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4 个结果
  • 简介:从乌拉根铅锌矿床流体包襄体特征、稀土元素组成及其配分模式、硫铅同位素特征方面,详细探讨了矿床成因,并与云南金顶铅锌矿作对比,认为乌拉根铅锌矿为卤水成矿起主导作用的砂砾岩容矿的铅锌矿床,其找矿潜力巨大,具有产出超大型铅锌矿床的条件.

  • 标签: 铅锌矿床 热卤水成矿 砂砾岩容矿 乌拉根
  • 简介:为确定岩土体热物性特征与竖直地下埋管换的关系,该文从实验角度,分别对岩土体物理性质对岩土体热特性参数的影响,地下埋管换热器负荷对其周边岩土体温度场的影响,不同测试方法对热物性参数测试结果的影响进行了实验,得出岩土体物理性质和特性之间无确定性的对应关系,岩土样品测试的热物性参数与现场响应试验测试的热物性参数,由于测试计算方法和测试条件的差异,结果不同。岩土体初始温度的变化,对岩土体热响应测试结果也存在较大影响。

  • 标签: 岩土体初始温度 传热系数 导热系数 比热容 地下埋管换热器
  • 简介:本文对铜陵矿区的landsat7ETM+。感影像进行综合分析,获取影像波谱特性,运用波段比值和主成分分析的方法提取铁染和羟基蚀变信息,利用彩色密度分割得到蚀变异常图像,清晰显示铜陵矿区的成矿有利区域。并对。感解译结果和铜陵地区地质构造与现有矿点对比,验证提取结果。圈定的11个成矿有利区域中:3个A类区蚀变信息明显,具备有利成矿条件,成矿潜力巨大;4个B类区蚀变信息中等,具备有利成矿条件,具有一定成矿潜力;4个C类区蚀变信息离散,成矿条件不明显,具有成矿可能,但是潜力不大。

  • 标签: 遥感 蚀变信息 主成分分析 地质解译
  • 简介:酸化压裂技术是解决水型地热系统增产增灌的有效手段,针对北京地区低孔低渗的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改造机理开展研究。以北京蓟县系雾迷山组白云岩为研究对象,在理论模型建立、室内酸盐反应实验、GCTS三轴岩石抗压强度实验的基础上,考虑表皮系数,优化了传统地热井产量计算模型,并对碳酸盐岩储层酸化压裂作用机理开展研究。研究结果表明,酸化作用会在井筒周围形成蜂窝状结构,降低储层强度,有利于压裂形成人工裂缝。改造效果与储层构造特征、矿物组成相关,天然裂缝、岩脉、矿石条带以及节理等结构弱面越发育,酸化压裂效果越好,碳酸盐岩含量越高,酸化压裂效果越好。最后针对北京某地热井建立酸化压裂增产技术方案,实现出水量增产123%以上,出水温度增温2.5℃。

  • 标签: 碳酸盐岩 地热系统 酸化压裂 天然裂缝
  • 简介:研究区为弱磁异常区,查明隐伏岩体的赋存状态是进行深部找矿潜力分析的重要前提。本文通过垂向一阶导数ΔThz与水平方向导数模ΔThs进行参数变换,即航磁ΔT化极斜导数M=atan(ΔThz/ΔThs)来突出隐伏岩体引起的弱磁异常。依托正在实施项目中的物化探及ZK31、ZK32钻探成果,结合以往的区域物化探推测成果对斜导数异常进行综合分析,基本查明了研究区内隐伏岩体的分布规律,桥头扬岩体的中心部位分布在研究区北部,岩体呈“漏斗”状,下延深度有限。在研究区西南部的高山疃地区圈定了一个隐伏岩体,规模较大,且与凤凰山岩体存在同源的可能。认为在高山疃地区深部是寻找铜金多金属矿的有利部位,具有较好的找矿前景。为矿区其它弱磁异常区进行隐伏岩体调查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弱磁异常区 隐伏岩体 找矿潜力 航磁ΔT化极斜导数
  • 简介:安徽省淮北平原广泛分布着宜于利用的浅层地热能,具有以地下水换方式开发利用的前景。本文利用层次分析(AHP)法,以MapGIS、Access为平台,评价安徽省淮北平原浅部(评价深度50m)地下水换系统适宜性。参考国内外最新研究成果,结合评价区地质环境特点,在评价因素分类、等级划分和评价指数分级等方面进行了深入研究,评价结果体现了浅部孔隙水系统的基本特点,具有较强的规律性。

