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1
412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胶质瘤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5月至2020年5月所收治的90例患有胶质瘤的患者作为研究的对象,并且随机划分为了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45例,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出院指导方案,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之上给予了并发症针对性的护理,并且对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几率进行了比较。结果:在对两组并发病(高热、意识障碍、尿崩症、电解质紊乱、癫痫、消化道出血)发生几率的对比中,观察组明显要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脑胶质瘤患者 术后并发症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新生儿缺氧缺血性病(hypoxic-ischemicencephalopathy, HIE)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主要原因。近几年,随着临床对 HIE的研究,除传统方法外,高压氧、低温、神经干细胞移植等技术逐渐应用于临床,为 HIE的治疗和改善预后开辟了新的途径。

  • 标签: 新生儿 缺氧缺血性 脑病治疗进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血欣胶囊治疗急性缺血性中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医院2019年1月至2020年2月收治的78例急性缺血性中风患者,随机将其分为甲乙组,分别给予尼莫地平片与血欣胶囊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结局。结果:乙组的治疗结局明显优于甲组,两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血脑欣胶囊 急性缺血性中风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自2021年1月至2021年12月在蚌埠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11例患者临床资料,均在华科Sinovation机器人辅助下完成手术。结果:所有患者均精准定位靶点,并顺利完成穿刺打靶,5例脑出血穿刺引流术后血肿体积明显减少,其中3例基底节出血,2例脑干出血,引流管在位良好;2例颅内占位性病变穿刺活检均获得阳性病理:1例少突胶质细胞瘤,1例星形细胞瘤;2例三叉神经痛微球囊压迫术,术后即刻疼痛消失;2例STN-DBS术后微毁损效应明显,模拟电场与电极重合良好。术后无症状性出血1例,余均无神经功能损伤及感染发生。结论:机器人辅助立体定向手术具有微创、精准、安全等优势,在神经外科手术中具有非常实用的价值。

  • 标签: 机器人 定向技术 微创 精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 要;目的: 本篇文章主要分析的是心散点图诊断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应用价值,分析心散点图的准确率。方法: 在本次研究的过程当中采用了本院2019年6月~2020年9月收治的300例患者为实验样本,进行数据分析,将患者的诊断数据制成散点图,结合诊断结果判断散点图的准确性。结果: 经实践分析得出通过心散点图诊断室上性心律失常的准确率高达99%以上,除了个别数据存在误差以外,其他数据都较为准确,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心散点图对于室上性心律失常的诊断具备较高的实际效益且操作起来相对较为简单,可以有效的节约成本的同时提高效率,是一种较好的实践方法,值得推广和普及。

  • 标签: 室上性心律失常 动态心电图 心电散点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治疗痔疮时运用高频刀手术产生的效果。 方法 将本院2019年12月~2021年3月期间收治的64例痔疮患者当做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法进行分组,每组32例,参照组采取常规手术治疗,实验组采取高频刀手术治疗,比较两组治疗效果。 结果 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0.05)。 结论 在治疗痔疮时,运用高频刀手术方法,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有较高的安全性。

  • 标签: 高频电刀手术 痔疮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评价慢性供血不足患者采用倍他司汀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2020年5月-2021年5月期间本院收治50例慢性供血不足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方案分组为研究组、对照组,样本量各25例。对照组患者治疗用药为舒血宁注射液,研究组患者治疗用药为倍他司汀注射液,对比分析两组相关指标。结果:对比两组治疗后心功能指标、血流动力学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对比两组临床有效率,研究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慢性供血不足患者采用倍他司汀治疗可改善心功能及血流动力学指标,疗效显著,可全面推广。

  • 标签: 倍他司汀 慢性脑供血不足 血流动力学 心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在儿科入院指导中将思维导方式进行应用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文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我院儿科接受治疗的6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入院指导,并将患者均分为两组,分别采用常规口头宣教入院指导(对照组)和思维导入院指导(实验组),对两组患者的宣教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实验组患者在医护人员介绍、诊疗护理时间说明、安全注意事项讲解和费用查询说明等方面的满意度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评分,组间数据差异存在意义(P

  • 标签: 思维导图 儿科 入院指导 宣教满意度
  • 简介:摘要:现代思维导自197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存在,由TonyBuzan以目前的形式开发。它的工作原理是从多个来源获取信息,并将这些信息以明亮、多彩的方式显示为关键词。当应用于书面材料时,思维导被描述为一种有效的学习技术。本文着眼于如何使用思维导作为教学资源,思维导是一种很多老师不经常使用或考虑的技术。本文着眼于忙碌的临床教师如何以实用、可用的方式应用这种技术。这使主题对学生更有趣,并使学习和教学更加愉快。思维导在临床教育中有许多潜在的应用,并且可以适应许多情况。它可以用作教学资源,作为准备和复习讲座的辅助工具,该技术允许快速编写和复习笔记,最重要的是可以轻松更新信息。思维导可用于多种情况,包括基于问题的学习、小组教学、一对一环境、作为考试工具和个人复习。

