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在妇科腰-硬联合麻醉中采用不同穿刺方法的效果。方法随机在我院妇科患者资料库中选取56例麻醉患者临床资料入组,均实施子宫切除手术,数字表法分组,选取时间2017年2月至2018年1月,观察组28例患者行旁入路,对照组28例患者行正中入路。结果,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穿刺时间明显增加,麻醉药用量明显减少,穿刺成功率明显增高,术后穿刺点腰痛发生率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牵拉痛发生率及肌松效果欠佳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妇科腰-硬联合麻醉中采用旁入路法较为复杂,穿刺时间较长,但麻醉药用量、穿刺成功率及术后穿刺点腰痛发生率均明显优于正中入路,效果较为理想。

  • 标签: 妇科 腰-硬联合麻醉 不同穿刺方法 麻醉效果
  • 简介:经外周静脉穿刺置入中心静脉导管(PICC)是一种从周围静脉导入且末端位于中心静脉的深静脉置管技术,目前在肿瘤内科的使用较为普遍,适用于需要多疗程化疗、需要长期营养支持以及外周静脉穿刺困难的恶性肿瘤患者。笔者近年来肿瘤内科使用PICC总结了一些经验,现介绍如下。

  • 标签: 导管插入术 中心静脉/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于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采用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分析治疗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4月-2017年3月收治的乳腺多发性纤维瘤患者112例,按照随机数字法分成两组,实验组56例行以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治疗,对照组56例行以常规手术治疗,对比二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的治疗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实验组手术时间短于对照组,乳房外观评分高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患者行以乳腺下缘切口后间隙入路术治疗,临床效果十分显著,而且能够缩短手术时间,提升乳房的外观评分,适合在临床中推广使用。

  • 标签: 乳腺多发性纤维腺瘤 乳腺下缘切口经乳腺后间隙入路术 有效率 乳房外观评分 手术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妇科腹腔镜手术穿刺孔并发症。方法将2015年1月份——2017年5月份收治的实施妇科腹腔镜手术的患者343例患者为本次研究对象,2016年3月份观察组患者为科室针对妇科腹腔镜手术患者穿刺孔加强护理阶段,比较两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无严重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出现2.35%的发生率,两组比较有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妇科腹腔镜手术穿刺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重视度不够,一旦处理不及时直接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在加强相关管理、护理后,将其发生率将至最低,有效的提高患者的治疗安全,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科腹腔镜手术 穿刺孔并发症 临床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耳内镜下鼓膜穿刺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3月-2018年3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64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各32例患者,对实验组患者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负压吸引方式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方式,主要是通过药物对患者进行治疗,常规抗生素、鼻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激素治疗。随访3个月至半年,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比较,实验组患者治疗的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且实验组患者住院时间明显缩短,住院费用减低,且并发症情况显著少于对照组,组间数值存在显著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采用耳内镜下鼓膜穿刺联合地塞米松鼓室注射+负压吸引对分泌性中耳炎效果显著,可有效清除中耳积液,改善中耳通气,有效缓解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症状,显效速度快,可有效促进患者痊愈,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耳内镜 鼓膜穿刺 分泌性中耳炎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穿刺介入及腹腔镜在治疗卵巢冠囊肿中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我院2016年3月至2017年4月诊治的卵巢冠囊肿患者共计72例为研究样本,依据患者治疗意愿进行分组,各组均为36例,分别定义为观察组、对照组。对照组行腹腔镜手术治疗,观察组行穿刺介入疗法,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4.44%,对照组患者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77.78%;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住院时间、治疗费用以及不良反应率等均低于对照组,两组资料相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卵巢冠囊肿当中,穿刺介入疗法较腹腔镜疗法效果更优,安全性更高,该治疗方案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穿刺介入 腹腔镜 卵巢囊肿 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品管圈活动降低患者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率。方法成立品管圈小组,调查科室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的现状,对动静脉内瘘穿刺失败的原因进行分析,研究对应的解决方案,对实行解决方案之后的效果进行观察记录。结果采用品管圈活动后,穿刺的失败率较实施前的4.22%下降到1.35%,效果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且品管圈成员的实践研究能力显著提升。结论采用品管圈活动能够降低动静脉内扣穿刺失败率,提升圈员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显著的实践意义。

