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7
325 个结果
  • 简介:<正>《说》作为一部篆文字典,历来备受学者们的推崇,然而,它所随载的古文,由于种种原因,直到近年才真正受到学术上的重视。近年来,大量的战国文字资料的出土,确证了王国维的《说》古文战国文字说。一些有卓识的学者利用《说》古文,释读战国文字,解决了许多疑难问题。这不仅开拓了学者们的眼界,也使对《说》古文的研究开展起来。从发表的资料看,近年对《说》古文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探讨字形上,即解释字形结构,纠正讹度字形,事实上,《说》古文和历代的传抄过程中,不

  • 标签: 战国文字 字形结构 说文 篆文 古文 文字资料
  • 简介:回鹘钱币目前发现有两种,一种为双面回鹘钱币,其面被译为:“厥、毗伽圣天回鹘可汗”或“有名望的、圣智的仆固回鹘天可汗”或“圣明的回鹘卜古可汗”。背被译为:“奉王命准予流通”或“奉神赐王命颁行”。另一种为单面回鹘钱币,回鹘铸于钱币正面,背面无文字,面译为:“奉亦都护之命准予流通”或“圣命准予通行”。

  • 标签: 回鹘文 钱币 可汗 流通
  • 简介:<正>我国曲艺艺术源远流长,支裔繁多,广大人民群众十分喜爱。探究这种说唱艺术的渊源时,我们不应忘记敦煌遗书中的《捉季布传》(伯三六九七)。关于这一题材,敦煌所出共有十个卷子。其中有的冠以“词”题目,如伯三三八六卷《大汉三年季布骂阵词》。《捉季布传》一卷篇末云:“具说《汉书》修制了,莫道词人唱不真”。可见,当时已有专门从事这种说唱艺术样式的艺人——“词人”的称呼,而“词”在说唱中也已成为独立的一种。敦煌变文卷子中有的唱词记有“平调”、“侧调”、

  • 标签: 敦煌遗书 刘邦 敦煌地区 汉书 渊源 汉高祖
  • 简介:收藏钱币的一位朋友给了我一个方孔钱的拓影.正面是“吉星棋照”,背面是“”。这是天地会制造的铜钱。天地会是清代的秘密结社.成员以下层劳苦民众为主,包括部分农民、小手工业者、小商贩、运输劳力及江湖流浪者。该会与以往的江湖聚会一样。倡导“顺天行道”、“劫富济贫”。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天地会利用拜会结盟的形式来联络人员,结会时要举行象征性的歃血仪式,即嘴唇要涂上牲畜的血。

  • 标签: 天地会 钱币 背面 反清复明 倡导 铜钱
  • 简介:(四)、关于“缺漏和遗憾”本节标题所谓“缺漏和遗憾”,乃是援引《辞典》编者《后记》中的谦逊之语。但其收载“缺漏”与否,只能按照编者所订尺度去衡量。因此,即使没有收载读者崇尚的人物史事,也都全无“遗憾”的理由。那么,要想指证缺漏,从而表示遗憾,也就只能是在符合编者收录标准的同类、同等、同档次事物中加以比较。譬如既在同一水平线以上,且又同时并存于一地的同类事物,倘若却以词条收载其中相形见拙者,反倒舍弃略微好些的,这难道不算“缺漏’吗?《辞典》确有如此遗憾之举!例见下述。

  • 标签: 《成都文化文博辞典》 文物考古 中国 四川 笔误 校勘问题
  • 简介:莽王朝建立后,为缓和西汉末年日益加剧的社会矛盾,王莽采取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包括土地改革、币制改革、商业改革和官名县名变称,甚至连朝的国号也多次变更。但改革不仅未能挽救西汉末年的社会危机,反而使各种矛盾进一步激化,终于导致了以赤眉、绿林为主的农民大起义,朝遂告灭亡。但其所铸造的钱币,却在中国的铸币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 标签: 币制改革 新莽 钱币 赏析 钱范 出土
  • 简介:文中藉助国际敦煌项目网站公布的彩色照片,对敦煌变文中的"汝""何碓无觜、孤碓无觜""初来花下""博""沿寮""复制""悬沙""椷"等八则疑难字词,从形、音、义三方面对它们的词义作了细致深入的辨释。

