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对白细胞与疾病的相关性论述,旨在进一步探讨出疾病发生时白细胞的变化情况,为临床检查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2013年国内外的文献进行汇总分析,研究论述白细胞与疾病的关系。结果白细胞有抵御微生物感染和外来物侵袭的能力,白细胞数量过多或过少都有可能代表某些疾病的发生,如肿瘤、白血病、机体感染等。结论白细胞数量的变化与疾病密切相关,因此定期对身体进行白细胞的检查能尽早的发现机体是否患有相关疾病,使患者早发现、早治疗,提高患者的健康情况。

  • 标签: 白细胞 数量 疾病关系
  • 简介:摘要总结80例白细胞减少病例,分析原因,慢性肝损害、自身免疫病、药物、缺铁贫、巨幼贫等是较常见原因,其中慢性肝损害占比例大值得重视。临床鉴别诊断时注意查血尿粪常规,骨髓涂片常规,生化全套,肝炎病毒学抗核抗体谱及腹部B超等,基本能明确诊断以正确及时治疗。

  • 标签: 白细胞减少 骨髓
  • 简介:【摘 要】目的:分析朗迈(LabUMat2+UriSed2)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人工镜检措施实施后,尿液中红细胞白细胞监测效果,评估上述方案的实际应用价值。方法:2018年8月-2021年8月,选择我院100例患者尿液样本,所有患者均给予随机分组法(两组:各50例)。组别设置:研究组、对照组,上述组别分别给予朗迈(LabUMat2+UriSed2)全自动尿液分析仪、人工镜检。对比上述措施的临床效果。结果:与研究组相比,对照组灵敏度、特异度较低,P

  • 标签: 朗迈(LabUMat2+UriSed2)全自动尿液分析仪 人工镜检 尿液 红细胞 白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干扰所致白细胞减少症患者的临床疗效。方法收集慢性丙型肝炎病例120例,其中治疗组62例,给予益气健脾补肾方治疗,对照组58例给予鲨肝醇治疗。两组均在干扰治疗后白细胞<4.0×109/L时用药。两组均治疗9个月,治疗期间观察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的变化及总有效率等。结果治疗组治疗9个月后,白细胞、血红蛋白、血小板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的总有效率分别为93.54%、77.5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益气健脾补肾方可改善骨髓造血功能,减轻干扰对骨髓的抑制,升高白细胞、血小板,改善临床症状,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

  • 标签: 慢性丙型肝炎 干扰素 白细胞减少症 益气健脾补肾方 临床疗效
  • 简介:

