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普拉洛芬、玻璃酸钠结合治疗中重度干眼症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本院2016年8年-2017年8月收治的90例患者予以对比分析,依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2组;对照组(40例)予以玻璃酸钠治疗,实验组(50例)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普拉洛芬治疗,对比两组BUT值与Schirmer试验值、不良反应。结果与对照组BUT与Schirmer试验相比,实验组(13.56±2.39)t/s、(11.98±2.38)1/mm显著更高;与对照组总不良反应率相比,实验组14.00%显著更低,两组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普拉洛芬、玻璃酸钠结合应用于中重度干眼症患者中,不仅能够显著改善BUT与Schirmer试验状况,且能够显著降低患者总不良反应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普拉洛芬 玻璃酸钠 中重度干眼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采用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方法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心得体会,方法随机选取2013年6月-2014年4月期间在我院住院治疗膝关节骨性关节炎的患者78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关节腔注射玻璃酸钠治疗,并均采取相应的护理;陪施,观察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策,总结护理体会,结果显效25例,占32.05%,有效47例,占60.26%,无效6例,占了7.69%,总有效率92.31%;78例患者中仅3人(3.85%)对此次治疗呈不满意态度,结论关节腔注射治疗配合相应的护理方案可明显改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方法安全可靠,

  • 标签: 关节腔注射 玻璃酸钠 膝关节骨性灵节炎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注射玻璃酸纳治疗退行性膝关节炎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2年1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收治的12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作为此次的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对照组60例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通过注射玻璃酸钠进行治疗,实验组60例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塞来昔布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疼痛情况和临床疗效。结果与对照组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比较,实验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更轻,总有效率更高(P<0.05)。结论在口服塞来昔布的基础上给予退行性膝关节炎患者玻璃酸钠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

  • 标签: 玻璃酸纳 退行性膝关节炎 塞来昔布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糖尿病性黄斑水肿的临床效果。方法收集无锡市中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DME)患者30例(38眼),行玻璃体腔注射康柏西普0.05ml(0.5mg),随访1~3月,对比观察注射前、后最佳矫正视力、眼压、中心视网膜厚度的变化情况。结果注射后1个月、2个月、3个月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注射前最佳矫正视力均有所提高(P<0.001),中心视网膜后度较治疗前均有降低(P<0.001)。结论康柏西普能够有效的改善糖尿病性黄斑水肿,部分患者但需要重复治疗,其长期疗效和安全性还需要进一步临床研究。

  • 标签: 康柏西普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黄斑水肿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病例系列研究。分析于我院2012年11月至2016年6月行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的患者18例19只眼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行20G或23G玻璃体切割三通道手术治疗。结果患者自发病至手术时间为7至30天,术后随访时间为5个月至15个月。术后19只患眼中12只眼(63.16%)视力保持或有不同程度改善,其中6只眼(31.58%)最佳矫正视力≥0.1;14天内行玻璃体切除手术治疗者,8只眼视力保持或提高,占视力提高眼的66.67%。秩和检验Z=术后1周视网膜复位率为100%;至随访末期,视网膜完全复位者16只眼,占84.21%;5只术前未发生视网膜脱离的患者中,术后最佳矫正视力保持者3只眼;1只眼萎缩。结论玻璃体切除手术联合硅油填充对急性视网膜坏死患者短期效果较好。

  • 标签: 玻璃体切割术 急性视网膜坏死综合征 硅油填充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膝关节骨关节炎治疗中膝关节镜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的应用价值。方法择选2016年5月—2018年3月,我院收治的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主体。以治疗方式的差异作为分组依据,划分为观察组(n=30)和对照组(n=30)。将膝关节镜清理术应用于对照组,将膝关节镜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应用于观察组。对两种治疗方式的价值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治疗效果、Lequenee标准膝关节评分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均改善显著(P<0.05)。结论膝关节镜清理术联合玻璃酸钠关节注射代替单纯应用膝关节镜清理术于膝关节骨关节炎患者治疗中应用,对于促进其临床疗效和Lequenee评分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膝关节骨关节炎 膝关节镜清理术 玻璃酸钠 关节注射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黄藤素滴丸的最佳成型工艺。方法以滴丸的成型率、外观质量、溶散时限、丸质量变异系数为筛选指标,以油浴温度、冷凝温度、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主要考察因素,对黄藤素滴丸的成型工艺进行优选,并考察了影响滴丸成型的其他因素。结果药物与基质的最佳配比为PEG4000PEG6000黄藤素(311),药液油浴温度为95~100℃,冷却剂的冷凝温度17~20℃为最佳成型工艺条件,按照此优化条件制备黄藤素滴丸成型率高。结论用最佳工艺条件制得黄藤素滴丸,其外观呈黄褐色,味微苦,表面光滑,大小一致,符合《中国药典》2015年版规定。

