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4
279 个结果
  • 简介:心爱的姑娘巴哈古丽,放歌在巴鲁克山村夜色里。歌声里包含着深情的思恋,那歌声沉醉在我的心底。我坐在山岩上弹响那都塔,月光下洋溢着我的爱意。绿洲上的姑娘都像雪莲一样美,只有那巴哈古丽是我的唯一。

  • 标签: 音乐 音乐作品 歌曲 歌词 音乐创作
  • 简介:享誉世界的著名指挥家小泽征,1931年9月1日生于中国沈阳,两岁时随家迁居北京。6岁时回到日本。1993年,小泽的母亲小泽樱在日本出版了一本回忆录,名为《北京的蓝色天空》,书中详细叙述了小泽幼年在中国的生活情景。但是据小泽讲,他对孩提时期的北京四合院尚存有些许印象,对沈阳却是一片模糊了。他很希望能有机会回沈阳看看,如果能找到出生地,那就更好了。沈阳政府对此事非常重视,他们在沈阳找到三处小泽家曾经住过的地方,并确认一处为小泽。

  • 标签: 迁居 小泽征尔 出生地 指挥家 回忆录 地方
  • 简介:<正>贝尔恩德·阿洛伊斯·齐默曼(BerndAloisZimmermann)1918年3月20日生于德国科隆。年轻时曾从雅纳赫(P·Jarnach)和勒玛赫尔(H·Lemacher)学习作曲。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参加达姆斯塔特国际新音乐假期讲习班,创作上得益于福特纳(W·Fortner)和十二音音乐倡导者莱博维茨(R·Leibowitz)。1950~1952年,在科隆大学音乐学系任教。1958年后,在科隆大学执作曲教席,并主持电影、广播音乐的专业讨论课。作为德国先锋派作曲家,他先是受斯特拉文斯基的影响,后经不断努力,才确立起自己

  • 标签: 第二次世界大战 士兵 斯特拉文斯基 歌剧创作 电子音乐 讨论课
  • 简介:<正>三幕歌剧,台本系埃里克·克罗泽根据莫伯桑《于桑夫人的玫瑰》改写而成。1947年6月20日首演于格林德包恩,演员有琼·克罗斯、里奇、南希·伊文思、德·拉·波尔特、帕尔、皮尔斯、夏普、帕森斯、拉姆斯登、罗伊·艾什顿,由布里顿亲任指挥。

  • 标签: 阿尔贝 布里顿 卢克莱修 警察局长 咏叹调 牧师
  • 简介:既是19世纪晚期浪漫主义的杰出代表,又是20世纪早期现代主义的先驱。他的管风琴作品被誉为“巴赫以后的里程碑”。本文以雷的管风琴作品为出发点,分析其管风琴音乐的创作风格并结合作品从多方面分析其演奏特点。

  • 标签: 雷格 管风琴 创作风格 演奏特点
  • 简介:帕格尼尼颠覆了人们对音乐的传统认识。他惊人的技巧带给观众狂潮般的兴奋早已成为众所周知的事实。“我不敢相信竟然可以演奏出这样的声音!”德国伟大的诗人海因里希.莱斯塔伯(HeinrichRellstab)1829年听了帕格尼尼在柏林的首演之后感叹道,“他诉说,

  • 标签: 帕格尼尼 小提琴 音乐 演奏
  • 简介:尽管保罗·莫里哀、詹姆斯·拉斯特以及曾在中国大出风头的理查德·克莱德曼在轻音乐领域内各领风骚.但是,被人誉为“轻音乐之父”的曼托瓦却是一个永不褪色的名字.因为他不仅以指挥棒和音乐天才取得了辉煌成就,更为重要的是,曼托瓦是乐坛上第一位掀起轻音乐热潮的音乐家.出生于威尼斯的曼托瓦,在1951年凭一首名曲扬名于世,自此成为乐迷的偶像,掀起了席卷全美的“曼托瓦热”。他的乐迷除了有成熟稳重的人士,更多的是热情高呼“我们

  • 标签: 曼托瓦 克莱德曼 成熟稳重 莫里哀 音乐天才 拉斯特
  • 简介:如果每个人都要崇拜一个历史人物的话,那么,我可能选择列宁。这倒不是因为列宁是个伟大的革命家,而我一直向往革命,这毋宁是为了列宁的生活态度。当他被放逐到西伯利亚时,他一直跟当地的农民聊天,还尽力帮他们解决问题。结果是,没有人比他还了解当

