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了分析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脑和肾脏的实际保护效果,本文随机抽取2016年1月至2017年6月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的84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本着随机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各包括42例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入院后采用标准大骨瓣减压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再入住ICU后采用常规治疗措施,试验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采用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进行治疗,连续治疗7天,观察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实际治疗效果。结果显示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后的血糖、呼吸频率、白细胞数量以及心率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重症颅脑患者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两组重症颅脑损伤患者在治疗后的血清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肌酐(Cr)以及S100B蛋白(S-100B)水平均较治疗前有明显改善(P<0.05),但是相对来说试验组重症颅脑患者改善的效果更加明显(P<0.05)。这表明在对重症颅脑损伤患者的的治疗过程中采用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可以有效降低患者的炎症反应,有助于保护患者的脑和肾脏功能。

  • 标签: 早期低温高容量血液滤过 重症颅脑损伤 肾功能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大量阿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心肌保护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我院在2010年2月至2012年5月收治的80例采用溶栓治疗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分别给予大剂量阿伐他汀(观察组,n=40)或常规剂量阿伐他汀(对照组,n=40),然后分析两组患者的CK-MB、cTnⅠ、sVCAM-1、sICAM-1以及BNP变化。结果溶栓后24小时观察组患者的CK-MB、cTnⅠ、sVCAM-1和sICAM-1水平均显著地低于对照患者。溶栓治疗1个月后观察组患者的cTnⅠ、sVCAM-1、sICAM-1以及BNP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并且观察组患者的溶栓后2小时心律失常发生率以及治疗后6个月内的心血管事件发生率都显著小于对照组患者。结论大量阿伐他汀在急性心肌梗死溶栓治疗后保护心肌作用更明显,有利于患者的预后,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阿伐他汀 急性心肌梗死 溶栓 心肌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GLP-1受体激动剂Exendin-4腹腔给药对MCAO所致小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模型的神经保护作用。方法SD大鼠手术前1h腹腔给予Exendin-4,进行MCAO损伤,再灌注24h后通过神经缺陷评分,TTC染色计算梗死体积,免疫荧光观察神经元和小胶质细胞生存数量及检测凋亡通路相关蛋白的表达评价神经保护作用。结果Exendin-4能够保护由于MCAO所致的神经损伤,减少了缺血部位的梗死体积,降低皮层凋亡蛋白的表达,保护神经细胞,抑制神经元凋亡。结论Exendin-4可以对MCAO所致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具有神经保护作用,该作用是通过抑制凋亡蛋白的产生,从而抑制细胞的凋亡。不仅如此,Exendin-4可以作为治疗脑中风的有效药物。

  • 标签: GLP-1受体激动剂,MCAO,神经元,小胶质细胞,凋亡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一次性切口保护固定牵开器在腹部手术患者术中对切口感染的作用效果,为预防腹部手术切口感染的发生提供科学理论依据。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7月进行的普通外科腹部手术200例,依照随机对照的原则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150例;观察组术中采用一次性切口保护固定牵开器对切口进行保护;对照组术中采用常规无菌纱布垫对切口进行保护;对两组患者的切口愈合率、切口感染、手术部位感染及住院时间情况进行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切口感染率(8.00%)明显低于对照组(24.00%),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切口甲级愈合率为82.00%,丙级愈合即切口感染5例均优于对照组甲级愈合率61.00%,丙级愈合即切口感染15例,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为(23.8±9.7)d,对照组的住院时间为(29.1±12.6)d,其中χ2=3.333,P=0.001,两者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次性切口保护固定牵开器有效对腹部手术部位感染发病率具有降低作用。

  • 标签: 切口感染 切口保护 腹部手术 医院感染
  • 简介:目的探讨依达拉奉及牛磺酸对大鼠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制备大鼠大脑中动脉缺血-再灌注模型,分别测定血清丙二醛(MDA)的含量,脑组织Bcl-2蛋白表达和凋亡细胞数。结果与再灌注组比较,依达拉奉组、牛磺酸组及联合用药组的血清MDA浓度及凋亡细胞数明显减小,Bcl-2蛋白表达明显增加,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依达拉奉及牛磺酸对脑缺血再灌注损伤有保护作用,其机制可能与其清除氧自由基及上调Bcl-2的表达有关。