  • 标签: 敦煌变文 疑难字词 词义 辨释
  • 简介:“乾”是天的意思,代表一切最具阳刚性质的事物。“乾元资始”“乾元资始”“乾坤征和德”、“观象通乾”、“承乾宫”,观象通乾见于唐李华《含元殿赋》:“羲和弭节于通天,望舒停景于观象。”全句意谓观察天象,可使日月驻足,宇宙留影。期它匾额含义见上。钱文采用字均从《周易》而来。从“大

  • 标签: 钱文 故宫 羲和 意思 天象 用字
  • 简介:我爱在古建筑基建工地捡瓷片,林林总总数以千记,其中易于得到的不过是乾隆、嘉庆、道光等常见品,几年前,喜获两枚清瓷片,其中一枚绘有“乾隆通宝”制钱图案(图1).另一枚为残币图,可辨见满文“源”(图2)。

  • 标签: 乾隆通宝 钱文 青花 瓷器 古建筑 瓷片
  • 简介:几年来,我们根据邓小平同志“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指示,加强调查研究,从博工作的实际出发,进行岗位培训,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下面,简要谈谈我们的认识、做法和体会。一、认识对于实行岗位培训,我们经历了一个认识过程。办班初期,受社会上学历风的影响,我们曾一度想把培训中心改为文博院校,但实

  • 标签: 岗位培训 文博 教学效果 认识过程 培训中心 博物馆事业
  • 简介:江南省历史上只存在于清代顺治、康熙年间,康熙六年(1667年)江苏、安徽两省分设后便不复存在。此后,南京造币厂之所以沿用江南省名义铸币,是为了避免币面上出现苏州造币厂的“江苏省造”和安庆造币厂的“安徽省造”字样。所以,“江南省造”铸币,实际是徒具省名实无其省的货币。

  • 标签: 江南 “光绪元宝” 康熙年间 安徽省 江苏 铸币
  • 简介:《中国花钱图典》是上海文化出版社2004年9月出版的.2006年3月又出版了续集。此前国内出版的花钱工具书,可称系统全面而且实用的惟有余榴梁、徐渊诸先生所编之《中国花钱》,已多年未重印;近年新发现的花钱品种不少.客观上也存在重新整理汇集的要求。所以,这两本书问世后确实对花钱集藏有积极的推动。然而,其体例编排、图书质量等方面也未免缺憾,本文拟就其钱释读方面的问题略作商榷。

  • 标签: 花钱 中国 钱文 校读 出版社 上海文化
  • 简介:敦煌写本斋作为要在佛教斋会上宣读的仪,大多采用骈体为体裁,是由于创作和传播的需要.它在具备骈体的五大文体特色之外,在情采、词句、风格、文字等几个方面具有自己的特征.另一方面,斋作为骈体在宗教仪文中广泛应用的一大体现,同时彰显了佛教中国化过程中文学和佛典的互动关系.

  • 标签: 斋文 骈文 实用性
  • 简介:<正>征明(1470—1559),是我国明代中期卓有成就的书画家。初名壁,字征明,后以字为名,因其排行第二,改字征仲。长洲(今苏州吴县)人。因其祖籍湖南衡山,故号衡山居士。征明“幼不慧,稍长,颖异挺拔”,曾“学文于吴宽,学书于李应祯,学画于沈周”,一生以诗文驰名江南,书法与绘画的声誉更高,与同时代的祝允明、唐寅、徐祯卿被人称为“吴中四才子。”绘画上与沈周、唐寅、仇英合称“明四家”。征明绘画自成一家,书法艺术造诣甚高。在书法艺术上,征明确实下过一番苦功,曾“临写《千字》,日以十本为率,书

  • 标签: 文征明 行草 书法艺术 唐寅 沈周 衡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