  • 标签: 动静脉内瘘 QCC 穿刺失败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急性心梗的护理体会。方法以2017年1月-2018年1月我院90例急性心梗患者为对象进行随机分组,进行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对策,实验组应用系统护理。比较两组急性心梗患者满意人数;急性心梗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依从性、介入治疗后住院时间;护理前后患者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介入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急性心梗患者满意人数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急性心梗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依从性、介入治疗后住院时间优于对照组,P<0.05;护理前两组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相似,P>0.05;护理后实验组心率水平以及焦虑症状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介入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系统护理在急性心梗护理中的干预结果确切,可减轻焦虑症状,减轻生理应激和减少并发症,缩短住院时间,以及提高配合度和满意度。

  • 标签: 经皮桡动脉穿刺介入治疗 急性心梗 护理体会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和内支架置入术的护理要点。方法挑选2016年4月-2017年4月我院所收治50例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和内支架置入术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资料。结果50例患者的胆道内阻塞全部解决,患者的血清总胆红素下降到68.4~112.6μmol/L,患者皮肤出现的黄染与巩膜黄染显著退却,患者食欲显著改善。结论针对行经皮肝穿刺胆管引流和内支架置入术患者,开展针对性强的护理,可以得到较好治疗效果。

  • 标签: 经皮肝穿刺 胆管引流 内支架置入术 护理要点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分析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我院神经外科2016年4月-2017年9月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11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微创组和对照组,每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骨瓣开颅手术进行治疗,微创组患者采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血肿清除率。结果微创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9.0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6.3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微创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意识恢复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血肿清除率之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比较满意,具有对患者的创伤小,患者术后恢复快,血肿清除率高等优点,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

  • 标签: 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鼓膜穿刺术治疗分泌性中耳炎的临床护理研究,为临床护理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院自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分泌性中耳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予以鼓膜穿刺术治疗,同时予以临床护理干预,观察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经过治疗后,显效的有22例,好转的有36例,无效的有4例,总有效率为93.5%。结论鼓膜穿刺术结合全面的护理干预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具有良好的临床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分泌性中耳炎 鼓膜穿刺术 护理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胸腰椎骨折术中采取后正中入路与椎旁肌间隙入路的临床价值。方法将2015年2月至2017年2月期间我院接收的行胸腰椎骨折手术患者68例纳为参研的样本,遵循随机数字表法均分成常规组与干预组,前者实施后正中入路;后者实施椎旁肌间隙入路。经统计学分析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疼痛和功能障碍的优劣。结果干预组手术指标均优于常规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术后功能障碍与疼痛均得到改善,但干预组改善的幅度大于常规组,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椎旁肌间隙入路应用在胸腰椎骨折术中的效果优于后正中入路,不仅能增强手术效果,还可缓解疼痛,改善功能障碍。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椎旁肌间隙 后正中入路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在本院就诊的胸腰椎骨折患者90例,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正中入路内固定治疗,观察组给予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对比分析两组围术期情况、腰背痛状况及不良事件。结果对照组的术中出血量、生理盐水量、手术时间、术后引流量均明显大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对照组的腰背疼痛评分明显高于观察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不良事件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给予胸腰椎骨折患者椎弓根螺钉椎旁肌间隙入路内固定治疗效果较好,可减少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手术时间,减轻腰背痛,且操作简便,安全性高。

  • 标签: 椎弓根螺钉内固定 椎旁肌间隙入路 正中入路 胸腰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对经肌间隙入路与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治疗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将我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胸腰椎骨折患者70例纳入至本次研究中,将其根据不同入路方式完成平均分组,分别是35例,对照组患者接受后正中入路椎弓根,研究组患者则接受椎旁肌间隙入路,对两组患者手术各项指标以及并发症发生状况进行对比。结果在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评分以及术后引流量方面,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呈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与研究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分别是25.71%和5.71%,研究组较对照组更低,差异统计学存在意义(P<0.05)。结论在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过程中,经肌间隙入路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后正中入路治疗效果,不仅可以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同时也可以避免并发症的发生,在临床治疗中值得不断采纳和推广。