  • 标签: 安替比林/类似物和衍生物/治疗应用 牛磺酸/治疗应用 再灌注损伤/药物疗法 疾病模型 动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成人腹股沟疝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对腹膜保护的价值。方法选择成人腹股沟疝患者98例,均为我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2月收治,随机分组,就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观察组,n=49)与传统疝修补术治疗(对照组,n=49)效果展开对比。结果观察组手术操作用时、出血量、术后肛门恢复排气时间、住数天数均少于对照组,具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并发症率、复发率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临床收治的成人腹股沟疝病例,采用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进行治疗,手术情况良好,并发症少,可对腹膜完整性加以保护,具有非常积极的应用价值。

  • 标签: 成人腹疫沟疝 腹腔镜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 腹膜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不同材料在牙槽窝位点保护中成骨效应的临床应用。方法随机对9只1岁大耳白家兔进行编号,按照编号奇偶数将其分成对照组(1号、2号、3号)、胶原蛋白膜组(4号、5号、6号)、明胶海绵组(7号、8号、9号)3个组别。拔出3组家兔下颌右侧切牙,对照组直接缝合,胶原蛋白膜组、明胶海绵组分别于牙槽窝内填充适宜尺寸的胶原蛋白膜、明胶海绵后缝合。术后8w处死。观察家兔拔牙窝恢复状况、牙槽窝相对骨密度、牙槽窝成骨效应。结果术后8w时,三组家兔拔牙窝均未见红肿或填塞材料外露,对照组1只兔子见局部轻微凹陷;对照组相对骨密度略低于胶原蛋白膜组、明胶海绵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家兔骨小梁成熟度偏低,牙槽窝多以脂肪组织填充;胶原蛋白膜组出现明显纤维性成骨现象,牙槽窝内见粗大骨小梁,且数量较多。明胶海绵组有新生骨形成,成骨细胞呈网格状,骨小梁粗大,成熟度较高。结论胶原蛋白膜、明胶海绵均可用于牙槽窝位点保护,改善成骨效应。

  • 标签: 牙槽窝 位点保护 成骨效应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他汀类药物治疗糖尿病心肌病的临床疗效及对心脏功能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至2017年收治的94例糖尿病心肌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数字表随机分组法将94例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常规综合治疗措施,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阿托伐他汀,比较两组患者血糖水平、血脂水平、血清炎性因子水平、心脏超声检测指标、血管内皮功能指标、临床疗效及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血糖、血脂和血清炎性因子水平都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心脏超声检测指标和血管内皮功能指标都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相比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更高,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6个月,观察组6min步行距离相比对照组更高,不良心脏事件发生率相比对照组更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他汀类药物能有效改善患者血糖和血脂水平,改善患者血管内皮功能,促进心肌中新生血管生成,改善心肌细胞功能,从而产生良好的心脏保护作用,在糖尿病心肌病治疗中有较高应用价值。

  • 标签: 他汀类 糖尿病 心肌病 心脏保护 应用研究
  • 作者: 彭素琼
  • 学科: 医药卫生 > 诊断学
  • 创建时间:2022-10-11
  • 出处:《中国医学人文》2022年第9期
  • 机构:重庆市东南医院检验科,重庆401600
  • 简介:随着中国现代医学事业的蓬勃发展,加上医院技术水平的提升,这对患者输血前检查的需求也在日益的增加。因此,输血前血型评估、抗体筛查和交叉配血,对于增加健康输血治疗安全系数具有着非常的关键的意义,绝不容忽略。输血前检查,其目的是让新输入的血液成分有效地存活下来,并不是导致受血者的红细胞发生损伤。在检验医学中,并没有几项检查能够像输血前检查那样,临床医生几乎可以全部信赖其成果,在输血前检查的过程中,每一环节均有可能出现偏差,稍有疏漏后果将相当严重。本人根据自身实际的工作经验,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知识。就输血前检验应重视的几个问题阐述意见。

