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9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IK细胞治疗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对患者机体免疫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60例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其中观察组给予CK细胞免疫治疗,对照组给予不给予CK细胞免疫治疗,仅给予临床最佳支持治疗。观察两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改善情况,比较两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CD3+、CD3+CD4+、CD3+CD8+、CD3+CD4+/CD4+CD8等淋巴细胞亚群免疫指标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治疗后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患者临床获益率83.33%明显高于对照组的53.33%(P<0.05);两组不良反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CIK细胞治疗能明显改善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患者的机体免疫状态,疾病控制率高,不良反应小。

  • 标签: CIK细胞 晚期消化系统恶性肿瘤 免疫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在改善普外科患者情绪状态和生活质量方面的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10月阶段98例我院普外科患者实施研究,按照临床护理方法将入组患者分为综合组和常规组,每组各49例患者。综合组患者和常规组患者分别实施综合护理干预和常规护理干预。结果两组患者护理前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护理后的SAS评分和SDS评分,与常规组相比均显著较低,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护理前的生活质量评分均相当,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综合组患者护理后的生活质量评分,与常规组相比显著较高,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综合护理干预的实施能够有效地改善普外科患者的不良情绪状态,及其生活质量,实践价值较高。

  • 标签: 综合护理干预 普外科 情绪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干预联合注射用腺苷钴胺治疗对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伴焦虑、抑郁患者心理状态及疗效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9月-2017年12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患者40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20例。对照组给予降糖药物及营养神经药物(腺苷钴胺)治疗及相关知识普及;观察组在此基础上予以心理干预治疗。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量表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个月后的效果。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同时间比较,各项指标观察组均优于对照组。结论营养神经药物联合心理干预治疗,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减轻疼痛,改善焦虑、抑郁的程度,促使患者早日康复,是临床上值得推荐的一种治疗方案。

  • 标签: 心理干预 腺苷钴胺 糖尿病痛性神经病变 焦虑抑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不同营养护理方案对重症颅脑损伤病人营养炎性状态的影响。方法于本院2016年4月--2017年6月收治的重症颅脑损伤病人中,随机选取72例病人作为研究样本,将其分为对照组和护理组,每组病人的人数为36人。护理组采用精细化营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照组采用常规营养护理方法进行护理。结果护理组病人的各项营养指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对照组病人的各项营养指标显著高于护理组病人,护理组病人的格拉斯哥昏迷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病人。结论在护理重症颅脑损伤病人的过程中,采用精细化的营养护理方法,能够显著改善病人的炎性状态,提升病人的营养指标,促进病人神经功能的恢复,有利于提升病人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值得被广泛应用和推广。

  • 标签: 营养护理方案 重症颅脑损伤 营养炎性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整体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营养状态及化疗依从性的影响。方法本次选取我院2015年8月~2017年5月住院部收治的胃癌患者40例;将其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分为2组,观察组20例(整体护理干预),对照组20例(常规护理);观察2组患者的营养指标(PA、HCB、BMI)、化疗依从性。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营养指标(PA0.35±0.10g/L、HCB126.65±12.15g/L、BMI20.77±2.15g/L)高于对照组(P<0.05);且观察组患者的化疗依从性(完全依从13例、部分依从30例、不依从1例)与对照组对比,观察组明显处于优势(P<0.05)。结论整体护理干预对胃癌患者的意义重大,能有效的提高其营养指标和化疗依从性,临床上值得推广。

  • 标签: 整体护理干预 胃癌 营养状态 化疗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探讨护理干预对造影剂过敏反应患者的状态焦虑度以及康复的影响。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90例2015年7月至2017年9月期间在我院进行CT增强扫描后对造影剂过敏的患者,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随机的方式把全部患者分成研究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45例,其中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的方式,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和护理满意度,以及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两组患者的焦虑情绪进行评分。结果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研究组患者的SAS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7.78%,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2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理干预能有效缓解造影剂过敏反应患者的焦虑情绪,提升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促进护患关系的融洽,有效的降低了医患矛盾的发生,临床应用推广价值高。

  • 标签: 造影剂 CT 过敏反应 护理干预 焦虑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低分子肝素对肾病综合征(NS)患者继发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方法在医院2015年10月至2016年11月期间诊治的NS继发高凝状态患者中选取92例作研究对象,并根据治疗方案不同进行分组对照组(n=46)单纯采用泼尼松治疗,研究组(n=46)则在对照组给药基础上应用低分子肝素,就2组患者治疗前后凝血功能指标以及24h尿蛋白定量变化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①治疗前,2组患者的血液指标PT、FIB、APTT之间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PT、APTT明显延长,且高于对照组,且FIB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②治疗前,研究组与对照组的24h尿蛋白定量无统计学比较差异(P>0.05);治疗后,研究组24h尿蛋白定量低于对照(P<0.05)。结论低分子肝素对NS患者继发高凝状态的临床疗效肯定,可有效纠正患者凝血功能指标,解除血液高凝状态,并减少其尿蛋白排除,控制NS病情,值得借鉴。