  • 标签: 胸腰椎骨折 后正中入路椎弓根钉内固定 肌间隙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比较开颅手术与锥颅穿刺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方法随机将我院收治的脑出血患者63例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给予31例对照组开颅手术治疗,给予32例观察组锥颅穿刺术治疗,对两组手术相关指标(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拔管时间、复发率及血肿清除成功率)及术后格拉斯哥(GOS)预后评分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拔管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且复发率较对照组低(P<0.05),两组血肿清除成功率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两组GOS评分优良率比较,观察组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开颅手术,锥颅穿刺术在脑出血患者中所用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且血肿清除成功率高,术后预后较好,是一种切实有效的手术治疗方式。

  • 标签: 脑出血 开颅手术 锥颅穿刺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鼓室穿刺结合鼓室注药对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价值,以供参考。方法选取2016年2月到2017年3月之间本院所接收的分泌性中耳炎患者90例,随机分为两组,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两组的患者数均为45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鼓室穿刺术,给予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方法为鼓室穿刺结合鼓室注药,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与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62.2%,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80.0%,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进行对比,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低于治疗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两组之间的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高于治疗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鼓室穿刺结合鼓室注药能够有效治疗分泌性中耳炎,大大降低了并发症的发生,值得进一步在临床上进行推广与使用。

  • 标签: 鼓室穿刺 鼓室注药 分泌性中耳炎 治疗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采用鼓膜穿刺手术的护理体会。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8年4在我院接受分泌性中耳炎治疗的病患112例,并将其随机分为两组,其中一组给予单纯的激素治疗设为常规组,另一组病患给予鼓膜穿刺手术并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设为观察组,每组各56例病患,对两组病患的临床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两组病患在经过了不同的治疗之后,观察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96.4%,常规组的总体治疗有效率为89.9%,故观察组病患的总体治疗有效率明显高于常规组病患。结论在分泌性中耳炎的治疗中采用鼓膜穿刺手术,有着较好的治疗效果,值得在临床上大力的推广实行。

  • 标签: 鼓膜穿刺手术 分泌性中耳炎 激素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甲状腺的细针穿刺细胞学常规涂片检查及液基细胞学检查,并结合甲状腺激素及甲状腺自身抗体检测对甲状腺疾病的诊断价值。方法标本来源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135名甲状腺疾病患者,超声引导下进行甲状腺细针穿刺细胞学检查,进行常规涂片和液基细胞学涂片检查,同时采取血液标本用化学发光法进行甲状腺激素和自身抗体检测。结果通过χ2检验和Kappa检验对常规穿刺细胞学检查与液基细胞学检查进行分析后发现,二者诊断结果具有一定的一致性,但一致性不理想(0<Kappa<0.4),诊断结果存在统计学上的差异(P<0.05)。结论常规细胞学检查对甲状腺常见疾病的分类诊断具有重要的价值;液基细胞学检查提高了对甲状腺结节良恶性诊断的准确性与特异性。TSH对甲状腺疾病具有良好的提示作用,但是对常见甲状腺疾病之间的鉴别诊断并无特异性。TgAb与TPOAb对桥本病的筛查有重要临床价值。

  • 标签: 甲状腺疾病 甲状腺激素 穿刺细胞学 液基细胞学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向心方向穿刺动静脉内瘘对血管及透析充分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6年4月在我院实施动静脉内瘘的患者70例作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传统离心方向穿刺法,观察组采用向心方向穿刺法,对比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透析充分性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穿刺成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透析充分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向心方向穿刺动静脉内瘘可达到充分透析的效果,穿刺成功率高,可降低因穿刺给血管造成的刺激,安全性高,在临床应用中值得推广。

  • 标签: 穿刺方向 动静脉内瘘 血液透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采用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的效果进行分析和讨论。方法本次68例研究对象均为我院接收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34例)患者接受传统开颅手术,研究组(34例)接受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对两组患者治疗效果以及生活质量进行对比。结果对照组患者治疗优良率是75.53%,较对照组的94.12%更低,差异统计呈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社会职能、生理机能、生理职能以及身体疼痛等生活质量评分均要比对照组高出许多,差异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给予高血压脑出血患者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治疗,除了可以缓解患者脑出血症状,同时可以促进患者日常生活质量的改善,使患者可以及早恢复健康,值得临床进一步推广和使用。

  • 标签: 高血压脑出血 传统开颅手术 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