  • 标签:
  • 作者: 罗容
  • 学科: 医药卫生 >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 创建时间:2019-04-14
  • 出处:《中国保健营养》 2019年第4期
  • 机构:(四川省仪陇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四川仪陇637600)【中图分类号】R24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7484(2019)04-0048-02医护人员在对很多体检的人进行尿液常规检查的时候会看到,只要是体检人为女性的,白细胞是阳性的概率就非常高。但他们在对这些白细胞是阳性的女性进行复查时,结果显示实际上白细胞是阳性的人比例是非常小的,而白细胞是假阳性的女性却很多[1]。所以,就对仪陇县妇幼保健院检验科参加体检的一百名女性进行前段尿和后段尿对比试验。1尿液检查尿液检测,包含很多内容,比如蛋白成分定量检测、尿酶检查、尿常规分析等。由于尿检的检查项目不同,那尿液标本所存留的要求也就不同。但有一点是必须要做到的,那就是所有尿液标本采集的仪器设备或者容器必须是清洁干净的[2]。在留存尿液标本的时候,下面四种特殊的情况,要给予足够的重视:第一种情况,即假如是乳糜尿,就要叮嘱病人等尿液澄清以后在留存;第二种情况,即女性病人不要在例假的时候存留尿液样本;第三种情况,即假如服用的药品对尿液检测有影响,一定要在停药后再存留尿液标本;第四种情况,即除了尿沉渣外,肉眼血尿标本不能接受尿液检查的。1.1蛋白正常生理情况之下,少许蛋白经肾小球滤过,几乎在近端小管被完全吸收。所以,蛋白尿的产生一般提示肾小管重吸收能力下降以及肾小球滤过屏障受损;1.2酮体当人体不能有效的利用葡萄糖且脂肪酸代谢不完全,就会有大量的酮体出现。那么,此时,尿液也就会有酮体出现了。2对比试验2.1仪器尿液分析设备仪器2.2病人资料来北京市顺义区医院进行体检的年龄最小是十八岁,最大是六十岁的女性一百名。2.3试验医护人员嘱咐这些一百名体检人,按尿杯上所标识的前后段尿,分别存留一定量的不同尿样,送回化验室。再用尿液分析仪对不同尿样的同一名体检人进行检验,观察分析结果如下。3试验结果在这一百名女性体检者当中,同一体检人前段尿和后段尿对比试验,总阳性的概率是百分之六十。其中,假阳性的女体检人占到了总人数的百分之五十,实际阳性的女体检人占到了总人数的百分之十。4结果分析因为女性的生理结构所具备的不同特征,特别是年轻的女性,泌尿系统前段很容易被外界所刺激到,而有应急反应产生,从而白细胞被分泌出来,让前段尿混入白细胞;这些女性喝水较少,尿液被浓缩了[3]。所以在检测她们前段尿的时候,白细胞就非常多。5给予尿液白细胞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对本站制备的不同规格的红细胞悬液及去白细胞细胞悬液的容量的统计分析,明确制备的红细胞成分的实际容量,满足现行标准要求,同时为本市临床输血患者的液体出入量计算提供依据。方法对本站2012年10月-2013年6月间制备的1单位、1.5单位、2单位的红细胞悬液和去白细胞细胞悬液容量检测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200ml、300ml、400ml全血制备的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分别为320.2±31.0ml,230±21.5ml,151±14.9ml,制备的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容量范围分别为282.8±20.5ml,205.3±17.2ml和130.2±11.5ml,各值均与理论容量的上限接近,综合分析理论数据和实测数据,确定各容量标示量分别为310ml、230ml、150ml及280ml、210ml、130ml,血液容量在标示量的±10%内为该质控项目在控。

  • 标签: 悬浮红细胞 去白细胞悬浮红细胞 容量 标示量 质量要求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男性吸烟所引发的WBC的变化,为社会控烟工作提供循证医学依据。方法采用回顾性问卷调查的方式将216名。年龄18-55岁的男性健康体检者,分为不吸烟、吸烟及大量吸烟三组。尽可能排除吸烟以外的其它可能影响WBC变化的病理、生理、实验等因素。对BC-5800血细胞分析仪检测的WBC进行统计分析。结果三组受试对象WBC检测结果为不吸烟组5.79±0.52,吸烟组8.02±0.61,大量吸烟组10.26±0.75,最低者3.92×109/L,最高者15.36×109/L。经较大样本均数两两比较的u检验,结果都为p<0.05三组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男性吸烟不仅会使外周血WBC升高,而且随着吸烟量的增加WBC升高幅度增大。

  • 标签: 吸烟 血细胞计数 变化
  • 简介:摘要白细胞计数与分类具有非常大的临床意义,可以根据白细胞数量的升高或降低来判断患者的恢复情况或者就医者的健康情况,进而为医生采取治疗手段提供依据。本文首先介绍了白细胞分类计数,进而探讨了其临床意义,希望为我国医学事业的发展提供帮助。

  • 标签: 白细胞 分类 临床意义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乳癌术后化疗致白细胞降低的护理措施。方法将30例乳癌改良术后化疗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5例与实验组15例,对照组应用一般护理,局部护理,全身护理等措施.实验组应用心理护理骨髓抑制护理,皮肤护理,口腔护理,药物护理等措施进行比较。结果30例患者中有均发生白细胞下降,15例对照组患者其中3例低于1×109/L,经局部和全身护理数周后白细胞上升,15例实验组患者有1例低于1×109/L,经对症给予营养支持,口腔护理,对症用药,密切观察病情变化等护理措施后数日迅速恢复正常水平。结论通过严密观察静心护理,可以减少患者化疗期间出现的白细胞减少现象,帮助患者顺利渡过化疗期,积极预防并发症的发生,有利于患者康复。

  • 标签: 乳腺癌 化疗 白细胞减少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白细胞分类计数的临床意义。方法通过对我院血常规检验工作的分析,总结白细胞分类计数的工作重要性。结果白细胞分类计数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值得临床医师参考使用。结论白细胞检验结果在一定程度上决定着临床诊疗的正确诊断和治疗。