  • 标签: NS 低分子肝素 血液高凝状态 凝血功能指标 24h尿蛋白定量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并探讨纳洛酮与醒脑静的联合疗法在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治疗方面的应用价值。方法2016年1月~2018年1月,我院共收治200例脑血管病意识障碍患者,按照随机的方式将其列入观察组(100例)和对照组(100例)。护理人员按照常规对两组患者实施临床治疗,在此基础上,对观察组患者应用纳洛酮与醒脑静的联合疗法。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和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比较差异有显著性的统计学的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的发生情况相比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在脑血管病意识障碍的临床治疗中,纳洛酮与醒脑静的联合疗法的应用价值确切,有助于提高治疗有效率,同时安全性强。

  • 标签: 脑血管病 意识障碍 纳洛酮 醒脑静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综合护理干预运用在普外科患者中对其生活质量和情绪状态的影响。方法研究纳入的对象为2015-2017年期间我院收治的普外科患者,共计纳入116例,按研究要求设置两组,即观察组(n=58)和对照组(n=58)。观察组提供综合护理,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结果护理前观察组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水平,都与对照组患者接近,上述指标组间对比差异小,无显著性差异P>0.05;护理后的焦虑情绪、抑郁情绪水平,都明显比对照组患者较低,以上两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前的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精神功能及心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都与对照组基本一致,上述指标对比差异较小P>0.05,无临床可比性;护理后生活质量各指标评分与对照组相比均较高,以上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差异均存在显著性P<0.05。观察组患者的临床护理满意度为96.55%,明显比对照组患者的86.21%高,组间比较差异存在显著性P<0.05。结论综合护理在普外科患者中的应用能够使其负性情绪得到显著改善,对改善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亦有积极作用,进而使患者临床满意度得到提升,具有较高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综合护理 普外科 情绪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胃溃疡是一种目前生活中很常见的疾病,它属于消化系统方面的病情。引起发病的原因有很多种,例如,长期的生活不规律,长期不吃早餐或者长期暴饮暴食,都有可能会引起这种病因。而且生病的时间久了还容易引起其他的并发症。这种病情对人们的生活和身体健康有着很大的伤害,而且这种病情治疗周期长,易复发,使人们长期处于折磨中。为了能够更好的在胃溃疡方面做出治疗,我们将针对胃溃疡患者进行个性化的护理,来进行观察个性化的护理对胃溃疡患者有没有一个很好的改善结果。

  • 标签: 个性化护理胃溃疡患者 精神状态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个体化护理干预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心理状态和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7年1月至2017年6月我院收治的肾移植术后患者40例,随机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每组有患者20例,所接受的护理措施分别为个体化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干预,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护理情况进行观察比较。结果观察组患者在焦虑抑郁评分及生活质量评分的比较结果上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肾移植术后患者实施个体化护理干预可有效缓解其负面情绪,改善其术后的生活质量,临床应加以重视并推广。

  • 标签: 个体化护理干预 肾移植术后 心理状态 生活质量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和分析在乳腺肿瘤患者的病理报告等待期心理护理对心理和生理应激状态产生的影响。方法此次抽取2016年4月-2018年4月在我院医治的乳腺肿瘤患者(88例)当分析的对象,以入院顺序分乙组、甲组,每组44例。此次研究所有患者病理报告等待期均实施一般护理,研究甲组加心理护理,总结满意度、生理应激指标、心理应激指标。结果甲组的总满意度大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抑郁指标、焦虑指标都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甲组的舒张压、心率、收缩压都小于乙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在乳腺肿瘤患者的病理报告等待期,心理护理可明显缓解其心理和生理应激状态,同时还可提高满意度。

  • 标签: 乳腺肿瘤 病理报告 心理护理 生理应激 心理应激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积极心理学理论对高危产妇心理状态及护理工作质量的影响。方法将2015年7月至2017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118例高危产妇随机分成观察和对照两组(n=59例),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结果观察组经过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32.44±5.68)分和抑郁量评分(28.56±4.45)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护理后的焦虑量评分(40.77±6.69)分和抑郁量评分(39.69±5.86)分,并且观察组的护理效果94.92%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护理效果79.66%(P<0.05)。结论对高危产妇使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心理护理,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高危产妇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 标签: 积极心理学理论 高危产妇 心理状态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高危妊娠患者应用责任制护理对产后出血、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6年5月-2017年5月在我院分娩的98例高危妊娠患者资料,按不同护理方案分2组,每组49例,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行责任制护理,比较两组产后出血、心理状态等。结果观察组临床前SAS及SDS评分均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产后2h、24h出血量比对照组低(P<0.05);观察组产后生活质量比对照组优(P<0.05)。结论高危妊娠患者经责任制护理后,能缓解负面心理情绪,并减少产后出血量,改善产后生活质量。

