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9
164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观察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采用肌效贴干预对下肢肿胀疼痛的效果。方法 选取 2017年 11月 -2019年 11月 188例膝关节置换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 n=94)和常规组( n=94),常规组采用一般护理,治疗组在常规组基础上加用肌效贴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治疗前,两组 HSS评分以及 VAS评分比较无差异, P>0.05;治疗后,研究组 HSS评分以及 VAS评分积极改善,优于常规组, P< 0.05。结论 对膝关节置换术后常规护理基础上运用肌效贴,能够有效地消除肿胀、缓解疼痛,改善患者膝关节功能。

  • 标签: 肌内效贴 膝关节置换术 下肢肿胀 疼痛 护理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针对 泌尿外科腔手术导致的 腹腔高压症 (IAH)的原因、诊断及处理 进行分析研究 。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 2015 年1月~ 2019 年8月发现并处理IAH7例,其中经皮肾镜取石术(PCNL)所致3例,膀胱镜不当操作所致1例,膀胱穿孔所致3例。所以患者均出现腹部明显膨隆,PCNL患者均出现气道压明显升高,其他病例无明显气道压升高。均采用超声引导下 腹腔高压症 置管持续引流为主的治疗。 结果:7例患者IAH均缓解,相关症状消失。 结论:泌尿科腔手术发生的IAH多为冲洗液大量外渗引起,超声多可发现大量 腹腔高压症 积液,采用超声引导下 腹腔高压症 置管持续引流为主的治疗效果好,并发症少。

  • 标签: 腹腔高压症 并发症 腔内手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跟骨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的临床 疗效。方法:选取 我院 2018年 6月 ~2019年 6月期间收治的跟骨骨折患者 76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 38例,观察组患者采用锁定钢板固定术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克氏针固定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优良率 92.11%明显高于对照组的 78.95%,对比差异明显( P<0.05)。观察组住院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 P<0.05)。结论:跟骨骨折患者应用锁定钢板固定治疗,疗效显著,优良率明显提高,促进患者预后恢复。

  • 标签: 跟骨骨折 跟骨锁定钢板内固定 克氏针 临床疗效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早期胃癌的临床病理特点与镜下表现,为临床诊疗早期胃癌提供依据。方法 选择 2017年 6月至 2019年 10月我院收治的早期胃癌患者 86例,收集患者临床病理与镜检查相关资料,分析临床病理特点、镜下表现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结果 有淋巴结转移者的早期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比较为严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P< 0.05);有淋巴结转移者性别、病变部位、镜下分型、病灶直径与无淋巴结转移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 早期胃癌患者男性、黏膜下癌占比较高,大体类型为Ⅱ型,同时早期胃癌分化程度、浸润深度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应选用恰当的治疗方式。

  • 标签: [ ] 早期胃癌 临床病理特点 内镜 淋巴结转移 手术 病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手足显微外科术后患者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及护理措施。方法:随机选择本院于 2015年 2月至 2017年 2月期间收治的 38例行手足显微外科术患者作为研究资料,对其术后疼痛程度进行评价,记录不同时间段的疼痛程度并进行比较,且针对性实施护理干预,观察护理效果。结果:午后 12点至 4点和晚上 8点至 12点疼痛程度评分显著高于其他时间段上午 8点至 12点,下午 4点至 8点,凌晨 12点至 4点,清晨 4点至 8点, P< 0.05;疼痛持续时间低于 30min干预后疼痛评分显著低于干预前, P< 0.05。结论:手足显微外科术后疼痛程度较严重,且在午后和晚上疼痛持续时间和程度会加重,而在疼痛持续 30min实施非镇痛药物护理干预便可起到明显的缓解作用。

