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PFNA固定治疗股骨骨折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抽取我院收治的60例股骨骨折伴股骨颈骨折患者,其抽取时间为2009年1月-2016年9月期间,按照患者入院治疗的先后顺序将其均分为观察组(PFNA固定)和对照组(DHS固定),待两组患者治疗后比对其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的手术用时、手术中的出血量、手术后的引流量、骨折愈合用时以及负重用时经对比均呈现统计学意义。结论股骨骨折伴股骨颈骨折患者经PFNA固定术后疗效确切,具有临床应用价值。

  • 标签: PFNA内固定术 股骨骨折伴股骨颈骨折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目的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折内定失败的临床分析。方法经研究医院选取了2014年10月—2017年9月的髋部骨折固定失败的患者50例作为此次观察研究的对象。结果经过此次参与研究的50例人工髋关节置换的患者中,有一例术后4个月因急性脑出血死亡(水泥型假体),有2例患者在手术期中因肺部受到感染死亡(生物型假体),对其他患者随访24个月,没有任何人工关节脱位以及受到感染,也没有静脉血栓形成。对比此次的观察研究,根据Harris的评分,术后除3例死亡外,剩余47例患者,有优23例(48.94%),良22例(46.81%),差2例(4.25%),其中优良率是95.75%,术前髋关节功能Harris的评分只有34~54分,平均44分,而术后6个月的髋关节功能Harris的评分是74~93分,平均85分,其疗效显著,P<0.05,符合统计学意义。结论由此次观察研究结果可以看出,人工髋关节置换治疗髋部骨折固定失败的疗效分析中,效果显著,具有临床依据。

  • 标签: 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髋部骨折内固定失败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对肋骨骨折固定的治疗进行探讨和分析。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50例行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手术患者,对其临床治疗进行分析。结果48例痊愈,1例好转,1例死亡,37例随访1~6个月,胸廓无畸形,患者具有良好的呼吸功能,基本可正常从事体力劳动。结论固定治疗肋骨骨折在临床上具有方法简单,创口小,复位固定想过好,并发症少等优势,因此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肋骨骨折 内固定 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对四肢长管创伤骨折行钢板螺钉固定治疗的可行性进行研究与探讨。方法选取自2015年11月至20106年12月我院收治的四肢长管创伤骨折患者76例,按照固定方法的不同将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治疗组,观察与对比两组患者的具体治疗效果。结果治疗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为94.74%,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骨折愈合优良率78.95%,组间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固定方式相比,利用钢板螺钉固定方式对四肢长管创伤骨折进行治疗更加安全有效,具有相当的可行性。

  • 标签: 四肢长管骨创伤骨折 钢板螺钉内固定 可行性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微创经皮钢板接骨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的疗效。方法选取2013年3月-2017年3月我院收治的48例胫骨中下段骨折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手术方案不同分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组(MIPPO组)和切开复位钢板固定组(ORIF组),每组24例,分别采用微创经皮钢板接骨与切开复位固定治疗。结果MIPPO组中出血量、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均少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切口长度短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IPPO组预后Johner-Wruhs分级优良率高于ORIF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钢板固定法能够保护骨折局部血运的功能,是治疗胫骨中下段骨折理想的固定方法。

  • 标签: 胫骨远端骨折 微创经皮钢板接骨术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对比
  • 简介:摘要目的本次研究将针对老年股骨粗隆骨折PFNA固定的护理方式和配合方法进行效果评估与分析。方法本次实验选取了2016年1月—2016年11月在我院就诊的22例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11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加强护理干预,优化手术护理方案。随后,将针对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出血量和护理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1%,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3%,此外,研究组在手术时间、出血量方面均均优于对照组,具有改进意义。结论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加用相应护理干预可显著提高老年股骨粗隆骨折接受PFNA固定治疗的患者及其家属的满意率,有助于手术的顺利进行。

  • 标签: PFNA内固定术 护理配合 护理方法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胸腰椎压缩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5月至2016年3月收治的60例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行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治疗,对比手术前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以及Frankel分级。结果手术后患者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VAS评分以及Frankel分级均显著优于手术前,前后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实施后路钉棒系统复位固定能有效的改善患者的神经功能及伤椎前缘高度、Cobb角,疗效显著,值得临床进行应用及推广。

  • 标签: 后路钉棒系统复位 内固定 胸腰椎压缩骨折 神经功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的疗效。方法将120例胫骨远端骨折患者分为对照组(闭合复位交锁髓内钉)和研究组(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对比两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Mazur评分、负重时间、Baird踝关节评分。结果研究组骨折愈合时间、Mazur评分、负重时间、Baird踝关节评分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效果理想。

  • 标签: 经皮微创锁定加压钢板内固定 胫骨远端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单侧与双侧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从2015年10月—2017年12月期间收治的60例胫骨平台骨折患者,根据患者接受的式不同,将60例患者分成两组。观察组30例,行双侧钢板固定。对照组30例,行单侧钢板固定。比较两组患者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术后并发症等方面的情况。结果观察组在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术后膝关节活动、术后并发症发生率等方面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双侧钢板固定治疗胫骨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优于单侧,缩短骨折愈合时间,有利于促进关节功能恢复,值得临床进一步的推广应用。

  • 标签: 胫骨平台骨折 双侧钢板内固定术 单侧钢板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锁定钢板固定治疗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月间我院收治的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的患者64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通过锁定钢板固定进行治疗,对照组患者通过普通钢板固定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及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且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P<0.01);实验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96.9%、6.3%,对照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81.3%、25.0%,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且不良反应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青少年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采用锁定钢板固定进行治疗,能够缩短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降低中出血量,提高治疗效果,减少不良反应。

