疫去除.然后回输经体外免疫净化处理或未处理的自体骨髓或外周造血干细胞.

  • 标签: 造血干细胞移植 1型糖尿病 非清髓免疫抑制
  • 简介:目的构建鼠野生肿瘤坏死因子(Wildtypetumornecrosisfactor—alpha,wtTNF—α)和跨膜肿瘤坏死因子(Transmembranetumornecrosisfactor—alpha,tmTNF—α)基因真核表达载体,转染心肌细胞,比较两TNF—α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方法应用RT—PCR方法从小鼠腹腔臣噬细胞中扩增wtTNF—α基因编码区,根据小鼠TNF氨基酸序列设计缺失肿瘤坏死因子转化酶(TNFalphaconvertingenzyme,TACE)作用位点(缺失1-12位氨基酸)的突变引物,通过重叠PCR得到构建不被TACE剪切的TNF-α突变体,即跨膜肿瘤坏死因子tmTNF—α,扩增得到的wtTNF-α,tmTNF—αPCR产物经EcoRI+BanHI双酶切后克隆到pIRES2-EGFP真核表达载体中并转染入大鼠H9c2(2—1)心肌细胞,用RT—PCR及WesternBlot方法鉴定转染效率及不同表达载体对心肌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成功构建pIRES2-eGFP—wtTNF和pIRES2-eGFP-tmTNF真核表达载体并转染大鼠H9c2(2—1)心肌细胞,tmTNF—α对心肌细胞无明显促凋亡作用,而wtTNF—α可以诱导心肌细胞凋亡。结论由于wtTNF—α可被酶解产生sTNF-α,提示sTNF—α,而并非跨膜TNF-α对该心肌细胞株具有诱导凋亡的作用。

  • 标签: 跨膜型肿瘤坏死因子 载体构建 转染 心肌细胞 凋亡
  • 简介:目前认为自身免疫病的发生是由于“自己”与“非己”识别机制被打破所致。对自身抗原耐受的机制主要是胸腺中对自身反应性T细胞的克隆清除。但是,一些自身反应性T细胞也可逃避胸腺的清除。或仅识别胸腺外表达的抗原。T细胞无能或免疫忽视曾经被认为是控制这些具有潜在自身反应性的T细胞群的主要机制。但是。免疫无能或免疫忽视的T细胞群又有被激活的潜能。

  • 标签: CD4^+CD25^+调节性T细胞 系统性红斑狼疮 自身反应性T细胞 自身免疫病 T细胞无能 识别机制
  • 简介:目的探讨CXCR-4、MMP-2、VEGF在胰腺癌中的表达及其与胰腺癌生物学行为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化PV6000法检测47例胰腺癌组织中CXCR4、MMP-2及VEGF的表达,分析它们与肿瘤病理参数的关系以及3种蛋白表达之间的关系。结果47例胰腺癌组织中CXCR-4、MMP-2及VEGF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72.3%、66.0%和61.7%,三者均与胰腺癌的转移、临床分期和预后有关(X^2=5.84—12.69,P〈0.05),而与患者性别、年龄、肿瘤大小和组织学分化无关(x^2=0.03~4.27,P〉0.05)。胰腺癌组织中CXCR-4的表达与MMP-2和VEGF的表达均呈正相关(r=0.587、0.521,P〈0.01)。结论CXCR-4通过上调MMP-2及VEGF的表达,共同参与胰腺癌的浸润和转移。

  • 标签: 胰腺肿瘤 免疫组织化学 肿瘤转移 CXCR-4 MMP-2 VEGF
  • 简介:慢性胰腺炎(CP)的主要病理表现为不可逆的胰腺纤维化、腺体萎缩、分泌功能障碍。临床表现为疼痛、体重减轻、内外分泌功能不全等。肿块慢性胰腺炎(mass—typechronicpancreatitis,MTCP)是CP的一种特殊类型,约占1/3。位于胰头部的MTCP与胰头癌的鉴别非常困难,为此,本研究回顾分析我院收治的MTCP患者资料,以提高对MTCP的认知。

  • 标签: 胰头肿块型慢性胰腺炎 外分泌功能不全 诊治 胰腺纤维化 病理表现 腺体萎缩
  • 简介:目的观察和评价B钠尿肽(BNP)在心力衰竭(HF)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110例HF者作为观察组,其中心功能Ⅱ级34例,Ⅲ级47例,Ⅳ级29例,选取9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检测两组人群血浆BNP水平,并对比分析不同心功能分级患者及健康体检者的差异;检测观察组不同左室射血分数(LVEF)患者BNP水平。结果观察组患者BNP水平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随着心功能分级程度的增高,BNP水平也随之升高;随着LVEF的升高,BNP水平随之降低;LVEF与B钠尿肽水平呈负相关(r=一0.520、P〈0.05)。结论BNP与LVEF指标密切相关,心功能不全级数越高,BNP水平越高,血浆BNP测定在HF患者的诊断和预后评估中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 标签: B型钠尿肽 心力衰竭 诊断
  • 简介:近几十年来.随着生活水平大幅度提高和人口老龄化.2糖尿病患病率呈现出全球性的迅速增长趋势。我国由于人口基数大、城市化进程迅速、饮食结构日益西化、以及严重的人口老龄化等因素的影响.已成为全球2糖尿病患病率增长速度最快的国家之一。随着2糖尿病患者群体的不断扩大.代谢紊乱和慢性高血糖所致大血管和微血管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威胁生命.

