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无痛皮内注射方法来降低皮内试验阳性率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0-20
/ 1

用无痛皮内注射方法来降低皮内试验阳性率

屈广花

屈广花(山东省枣庄市峄城区人民医院山东枣庄277101)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0)10-026-02

【摘要】采用桡侧向尺侧方向注射皮试,患者无疼痛感、阳性率低、判断率高,证明疼痛与阳性关系成正比。不但能提高病人满意度,还能体现护理人员技术价值。

【关键词】无痛皮内注射方法皮内试验阳性率

皮内注射试验是护理人员最基本的护理操作技术,由于部分护理人员经验不足,注射后使患者疼痛严重,假阳性率高。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制定一整套切实可行的操作程序,现将有关资料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07年12月—2009年12月选择门诊输液的800例患者,年龄3~60岁,平均年龄20岁,其中男420例,女380例,3~7岁300例,8~13岁260例,14~60岁240例,将80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两组均为自身对照,观察组由桡侧向尺侧方向注射,对照组由尺侧向桡侧方向注射。

1.2入选标准①所有病人均意识清楚,反应清晰,无躯体痛感和感觉异常,能准确描述疼痛的感觉。②所有病人均无血液循环系统疾病及皮肤病;并且对药物及酒精无过敏史。③一次性做两个皮试患者。④固定一位经验丰富的主管护师做皮试。⑤皮内试验一次成功。

1.3方法两组用同一批号的一次性无菌注射针头,用生理盐水现配现用,75%酒精消毒注射部位后,再用生理盐水二次擦拭[1]。

1.3.1观察组①由桡侧向尺侧方向注射,注射点在前臂掌侧下段,腕横纹上三横指中点(自身手指)。②当针尖斜面与注射点皮肤呈5°角,针尖斜面全部注入皮内时,即表皮与真皮之间。③用左手拇指固定针头的乳头前部,右手推注0.05ml皮试液后,在左手拇指立即抬起的同时,右手立即拔出针尖,离开注射点。④左手随后松开固定部位。⑤观察结果:观察时间采用间断观察局部变化。

1.3.2对照组由尺侧向桡侧方向注射。其余同观察组。

1.3.3判断标准①注射一次性成功:注射后针眼无渗血、渗液,患者自述无疼痛感等。②注射失败:注射后针眼有出血、渗液、皮丘超过1cm,甚至注射处皮肤青紫,严重者患者自述刀割样疼痛。

2结果

观察组的阳性率低于对照组,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1)。对照组320例患者疑为阳性者,在改为桡侧向尺侧方向注射时,对照结果为阳性者4例。P<0.01,有显著性差异。两组比较无痛率情况,观察组97%,对照组30%。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两组一次性成功率比较,观察组100%,对照组50%。两组注射方向引起刺激疼痛与阳性率关系见表。

注:观察组中患者阳性率为0,对照组患者阳性率为40%,试验阴性者在用药过程中也可以出现过敏反应,注意观察。

3讨论

3.1观察组

3.1.1根据人体解剖学:桡骨下端粗大,尺骨下端细小[2],外观桡侧高于尺侧。进针方向由桡侧(高)向尺侧(低)注射时,针尖与注射点皮肤之间夹角是5°角,当针尖斜面全部注入时,斜面部分就在表皮与真皮之间。

3.1.2由于注射点在内关穴上,皮肤神经末梢不丰富,皮内无血管,针尖斜面在皮内停留时间短,注入0.5ml皮试液,皮丘在0.7cm拔针速度快,对皮肤的局部刺激性小,在病人精力集中前已完成了此项操作,病人自述无疼痛感。皮丘表面及周围不红,刺激面小,皮丘不超过1cm再采取间断观察局部变化,随着时间延长,刺激面消失,病人无自觉症状,即可判断为阴性。

3.1.3在提高判断率的同时,也提高患者对护理人员信任度,提高声誉,真正体现护理技术的价值,创造医患和谐的氛围,同时也创造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3.2对照组人体解剖学同观察组,观察尺侧部位低于桡侧部位。进针方向由尺侧(低)向桡侧(高)注射时,当针尖斜面与注射点呈5°角时,针乳头下方无支撑点,针尖自动向上挑,穿透皮肤引起疼痛或超过0.08ml,皮丘直径大于1cm皮丘大,刺激面也大,拔针后针眼大,针眼渗血、渗液,有时刺破毛细血管,可出现皮丘青紫,皮丘周围红肿,出现伪促,同样是注射失败,判断为阳性。

4结论

在给患者做皮试前,护理人员要做到心中有数,如果需要做一个皮试,护士站在患者对侧,注射患者左手;需要做两个皮试,第二个皮试可以注射患者右手,护士站在患者右侧,面向前,由桡侧方向向尺侧方向注射。操作方法同观察组。此种操作简单,易学,可以使部分护理人员在不给患者增加痛苦的基础上,掌握精湛的无痛皮下注射操作技术,提高成功率及判断率,降低阳性率;提高患者及家属的满意度,提高护理质量。该项目实用性强,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边志已.青霉素皮试消毒方法改进的结果比较[J].现代护理杂志,2004,10(8):740.

[2]刑贵庆.解剖学及组织胚胎学.第3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