  • 标签: 适应性评价 地下水换热系统 浅层地热能 层次分析 淮北平原 安徽省
  • 简介:川西及邻区蓬莱镇组厚950~1600m余,属侏罗纪湖盆萎缩期的沉积。据层序界面及最大水进面联合标定,划分出两套沉积层序。通过沉积基准面旋回分析,论述了蓬莱镇组沉积相类型及时空展布特征,预测了有利相带,并对有利油气富集区块进行了划分。

  • 标签: 蓬莱镇组 层序 有利相带 油气富集区块
  • 简介:庐江小包庄铁矿床是在庐枞矿区内2012年发现的大型磁铁矿床。地面和井中磁异常在矿床的发现和追索控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研究总结矿床磁异常特征及其与铁矿体分布内在关系,深化磁异常认识,预测矿体的分布.具重要的找矿勘探意义。

  • 标签: 小包庄铁矿床 磁异常 小波变换 深部弱低缓异常分离 找矿预测
  • 简介:夏垫断裂带是首都东部地区贯穿河北和北京两地的一条北北东向的岩石圈尺度的区域性深断裂带。2015年10月在通州区西集镇地热空白区夏垫断裂附近成功钻凿一眼地热井,实现了通州地区中温地热资源的突破。本文的主要目的是以西地区为例,分析夏垫断裂对区域内断裂沿线地热资源分布以及中温地热资源的形成控制作用。文章收集了西地区夏垫断裂两侧钻井的岩石编录资料、施工记录和地温资料,从断裂对地热系统的储-盖层组合、储层赋水性和地温场分布这三个方面的影响,来分析夏垫断裂如何控制区内地热资源分布特征。结论表明夏垫断裂是控制区域内地热地质条件的主要断裂,是区内主要的导水、导热通道,是形成区内中温地热资源的主要原因。

  • 标签: 夏垫断裂 通州西集 地热资源 储层赋水性 地温场
  • 简介:综合怀柔应急水源地多年气象及地下水动态监测资料,重点分析了2015年9月份水源地减采备前后地下水水位、水质、水源井动水位等监测资料,评价了应急水源地热备涵养对水源地及周边地下水系统的影响。结果表明,水源地运行至2015年8月31日,中心区地下水位已累计下降31.34m。水源地减采备后,应急水源地及周边地下水位恢复明显,相对于2015年8月31日至2015年12月底,区域地下水位平均上升了1.69m,中心区升幅最大,南部地区升幅大于北部地区。水源浅井动水位平均上升了8.07m,水源深井动水位平均上升了18.34m。减采初期,深层承压含水层水质有所恶化,接近于浅层承压水。随着时间的延续,地下水位的升高,水质恢复到减采前水平。怀柔应急水源地作为首都最大的应急备用水源地,在南水北调来水后的新水情下进行备涵养,对于保障首都供水安全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怀柔应急水源地 减采 热备 动态监测 地下水涵养
  • 简介:地热水资源评价一直是地热水资源勘查开发利用中的难点和重点,目前尚无普适性的计算方法。本文以天长市石梁地区为例,采用储法估算地热储量。首先对石梁地区评价范围进行划分,其次厘定各类计算参数,在此基础上用储法估算其地热资源量,并对其进行评价,从而得出区内2000m以浅的地热水储量为8.06×10^9m^3,地热资源量为12.85×10^15kJ。可见,天长市石梁地区地热资源潜力巨大,具有广阔前景,储法估算简便可行,对类似地区的地热资源量的估算具有指导意义。

  • 标签: 地热资源量 热储法
  • 简介:2016年1月15—16日,由住建部建设环境工程技术中心与中国能源环保高新技术产业协会联合主办的“2016地资源开发利用与地源热泵技术交流大会”在苏州成功召开。中国科学院汪肠院士、中国工程院曹耀峰院士、武强院士、国务院资深参事王秉忱、国土资源部地环司地质环境处处长李继江、

  • 标签: 地热资源开发利用 技术交流 地源热泵 苏州 中国科学院 高新技术产业
  • 简介:利用大地电磁测深法(MT)反映地质体的电性差异,首先可以确定地质体的空间展布、地质结构和构连;而由于地质体电阻率受地热水影响而降低,进而据此圈定地热水的分布范围;并在此基础上可以进一步探讨地热形成机制。在华北地台地热勘探中MT法取得了较好的勘探效果。

  • 标签: 大地电磁测深法 电阻率 电阻率异常 地热
  • 简介:5.12大地震对国家造成了一次重大的损失,则对地震预报的研究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文认为地震发生的机理是板块挤压破裂学说。在地震动发生前后都会出现一些宏观或微观异常,在地震发生前其微观异常主要表现为电磁波、地壳倾斜、地应力等异常。本方通过对低频电磁波和地倾斜进行测量和研究,可通过数据多台站共享来进行地震预报分析。

  • 标签: 发震机理 低频电磁波 地倾斜传感器 预报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