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C-D矫形是用金属棒和多个钩子治疗脊柱侧弯的手术。做好充分术前准备及心理护理,术后除常规观察外,牵引、创口、体位、轴线翻身和及时指导术后功能锻炼,是小儿脊柱侧弯矫形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小儿 脊柱侧弯 矫形术 护理
  • 简介:目的探讨固定结合椎体成形对脊柱骨折的临床效果。方法抽取我院自2014年3月至2015年2月就诊的9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优良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伤椎前高压缩比、椎管侵占率和Cobb角等临床指标均优于治疗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固定结合椎体成形治疗胸腰椎骨折符合生物力学特征,可以有效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有效提高胸腰椎骨折患者的治疗效果,值得广泛应用于临床。

  • 标签: 内固定 椎体成形术 脊椎骨折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膝关节骨折的疗效。方法:共纳入66例膝关节骨折患者,均为2021.03-2023.03期间院内收治者。依照掷骰子法划分组别,33例/组。传统组:予以传统式治疗,治疗组:予以经皮钢板固定治疗。评析、处理二组的围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治疗后,治疗组的围期指标、膝关节功能均优于传统组,且并发症发生率较低(P<0.05)。结论:将经皮钢板固定运用到膝关节骨折患者治疗中,可降低中出血风险,促进膝关节功能恢复,且并发症发生较少,推荐使用。

  • 标签: 经皮钢板内固定术治疗 膝关节骨折 并发症发生率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老年患者应用人工关节置换固定对股骨转子间骨折的治疗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5月~2023年5月期间在本院治疗股骨转子间骨折的80例老年患者,分组方式选择随机数字表法,各有40例患者被分入对照组与研究组,二者采取的手术方法分别为固定和人工关节置换。对比两组的并发症及手术前后的疼痛评分、髋关节功能评分。结果:两组治疗前的Harris评分和VAS评分相近,P>0.05;研究组治疗后的Harris评分、VAS评分比对照组高,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对于老年股骨转子间骨折患者,人工关节置换虽然术后疼痛更加明显,但对髋关节功能改善更明显,术后并发症更少。

  • 标签: 人工关节置换术 内固定术 老年患者 股骨转子间骨折 治疗效果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临床在对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治疗的过程中按照小窗开颅镜辅助血肿清除进行治疗的效果。方法 结合对比治疗的方式展开观察,选入70例患者为2020年2月至2021年5月在我院治疗患者,结合随机抽选的方式,取其中35例以常规方案进行治疗,即对照组,余下患者则以小窗开颅镜辅助血肿清除进行治疗,即观察组。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结合对两组远期疗效以及住院时间对比,观察组均存在优势,P

  • 标签: 小骨窗开颅内镜辅助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脑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时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 60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治疗方式,将其分为实验 1组和实验 2组。其中实验 1组患者实施切开复位固定进行治疗,实验 2组患者实施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临床指标与踝关节功能评分。 结果:实验2组患者中出血量、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以及手术时间均比实验 1组患者低,实验 2组患者踝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为 76.6%,明显高于实验 1组患者 50.0%,实验 2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 3.3%,明显低于实验 1组 23.3%,两组数据组间差异明显, P< 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在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时应用闭合复位经皮空心螺钉固定,不仅能有效降低患者手术出血量,提高患者骨折部位愈合速度,还能明显对患者踝关节功能进行改善,有利于患者早日恢复健康,具有临床价值,值得广泛应用。

  • 标签: 踝关节骨折 闭合复位 切开复位内固定 治疗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外固定固定的具体效果。方法:在2022年4月至2023年3月间本院接收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中择取46例,遵照双色球法分为A组与B组各计23例并分别为其开展闭合复位外固定固定治疗以及切开复位钛板固定治疗,围绕其效果展开对比分析。结果:A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手术用时以及中出血量等数据皆明显少于B组(P<0.05);术后两组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其桡骨高度、尺偏角、掌倾角等数据皆未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临床为桡骨远端骨折患者实施固定治疗或是运用外固定支架皆可取得较为理想的效果,而相比之下外固定治疗方式其中出血量会较少、且治疗用时也较短,具有一定优势,推荐参考。

  • 标签: 内固定 桡骨远端骨折 外固定
  • 简介:目的研究复合BMP的珊瑚人工贴附移植于下颌表面后局部成及与下颌的结合情况。方法12只杂种犬被随机分为4组,每组3只。将复合rhMP-2的珊瑚块于下颌表面,用钛钉将其固定,令其与下颌表面尽量贴合。术后于不同时间点取材。制作组织学切片,光学显微镜观察。结果1W,脱钙后局部残留大量空隙,材料周围包绕纤维结缔组织,组织可见细胞增生聚集,间克质细胞增殖分化,大量炎细胞浸润。2W,材料内部细胞增生聚集更加明显,血管成分增多,可见新生样组织形成。3W,大量新生样组织形成,并有片状钙化的新沉积,编织形成。6W,珊瑚大量成,新融合生长并改建成成熟的板层,与颌形成完全的界面。结论复合BMP的珊瑚人工贴附移植于下颌表面后早期即可成,并可以与下颌形成结合。

  • 标签: BMP珊瑚 下颌骨 组织学表现 萎缩牙 人工骨 手术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T钢板加块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3例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本组23例随访3~12个月,均达到临床愈合标准,患肢腕关节功能优15例(66.0%),中5例(21.7%),差3例(12.3%)。结论T钢板加固定是治疗桡骨远端粉碎性骨折的有效方法,是预防腕关节并发症并保持正常位置的积极措施。