  • 标签: 黄藤素滴丸 制备工艺 正交试验法 成型率 综合评分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选补骨脂的改进炮制工艺与药物效果。方法以小白鼠半数致死量和补骨脂升白细胞作用为指标,采用实验法对炮制工艺进行研究,对比改进后炮制的补骨脂新品组和其他各组效果。结果新品组半数致死量为(38.95±8.52)g/kg;给药10天后白细胞为8.02±0.71109/L。结论补骨脂经改进工艺炮制后,毒性最小、升白细胞效果最明显。

  • 标签: 补骨脂 补骨脂素和异补骨脂素 炮制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复方血栓通胶囊与卵磷脂络合碘联合而治疗玻璃体混浊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月期间我院收治的玻璃体混浊患者78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表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给予对照组单一卵磷脂络合碘治疗,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再运用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治疗,对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经过60d治疗后,相比较对照组而言,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较高,组间对比差异显著(P<0.05);治疗期间,两组均没有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结论临床上运用复方血栓通胶囊和卵磷脂络合碘对玻璃体混浊进行联合治疗,不仅疗效确切,还不容易发生不良反应,安全性较高,值得推广。

  • 标签: 复方血栓通胶囊 卵磷脂络合碘 玻璃体混浊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前牙区不同牙本质领圈高度的玻璃纤维桩核冠的治疗效果。方法门诊186人212颗牙,记录当时备牙后领圈高度,平均做治疗3.4年后随访,主要考察修复体的固位力和牙体抗力型,根据复查结果分4类型,比较不同牙本质领圈高度的桩核全冠修复效果,对各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预备2mm以上牙本质领圈可明显提高桩核全冠修复效果(P<0.05)。结论2mm以上牙本质领圈在提高前牙牙根抗疲劳强度和修复体固位力方面具有明显优势,为提高修复成功率,预备1mm以上牙本质领圈是必要的。

  • 标签: 残冠残根 牙本质领圈 桩核
  • 简介:摘要视网膜脱离在临床中为常见的眼科疾病,严重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及工作。入院后如果患者一般情况良好,没有检查及化验阳性体征以及其他疾病,能尽快手术复位视网膜,这对于视力的恢复有帮助。而有些患者入院后检查发现有阳性体征,这样就影响了手术时间。入院常规检查有血钾的检查,正常人体血清钾浓度在3.5~5.5mmol/L,临床上将低钾血症分为轻度低血钾(3.0~3.49mmol/L)、中度低血钾(2.5~3mmol/L)、重度低血钾(<2.5mmol/L)1。患者入院后检查血电解质发现低血钾,这样就影响了患者手术的时间安排,血清钾必须在正常范围才能安排手术,因为钾离子参与心肌细胞的代谢,低血钾使心肌应激性增强,可致心律失常,呼吸肌麻痹,甚至出现室颤、心脏骤停2。而眼科手术时会牵拉眼球,同样会对心脏产生影响,有的甚至发生心跳骤停的情况,所以在手术前保证血钾的正常是非常重要的。各方面检查达到手术标准后进行视网膜脱离复位手术,视网膜脱离手术治疗方法为进行玻璃体切除并填充硅油于玻璃体腔内,手术后患者需要长时间特殊卧位,如头低位、俯卧位等。而由于注油后俯卧位的时间长,难以坚持,最终导致手术效果的不佳及预后不良。因此对于这些患者手术前尽早补钾治疗和术后期能严格执行特殊卧位,并进行全面、科学的护理健康教育及出院后正确的指导,是手术成功的关键因素。本文对于我院2014年3月到2015年12月收治视网膜脱离患者伴低血钾(非外伤性)共45例为对象,现将护理报道如下。

  • 标签: 视网膜脱离 低血钾 玻璃体切除 硅油填充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分析程序化冷冻复苏技术以及玻璃化冷冻复苏技术在D3卵裂期胚胎保存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72例患者(共140枚胚胎)作为研究对象,对照组采用程序化冷冻复苏技术进行保存,观察组采用玻璃化冷冻复苏技术进行保存,对比两种冷冻技术的应用价值。结果观察组的存活率为100%,完好率为98.57%,妊娠率50.98%,种植率为30%,明显好于对照组的91.43%、65.71%、35.29%,18.75%,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程序化冷冻技术相比,玻璃化冷冻技术对于D3卵裂期胚胎保存的应用价值更高,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玻璃化冷冻 程序化冷 胚胎保存
  • 简介:摘要目的选择适合4~10岁儿童进行常规和非创伤性充填术(ART)技术,评价常规和ART技术采用Chemfil玻璃离子水门汀修复龋损的疗效比较。方法98例224颗乳牙龋洞,随机分成两组,分别应用常规和ART技术,用Chemfil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窝洞,半年及一年后随诊充填情况。结果常规法和ART技术采用Chemfil修复龋损的结果没有差异。结论采用ART技术,使用Chemfil玻璃离子水门汀充填窝洞可以保留更多完好牙体组织,充填的同时对沟裂进行了封闭,不仅治疗了龋病,同时预防了龋病的发展。