  • 标签: 手足显微外科术 疼痛程度 护理措施
  • 简介:[摘要 ] 目的 探究止血带使用时间段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方法 收集我科收治的初次实施人工全膝关节置换术的膝关节病变患者 90例,根据随机对照表分为 A、 B、 C三组,每组 30例。 3组患者的治疗措施均相同, A、 B、 C 三组术中使用止血带时间段分别为无效使用、前半程使用及全程使用,治疗结束后对比分析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后不同时间的患肢周经率( 1天、 3天、 7天)、不同时间( 1天、 3天、 7天、 14天)及不同部位的 VAS评分、不同时间( 1天、 3天、 7天、 14天)的 HSS评分以及术后 14天并发症的发生率。结果:手术时间:与 A组相比 ,B、 C组手术时间明显缩短,且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术后患肢周经率:与 A、 C组比较, B组患肢周经率恢复较快(术后第 7天时与 A组比较无统计学差异),但 C组肿胀仍明显(与 A组比较, P<0.05);术后相同部位不同时间的 VAS评分:与 A组相比, B、 C组评分均明显下降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其中, B组评分下降更显著;术后相同时间不同部位的 VAS评分均有差异,止血带部位的较膝关节部位(切口处)疼痛更明显。术后不同时间的 HSS评分:与 A组相比, B、 C组术后 HSS评分均有统计学意义( P<0.05),与 C组相比, B组 HSS评分提高更明显且有统计学意义( P<0.05);术后并发症:与 A组比较, B、 C组术后并发症率明显增加, C组更明显。结论: B组(前半程止血带)对全膝关节置换患者术后临床疗效( VAS评分及 HSS评分)有显著改善,手术时间有所简短,同时降低术后下肢肿胀率及并发症的发生,可以很好的促进术后患者的快速康复,适宜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 止血带 全膝关节置换术 术后疼痛程度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在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及其对减少住院时间的作用。方法 本文所选 80例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均为本院 2018年 1月至 2019年 1月接收,依据平行对照法分组,对照组( 40例)与观察组( 40例)分别开展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对护理效果进行分析。结果 并发症发生率和住院时间方面,观察组均比对照组少,差异明显( P<0.05)。结论 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临床护理期间,通过实施询证护理方法除了能够尽可能的避免其他疾病的发生,同时可使住院时间减少,值得采纳与推广。

  • 标签: 股骨粗隆间骨折 循证护理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服用氨氯地平后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发生的变化。方法:抽选 2018年 12月至 2019年 12月于本院医治劳力性心绞痛的 60例患者,以其采取的不同治疗方案为分组依据,将其分入进行常规治疗的对照组、加用氨氯地平的研究组,每组 30例。组间对比治疗前和治疗后患者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结果:比较治疗前两组的发作持续时间、发作频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05);治疗后,两组的发作持续时间均有所缩短、发作频率均有所降低且研究组均比对照组短或低,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服用氨氯地平后劳力性心绞痛患者发作频率和持续时间均有明显改善,故临床应积极应用,以改善其病情。

  • 标签: 劳力性心绞痛 氨氯地平 发作频率 持续时间 临床价值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讨研究重症监护室危重症患者由 CRRT专业护理小组进行护理后,在 ICU治疗时间的缩短情况。方法 选取我院 2019年 1月 ~2020年 4月收治的重症监护室危重重患者 100例,随机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 50例,对照组患者仅采取常规护理手段,实验组患者组建 CRRT专业护理小组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在护理结束后在 ICU的治疗时间、并发症情况以及对护理的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在 ICU的治疗时间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患者发生并发症的情况显著低于对照组,( P< 0.05),实验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显著高于对照组,( P< 0.05)。结论 为重症监护室的危重症患者组建 CRRT专业护理小组,能够有效缩短患者 ICU治疗时间,降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程度,具有推广使用价值。

  • 标签: CRRT专业护理小组 重症监护室危重症 ICU治疗时间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行舒适护理对于生活质量以及住院时间的影响。方法:抽取我院所接收的慢性肺心病患者,共为 94例,本次实验研究时间 2018年 10月到 2019年 10月,将患者按照抽签法分为两组,分别是舒适组和对照组,各组 47例。舒适组行舒适护理,对照组行常规护理,对比两组生活质量以及住院时间。结果:舒适组的生活质量评分均明显高对照组 ,舒适组的住院时间( 9.5±2.1) d,明显短于对照组( 16.5±3.1) d, P< 0.05。结论:对慢性肺心病患者行舒适护理,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缩短了住院时间

