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0
39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剖宫产切瘢痕妊娠患者采用宫腔镜及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6年4月~2018年1月就诊于本院的剖宫产切口瘢痕妊娠孕妇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家属治疗意愿分为两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单纯宫腔镜手术治疗,实验组在此基础上联合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观察比较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住院时间以及子宫功能恢复时间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术后发生高热、腹部疼痛、恶心呕吐、胃肠道反应等并发症的概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宫腔镜及子宫动脉栓塞术联合治疗剖宫产切瘢痕妊娠效果显著,术中出血量少,术后恢复快,无严重并发症风险,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剖宫产 瘢痕妊娠 宫腔镜 子宫动脉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干预在原发性肝癌肝动脉化疗栓塞(TACE)术后护理干预价值。方法:研究对象为68例原发性肝癌患者,均为我院2019年6月至2021年1月收治,所有患者均接受TACE治疗,其中34例患者术后接受常规护理干预,设为对照组,其余34例患者术后接受中西医结合优质护理干预,设为观察组,比较两组生命质量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观察组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情感职能等维度生命质量评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

  • 标签: 原发性肝癌 优质护理 中西医 肝动脉化疗栓塞术
  • 简介:摘要:目的: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瘢痕子宫妊娠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观察患者疼痛度情况。方法:本组研究中,观察时间开始于2020年12月,结束于2022年11月,将100例患者分组对比,普通组采用临床常规护理方式,人性化组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对比两组疼痛情况。结果:普通组和人性化组疼痛程度评分对照中,普通组疼痛评分为6.59±1.93(分),人性化组疼痛评分为5.34±1.38(分),(t=16.031,p=0.011),两组结果有差异。结论:在子宫动脉栓塞术治疗瘢痕子宫妊娠护理中,采用人性化护理方式效果优越,值得推荐。

  • 标签: 子宫动脉栓塞术 瘢痕子宫妊娠 人性化护理 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 目的 分析原发性肝癌(PHC)伴肝动脉-门静脉瘘(HAPF)患者行调强适形放疗(IMRT)联合经肝动脉化疗栓塞术(TACE)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 于2016年5月-2021年4月开展研究,将60例PHC伴HAPF患者纳入研究,患者均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分析治疗效果。结果 术后1个月瘘口完全封堵50例,其余10例患者均接受二次栓塞。术后1个月肿瘤进展10例,稳定18例,缓解32例,有效率为53.3%(32/60),疾病控制率为83.3%(50/60)。术后半年生存率为66.7%(40/60),平均生存期为(183.6±23.6)d。结论 PHC伴HAPF 采用IMRT联合TACE治疗,效果好。

  • 标签: PHC HAPF IMRT TACE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颈动脉超声诊断颈动脉易损斑块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21年1月到12月间收治的颈动脉粥斑块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设为观察组,给予颈动脉超声检查,并以同期到院接受体检的健康志愿者60例作为对照,行相同检查,比较两组受检者的检查结果。结果:观察组患者的颈动脉RI、PI、D/S均显著小于对照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60例患者经超声检查共检出颈动脉斑块126处,其中,稳定斑块57处,占比45.24%,易损斑块69处,占比54.76%,前者略低于后者,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通过颈动脉超声检查可以对患者的颈动脉斑块形态、稳定性以及新生血管血流状态、微灌注状态进行充分诊断,为患者的病情预测与治疗提供依据。

  • 标签: 颈动脉超声 颈动脉易损斑块 临床诊断 应用价值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主动脉夹层动脉瘤的护理效果。方法:本研究课题主要围绕我院2020年内收治的相关疾病患者,依照纳排标准的要求筛选出其中的38名患者开展临床护理研究。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一般组(在治疗期间采用传统的护理方法和理念对患者进行管理)和干预组(在治疗期间采用改良后的方法进行干预)。结果:本研究发现,相对于一般组患者来说,干预组中的患者病情恢复情况明显较好,整体感受较好(P<0.05)。结论:主动脉夹层动脉瘤是一种较为常见的疾病,在治疗中需要重视患者之间的个体化差异才能起到较好的治疗效果。通过护理干预的开展,护理人员对于患者情况的掌握程度更高,从而为其提供更加优质的服务。

  • 标签: 主动脉夹层动脉瘤 护理分析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分析呼吸内科临床疾病的治疗效果。方法 :在 2018年 5月 ~2019年 5月间于我院施行住院治疗的肺栓塞患者中选择 86例为研究对象 ,并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 43例、尿激酶溶栓治疗)、观察组( 43例、瑞替普酶溶栓治疗)两组 ,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 :相较于对照组患者而言,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显著更高( 97.67%VS74.42%) );两组患者动脉血气指标均得到一定改善,但观察组患者改善更加显著,且两组比较差异显著 (P<0.05)。结论 :溶栓治疗法是肺栓塞呼吸内科疾病最常见治疗方案,与尿激酶溶栓治疗相比,瑞替普酶溶栓的临床疗效愈发明显,能够有效减减缓患者临床病症,促进机体指标恢复正常,极具应用、推广价值。

  • 标签: 肺栓塞 瑞替普酶 尿激酶 溶栓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前选择经桡动脉或股动脉通路进行冠状动脉介入诊疗是最为普遍的两种入路途径。与股动脉入路相比,桡动脉入路具有许多优势,包括早期患者动员、创伤小、恢复快、成功率高、显着的术后舒适性、进入部位并发症的发生率较低,另外在急性冠脉综合征中,死亡率和中风率也可降低[1]。虽然桡动脉通路有许多好处,但血管并发症仍然存在,其中包括桡动脉闭塞,桡动脉痉挛,血肿,假性动脉瘤,动静脉瘘,动脉夹层,隔室综合征等。其中最重要的是桡动脉闭塞(radial artery occlusion以下以RAO代称),RAO是经桡动脉通路介入术中的一种容易忽略且可能是令人十分棘手的并发症。因此,如何预防及治疗桡动脉闭塞的发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这两方面的研究进行综述。

  • 标签: 桡动脉通路 并发症 桡动脉动脉闭塞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脑卒中并脑栓塞症的临床护理效果。方法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近年来收治的80例脑卒中并脑栓塞症患者,采用随机分配的方式,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其中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通过实验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脑卒中并脑栓塞症患者,采用综合护理干预措施,可以明显加强患者的疾病治疗效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 标签: 脑卒中 脑血栓症 护理干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