  • 标签: 锁定钢板内固定术 普通钢板内固定术 青少年 胫骨远端三平面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力髋螺钉固定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5年4月在院行动力髋螺钉固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22例患者做为观察对象,为22例患者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护理后观察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本次研究中的22例患者无下肢静脉血栓,便秘,切口感染,剧烈疼痛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行动力髋螺钉固定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的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降低术后并发症,有在临床推广的价值。

  • 标签: 动力髋螺钉 内固定术 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针对不同植入物固定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不连的临床对比研究。方法从2015年4月—2018年1月期间选取30例患者分为两组,参考组采用动力加压钢板作为植入物,实验组采取带锁髓内钉作为植入物,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所用用时均短于参考组(P<0.05);在治疗总有效率上实验组)高于参考组(P<0.05);参考组的不良反应情况高于实验组(P<0.05)。结论采取带锁髓内钉作为植入物进行固定手术治疗四肢创伤骨折后不连患者,提高临床疗效,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带锁髓内钉 动力加压钢板 四肢创伤骨折后骨不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髌骨骨折患者移位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方法对2013年1月~2015年6月收治的髌骨骨折患者37例临床手术治疗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骨折均获得临床愈合,骨折愈合12~16周。结论对于有移位的髌骨骨折有许多手术方法,如张力带钢丝法,记忆合金聚髌器法,环形钢丝法等。对于一些难以复位的粉碎性骨折可采用部分髌骨或全部髌骨切除

  • 标签: 髌骨骨折 切开复位 内固定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接受牙槽突治疗的唇腭裂患者当中,接受口腔正畸矫治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我院在2011年1月至2016年12月当中收治的18例唇腭裂患者为相关对象,所有患者都接受牙槽突治疗,根据患者矫治方式的不同将其均匀分成常规组及改良组,常规组患者接受直丝弓固定矫治,而改良组患者则需要接受系统的口腔正畸矫治,对比两组患者接受治疗后的相关指标。结果改良组患者接受治疗之后的相关临床指标明显优于常规组,两组患者的数据在对比之后存在明显差异(P<0.05)。结论对于唇腭裂患者的临床治疗而言,口腔正畸矫治的应用效果较好,该方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

  • 标签: 唇腭裂 口腔 矫治 正畸 植骨术 牙槽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快速康复理念在超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年龄大于或等于85岁股骨转子间骨折行PFNA固定的患者资料。将行快速康复理念的45例患者作为观察组,行传统模式围期护理的45例患者作为对照组。结果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早期疼痛减轻、术后4天下床及术后7天辅助行走例数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快速康复理念应用于超高龄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围手术期,能减轻疼痛,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促进患者肢体功能恢复。

  • 标签: 股骨转子间骨折 PFNA内固定术快速康复外科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全髋关节置换和骨折固定对中老年股骨颈骨折的临床疗效比较。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11月—2016年11月收治的80例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临床研究。采用电脑随机抽取的方式对院内选取的患者进行临床分组,将其分为A组和B组,A患者采用全髋关节置换,B组患者采用骨折固定。结果A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B组,A组患者不良反应率明显低于B组,两组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治疗有效率及术后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明显,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针对中老年股骨颈骨折患者进行临床治疗,采用全髋关节置换治疗有效率及安全性明显高于骨折固定。因此,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需要合理的选择治疗方式,为患者的康复奠定专业基础。

  • 标签: 全髋关节置换术 骨折内固定术 中老年股骨颈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患者的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抽选我院收治的患者5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个组别,其中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整体护理)各28例。观察临床效果,评估护理满意程度。结果试验组治疗有效26例(92.9%),护理满意27例(96.4%);对照组治疗有效20例(71.4%),护理满意21例(75.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椎弓根钉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骨折疗效确切,实施整体护理具有积极意义,能够提高临床疗效和护理服务质量,值得推广。

  • 标签: 胸腰椎爆裂骨折 椎弓根钉 整体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影响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桡骨远端骨折愈合效果的因素,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选择2009年1月~2015年12月在我科住院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74例,所有患者均采用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治疗,术后随访3个月,对可能影响骨折愈合效果的因素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影响桡骨远端骨折愈合因素有年龄、AO分型、合并同侧其他骨折、术后开始锻炼时间。结论切开复位钢板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骨折的有效方法,骨折愈合效果与患者年龄、AO分型、合并同侧其他骨折、术后开始锻炼时间均有关系。

  • 标签: 切开复位钢板内固定术 桡骨远端骨折 愈合效果 影响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对闭合复位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两种方式在关节损伤治疗的临床应用效果进行分析和探讨。方法在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收治的跖跗关节损伤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研究对象,抽签法对患者分组,观察组患者接受闭合复位固定治疗,对照组患者接受切开复位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手术、切口愈合所用以及VAS评分均显著少于对照组患者(P<0.05);此外,临床治疗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97.78%vs80.00,P<0.05),不良反应在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4.44%vs17.78%,P<0.05)。结论闭合复位固定与切开复位固定两种方式均是治疗关节损伤的有效途径,比较而言,闭合复位固定安全性更高,患者并发症更少、疼痛感更低,且术后恢复时间更短。

  • 标签: 闭合复位内固定 切开复位内固定 关节损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胸腰段脊柱骨折采用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3月至2018年10月期间本院收治的96例胸腰椎段脊柱骨折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例。对照组行开放式椎弓根螺钉固定,观察组行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对比两组手术时间、中出血量、术前/后伤椎形态变化及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中出血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观察组Cobb角、伤椎体高度与对照组比较,差异不显著,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4.17%)显著低于对照组(1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椎弓根螺钉固定对胸腰段脊柱骨折治疗效果可靠,并发症风险降低,值得推广借鉴。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