  • 标签: 骨折 内固定 AOT钢板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中重度拇外翻患者,选用Scarf截联合Akin截的疗效。方法:选50例中重度拇外翻患者分2组。对照组行Scarf截,观察组行Scarf+Akin截。对比并发症、足功能等指标。结果:较之对照组,观察组TSP(颈侧籽位置评分)、IMA(第1、2跖骨间角)、AOFAS(足功能评分)、HVA(拇外翻角)、并发症发生率均优(P<0.05)。结论:Scarf+Akin截的应用,可以很好矫正畸形,缓解临床症状,疗效确切,并发症发生率低,值得推广。

  • 标签: Scarf截骨术 Akin截骨术 中重度拇外翻 足功能
  • 简介:颈椎病、颈椎管狭窄、颈椎创伤及肿瘤为骨科常见病,前路减压融合钉板固定是目前治疗上述疾病的有效手段之一。我院骨科自2001-2003年1月对34例颈椎疾病患者行颈前路减压融合加ZEPHIR固定治疗,取得满意疗效。现将手术配合过程阐述如下:

  • 标签: 内固定手术 骨融合 颈椎前路 骨科 肿瘤 治疗
  • 简介:目的探讨肱骨小头骨折治疗方法及疗效。方法1995年8月-2000年7月收治肱骨小头骨拆16例,均行切开复位、固定,术后24-48小时即行肘关节功能锻炼,对所有病例均行X线及肘关节功能随访,随访8-60个月(平均18个月)。结果肘关节功能恢复良好,屈100°-120°,伸0-20°,愈合时间为6-9周(平均7周)。前壁旋转功能基本正常,无疼痛及片缺血坏死等并发症。结论解剖复位,牢固固定、患肘早期活动是肱骨小头骨折功能恢复良好的前提。

  • 标签: 肱骨小头骨折 外科手术 加压内固定术
  • 简介:【摘要】目的:讨论四肢长管骨折治疗中使用固定支架治疗的护理效果。方法:将本院2022年8月至2023年4月间接受治疗的110位四肢长管骨折患者,分为观察组(55名,给予固定支架治疗)和对照组(55名,给予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评分。结果:护理后,观察组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疼痛评分以及不良反应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数据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四肢长管骨折患者使用固定支架治疗,能有效缓解患者情绪问题,减轻患者症状,降低不良反应。

  • 标签: 四肢长管骨骨折治疗 骨外固定支架治疗 病情缓解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骨科牵引床在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固定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中的应用优势。方法:选取2015年01月至2023年7月在我院行PFNA固定手术治疗的11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给予回顾性分析,其中55例手术时使用牵引床的患者纳入研究组,另55例手术时未用牵引床的患者纳入对照组,对比两组患者术后恢复效果。结果:研究组中操作耗时、围手术期失血量比对照组少(P<0.05)。研究组术后并发症比对照组多(P<0.05)。末次随访观察时,研究组患者痂生成时间、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与对照组无差异(P>0.05)。结论:骨科牵引床有利于中操作,可减少围手术期失血量,促使骨折端长时间处于复位状态,但同时术后并发症较多。

  • 标签: 骨科牵引床 股骨粗隆间骨折 PFNA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在口腔种植增量中应用劈开配合挤压的效果。 方法: 选入本院收治 100 例病患入此次研究,分组劈开组( 50 例行劈开配合挤压)及常规组( 50 例行常规劈开),对照临床效果。 结果: 劈开组唇舌向牙槽厚度、唇腭侧板移动量均显著高于常规组( P < 0.05 )。 结论: 在口腔种植增量中应用劈开配合挤压可取得良好效果,可在实际治疗中多加推广。

  • 标签: 口腔种植骨增量 骨劈开术 骨挤压术 随机对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四肢创伤性骨折后不连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本次共计选择四肢创伤性骨折后不连患者50例入组,通过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两组均为25例,考察组采取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基础组采取加压钢板固定治疗,对比两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结果:考察组手术时间、骨折愈合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基础组,有意义(P<0.05)。结论:四肢创伤性骨折后不连患者应用带锁髓内钉固定治疗效果显著,可缩短患者康复时间。

  • 标签: 四肢创伤性骨折 治疗 骨不连 愈合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和保守治疗两种方案治疗重症胸外伤的临床效果。方法:纳入58例重症胸外伤患者,设置外科组和保守组两个组别,将58例患者随机分入,对外科组实施肋骨骨折切开复位固定治疗,对保守组实施保守治疗。结果:外科组治疗后的并发症发生率较保守组低,P0.05,治疗后3个月、6个月的BI-ADL评分相较于保守组均更高,组间差异均存在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肋骨骨折 切开复位内固定术 重症胸外伤 保守治疗
  • 简介:目的:观察应用切开复位螺丝钉固定联合足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足距骨粉碎性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64例足距骨粉碎性骨折患者按照患者意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2例,观察组应用切开复位螺丝钉固定联合足石膏托外固定治疗,对照组应用手法复位联合石膏靴固定治疗,观察两组患者术后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术后恢复优良率90.63%高于对照组术后恢复优良率71.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切开复位螺丝钉固定联合足石膏托外固定治疗足距骨粉碎性骨折手术创伤小、骨折固定可靠、疗效满意。

  • 标签: 足距骨粉碎性骨折 螺丝钉内固定术 手法复位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四肢骨折治疗中实施经皮微创固定的效果。方法:将2020年7月至2021年3月入选的78例患者作为此次研究对象,并根据随机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9例。对照组采用传统切开复位固定治疗,观察组采用经皮微创固定治疗。比较两组手术指标和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效果97.44%,高于对照组82.05%,P

  • 标签: 四肢骨折 经皮微创内固定术 治疗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