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臂丛神经是人体周围神经最复杂的结构,在创伤中较为常见,而且致残率较高,大多需采用手术治疗。如何早期确诊臂丛神经病变是影像学研究的难题。本文通过对臂丛神经基础解剖结构及多种影像学的适用范围、特征进行综述,有助于臂丛神经损伤的术前准确的定位、定性,能更好地为临床术前诊断和术后疗效评价提供准确的影像学依据。

  • 标签: 臂丛神经 解剖 影像学检查
  • 简介:研究生局解教学的一点体会朱星红第三军医大学解剖教研室重庆630038临床学科的研究生每年都要选修局部解剖这门课程,随着临床各个学科招收研究生点的增加,教学任务逐步扩大,近几年每年都有80人次左右来我科学习。他们主要来自普外、肝胆、妇产、泌尿、胸外、骨...

  • 标签: 局部解剖学 研究生 教学 课程设置 教学方法
  • 简介:目的建立鲫鱼肝细胞彗星试验方法,检测重铬酸钾致鱼肝细胞DNA损伤作用。方法制备鲫鱼原代肝细胞悬液,以0.5,0.25和0.1mM重铬酸钾染毒细胞1.5h,彗星试验检测细胞DNA损伤。结果重铬酸钾各浓度作用组细胞平均拖尾长度和拖尾细胞率存在剂量反应关系,且0.5和0.25mM作用组细胞平均拖尾长度与阴性对照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鲫鱼肝细胞彗星试验方法成功建立,重铬酸钾具有致鱼肝细胞DNA损伤作用。

  • 标签: 重铬酸钾 鲫鱼 肝细胞 彗星试验 DNA损伤
  • 简介:人类胚胎干细胞系的成功培育,以及成体干细胞不断被成功培育成机体的其它细胞类型的报导,引起了当今世界各界的强烈关注.我们将有可能利用干细胞所具有的潜力去治疗遗传性或目前无法治疗的疾病,如早老性痴呆症、帕金森综合征、糖尿病和心脏病等.但在使用这些方法作治疗之前,我们必须认识和掌握调节干细胞保持为干细胞或引导其特殊分化途径的调控机制及体外培养的一些影响因素.

  • 标签: 干细胞 调控机制 体外培养 影响因素 研究
  • 简介:曾被认为是废物的脂肪组织正成为国外生物学上新的研究热点。近年来,在脂肪组织中发现一新的成体干细胞:脂肪源性成熟基质细胞(adipose-derivedadultstromalcells,ADAScells),因其具有易获取,易扩增的特性和多向分化的潜能而倍受关注。

  • 标签: 脂肪源性成熟基质细胞-干细胞 脂肪组织 生物学 多向分化
  • 简介:纵隔内间隙及其相关结构的断面解剖学研究许仕全重庆医科大学重庆630046纵隔间隙为纵隔内大血管、脏器与纵隔胸膜之间的筋膜间隙,其间主要有脂肪和淋巴结。由于肺与纵隔内的多种病变,包括肿瘤、囊肿及肿大的淋巴结等均可改变纵隔的外形,使其间隙变窄或消失,故对...

  • 标签: 纵隔内间隙 相关结构 断面解剖
  • 简介:1神经科学关于学习和记忆的基本原理研究根据经典的Hebb原理,学习和记忆是以同时活跃的神经元之间的突触修饰能力为基础的。唐亚平等利用基因技术,通过增强神经元之间的依赖NMDA(N-Methyl—D-Aspartate即N-甲基-D-天冬氨酸)受体2B(NR2B)的突触性结合能力,诱导和维持长时程增强(LTP)效应,可以明显提高受试动物的学习和记忆能力,并发现NR2B的功能(活化)的可恢复性对记忆的巩固和维持具有决定作用。

