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   [摘要 ] 目的 研究分析全膀胱切除直肠膀胱与回肠膀胱术的疗效。方法 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该院 130例进行全膀胱切除直肠膀胱手术的患者, 116例进行回肠膀胱手术的患者病例均选自 2013年 6月— 2016年 6月期间,根据不同的尿道改流方式分为全膀胱切除直肠膀胱组以及回肠膀胱组。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患者并发症、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住院时间、手术后排尿次数等情况。结果 选取的患者均進行全膀胱切除术,手术均成功。在住院期间,进行直肠膀胱手术的患者有 14例发生并发症,进行回肠膀胱手术的患者有 19例发生并发症。回肠膀胱术尿道改道的方法在手术时间( 5.3±1.3) h,手术出血量( 195.74±15.26) mL,住院时间( 26.5±5.4) d,手术后排尿次数( 5.5±1.7),并发症的发生( 16.38%)中与直肠膀胱( 3.5±1.2) h,( 153.54±14.26) mL,( 21.5±5.3) d,( 9.4±1.5),( 10.76%)相比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0.05)。 结论 对于发生浸润性的膀胱肿瘤的患者实行全膀胱切除手术效果良好,尿道改流中直肠膀胱优于回肠膀胱术。  

  • 标签:    [ ] 全膀胱切除 直肠代膀胱 回肠膀胱术  
  • 简介:摘要目的利用药动力学方法,以黄芩苷为考察指标,研究柴胡黄芩药对配伍的体内代谢情况,为药效学提供更有力的数据支持。方法①黄芩苷血药浓度测定方法学研究色谱柱DiamonsilC18柱(4.6mm*250mm,5µm);流动相为水-甲醇-0.2%磷酸(5347);进样量为20µL;柱温35℃;流速1mL/min。进行含药血清黄芩苷方法学考察。②不同配伍柴胡黄芩含药血清主要考察指标黄芩苷的含量测定采集灌胃后10min,20min,1h,2h,3h,4h,5h,6h,7h,8h,9h,10h,11h,12h,14h,24h时间点的血样,按照建立的黄芩苷检测方法进行含量测定。结果大鼠灌胃黄芩柴胡10提取物后,黄芩苷经0.67h可达最大吸收峰,峰浓度(Cmax)为53.96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314.082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MRT0→24为8.671h);11提取物组,Tmax为0.33h,Cmax为26.07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284.796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MRT0→24h为10.39h);12提取物黄芩苷经14h可达最大吸收峰,黄芩苷在滞留时间14h可达最大吸收峰,峰浓度(Cmax)为25.84mg·mL-1,血药浓度-时间曲线下面积(AUC0→24h)为344.121mg·(L﹡h)-1,黄芩苷在体内的滞留时间(MRT0→24h为11.879h)。结论11提取物黄芩苷吸收加快,吸收量无明显变化,但在体内的滞留时间增长;黄芩柴胡12提取物黄芩苷吸收滞后,吸收量增加,在体内的滞留时间更长,从而能使其在体内发挥药效时间增长,可见三个配伍比例中,柴胡黄芩12配伍组黄芩苷在体内滞留的时间更长。

  • 标签: 药对/柴胡黄芩 药代动力学 黄芩苷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膀胱全切回肠膀胱术围手术期的护理要点及护理效果方法从2014年1月至2017年8月在本院行回肠膀胱术的所有膀胱全切患者中选出62例为,随机分作实验组(31例)、对照组(31例),围手术期分别配合传统护理和综合全面护理,比较两组护理方案施行效果。结果对照组住院时间(27.00.7)d、术后尿路感染率(19.35%)均高于实验组(22.10.5)d、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腹胀率及漏尿率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围手术期通过综合全面护理可缩短经回肠膀胱术治疗的膀胱全切患者住院时间,利于减少手术后并发症,帮助患者提早康复,因此值得推广。

