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冠心病患者经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的临床预测价值。方法比较60名冠心病患者分别经过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检查和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造影后的阳性率对比。结果60例患者经过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检查,在累及1条冠状动脉病变患者中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造影阳性率大体相当;而在累及2条及以上患者阳性率较低于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TA)造影阳性率,卡方检验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颈动脉超声结合运动平板试验可以用作冠心病患者冠脉病变科学性筛选的评价依据,从而有利于对于冠心病等诊断的前移,在注重治疗的同时注重预防,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运动平板试验 冠心病变
  • 简介:摘要采用桡侧向尺侧方向注射皮试,患者无疼痛感、阳性率低、判断率高,证明疼痛与阳性关系成正比。不但能提高病人满意度,还能体现护理人员技术价值。

  • 标签: 无痛 皮内注射方法 皮内试验 阳性率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结核分枝杆菌药物敏感测定功能(MGIT960)法和L-J法(绝对浓度法)在耐多药结核杆菌(MDR-TB)药敏试验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将耐多药的结核杆菌菌株,采用MGIT960法和L-J绝对浓度法对一线抗结核药物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比较两种检测方法的一致性。结果经一线药敏试验确定为耐多药的菌株占总耐药率的67.74%。MGIT960法和L-J绝对浓度法进行药物敏感性检测,符合率除ETH以外均在80%以上,以绝对浓度法为金标准。结论MGIT960法与L-J绝对浓度法对耐多药结核杆菌药敏检测结果除了ETH以外均具有很好的一致性,为耐多药患者一/二线药敏检测提供快速有效的诊断方法。

  • 标签: 耐多药结核杆菌 MGIT960法 绝对浓度法 药敏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用干化学法和沉渣镜检法检测尿液的白细胞,比较这两种方法的不同,并做分析。方法选取本院2011年7月~2011年11月所收治的700例需做尿液白细胞检测的患者,用干化学法进行尿液白细胞的检测,并用沉渣镜检法检测白细胞,对其结果进行比较和分析。结果通过对700例患者尿液的白细胞检测结果来看,这两种方法的结果在阳性率方面有所差异,而且阴性和阳性的患者又部分相互交叉。结论通过两种检测结果的对比,可以看出,在尿检项目中,为增加检测结果的准确性,干化学法检测应该与沉渣镜检一起使用。

  • 标签: 尿液 白细胞酯酶检测 镜检白细胞 分析比较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矮小症儿童GH(生长激素)激发试验及25-(OH)D25-羟维生素D水平。方法选择2015年1月—2016年10月本院接收的136例疑似矮小症患儿,采取电化学发光免疫法检测患儿血清GH和25-(OH)D水平。结果经检测,GH缺乏有85例,所占比重为62.5%,精氨酸激发峰值多于60min出现。25-(OH)D缺乏者有95例,所占比重为69.9%。GH缺乏患者中有75例25-(OH)D水平缺乏,平均值为16.23±2.13ng/ml。结论在矮小症儿童的临床中,尽早明确病因对疾病诊治有着重要作用。

  • 标签: 矮小症 GH激发试验 25-(OH)D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分析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诊断冠心病缺血价值对比。方法本次研究行回顾性调查法,随机选取98例我院自2015年9月份至2018年2月份收治的冠心病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12导联动态心电图、平板运动试验评估心肌缺血情况,将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种方法在评估多支冠脉及单支冠脉病变上均具有较高的准确率,但平板运动试验的准确率稍高于动态心电图试验,数据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对于冠心病患者而言,12导联动态心电图联合平板运动试验对心肌缺血的程度均有较为理想的诊断价值,实际应用中应灵活选择。

  • 标签: 冠心病 动态心电图 平板运动试验 心肌缺血
  • 简介:(广东省河源市人民医院广东河源517000)摘要目的探讨红细胞平均体积(MCV)及红细胞脆性试验在筛查地中海贫血中的变化及应用价值。方法应用东亚SF-3000自动血细胞分析仪及红细胞脆性试验对1268例标本进行检测,并对筛查出的260份疑似地中海病例进行地贫基因的检测。结果对1268例标本的MCV及红细胞脆性试验结果进行分析,筛查出260例疑似地中海贫血的病例,其阳性率为20.5%,联合地贫基因检测确诊率为74.2%,且病例组MCV及红细胞脆性结果均降低,与对照组相比有明显差异(P<0.05)。结论用MCV和RBC脆性试验联合应用于地中海贫血筛查,具有统计学意义。

  • 标签: MCV 红细胞脆性 地中海贫血中图分类号R55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1)12-2249-01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规范管理在1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管理中应用效果进行研讨。方法随机将在我院1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住院的60例受试者分为两组,对照组给予普通病房管理,观察组在普通病房管理的基础上基于规范管理,将两组结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医护人员的护理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医护人员,观察组受试者的满意率高于对照组,两组对比差异显著,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规范管理在1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管理中具有重要意义,在临床病房管理中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规范管理 1期药物临床试验病房 管理评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在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中的价值。方法选取我院侵袭性真菌病患者100例,收治时间在2012年3月至2015年9月期间,按照不同诊断方式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采用G试验检测,观察组患者采用半乳甘露聚糖检测。结果观察组侵袭性真菌病患者诊断符合率90.00%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半乳甘露聚糖检测(GM试验)在侵袭性真菌病(IFD)诊断中的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能提高侵袭性真菌病患者的检出率。