  • 标签: 输血;检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脑梗死患者血清骨保护素(OPG)高水平持续时间与梗死严重程度及预后相关性分析。方法选取2016年8月至2017年10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急性脑梗死(Acutecerebralinfarction)患者108例为病例组,选取同时期健康体检者30例为对照组。病例组于入院第1、7、14天,对照组于体检当日,采取静脉血5毫升,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在病例组中分析血清骨保护素水平与NIHSS评分、脑梗死部位、梗死面积大小及预后mRS的相关性。结果病例组入院第1、7、14天血清骨保护素水平分别为553.44±34.49、478.67±27.36、431.18±24.36pg/mL,与对照组65.71±7.77pg/mL相比,其水平均高于对照组(P<0.05)。病例组入院第1、7、14天血清骨保护素水平与NIHSS评分均呈正相关;血清骨保护素水平与急性脑梗死面积呈正相关;血清骨保护素高水平持续时间与梗死面积大小呈正相关;血清骨保护素高水平持续时间与脑梗死不良预后呈正相关;结论血清OPG水平与急性脑梗死的严重程度,功能预后不良呈正相关,OPG是急性脑梗死神经功能预后的潜在生物学标志。

  • 标签: 骨保护素 急性脑梗死 NIHSS 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对自然分娩产妇的会阴损伤以及产后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7年1月在我院产科自然分娩的162例产妇,回顾分析其临床资料,根据分娩技术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81例采取传统接生技术分娩,观察组81例采取会阴无保护接生技术分娩,观察两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会阴水肿程度、第二产程时间、产后出血量、产后下床活动时间、新生儿出生体重,产妇住院时间等。结果观察组产妇会阴裂伤情况比对照组要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会阴水肿程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产妇住院时间比对照组要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自然分娩采用会阴无保护接生可以有效减少产妇会阴裂伤,值得临床使用。

  • 标签: 会阴无保护接生 自然分娩 会阴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益精补阳还五汤对中晚期青光眼患者视神经的保护作用。方法选择我院从2015年2月到2016年2月期间收治的80例中晚期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模式将其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给予对照组腺苷钴胺片口服治疗,而观察组采用口服益精补阳还五汤治疗,治疗疗程为3个月。对比两组患者眼压、视力、视野以及视觉生活质量评分情况。结果经过为期3个月的治疗后,两组患者视力、眼压评分均有所变化,组间对比具有可比性,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视野变化评分、视觉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视力、眼压变化组间对比不够明显,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精补阳还五汤用于中晚期青光眼患者,能够有效的保护患者视神经,改善患者视觉生活质量,在临床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益精补阳还五汤 中晚期 青光眼 视神经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异丙酚对急性脑梗塞患者脑缺血再灌注损伤的保护作用。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择急性脑梗塞患者25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拟行数字减影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随机分为观察组(n=15)和对照组(n=10)。观察组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和异丙酚1mg/kg,继之以异丙酚4~6mg/(kg?h)和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对照组仅静脉注射瑞芬太尼1μg/kg,继之以瑞芬太尼0.05~0.1μg/(kg?min)维持麻醉。分别于麻醉前即刻(T0)、再灌注后1h(T1)、再灌注后3h(T2)各取静脉血测定内皮素(ET)和丙二醛(MDA)浓度。结果术前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正常值有显著性升高(P<0.05),T1时两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术前均有显著升高(P<0.05),T2时观察组血浆ET和MDA浓度较2h前均有显著性降低(P<0.05),而对照组均有显著升高(P<0.05),T1和T2时组间比较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选择性脑动脉内溶栓术治疗急性脑梗塞时,异丙酚麻醉可以明显降低患者血浆内皮素和丙二醛浓度,对人体脑缺血再灌注损伤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 标签: 异丙酚 脑梗塞 缺血再灌注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风险意识下预见性护理用于急性心肌梗死(AMI)保护性临时起搏对并发症风险的影响。方法纳入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收治的88例AMI保护性临时起搏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48例,对照组于予以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风险意识下预见性护理干预。对比两组围术期并发症发生情况,于干预前后评估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恶性心律失常、低血压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干预后体力状况、病情、医疗状况、一般生活、社会心理状况、工作状况评分及总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预防性应用保护性临时起搏AMI患者实施风险意识下预见性护理干预,能有效降低围术期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 标签: 风险意识 预见性护理 急性心肌梗死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全面的提升呼吸内科患者临床护理的整体效果,探讨呼吸内科重症患者临床护理后的效果,对呼吸内科患者采用安全护理方式和传统呼吸内科患者护理方式的最终临床护理效果进行全面的对比分析。方法分析了我院2016年9月至2017年5月收治的56名呼吸内科患者的护理资料。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效果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于呼吸内科重症患者给予全面、合理的护理,在进行呼吸内科患者护理的过程中,应尽量采用安全合理的护理方式。