  • 标签: 龋病 非创伤充填 Chemfil玻璃离子水门汀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痛必治滴丸的制备工艺及质量标准。方法以成型率及重量合格率作为评价指标,对滴头及冷凝液的温度、贮药槽药液高度、滴距等因素进行正交试验并确定其最佳成型工艺。结果最佳成型工艺为贮药槽药液高度2cm、滴头温度80℃、滴距5cm、冷凝液温度15℃。丹参溶液在270nm波长处紫外吸收一阶导数光谱,振幅值(H)和丹参浓度(C)有线性关系C=229.3981H-0.1208,r=0.9998(n=6);平均回收率为100.73%,RSD=0.80%(n=3)。结论该制剂制备工艺简单、稳定性好,质量控制方法简易、快速、可行。

  • 标签: 痛必治滴丸 中药制剂 心绞痛
  • 简介:摘要目的在合成盐酸普拉克索的时候对其制作工艺进行了进一步优化。方法在合成的时候将(S)-2,6-二氨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充当制作的原料,通过CH3CH2CHO/NaBH4进行还原并得到所需的材料,然后通过丙酮进行成盐工序,通过使用相应的药物来合成盐酸普拉克索。除此之外,经过对所用原料的大量研究以及对原料使用的剂量、药物出现反应所经过的时间、出现反应所需要的温度等的研究。结果通过实验所得的化合物需要通过1H-NMR、13C-NMR、MS来进行确定,结果表明吸收的效率达到了57.3%(以(S)-2,6-二氨基-4,5,6,7-四氢苯并噻唑计)。结论和传统使用的合成工艺比起来,这种方式显得更加方便快捷,而且还有效的提升了收率,更适合在工业生产中使用。

  • 标签: 普拉克索 抗帕金森氏病药 多巴胺D2受体激动剂 合成工艺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肩周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医用臭氧痛点阻滞治疗的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选自于2017年1月—2017年12月期间,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将在我院治疗的80例肩周炎患者分为两组,对照组(40例)单纯使用医用臭氧痛点阻滞治疗,实验组(40例)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医用臭氧痛点阻滞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疼痛程度(VAS)评分、肩关节功能评分情况。结果经过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VAS评分为(2.10±0.12)分、肩关节功能评分为(83.75±4.36)分,均较治疗前改善,且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肩周炎患者,采用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联合医用臭氧痛点阻滞治疗的效果显著,可改善肩关节功能,值得推广。

  • 标签: 玻璃酸钠关节腔内注射 医用臭氧痛点阻滞 肩周炎
  • 简介:摘要目的验证分支静脉阻塞早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疗效及对患者视力的影响。方法本次的50例(50眼)研究对象均选自本院2016年10月至2017年10月期间接收的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将其按照不同治疗方式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取曲安奈德进行治疗,观察组采取球内注射康柏西普进行治疗,探究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成效。结果经过为期1个月、3个月的治疗,观察组患者的视力改善状况明显优于对照组,存在明显差异性,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结论对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患者实施早期玻璃体腔内注射康柏西普治疗,可使患者的视网膜功能良好恢复,具有一定安全性,便于视力迅速恢复,使其生活质量显著提升。

  • 标签: 早期玻璃体腔 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 康柏西普 视力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电神经刺激(TENS)与玻璃酸钠注射治疗膝骨性关节炎的疗效对比情况。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6月-2015年6月接收的患有膝骨性关节炎的60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患者注射玻璃酸钠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经皮电神经刺激治疗,评价治疗效果。结果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AS评分以及Lequesne指数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存在显著差异(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膝骨性关节炎采用经皮电神经刺激33治疗后效果显著,可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 标签: 经皮电神经刺激 玻璃酸钠注射 膝骨性关节炎 临床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对玻璃体切除配合眼内填充物后使用俯卧位专用工具枕采用的效果进行研究与分析。方法2017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我科收诊的100例进行玻璃体切除配合眼内填充物手术治疗的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1~3月份40-50例,对照组患者未应用俯卧位专用工具枕,4~5月份40~50例实验组患者应用俯卧位专用工具枕。结果两组患者在手术当日、术后1天、2天、3天、7天俯卧时间差异性明显,P<0.05。实验组患者经历手术治疗以后,并发症患者中有5例为高眼压、3例为角膜水肿,并发症发生率为16%;但是对照组患者在手术之后有18例高眼压、14例角膜水肿、2例视网膜脱离,并发症发生率为68%,上述数据中之间存在显著的差异性,数据差异显著,P<0.05。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眼内填充物患者术后应用俯卧位专用工具枕,一方面能大幅度提升患者俯卧时长,使其产生舒适感,另一方面降低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概率,强化病患机能恢复水平,这一护理模式是值得在临床上推广的。

  • 标签: 玻璃体切除 眼内填充物 护理模式 效果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