  • 标签: 2型糖尿病 诊断标准 糖化血红蛋白 降糖药物
  • 简介:目的:探讨利用肾上腺静脉取血(AVS)法分析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PH)的醛固酮腺瘤(APA)和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IHA)与通过醛固酮合成酶(CYP11B2)4个基因多态性位点行基因分之间的关系。方法:入选本院住院患者中通过氟氢可的松抑制试验(FST)确诊,并行AVS分定位诊断的PH患者120例,根据AVS结果分为APA组57例(男36例,女21例)和IHA组63例(男36例,女27例)。筛选同期住院确诊为原发性高血压(EH)患者200例(低肾素EH组58例,正常或高肾素EH组142例),并与上述2组在性别、年龄、高血压病程相匹配。采用限制性内切酶片断长度多态性方法(RFLP)和实时定量PCR法进行3组CYP11B2T(-344)C、Lys173Arg(K173R)、CYP11B2第2内含子(Rs10086846位点、Rs7461740位点)基因分研究。结果:①在PH患者中携带TT/KK/CT/CG基因患IHA的可能性增加(APA组6.5%,IHA组29.5%,EH组16.1%,P=0.026)。②与正常或高肾素EH组优势基因比较发现,低肾素EH患者中携带TT/KK/CT/CG基因易于发展为IHA。结论:IHA优势诊断基因为TT/KK/CT/CG。

  • 标签: 原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原发性高血压 基因型 醛固酮腺瘤 特发性醛固酮增多症
  • 简介:弥漫硬化甲状腺乳头状癌(diffusesclerosingvariantofpapillarythyroidcarcinoma,DSVPTC)是PTC中较少见的类型。目前文献报道大多集中于其超声表现,关于该病的CT特征仅见一篇文献报道。因其无明显肿瘤占位效应,易漏诊、误诊,提高对本病的认识至关重要。吉林大学第一医院甲状腺外科于2015年1月经CT诊断一例,结合其病理表现,现报道如下。

  • 标签: 甲状腺乳头状癌 弥漫硬化型
  • 简介:1前言20世纪的NSABPB-06试验奠定了早期乳腺癌保乳手术加放疗等同于乳房切除术之后,乳腺癌保乳手术逐渐成为发达国家手术治疗的主要方式。

  • 标签: 乳腺癌:保乳手术 舌型皮瓣
  • 简介:目的探讨分化甲状腺癌再手术的并发症预防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06年1月至2015年5月四川省肿瘤医院头颈外科收治的114例分化甲状腺癌因首次手术不规范或术后复发而需再次手术的患者资料。再次手术方式:甲状腺全切除术101例;腺叶加峡叶切除13例。中央区淋巴结清扫94例:同时行颈侧区淋巴结清扫65例。结果术后RLN暂时性功能下降8例(7.01%),永久性RLN功能下降1例(0.88%),暂时性甲状旁腺功能下降10例(8.77%);永久性甲状旁腺功能下降2例(1.75%);有4例首次手术后存在声嘶,再次手术进行神经松解后声音恢复正常。结论术前全面评估,选择正确的手术进路,术中精细化被膜解剖,辨认解剖标志全程显露RLN及使用术中神经检测仪可降低再次手术并发症的发生。

  • 标签: 分化型甲状腺癌 再手术 喉返神经 甲状旁腺功能下降
  • 简介:目的建立一种心脂肪酸结合蛋白新的纯化方案.方法以牛心为材料,通过凝胶过滤层析,疏水层析,离子交换层析,快速分离纯化出脂肪酸结合蛋白.结果经SDS-PAGE和Westernblot鉴定,纯度及特异性均良好.并用其免疫大耳白兔获得抗脂肪酸结合蛋白的多克隆抗体.结论该纯化方案可作为一般蛋白的纯化战略.

  • 标签: 心型脂肪酸结合蛋白 多克隆抗体 Western杂交
  • 简介:目的:观察诺和龙对2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对30例2糖尿病患者,在合理饮食,适当运动,定期监测血糖等措施的基础上,给予诺和龙每天1.5mg餐前口服,共观察12周。结果:治疗后空腹血糖,餐后血糖,糖化血红蛋白(HbAlc)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结论:诺和龙可有效控制2糖尿病患者的血糖,副作用少,尤其对于饮食不规律的患者。

  • 标签: 诺和龙 药物治疗 2型糖尿病 血糖监测 二甲双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