  • 标签: 慢性肺心病患者 舒适护理 生活质量 住院时间
  • 简介:摘要 : 目的 : 研究评价 首次口腔护理时间对气管插管患者早发性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的影响。 方法 : 将 2017 年 5 月 ~2019 年 8 月研究时间于本院接受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患者共 96 例设为研究对象,开展对比性护理研究依据随机数字表法分组结果将患者分为对照组、观察组,两组样本容量均为 48 例 。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机械治疗期间,对照组实施传统口腔护理(气管插管 5~8h 后护理 ),观察组实施早期口腔护理(气管插管后 4h 护理 )。对比两组气管插管机械通气治疗期间早发性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气管插管时间、 ICU 治疗时间、院内治疗时间及护理满意度差异。 结果: 经统计患者院内治疗信息后,可知观察组经早期口腔护理实施后 ,患者早发性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率较对照组降低明显,气管插管时间、 ICU 治疗时间、院内治疗时间较对照组均有明显缩减,且观察组护理总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P<0.05 。 结论 : 在患者气管插管后 4h 开展首次口腔护理,可有效减少口腔致病菌数量,降低 患者早发性呼吸机相关肺炎发生风险,进而起到促进患者康复,实现护理预期的作用,护理效果显著 。

  • 标签: 首次口腔护理时间 气管插管 早发性呼吸机相关肺炎 临床影响
  • 简介:【摘要】1、目的 探讨驻疆某部已婚官兵时间管理倾向、工作-家庭冲突和工作倦怠的关系,提出科学的预防措施。2、方法 选取驻乌鲁木齐市某部453名已婚官兵进行时间管理倾向量表、工作-家庭冲突量表和工作倦怠问卷进行调查分析。3、结果 驻疆部队已婚官兵工作-家庭冲突量表、CMBI评分均与时间管理倾向总分和目标设置、时间安排和时间自控维度评分呈显著负相关,工作-家庭冲突量表与CMBI评分呈显著正相关。4、结论 提高驻疆部队已婚官兵的时间管理倾向水平,有利于解决工作家庭冲突,预防工作倦怠。

  • 标签: 时间管理倾向 工作家庭冲突 CMBI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对脑血管意外患者予以早期肠治疗之后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 2018年 3月 -2019年 5月我院收治的 56名脑血管意外患者,将其随机平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进行肠营养治疗,对照组进行肠外营养治疗。观察两组病患的血清蛋白、血红蛋白、总蛋白、血糖等营养指标以及腹胀、腹泻、胃肠道出血等并发症状的发生情况。结果:观察组病患的的各项身体营养指标明显高于对照组病患,观察组病患的并发症的发生几率远低对照组病患, P<0.05,差异具有明显的统计学意义。结论:肠营养治疗可以为脑血管意外患者提供更加充分的营养,有效的降低并发症的发生几率,在病患的消化道功能正常的情况下,这种治疗方式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

  • 标签: 脑血管意外 肠内营养 护理观察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了解颅动脉瘤夹闭术后患者痰培养及药物敏感性,为临床抗菌药物选择提供参考依据。方法 回顾性分析 2018年 1月 1日 -2018年 12月 31日 38例动脉瘤夹闭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的痰标本培养结果,统计痰培养阳性率、病原菌分布、药物敏性结果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  38例患者共留取 111份痰标本,其中阳性结果 77例,阳性率为 69.37%。总共培养出细菌 111株,其中革兰氏阴性菌 98株,占 88.29%,革兰氏阳性菌 12株,占 10.81%,真菌 1株,占 0.9%。肺炎克雷伯杆菌对三代头孢类抗生素的耐药性已达1到 50%以上,铜绿假单胞菌对头孢曲松、复方新诺明、厄他培南、头孢唑啉等抗生素耐药性达 90%以上,尚未发现金黄色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耐药的情况。结论 颅动脉瘤夹闭术后肺部感染患者痰培养阳性结果较高,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且耐药现象严重,特别对第三代头孢菌素耐药率较高,应加强其气道管理,定期行细菌培养及药敏试验,合理选择有效抗菌药物。

