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8
351 个结果
  • 简介:树突状细胞(DC)是一类专职性抗原呈递细胞,不仅启动免疫反应和诱导免疫耐受,还在调节免疫反应与免疫耐受平衡中起决定性作用.肝脏因其固有的移植耐受性而在免疫耐受研究中深受关注,肝移植物容易存活,伴有肝移植其他器官(如心脏、肾脏等)移植存活时间也较其单独移植明显延长.最近有人提出,在肝移植耐受中DC可能起关键作用,但因其难于分离培养,国外仅美国Pittshburgh大学在做相关研究,国内尚未见报道.材料与方法:1.肝非实质细胞分离:取6~8w小鼠,麻醉后无菌开腹,门静脉插管,用前灌液(PBS+肝素500μ/100ml)灌流2~3min,改用注射器缓慢推注2mlⅣ胶原酶(GIBCOL公司,0.05%);取材后剪碎,15mlⅣ胶原酶液(0.05%)体外消化30min.尼龙网过滤,PBS液清洗(400g×5min离心)两次,稀释成4~5ml细胞悬液.下铺细胞分离液Percoll(Pharmacia公司)制成不连续密度梯度液,500g×30min离心后,细胞分三层,先吸弃最上层细胞碎片,再吸取两液体界面的肝非实质细胞,避免吸到最底层血细胞,RPMI1640液(GIBCOL公司)清洗两次,400g×5min离心,即可得肝非实质细胞.2.肝树突状细胞(HDC)培养:将肝非实质细胞用含灭活10%胎牛血清(GIBCOL公司)RPMI1640完全培养液调整细胞浓度为2.5×106/ml,接种于24孔培养板,每孔1ml,加GM-CSF(GIBCOL公司)10ng/ml.培养第三天轻轻吸去未贴壁细胞,换液.后隔天半量换液,培养第7~8d可收取HDC.结果与讨论每只小鼠可得肝非实质细胞约1.0~1.5×107个,细胞大小不一,类型较多.培养24~48hr后,有大量细胞贴壁生长,少量HDC前体细胞半贴壁状散在分布,经筛选、扩增,第4d时HDC数量增多,出现6~8个细胞组成小集落.第7~8d,HDC数量增多,此阶段细胞有一明显增殖高峰,有大量半贴壁半悬浮集落,集落表面的细胞有小突起.第7~8d,每只小鼠HDC得率约为2~3×106个.因HDC难于分离培�

  • 标签: 分离培养 杆树突状 树突状细胞
  • 简介:小鼠脾保留、脾切除抗疟原虫感染免疫作用及形态改变实验研究候会池,陈维佩第三军医大学重庆630038本实验对脾脏抗疟原虫感染中作用以及不同手术方式脾保留后脾脏功能及结构改变进行了研究。366只昆明株小鼠随机分为6组:脾切除组(n=72),半脾切...

  • 标签: 脾保留 脾切除 抗疟原虫感染 免疫 形态学
  • 简介:关于人类死亡定义和机理,是一个十分复杂问题,人们不仅要从生理、医学等方面研究和探讨什么是死亡,还要从社会学、哲学角度研究探讨什么是死亡,给予死亡一个多视角概念和定义。近代医学与生物学认为:人是具有意识和感觉有机统一体,人躯体是各种意识、行为活动物质载体,而驾驭这个统一体是人脑。从纯生物学角度讲,人死亡是人意识、行为活动及各种生理功能丧失。唯物主义认为:生命是整个肉体各种运动总和,而感觉和思维只是作为这些运动一个部分,因此,在死人那里,感觉和思维也像所有的其他运动一样都是停止,精神灵魂不过是物质一种“变形”,身体死亡之时,灵魂就象蒸气一样消散了。因此,世界上根本不存在灵魂或者死者鬼神之类。唯物主义还认为死亡是生命终结,是对生命否定,是对人生盖棺定论,是对人生价值最终评定,一个人生命虽然结束了,但其生前所创造价值依然存在,并对社会产生或多或少影响,因此,后人应尊重其人格,其遗体作为其人物质代表也应得以妥善处置和尊重。

