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新员工是医院的新生力量,在医院的人才梯队建设和医院的人才储备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开展新职工岗前培训是加强人力资源和人才队伍建设的入口和开端,更是使新职工迅速转变角色,适应岗位的重要环节,在科技和社会高速发展的今天,培养智能型、应用型、创造型的医学人才势在必行,更是提高医疗服务水平的一个重要保障。本文对医院新员工岗前培训的组织与实施及解决存在的问题的对策等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与探讨。

  • 标签: 新员工 岗前培训
  • 简介:摘要职业危害是近年来颇受医务人员关注的重要问题。手术室作为一个特殊的治疗场所,周围潜伏着物理、化学、生物和社会心理等危害因素,严重威胁工作人员的身心健康。因此,做好职业危害的防护,保持身心健康,保证手术室护理质量非常重要。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措施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科室取得护士执业证的新入护士独立值班前的带教模式。方法将46名独立值班前的新入护士分为两组,2016年3月前新入的22名为传统带教组,实行的是“一对一”的带教;2016年3月后新入的24名为实验组,实行的是多名带教老师对一名新入护士进行循环带教,对两组人员的独立值班工作能力考核、理论考核、技术操作考核成绩及新入护士对带教模式的满意度进行对比。结果实行多名老师带教的新入护士在科室及护理部进行的独立值班工作能力考核、理论考核、技术操作考核得分均比传统组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多名老师循环带教模式有很强的实践性及优点,对我科新入护士独立值班能力的提高有效,得到新入护士的认可和支持。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独立值班 带教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对规范化培训应用于新入护士的价值进行分析以及评价。方法抽取我院2015年4月到2016年5月新入的72名护士作为实验的对象,分成试验组与对照组两个组。试验组给予规范化培训的方法,对照组则给予常规的培训方法。比较两组的护理结果。结果试验组护士对于培训内容、培训方式、绩效方案、定科方案以及考核方案的满意度以及理论、操作能力得分与对照组相比明显偏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的意义。结论在临床中对新入的护士实施培训时,予以规范化培训的方法,临床取得的效果较好,值得推广。

  • 标签: 新入职护士 规范化培训 实践 效果
  • 简介:摘要医务人员入培训几乎一直沿用传统的培训方式,进行规章制度、行为规范、法律法规、医院感染管理知识等方面的培训。我院尝试探索新的培训方式。在常规的医务人员入培训方式的基础上,加上传统文化、医疗人文等的培训,收到了很好的效果。本文将心得体会整理出来,供同行参考。

  • 标签: 医务人员 入职培训 传统文化 医疗人文关怀 环境保护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情感传递反馈应用于新入护士护患沟通能力培训的实际应用效果,提升护士沟通能力。方法随机选取120名新入护士,并将其随机分成参照组和实验组,每组各60名护士,两组护士同时接受人际沟通理论授课,在此基础上,参照组予以沟通课程理论授课;而实验组则予以情感传递反馈技巧训练,对比两组护士护患沟通能力。结果经过训练之后,实验组实际护患沟通能力明显优于参照组,组间对比满足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新入。结论对新入护士采取情感传递反馈沟通技巧能够最大限度提升他们的护患沟通能力,进一步促使其临床沟通能力有所改善。

  • 标签: 情感传递反馈 新入职护士 护患沟通能力 培训
  • 简介:摘要认为培养专科护士是目前的趋势,通过有计划,有目标,有针对性的对于没有接触过血液透析工作及系统培训的新入护士进行思想素质,专科理论知识,操作技能上的全面规范化培训1,使其尽快熟悉血液透析室各种工作程序及职责,掌握血液透析技术,能够胜任各个班次的护理工作,为透析病人提供安全的透析及有效的护理。

  • 标签: 血液透析室 专科护士 新入职护士 规范化培训 培训计划
  • 简介:摘要初步了解学院院女生的体重及其对自身体重的认知状况。整群随机抽取咸院三年制护理专业在校403名女大学生,进行关于自身体重与肥胖的认知现状问卷调查。结果然而实际体重处于正常范围的学生(313例)中有118例(37.7%)认为自己体重满意;体重偏胖的学生(15例)中有2例(13.3%)认为自己体重正常。一部分女生对肥胖缺乏科学的定义和自我认识,学校应给予重视并引导她们正确认识体重。

  • 标签: 体重 认知 随机 问卷调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