  • 标签: 颅内动脉瘤夹闭术 痰培养 药敏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颅多发性脑包虫病合并脑梗塞临床特点以及治疗体会。方法:选择我院收治的颅多发性脑包虫病合并脑梗死患者18例进行临床观察和治疗,就患者的治疗效果进行探讨。结果:18例患者中,1例放弃手术治疗自动出院,其余患者均完成手术,完整摘除包虫囊,且近期随访结果显示无复发。结论:对于本病,预防比治疗更重要。特别是牧区居住者,应该增强预防意识,加强对本病的认识,及时就医。

  • 标签: 多发性脑包虫病 脑梗塞 临床观察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行外科手术后患有胃肠疾病的患者早期应用肠营养支持的护理效果。方法:选择 2017年 12月至 2018年 11月益阳市人民医院收治的胃肠外科术后患者 94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组 47例行肠营养支持及护理干预,参照组 47例行传统肠外营养支持和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营养指标和临床指标。结果:实验组住院时间( 14.99±2.77)、经口进食时间( 2.97±1.33)均短于参照组住院时间( 23.77±2.97)、经口进食时间( 6.33±1.99);实验组白蛋白( 40.77±4.33)、血清前蛋白( 260.33±57.44)、铁转蛋白( 233±47.99)明显高于参照组白蛋白( 32.44±5.22)、血清前蛋白( 195.33±40.21)、转铁蛋白( 169.22±37.66)组间存在显著差异且 P<0.05。结论:对胃肠外科患者应用肠营养护理措施可提升护理效果,改善患者营养状况。

  • 标签: 肠内营养 胃肠外科手术 早期应用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肠营养护理在神经内科危重症患者护理中的效果。方法:从2018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收治的神经内科接受肠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中抽选88例,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实验组44例,接受优质护理,对照组44例,接受常规护理,对比两组临床护理效果。结果:护理前,两组ALB、Hb、TP等营养指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ALB、Hb、TP等营养指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252、2.448、3.233,P=0.002、0.016、0.002)。结论:在神经内科接受肠营养支持的危重症患者中采取优质护理能够更好的减少并发症,保证患者营养状况,调节患者情绪状态,患者舒适度和生活质量更高,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神经内科 危重症患者 肠内营养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D二聚体、FDP水平在骨折 患者动态监测中的应用与术后卧床时间的相关性。方法:取2019年4月-2020年4月期间本院收治的78例骨折患者,采用静脉造影检测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情况,根据并发有无分为观察组(18例,并发DVT)和对照组(60例,未并发DVT),进行术前、术后2d、术后7d的D二聚体、FDP水平检测;观察两组的指标差异及术后卧床时间。结果:相较于术前,观察组的术后2天、7天D二聚体、FDP水平均出现明显的增加(P<0.05),对照组未出现明显差异 (P > 0.05),且观察组的卧床时间明显高于对照组(t=5.558,P=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D二聚体术前为(0.57±0.16)mg/L与对照组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D二聚体术后2d、术后7d分别为(1.08±0.27)mg/L、(0.77±0.42)m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0.69±0.06)mg/L、(0.51±.07)mg/L,t=10.500、4.651,P =0.001、0.00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的FDP水平术前水平为(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激素药物联合治疗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后,对症状缓解时间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2017年4月-2020年4月,取66例本院收治的急性加重期慢阻肺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对患者做编号,以单双号作为分组标准,将66例患者分为两组,即对照组、实验组,各33例。前者采纳激素药物治疗,后者采纳激素药物联合特布他林治疗,对两组治疗有效率、肺功能、临床症状评分、炎性因子水平、咳嗽及喘息缓解时间、不良反应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实验组治疗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FVC、FEV1、FEV1/FVC值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咳嗽、气促、喘息、哮鸣音、胸闷等症状评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白介素-10水平高于对照组,而肿瘤坏死因子-α低于对照组,P<0.05;咳嗽及喘息缓解时间相比,实验组短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出现轻微的乏力、恶心、呕吐等症状,经有效干预,不良反应发生率两组相比,P>0.05。结论:在急性加重期慢阻肺应用激素药物治疗过程中,联合特布他林治疗,既能改善肺功能、缓解临床症状,又能改善炎性因子水平、提升治疗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急性加重期慢阻肺 激素药物 特布他林 治疗有效率 肺功能 临床症状评分 炎性因子水平 不良反应发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