  • 标签: 高危妊娠 责任制护理 心理状态 产后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急性白血病患者予以个体化健康教育对其认知水平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纳入2017年4月-2018年4月,我院收治的急性白血病患者52例,抓阄法分对照组(26例,常规护理)和观察组(26例,常规护理联合个体化健康教育)。结果(1)对照组健康知识达标率,同比观察组,偏低些(P<0.05);(2)干预前,两组SAS、SDS评分组间无比对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同比观察组,均偏低些(P<0.05)。结论个体化健康教育对急性白血病患者认知水平的提升及心理状态的改善,均可发挥显著作用,因此,临床应用予以推荐。

  • 标签: 认知水平 个体化健康教育 心理状态 白血病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细节化优质护理对脑梗死患者心理状态及护理依从性的改善价值。方法选择本院中2014年6月至2015年9月间收治的98例脑梗死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所有患者分为两组,分别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中均包含49例患者。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同时实施细节化优质护理。根据两组患者的SAS、SDS评分和护理依从性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结果显示,实验组患者的治疗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优于对照组,且护理依从性更优,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细节化优质护理应用于脑梗死患者的护理中,不仅能有效缓解其焦虑、抑郁等不良情绪,还能提高患者的护理依从性,具有较高的临床运用价值。

  • 标签: 细节化优质护理 脑梗死 心理状态 护理依从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子宫肌瘤患者围术期的效果,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以2015年5月17日至2017年9月20日我院84例子宫肌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将82例患者分为实验组(42例,应用常规护理+信心护理)、对照组(42例,应用常规护理)。研究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患者的心理状况评分及护理满意度。结果实验组患者干预后心理状况评分(17.05±3.57)分相比对照组(27.27±3.78)分明显更低,P<0.05;实验组患者护理满意度(97.62%)相比对照组(76.19%)明显更高,P<0.05。结论对子宫肌瘤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对其加用信心护理可显著改善患者心理状况,增加其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 标签: 信心护理 子宫肌瘤 围术期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针对性护理干预对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患者情绪状态、康复的改善效果。方法经过对本院2016年5月~2017年5月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100例患者临床资料展开回顾分析,随机均分为两组各50例,对照组选择常规护理,观察组于常规护理基础上进行针对性护理,对比两组抑郁、焦虑评分以及盆底肌指标。结果观察组抑郁、焦虑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观察组盆底肌指标均优于对照组,两组相比差异显著,P<0.05。结论对于接受腹腔镜下子宫切除术的患者而言,与仅采取常规护理相比,在其基础上添加针对性护理可以显著地改善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以及盆底肌指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加以推广。

  • 标签: 针对性护理 腹腔镜下 子宫切除
  • 简介:摘要背景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应用于小儿无创的检查已经在很多医疗机构安全的开展,但是使用右美托咪啶滴鼻镇静的患儿复苏的状态是不一样的,没有文章对不同的复苏状态的患儿,离室后再次入睡时间进行对比。目的本文的目的是不同复苏状态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的患儿,离室后再次入睡时间的比较。方法本文是回顾性对照研究,收入了年龄在3月-5岁,行无创性操作检查的患儿345例,完成检查后,在复苏室ALDRETE评分>8分,然后根据苏醒时的状态分为两组,第一组轻声呼唤或拍肩部能够一次唤醒,并且能够持续睁眼超过10分钟以上;第二组轻声呼唤或轻拍肩部不能一次唤醒,需要重复呼唤或轻拍肩部才能够持续睁眼超过10分钟以上;记录患儿的体重、性别、年龄,右美托咪定的用量,诱导时间,检查时间,复苏时间;在整个镇静过程中对HR<60次/分,血氧饱和度<90%,呕吐等不良事件进行记录;并且在第二天,进行电话随访,记录患儿离室后再次入睡时间和有无异常的行为或表现。结果共有345例患儿纳入本研究,第一组有158例患儿完成随访,第二组有152例患儿完成随访;两组患儿在体重、性别、年龄,右美托咪定用量、起效时间和检查时间的比较没有统计学差异;第一组的复苏时间比第二组的复苏时间短(分别是9.6±8.4比18.9±11.2分,P<0.05);离室后的再次入睡时间第一组比第二组短(分别是1.17±1.26比1.65±1.17小时,P<0.05);离室后再次入睡时间≥2小时的比率,第一组比第二组低(分别是32.9%比47.4%,P<0.05);离室后再次入睡时间≥2小时在所有病例的比率是40%。在两组患儿中,无一例严重不良事件。结论使用右美托咪定滴鼻镇静的患儿,在复苏过程中,容易清醒的一组患儿比不容易清醒的一组患儿,离室后再次入睡时间更短;离室后,有40%的患儿再次入睡时间超过2小时,但是没有严重的不良事件,这种再次入睡是安全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理护理干预在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治疗效果及心理状态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1月~2018年1月收治的90例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护理方案分为两组,各45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其基础上加强心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治疗效果。结果干预后观察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将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慢性心力衰竭伴焦虑抑郁患者中,可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增强其治疗依从性,值得在临床进一步探讨和推广。

  • 标签: 慢性心力衰竭 焦虑 抑郁 心理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