  • 标签: 记忆能力 学习 N-甲基-D-天冬氨酸 应激 结合能力 长时程增强
  • 简介:内皮细胞是一个非造血细胞,却表达和/或产生大多数已知的造血受体和细胞因子,这些因子和受体的生物学作用仍不十分清楚,目的:本研究旨在探求内皮细胞自然产生IL-6及其生物学功能。试图阐明IL-6在造血调控中的作用,在建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体外培养模型的基础上,收集原代培养内皮细胞1-9天培养上清液,离心,-20℃保存备用。采用双抗夹心ELISA法对上清液中IL-6进行定性和定量测定。结果:在未知任何刺激因素的条件下,从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培养上清液中可测及IL-6(735.3801±883.53pg/ml),随着内皮细胞培养天数的增加,IL-6的释放量也随之增加,在第6天时接近释放峰值IL-6(2808.61pg/ml),结论:体外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具有自然分泌IL-6的功能,IL-6对各系造血祖细胞的增殖均起促进作用。本研究为内皮细胞支持各系造血干/祖细胞的增殖和分化提供了理论依据。

  • 标签: 内皮细胞 IL-6 脐静脉 造血干细胞增殖
  • 简介:经皮穿刺心室腔内注射术,在临床抢救病人或人体解剖学专业灌注尸体常用。不宜损伤胸廓内血管、胸膜、肺及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心前区注射点在左侧第4或第5肋间间隙,距胸骨左缘旁开0.5-1.0cm处沿肋骨上缘刺入左心室腔。剑突下区点位于剑突左侧肋弓下1.0cm处,针尖朝心底方向,穿刺针与腹前壁成45℃角,刺入左或右心室腔内。本文就经皮穿刺心室腔内注射术的进展作一综述。

  • 标签: 心脏 心室腔 注射术 胸壁
  • 简介:大肠癌发病率在全世界仅次于肺癌、胃癌、乳腺癌之后居恶性肿瘤第4位,其死亡率居第3位.在我国,其发病率占恶性肿瘤的第5位,死亡率占第4-6位.大肠癌的治疗仍以手术、化疗和放疗为主,化疗作为大肠癌综合治疗的重要辅助治疗手段之一,具有治疗和预防复发两大目的.辅助化疗包括术前、术中和术后三大部分.化疗给药途径有多种,各有适用范围,目前临床多采用全身化疗.而大肠癌属化疗非敏感肿瘤,故应少采用全身化疗[1].抗癌药的药理特性,对癌细胞杀伤力与血药浓度正相关,在靶区或靶器官的浓度增加1倍,杀伤癌细胞数量可提高10倍以上.因此,在围手术期选择合理的给药途径,提高靶区或靶器官的药物浓度关系到手术疗效.本文就大肠癌围手术期化疗的各种给药途径作一综述.

  • 标签: 围手术期化疗 化疗途径 大肠癌 辅助治疗手段 恶性肿瘤 给药途径
  • 简介:传统观点认为,胚胎干细胞具有分化为机体所有细胞的能力,而成体组织中干细胞只能分化产生其所在组织中的某个或某些特定的细胞。随着组织工程和移植医学的兴起,人们发现间充质干细胞可向神经细胞、心肌细胞、骨骼肌细胞、骨细胞、软骨细胞、血管内皮细胞、肝细胞、

  • 标签: 肝细胞分化 骨髓干细胞 间充质干细胞 血管内皮细胞 软骨细胞 胚胎干细胞
  • 简介:目的探讨人腓总神经及其功能束的定位与定量情况。方法取20侧成人尸体腓总神经,采用Kamovsky-Roots乙酰胆碱酯酶组织化学法进行染色,并对其分支走形、数量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切片内可见躯体感觉神经、躯体运动神经、γ-薄髓神经神经、交感节后无髓纤维。腓总神经、腓深神经和腓浅神经的躯体运动束主要位于神经断面的内下象限、外侧和后内侧;躯体感觉束主要位于神经断面的外上象限、后外侧和前内侧。腓浅神经纤维束及其各种神经纤维数量都比腓深神经多(P〈0.05)。结论腓总神经及分支内感觉纤维与运动纤维相互混合,且存在同种纤维分区聚集现象。

  • 标签: 腓总神经 腓深神经 腓浅神经 乙酰胆碱酯酶
  • 简介:随着对足内侧皮瓣应用解剖学研究的不断深入,足内侧皮瓣的临床应用得到不断发展.早期,足内侧皮瓣因位置恒定、转位灵活、不影响足的美观和功能等原因而被制成带蒂皮瓣用以局部转位修复慢性溃疡或创伤引起的组织缺损.进入90年代,随着显微外科技术的提高及手部皮肤缺损修复的特殊需要,足内侧皮瓣又因其色泽、质地及厚度与手皮肤相近、可供选择的血管多、血管蒂长、具有深浅两套静脉回流、伴有感觉神经等优点,而作为游离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皮肤缺损.有关足内侧皮瓣的应用解剖学及临床应用不断见诸报道,现就足内侧皮瓣的解剖学研究及临床应用综述如下.