  • 标签: 思维导图 临床 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与分析神经外科对接受动静脉畸形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在实施相关护理措施期间,对其采用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模式的具体应用价值。方法:随机抽选在神经外科接受动静脉畸形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共计18例,神经外科收治介入术治疗患者的诊疗时间为2019年1月-2021年2月之间,将其随机平均的划分成为①组(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与②组(围手术期普通护理干预组),各9例,试探讨分析两组介入术治疗患者在采用不同护理模式后,其护理模式不同效果的具体比较情况。结果:①组(系统化围手术期护理干预组)患者在采用该护理模式后,其具体的围术期护理效果情况为:健康教育(93.57±2.66)分、护理效果(92.01±2.45)分、护理态度(95.36±1.47)分、护患关系(95.36±1.78)分,较②组患者的护理工作总体评价情况更佳,(P<0.05),②组患者的具体护理效果情况为:健康教育(80.33±1.57)分、护理效果(79.85±2.47)分、护理态度(86.96±2.72)分、护患关系(81.63±4.22)分。结论:接受静脉畸形介入手术治疗的患者会在住院期间产生诸多不良症状反应,经验结果表明,对其采用围术期系统化的护理干预可提高患者接受的护理工作总体效果与质量水平。

  • 标签: 围手术期护理模式 手术治疗 脑静脉畸形介入术治疗 系统化护理干预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索不同检测方法在MR急性梗诊断中的价值。方法 共抽取43例MR急性梗诊断患者作为对象,患者于2019年1月-2020年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神经外科对静脉窦血栓(cerebral venous sinus thrombosis,简称CVST)合并脑出血患者的治疗方法及效果。方法 筛选50例CVST合并脑出血患者,均出自我院神经外科,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入院诊治,将其随机分组,行传统抗凝治疗的25例患者为传统组,行传统抗凝治疗的同时再联合动静脉溶栓治疗的25例为联合组,观察疗效。结果 研究人员对两组总有效率进行统计对比发现,传统组仅为68.00%(17/25),联合组为92.00%(23/25),联合组明显更高(p

  • 标签: 脑静脉窦血栓 脑出血 神经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动脉患者术后应用综合护理干预的康复价值。方法:本研究共选择8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为动脉瘤患者,入选时间为2020年1月~2021年1月。以护理方法差异为分组依据将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对照组与观察组分别接受常规护理干预和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MMSE评分和并发症总发生率。

  • 标签: 综合护理 脑动脉瘤 术后康复 影响
  • 简介:  【摘要】目的:分析膀胱肿瘤切术后膀胱痉挛发生的相关因素,寻找其护理措施。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20年6月膀胱肿瘤切手术患者300例(术后发生膀胱痉挛95例,占31.6%),回顾性分析护理措施并进行改进。结果: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可引起膀胱痉挛的发生,护理方法的改进可以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结论:通过对导尿管气囊注水量、膀胱冲洗液温度等方面相关因素护理的改进对减少膀胱痉挛的发生有满意的效果。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痉挛 相关因素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高频刀治疗牙龈瘤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将牙龈瘤患者作为对象,选取的患者病例数为60例,要求住院时间是2018年1月到2021年1月。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按治疗方式的不同进行分配组别。接受手术治疗及局部灼烧法治疗的30例患者编排为对照组,进行高频刀治疗的另外30例患者设定为实验组。针对两组患者取得的治疗效果进行分析。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均要多于实验组,且术后肿胀发生率较高,P<0.05可以证明比较差异是有统计学意义的;实验组术后12hVAS评分指数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接受高频刀治疗的牙龈瘤患者取得的效果较好,可明显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且术后出血量较少,手术时间较短,肿胀发生率较低,具有推广使用的价值。

  • 标签: 高频电刀 牙龈瘤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观察低频刺激在产后盆底康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2019年8月至2020年8月,抽取本院收治的100例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为研究对象,遵循计算机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传统康复训练与低频刺激治疗,对比两组结局。结果:两组治疗前的肌纤维肌力比较无差异(P>0.05);两组治疗后的肌纤维肌力显著提升,观察组治疗6月后的肌纤维肌力大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治疗后的阴道壁膨出、压力性尿失禁以及阴道松弛发生率小于对照组(P<0.05)。结论: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采用低频刺激治疗,可有效改善肌纤维肌力水平,减少盆底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提升临床治疗效果。

  • 标签: 产后盆底功能障碍 传统康复训练 低频电刺激 肌纤维肌力
  • 简介:摘要:目的 对临床老年群体混合痔进行外科手术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高频刀治疗的效果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评价相关方法的临床应用价值及效果等方面的综合情况。方法 在本院所有所收治的老年混合痔的患者群体之中,抽取70例进行对照研究,将其随机分为观察、对照两组。人数完全一样的情况下,仅有治疗方法方面的差异,观察组患者使用高频刀治疗,而对照组患者则常规进行传统的手术治疗。对两组分别治疗之后的VAS评分、创面愈合时间、并发症发生率情况进行观察和对比,评价治疗成效。结果 结果对比可见,观察组的患者群体在手术后的VAS评分更低,创面愈合时间(P<0.05),以尿潴留、创缘水肿、肛门狭窄及出血为主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降低(P<0.05),产生了明显效果和安全性的差异之处。结论 目前在临床老年混合痔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使用高频刀开展治疗操作之后效果更加满意,让其现有的健康情况得到了显著转归,而且改善了疼痛及术后并发症的问题,临床应用价值明确。

  • 标签: 高频电刀 手术治疗 临床应用 老年群体 混合痔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产后腹直肌分离运用电刺激治疗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腹直肌分离患者170例进行研究,对照组给予健康教育,并接受腹部肌群的自主训练,持续两周,每日一次。观察组基于此接受电刺激治疗,持续两周,每日一次。结果:治疗前,两组腹直肌分离,脐上围、脐围和脐下围不存在显著差异。治疗后,上述指标明显小于对照组,观察组的总体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通过电刺激来治疗腹直肌分离,可显著减少分离距离,具有较好的临床疗效。

  • 标签: 腹直肌 分离 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