  • 标签: 钢琴家 列宁 革命家 放逐到 肖邦 唱片
  • 简介:拉赫玛诺夫自幼年开始,就经常与祖父一起弹奏许多作曲家四手联弹的钢琴音乐.他的祖父阿克立·拉赫玛诺夫(ArkaclyRachmaninov),曾经跟随由爱尔兰移居俄罗斯的著名钢琴家约翰·菲尔德(JohnField,1782-1837)学习.菲尔德是克列门蒂(Clementi,1752-1832)的高徒,在传播及推广"克莱门蒂钢琴演奏体系"方面是极有功绩的.拉氏的祖父虽然不是专业钢琴演奏者,但所受的是欧洲传统音乐教育,这对拉氏的初期音乐训练,确实有着积极的影响.

  • 标签: 拉赫玛尼诺夫 钢琴音乐 作曲家 钢琴家 弹奏 祖父
  • 简介:<正>“多层结构”是近现代和声技法中最富于变化的一种。这里的“层”可以由一个声部(包括八度重复或装饰性重复),也可以由节奏相同或近似的几个声部组成。由几个声部组成的层,通常它们的音高比较接近,除八度重复外,一般常密集在一个八度之内。纵向各层次之间如构成统一的和弦(指传统的三度叠置和弦,下同)及和声进行,那么,它不属于“多层结构”;只有当纵向各层次之间存在着“冲突”,有时不能构成统一的和弦及和声进行时,才属于“多

  • 标签: 多层结构 声部 模进 七和弦 自然音 持续音
  • 简介:印度西亚音乐因为佳美兰乐队在欧美国家的风靡而为人熟知,然而除了佳美兰音乐之外,这个素有“千岛之国”美誉的国度还有着怎样不为人们所知晓的多彩音乐,这无疑是我们从事音乐工作行业的人应去探究的领域,不仅是因为求知,也同样是因为一份尊重。2012年11月7日至10日,由中央音乐学院音乐学系承办的2012世界音乐周“中国·印度西亚音乐国际研讨会”在中央音乐学院隆重举行,会议主题集中于印度西亚诸岛的音乐和多样性文化,围绕这一主题展开了丰富而广泛的介绍、研讨及相关表演活动。

  • 标签: 印度尼西亚 世界音乐 国际研讨会 中国 中央音乐学院 综述
  • 简介:本文从研究波兰民间的玛祖音乐开始,结合对肖邦玛祖音乐特殊的创作背景的认识,去考察作曲家独特的“玛祖”音乐创作风格的形成特征,进而把研究中得到的一些体会与演奏实践结合起来。

  • 标签: 波兰民间玛祖卡 肖邦玛祖卡
  • 简介:"不行,如果射偏了,我的耶米会没命的。"退坚决不答应。"所以,为了你的儿子,你要百发百中。"该斯勒面带微笑,像是要看一场好戏。"爸爸,我相信您射箭的本领。您只要把我当成箭靶子就不紧张了。"耶米的鼓励让退信心倍增。当退准备从箭囊中取箭时,脑子突然灵机一动,巧妙地取出两支箭,并悄悄把其中一支藏在了怀中。此刻,广场上站满了围观的群众,在众目睽睽之下,退镇定地拉弓搭箭瞄向了自己的儿子耶米。

  • 标签: 故事 威廉 歌剧 儿子 灵机
  • 简介:那时维也纳宫廷歌剧院的院长一职是无所不管的。院长只受皇帝和他的首席大员——当时是宫廷总管蒙特努沃公爵管辖。这两个人都特别尊敬古斯塔夫,马勒的人品和为人,并放手让他管理。

  • 标签: 马勒 宫廷 歌剧院 维也纳 人品 皇帝
  • 简介:《威廉·退》是德国剧作家、诗人席勒的最后一部剧作。这部作品以13世纪瑞士农民团结一致反抗奥地利暴政的故事为题材,歌颂了瑞士人民反抗异族压迫、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精神。

  • 标签: 故事 威廉 歌剧 13世纪 斗争精神 民族独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