  • 标签: 足内侧皮瓣 解剖学 研究 临床应用
  • 简介:将医学学习指导的科学原理运用于系统解剖学教学中,把学员式评论复习,精讲性主导教学,合作式自主学习,自学指导同科学思维,认知技能,记忆能力的培养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创立了系统解剖学的评论性思维合作教学法,它能够使绝大多数需要指导的医学生(系统解剖学教学中占总人数的77.05%)在各方面受益;(1)显著地促进医学生特有的形态学认知技能水平的提高,使76.54%的学生得到充分的支能培养;(2)促进医学生解剖学知识量的增加,促进医学生理论思维与表达能力的培养,可使40.59%的学生理论知识和思维表达能力明显提高,使极差生从传统教学法的10%以上降至接近于零;(3)有利于医学生学习兴趣,自主学习技能和协作技能的培养,使52.7%的学生学习兴趣明显提高并长期保持,它表明,根据医学学习原理进行分学科系统的学习指导应是各学科教学改革研究中极为重要的领域。

  • 标签: 解剖学 学习指导 评论性思维 合作教学法
  • 简介:目的为腓总神经卡压综合征的诊断和治疗提供解剖学资料。方法在50具成人尸体标本上对腓总神经的走行及分支位置等进行了观察和测量。结果腓总神经从坐骨神经分出至小腿之前,走行在致密的胭窝外侧沟和腓管内。胭窝外侧沟的长度为82.5±2.3mm。在腓管内,神经与腓骨颈处的骨膜紧紧相贴,腓管的长度为26.5±1.5mm,腓总神经在腓管内的长度为23.5±1.7mm。腓总神经分为腓浅神经和腓深神经位置,在进入腓管之前者占42%,在腓管内者占58%。结论致密的胭窝外侧沟,以及腓总神经在狭窄的腓管内与腓骨颈处的骨膜紧密相贴,是腓总神经容易受卡压的两处解剖学位置。

  • 标签: 腓总神经 卡压综合征 解剖学
  • 简介: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属受体酪氨酸激酶家族,调控细胞的增殖、分化、血管生成及凋亡,其信号通路与恶性肿瘤的增殖、侵袭及转移关系紧密。非小细胞肺癌(NSCLC)中发现EGFR酪氨酸激酶区常发生各种突变,这些突变和酪氨酸激酶抑制剂(TKIs)的疗效密切相关。因此,EGFR基因突变的检测是靶向药物EGFR-TKIs治疗有效的一个重要因素及预测指标。本文就NSCLC患者EGFR基因突变不同标本来源,如原发灶肿瘤组织、转移淋巴结组织、外周血、胸腔积液标本检测,做一介绍。

  • 标签: NSCLC EGFR基因突变 淋巴结 外周血 胸腔积液
  • 简介:神经因素导致的脱发、斑秃、白发和毛发纤细一直困扰着一部分人群。仅近百年来,关于毛囊的研究一直没有停止。解剖学发现毛囊峡部是毛囊隆突区的所在地,神经网络密集之处,同时也足血管丰富的集结并且受众多因子协同作用,对维持毛囊的发育、生长和周期循环以及毛囊干细胞的分化、迁移和信号转导起着重要的作用。近年来随着各种新技术的应用,国内外对毛囊与神经营养因子相互作用机制有进一步的了解,现综述如下:

  • 标签: 毛囊干细胞 神经营养因子 相互作用 神经因素 部分人群 神经网络
  • 简介: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disease,AD)是一种神经退行性疾病,其中神经元丢失是造成AD患者功能损伤的根本原因之一。目前,对AD的治疗仅以缓解症状为主,并不能解决神经元的退行性病变而阻止病情的发展。现就近年来的文献报导,对阿尔茨海默病的干细胞及生物治疗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标签: 神经干细胞 神经生长因子 阿尔茨海默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