  • 标签: 伦理学问题 人体解剖学 生命 伦理观 教育 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基于CDIO教学模型构建在肿瘤专科护士临床实践培训中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5年3月至2018年3月我院肿瘤专科106例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按采用不同教学方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3例)。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进行临床实践培训,观察组患者采用CDIO教学模式进行临床实践培训,培训结束后比较两组护士间培训效果。结果(1)对照组护士理论与操作成绩培训前后无明显差异,但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在培训后有明显提高,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士培训后理论、操作、综合能力较培训前均有明显提高,且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培训后观察组护士对教学模式总满意度(100.00%),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满意度(84.90%)(P<0.05)。结论CDIO教学模式与传统教学模式比较,更有利于提高肿瘤专科护士临床理论知识、操作能力、临床实践综合能力,值得临床上推广使用。

  • 标签: CDIO教学法 肿瘤 专科护士 临床实践培训 应用价值
  • 简介:四种变异畸形个例报导付乙,袁琼加成都体育学院一、梨状肌缺如:中年男尸。局解中发现右侧梨状肌缺如,仅有臀中肌在梨状肌位置。坐骨N穿臀中肌后部中份纤维出骨盆。臀上A.V.N点距骶后正中线6.9cm,距髂嵴上缘垂直线5.8cm。坐骨结节内侧缘距大转子外...

  • 标签: 梨状肌缺如 正中神经肌皮神经合干 肱二头肌多头 Guo形变化
  • 简介:骨科医疗教学工作大量涉及局部解剖学知识,由于骨科疾病种类繁多,治疗方法和手术分类复杂,要求骨科医师必须具备丰富扎实解剖学基础知识,并能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医疗教学密切结合.在实际工作中,本人深刻认识到局部解剖学知识对骨科医师重要性,逐步积累一些体会,介绍如下:

  • 标签: 骨科医师 骨科医疗教学 局部解剖学教学
  • 简介:在解剖课目标教学实践中,注重把握机会,创造条件,摸清生情,科学施教,有的放矢地培养学生读、记、看、思、练等基本能力,乃是解剖学教师运用目标教学手段,开展医学基础课程素质教育重要实践.通过几年解剖目标教学以来,我们在社区医学中坚持学生能力培养,现将做法和体会总结交流如下:1导读、培养阅读能力

  • 标签: 中的学生 学生能力 教学中的
  • 简介:目的探讨Mainz急诊评分系统在急诊护理中应用。方法按照Mainz急诊评分要求设计调查表格,由急诊科首次接诊护士和各接诊医生在患者就诊时对各项参数进行测量记录,并根据评分分为四个分数段:1-5分,6-15分,16-25分,25-28分。根据评分制定相应级别的护理计划,并追踪各分数段患者去向和预后,加以比较。结果25-28分17例,瞩其回家观察;16-25分109例,在急诊留观治疗2-24h后离院,给予一般护理;6-15分154例,予以一级护理,38例入ICU,116例收住专科病房(HDU);1-5分患者72例,予以特级护理,收入我院ICU。结论Mainz急诊评分能较好预判急诊患者病情危重和病死危险性,根据评分对患者施行相应分流转诊和制定护理方案可提高急诊科护士工作效率,减少工作量。

  • 标签: Mainz急诊评分系统 急诊护理
  • 简介:2004年12月,在天津武警医学院陈金源教授指导下,以解剖教研室全体教师为主体,在三年制专科学生中选拔10名同学,成立解剖科研小组。至今,共进行了两项课题研究,发表(含稿件已接收同意发表)国家级核心杂志论文10篇。全体教师专业素质和科研能力有了很大提高,增强了信心和凝聚力;同时也调动了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了动手动脑实践创新能力。

  • 标签: 科研小组 解剖 专科学生 科研能力 专业素质 医学院
  • 简介: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fibroblastgrowthfactor,FGF)在体外能促进多种中枢及外周神经元存活及突起生长,体内也能促进神经元修复与再生.FGF是1974年Gospadarowicz[1]从牛脑垂体中分离纯化出一种多肽分子.根据等电点不同,FGF分为酸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aFGF)和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bFGF)两类.本文就aFGF与bFGF因子在脊髓中分布情况与不同作用、急性脊髓损伤后aFGF、bFGF不同表达以外对急性脊髓损伤体外应用FGF实验性治疗方面加以综述.