  • 标签: 白细胞分类计数 临床意义 检验科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应用各种去除白细胞的方法去除血液制品中的白细胞,从而预防和减轻输血不良反应,是现代输血的发展趋势。方法随机抽取100例使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的不同疾病患者为观察组,以同样例次、相同疾病使用未去白细胞血液制品的病例为对照组,比较2组发生输血反应情况。结果观察组100例发生输血反应1例,反应率1%,对照组100例发生输血反应11例,反应率11%,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应倡导应用去白细胞血液制品,减轻输血不良反应,提高输血质量。

  • 标签:
  • 简介:摘要血细胞形态学是血液病基础诊断与血液学检验的重要项目,血细胞形态学检查对血液有形成分的检查和数量的评估,传统计的血涂片采用毛细胞血管血直接制备而成,形态接近生理状态,随着血细胞分析仪的应用及普及,血液一般检查多用仪器,而标本多用K2EDTA抗凝血,故血涂片也用抗凝标本制备,而随着时间廷长,抗凝剂将对细胞形态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这给临床诊断带来不便。本文我们将探讨K2EDTA抗凝血中白细胞中的中性粒细胞、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在不同时间段的形态变化,包括对细胞外形,细胞质及其内含物,细胞核形态及结构的影响。

  • 标签: 白细胞形态 K2EDTA抗凝血 无抗凝剂的外周血 不同时间段 中性分叶核粒细胞 单核细胞 淋巴细胞 形态变化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尿沉渣镜检时白细胞与红细胞的筛选标准。方法采用干化学分析+尿分析仪自动分析+尿沉渣显微镜检查检测尿液标本,并对结果进行分析。结果UF-50检测结果正常且干化学结果异常或UF-50检测结果中白细胞<20/ul、红细胞<30/ul时尿沉渣镜检红细胞白细胞数均在参考值范围内。结论UF-50检测结果中,白细胞>20/ul、红细胞>30/ul时,需做尿沉渣镜检。

  • 标签: 尿沉渣镜检 白细胞 红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法对白细胞(WBC)的检测结果是否一致。方法分别选取白细胞数值(WBC)减少患者50例,WBC正常患者50例、WBC增高组50例分别定为ABC三组,每组分别用血细胞分析仪检测与血涂片人工分类。结果血细胞分析仪与手工检测白细胞ABC三组的中性粒细胞、淋巴细胞、单核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两者的相关性良好(r>0.900)。ABC三组的中性粒细胞和淋巴细胞手工镜检法结果数据明显高于分析仪结果(P<0.01);单核细胞与嗜酸性粒细胞的手工镜检法结果明显低于分析仪结果(P<0.01)。结论分析仪对白细胞有良好的筛选功能,可灵敏、准确、快速的对白细胞进行分类,但异常细胞检测能力存在不足,需要与手工镜检法结合,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 标签: 血细胞分析仪 手工镜检 白细胞分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HAL)的临床特征,治疗效果及预后分析。方法对48例HAL进行临床回顾性分析,同时以48例非高白细胞急性白血病(NHAL)作对照组。结果HAL组的髓外浸润、DIC、白细胞淤滞综合征及早期死亡率较对照组高。结论HAL治疗有效率低,早期死亡率高,预后差,应化疗前行白细胞单采术,有效降低白细胞数,再给予足量、规范的联合化疗,预防并发症,才能有效地提高临床疗效,降低病死率。

  • 标签: 急性白血病 高白细胞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尿液白细胞计数诊断尿路感染的意义方法临床选取30例健康者、30例非感染性泌尿生殖系疾病者、30例尿路感染患者。分别进行晨尿白细胞计数检测,观察三组人群间的差异结果健康者、非感染性泌尿生殖系疾病者、尿路感染患者平均尿液白细胞计数为(3.2±1.0)×109/L、(3.5±1.1)×109/L、(186.3±255.9)×109/L,尿路感染组患者尿液白细胞计数明显多于健康者与非感染性泌尿生殖系疾病者,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结论尿液白细胞计数虽然不是尿路感染的特异性指标,尿液白细胞计数能够作为尿路感染患者诊断的早期筛查检测。

  • 标签: 尿液 白细胞计数 尿路感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