  • 标签: 膀胱全切 回肠代膀胱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膀胱全切+原位膀胱具有保持正常生活习惯和原位排尿的特点,不影响病人正常生活、工作,提高病人生活质量,故易被病人接受.我科对9例膀胱全切病人实行原位回肠膀胱术,获得较满意的临床效果,病人全部治愈出院,现将围手术期的护理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膀胱肿瘤 膀胱全切 原位回肠代膀胱术 围手术期 护理
  • 简介:摘要:感染性疾病是人类发病及死亡的主要原因之。目前全球流行的新冠疫情就是感染性疾病中的种,其给人类带来的死亡及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害有目共睹。病原学的快速精准判断对感染性疾病的治疗起到关键性作用。然而传统病原学检测技术却有着诸如病原检测单、精确度低、检测周期长、病毒及特殊病原体难以得到阳性结果等局限,因而导致临床治疗中常常出现在延误治疗时机或者抗菌药物滥用等情况。二测序技术(Next-generation sequencing,NGS)以其高通量、覆盖度广、精确度高等优势,通过对样本所含基因进行测序,进步明确细菌、真菌、病毒、寄生虫等病原体,为临床出现的新发、多重及疑难感染性疾病的确诊提供帮助。本文通过综述NGS的基本原理、临床应用,认识其现阶段存在的优缺点,使广大医疗工作者对NGS这种新型的感染性疾病诊断工具有定了解。

  • 标签: 二代测序技术,感染性疾病,病原体。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的效果。方法在我院收治的脑梗死偏瘫患者中选取62例,起止时间是2017年3月~2019年6月。按照入院编号分成2个小组康复训练治疗31例作为对照组,联合针灸推拿治疗31例作为试验组,评定临床疗效。结果治疗后,2组NIHSS评分明显降低、ADL评分明显提高,且试验组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试验组治疗后总有效29例(93.5%),高于对照组的23例(74.2%),差异显著(P<0.05)。结论针灸推拿联合康复训练治疗脑梗死偏瘫疗效确切,能显著改善神经功能、提高日常生活能力,值得推广。

  • 标签: 脑梗死偏瘫 康复训练 针灸推拿 神经功能 生活能力
  • 简介:目的本研究旨在评价阿司咪唑、氯雷他丁、西替利嗪和特非那定四种第二抗组胺药物的安全性、有效性和经济性,为国家基本药物目录调整提供依据.检索策略检索Medline,Cochrane图书馆,Embase和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另检索14个药物安全性和经济学研究数据库.纳入标准中文和英文研究.有效性研究纳入比较四种药物中的两种用于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的的高质量随机对照试验和系统评价,经济学研究同时纳入非随机研究.安全性研究纳入四种抗组胺药物用于过敏性疾病导致心脏不良反应的各种级别证据;质量评价随机对照试验使用Jadad评价表,另评价分配隐藏和意向性分析.数据提取和分析有效性研究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并进行敏感性分析.安全性评价收集不良反应病例数、症状和心电图特征.结果尚无经济学研究.分别有27和6个随机对照试验评价抗组胺药物用于过敏性鼻炎和荨麻疹.西替利嗪较其他三种药物总体上更优.分别收集到73和27例有关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的心脏不良反应,西替利嗪和氯雷他丁的心脏不良反应报道极少,特非那定和阿司咪唑与其他药物合用可引起QTc延长.结论总体上,西替利嗪较其他三种药物更有效,阿司咪唑和特非那定易导致心脏不良反应.

  • 标签: 抗组胺药物 卫生技术评估 阿司咪唑 氯雷他丁 西替利嗪 特非那定
  • 简介:目的观察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在Wistar大鼠体内的动力学过程.方法用实验建立的RP-HPLC法测定大鼠灌胃给予上述两种成分后不同时间各组织和体液中药物的含量及其蛋白结合率,并计算其在血中的药动力学.结果建立的方法能够良好分离两种成分,浓度-色谱响应间线性相关系数均>0.999,平均加样回收率>90%;两种成分在大鼠体内代谢符合级消除动力学二室开放模型,Cmax分别为0.974和0.522mg*L-1,T1/2β为3.136和3.284h,T1/2ka为0.160和0.261h;进入体内后,主要滞留于胃肠内,其他主要分布于肝、肺、肾组织中;血浆蛋白结合率分别为68.54%和53.81%;以粪排出为主,尿和胆汁排出量只有约5%.结论厚朴酚与和厚朴酚吸收较差,进入循环后以肝代谢和肾排泄为主.