  • 标签: 急性脊髓损伤 AFGF BFGF 表达
  • 简介:人体断层解剖学是用断层方法研究人体形态结构及其相关功能科学,其主要特点是在保持人体器官于原位状态下,准确地显示各结构形态、位置及毗邻关系.掌握人体断层解剖学结构特征,为医学影像专业学生学好其它影像学奠定坚实形态学基础.但是对于初学人体断层解剖学学生来讲,学习人体断层解剖学思维方式与学习系统解剖学、局部解剖学思维方式存在很大差异.因此,学习断层解剖学有一定难度,为了帮助学生更快更好掌握这门学科,笔者从以下几方面进行了探索,在教学实践中收到了较好效果.1要学好断层解剖学,必须以坚实局部解剖学知识为基础

  • 标签: 人体断层 教学探讨 断层解剖学
  • 简介:随着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深入,教学质量评价作为未来中国教育运行机制中一个重要环节已被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所重视,开展和加强教学质量评价工作也成为教育工作中一个重要而又迫切问题。大学教育形式和环节很多,其中心环节是各学科课堂教学。因而课堂教育乃是提高学校教育质量关键,是衡量一个学校或一个教师教学水平高低重要尺度。

  • 标签: 教学质量 课堂教学 教育工作者 教育改革 评价工作 大学教育
  • 简介:脱细胞组织和器官作为一种生物材料,已经在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中成功应用,各种组织脱细胞方法也受到关注。组织脱细胞方法可以分为物理、化学和酶学方法,各组织脱细胞效率和结果与组织来源、结构和组成、脱细胞方法等都有关,不同方法对不同组织不仅清除细胞效果不同,对细胞外基质(ECM)影响也不同,这反过来又会使宿主对移植脱细胞材料产生不同反应。因此,我们要根据组织特点和不同脱细胞方法特点来选择最优脱细胞方法,以期达到理想效果。本文介绍了最常用一些脱细胞方法,包括物理、化学和酶学方法,并简单描述了它们对组织支架影响。

  • 标签: 脱细胞 细胞外基质 组织工程
  • 简介:人体解剖学课堂提问探讨王美容海南省卫生职工中等专业学校琼海571400课堂教学过程,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可视为师生间交往过程。美国教育心理学家林格伦认为:“教师作为课堂上相互交往中心,应主导师生间双向交往,使教学获得最佳效果。”那么怎样才能获得...

  • 标签: 人体解剖学 课堂提问 内容
  • 简介:组织学特殊染色技术及免疫组织化学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科研工作中.本快速染色法即用组织学醛品红染色法和免疫组织化学SP法在同一张切片上对胰岛B细胞和A细胞进行了双重染色,取得较好效果,现作简单介绍.取大鼠胰腺,Bouin液固定,石蜡包埋,切5μm厚切片.双染步骤如下:第一步,胰岛B细胞醛品红染色:切片脱蜡到水;入0.25%浓硫酸和0.25%高锰酸钾等量混和液中3min;蒸馏水洗后入5%草酸2min;蒸馏水洗;再经70%酒精后入醛品红染液15min;70%酒精分色后,蒸馏水洗.第二步,胰岛A细胞免疫组化染色:将经醛品红染色后切片,入3%甲醇双氧水室温孵育15min;蒸馏水洗后枸橼酸缓冲液(0.01M,pH6.0)(电炉加热煮沸92℃~98℃)进行抗原修复10min;PBS浸泡5min后,用正常羊血清室温封闭30min;弃去多余羊血清,滴加一抗(抗胰高血糖素抗体,1∶1500),37℃,孵育2hr;PBS室温洗10min后,滴加生物素标记二抗,37℃,孵育40min;PBS室温洗10min后,滴加辣根酶标记链霉卵白素工作液,37℃,孵育40min;PBS室温洗10min,DAB显色.结果及讨论:此染色方法在同一张切片上所观察到胰岛B细胞呈蓝紫色,而胰岛A细胞呈棕黄色,两者颜色对比清晰.细胞核不着色.本方法可在一个工作日内完成,即提高了工作效率,又减少了免疫组织化学多重染色中步骤多、时间长,易受外界因素影响限制,进而降低了非特异性染色.因此,该方法在科研工作中具有一定应用价值.

  • 标签: 快速双染 细胞快速 细胞细胞
  • 简介:人体胚胎学是重点医学基础课程之一,主要研究人个体发生、生长及其发育机理一门学科。胚胎生长、发育整个过程既有细胞形态结构演变,也有组织结构位置改变,是一个连续动态变化过程。因此,在教学中,如何表达胚胎在发生发育中时间和空间变化,增强学生对胚胎发生发育时空变化理解,

  • 标签: 胚胎学教学 发生发育 医学基础课程 人体胚胎学 个体发生 形态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