  • 标签: 半乳甘露聚糖检测 侵袭性真菌病 G试验检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接及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的应用价值,选择适宜的临床血液细菌检验方法。方法抽取2014年1月至2014年12月期间我院检验室血液标本500例,对标本分别行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比较两种方法的检验结果。结果由比较结果可知,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革兰阴性杆菌及革兰阳性球菌的检验符合率上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两种检验方法在抗生素敏感性对比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直接药敏试验与常规药敏试验在临床血液细菌检验中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临床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的检验方法。但由于直接药敏试验具有经济性与时效性,因此笔者更建议选择直接药敏试验作为临床血液细菌检验的首要方法。

  • 标签: 直接药敏试验 常规药敏试验 细菌检验 应用价值 探讨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氨苄西林联合舒巴坦治疗细菌性感染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并进行开放临场试验,进行细菌性分析。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4月—2016年3月收治的236例细菌性感染患者,其中190例按照病种随机配对分成两组,每组95例,对照组患者行以氨苄西林治疗,观察组行以氨苄西林/舒巴坦治疗,其余46例患者进行临床开放试验,同样行以氨苄西林/舒巴坦治疗。对比分析氨苄西林/舒巴坦的临床效果和安全性。结果观察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比差异显著,P<0.05;开放临床试验中,临床有效率为91.30%,细菌清除率为100.00%,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3.91%。结论氨苄西林/舒巴坦在临床治疗中能够有效解决β-内酰胺酶耐药的细菌性感染问题,值得被推广使用。

  • 标签: 氨苄西林/舒巴坦 细菌性感染 开放临床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醋酸白试验联合阴道镜检查在宫颈癌筛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7年12月在我院计划生育科进行宫颈癌筛查的206例育龄妇女,对本研究中的所有育龄妇女采取阴道分泌物检查、常规妇科检查、宫颈醋酸白试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及阴道镜检查。结果宫颈醋酸白试验的宫颈癌筛查异常率为2.43%(5/206),常规妇科检查的宫颈癌筛查异常率为48.54%(100/206),组织病理学检查的宫颈癌筛查异常率为1.46%(3/206),阴道镜检查的宫颈癌筛查异常率为2.43%(5/206)。结论醋酸白试验以及阴道镜检查联合使用在宫颈癌筛查中具有较为显著的应用效果,值得应用推广。

  • 标签: 醋酸白试验 阴道镜检查 临床筛查效果 宫颈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微信健康教育对新物临床试验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影响。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药物临床试验的160例受试者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健康教育,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强微信健康教育,实验组均为自愿加入微信平台,通过成立微信健康教育管理团队,制定微信健康教育计划及对受试者进行严格按照试验方案配合试验的管理,观察两组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满意度的变化。结果160例受试者完成用药,仅出现2例轻微不良事件(adverseevent,AE),实验组未发生AE,达到预期的试验目的,保证了试验研究的质量。实验组自我管理能力明显高对照组,实验组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结论对新药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在常规教育的基础上实施微信健康教育,可有效地提高受试者自我管理能力,保障实验的顺利完成,亦有利于提高受试者对试验研究单位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 标签: 自我管理能力 新药I期临床试验受试者 微信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血红蛋白(Hb)法与转铁蛋白(Tf)法在粪便隐血试验中的效果。方法选择我院2016年1月-2017年1月收治的150例消化道出血患者为观察组,并选择同期150例健康体检者为对照组,两组的粪便标本分别行Hb法、Tf法以及联合检测法实施潜血试验。比较两组检测结果。结果观察组Hb法、Tf法以及联合检测法检出阳性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观察组内上消化道出血(A组)与下消化道出血(B组)三种检测方法的检出阳性率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Hb法联合Tf法可有效提高大便潜血试验的敏感度,有利于快速准确诊断、鉴别消化道出血,值得临床中推广应用。

  • 标签: 粪便隐血试验 血红蛋白法 转铁蛋白法 消化道出血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在梅毒检验中的临床诊断价值。方法抽取本院于2016年1月—2017年11月收治的梅毒患者共9635例作为本次研究的观察组,在选取同期在本院接受检查的非梅毒患者共9635例作为对照组,对两组患者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进行梅毒检验,比较2种检验方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结果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均显著优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梅毒检验中,相比于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法,酶联免疫吸附法的敏感度及特异度更高,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酶联免疫吸附法 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 梅毒检验 敏感度 特异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索分析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精神分裂症难治性阴性症状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方法随机的选取我院2013年11月至2014年12月之间的98例精神分裂症患者,随机地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平均每组为49例。本文的研究为随机双盲对照试验。对照组进行伪刺激治疗,观察组进行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评估两组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症状,将两组的治疗效果进行相互比较。结果对照组的总有效率55.10%,观察组的总有效率为83.67%。观察组的总有效率显然高于对照组的总有效率,(P<0.05),表示两者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在对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具有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可以精神分裂症患者的临床治疗之中。

  • 标签: 高频重复经颅磁刺激治疗 精神分裂症 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激发试验在矮小症患儿诊断中不良反应的观察与护理。方法我们选取2014年7月-2016年7月采用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行激发试验患儿864例做为研究对象,将其诊断过程中不良反应发生情况及护理干预方法与效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不良反应发生情况8864例患儿中,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从高至低依次为腹部疼痛或不适、面色苍白、恶心呕吐、心悸头晕、低血糖等。转归情况经精心护理,患儿于不良反应症状出现30分钟内该症状均逐渐缓解至消失。结论采用左旋多巴联合精氨酸进行激发试验,患儿不良反应症状表现多样且发生率较高,临床只有加强护理干预,才可保证试验顺利完成。

  • 标签: 左旋多巴 精氨酸 激发试验 矮小症 不良反应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