  • 标签: 呼吸内科 住院患者 常见护理问题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银杏叶胶囊对眼压控制的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神经保护作用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1月至2017年11月100例开角型青光眼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50例与对照组50例。对照组口服安慰剂,实验组口服银杏叶胶囊,观察两组治疗后临床疗效、视野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记录并分析结果。结果实实验组显效19例,有效29例,对照组显效10例,有效22例,实验组治疗有效率(96.00%)显著高于对照组(64.00%),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视野及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变化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银杏叶胶囊有助于提高开角型青光眼患者视力、视野、图形视觉诱发电位,并有效保护患者的视神经,效果显著,值得临床广泛推行。

  • 标签: 银杏叶胶囊 眼压控制 开角型 青光眼 视神经 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并归纳无保护助产护理在促进初产妇自然分娩中的应用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影响。方法将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期间在我院进行自然分娩的80例初产妇作为研究对象,使用计算机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40例,对照组产妇采用会阴保护助产护理,观察组产妇采用无保护助产护理,对比两组产妇的护理效果以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产妇的护理有效率为97.5%,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0.0%,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观察组产妇的并发症发生率为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15.0%,组间体现为P<0.05的最终检验定论,探析价值突出显著。结论在初产妇自然分娩中应用无保护助产护理方法,能够有效提高护理效果,减轻患者的会阴损伤与疼痛情况,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无保护助产护理 初产妇 自然分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支原体肺炎的诊断和治疗问题。方法本院选择2016年7月至2017年7月间进行诊治的32例支原体肺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患者的临床特征、诊治过程,并结合文献进行讨论。结果支原体肺炎以咳嗽起病,热型不规则是支原体肺炎最主要的临床表现。6例患者出现双肺干湿啰音,7例患者出现左肺干湿啰音,9例患者出现右肺干湿啰音,8例患者无啰音,2例患者出现双肺呼吸音低。支原体肺炎患者出现心血管系统与消化系统的并发症的发生率均较高;治疗1周后所有患者均无明显的咳嗽。入院3周后复查X线胸片,所有患者均恢复良好。结论重症支原体肺炎病情重、变化快、肺外症状多,治疗上除应用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外,还可加用肾上腺皮质激素和丙种球蛋白治疗。

  • 标签: 支原体肺炎 症状 重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老年患者维持性血液透析的临床特点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2016年6月至2017年6月在我院收住入院的血液透析患者100例,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5岁)和非老年组,比较、分析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透析前的实验室指标,随访一年后的预后情况。结果临床一般资料方面,老年组和非老年组患者在透析方法、低血压、糖尿病发病率无显著差异,P值>0.05;老年组患者的冠心病发病率高于非老年组,透析龄少于非老年组,高血压发病率低于非老年组,且P值均<0.05,有统计学差异。实验室指标方面。两组患者透析前的血肌酐、白蛋白、C反应蛋白有显著差异,P值<0.05;两组患者透析前的血红蛋白、胆固醇、尿酸无显著差异,P值>0.05。随访一年的预后结果比较,老年组患者死亡11例,其中7例是由于心血管事件;非老年组患者死亡6例,其中3例是由于感染。结论老年患者透析需重点注意心血管事件,这是造成其死亡的主要因素。此外,加强老年透析患者的营养,延长透析时间,预防使用抗菌药物可以提高患者的生存时间,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

  • 标签: 血液透析 老年患者 临床问题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现阶段妇女保健及妇产科常见的健康问题,为今后的妇女保健提供良好指导。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5年1月本院妇产科300名妇女,对其基本资料开展回顾性分析,给予科学的问卷调查,分析其调查结果。结果本次300例研究对象中,自觉学习保健知识的占79.0%,知道有妇产科但对妇产科认识不深的占70.0%,了解一定疾病知识的占33.0%,不了解产后相关康复工作的占33.3%,认为完全不需要妇女保健知识的占4.3%,曾主动咨询妇女保健知识的占8.3%。结论目前仍有少数妇女未能意识到妇女保健的重要性,应不断加强健康教育,加深妇女对相关保健知识以及妇产科知识的了解,增强其自我保健意识。

  • 标签: 妇女保健 妇产科 健康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