  • 标签: 厚朴酚 和厚朴酚 大鼠 体内 药代动力学 RP-HPLC法
  • 简介:低体温通常发生在临床治疗和些特殊条件下。低体温疗法在临床上尤其在神经外科和心外科手术中已得到广泛的应用,可以减轻脑水肿,降低颅内压,改善心肌缺血,对心、脑等重要器官有良好的保护作用。尤其在重型颅脑损伤、心肌缺血和急性心肌梗死、新生儿缺血缺氧性脑病等危重病的治疗中有肯定的疗效。低体温下药物体内过程不同于常温条件,可影响其药理作用。本文综述低体温对机体及药物体内过程的影响。

  • 标签: 低体温 药物动力学 药物
  • 简介:目的研究健康受试者单次口服氟氯西林钠胶囊的药动力学特征。方法健康受试者24名,按3×3拉丁方设计,分别单次口服氟氯西林钠胶囊0.25、0.5、1g后,采用HPLC法测定血浆中氟氯西林的浓度。用DAS软件程序进行数据处理,用SPSS软件对不同性别药动力学参数进行统计分析,求算药动力学参数。结果3个不同剂量组氟氯西林的主要药动力学参数:Cmax分别为(8.29±0.51)、(15.93±4.21)、(30.62±9.63)μg/ml,tmax分别为(0.96±0.05)、(0.93±0.07)、(1.03±0.06)h,t1/2分别为(1.24±0.06)、(1.53±0.29)、(1.55±0.28)h,AUC0-10分别为(30.52±9.17)、(60.64±13.26)、(118.39±19.38)μg.h/ml,CL/F分别为(9.03±0.61)、(9.61±0.84)、(9.52±0.82)L/h。各剂量组的Cmax、AUC0-10、AUC0-∞随剂量的增加而呈比例的增大,各组的Ka、Ke、tmax、t1/2、CL/F等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口服不同剂量的氟氯西林钠胶囊,健康受试者体内具有线性药动力学特征,药动力学过程符合二室开放模型。

  • 标签: 氟氯西林钠 HPLC 药代动力学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附着龈的重建在口轻种植修复中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探索临床口腔种植过程中的参考依据。方法选择我在遵义医学院学习期间2015年4月-2015年10月接诊的68例口腔种植患者76个牙位作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行附着龈重建治疗,对接受本次研究的患者在治疗4周及治疗20周后的平均牙龈宽度来进行记录比较。结果在行附着龈重建治疗后的第4周,该组患者的平均牙龈宽度为2.54±0.49mm,在行附着龈重建治疗后的第20周,该组患者的平均牙龈宽度为2.62±0.46mm,接受治疗前患者的平均牙龈宽度是0.18±0.51mm,治疗后的两次测试的数据与术前数据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治疗后的第4周与第20周之间的平均牙龈宽度差异不大,不具备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本次研究中,接受附着龈重建治疗的患者,其在治疗过程中牙龈恢复情况较好,患者治愈效果良好,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附着龈重建 口腔 种植修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将围手术期优质护理应用于腹腔镜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手术中的效果。方法采用数字随机法将本院中2017年2月至2018年2月间接受手术的90例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患者分为两组,将其命名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内均纳入45例患者,实验组患者在围术期给予优质护理,而对照组则实施常规护理。通过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分析将优质护理应用于围术期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患者护理中的效果。结果本次研究成果显示,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有效率为84.44%,护理满意度为80.00%,而实验组分别为97.78%和100.00%,两组对比差异明显,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膀胱全切除原位回肠膀胱术患者的围术期中,采用相应优质护理模式能够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腹腔镜 膀胱手术 围术期护理 优质护理
  • 简介:通过对手性药物在药效学,药动力学立体选择性差异及在临床应用中遇到许多使其更复杂的影响因素作全面系统的阐述,表明以消旋体形式给药不尽合理,而以单对映体给药已成为药物发展的必然趋势。且随着不对称合成和分离,分析技术的飞速发展,研究和开发疗效更好,毒副作用更小,安全性更高和更适于临床应用的单纯对映体药物将成为新药开发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手性药物 对映体 药效学 药代动力学 立体选择性 合理用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