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3 个结果
  • 简介:音清唱剧《金石吟》以宋代婉约派女词人、具有“千古第一才女”之称的李清照和其丈夫赵明诚合作的《金石录》而命题。李清照(1084年-1151年),号易安居士,历城(今山东济南)人,自幼受到良好家庭教养,早有诗名。18岁时,李清照嫁给金石考据家、太学生赵明诚,夫妇间伉俪情深,雅好词章,常相唱和,并共同从事金石研究,校勘古籍。康靖之变,她随夫流落江南,备尝离乱之苦。高宗炎三年(1129年),赵明诚病故。此后李清照虽颠沛流离,但仍然以坚定的信念和坚强的毅力编撰《金石录》完成丈夫的未竞之功。《金石吟》全剧由序曲、神仙眷侣、断肠天涯、梦中相会、尾声五部分组成,纵观全剧,不仅具有极高的欣赏性,更具有人性美、文学美、音乐美、视觉美四大特点。

  • 标签: 《金石录》 清唱剧 南音 李清照 赵明诚 家庭教养
  • 简介:一、戏中的状元早期戏中有很多婚变故事,都以状元为男主角,如被称"戏文之首"的《王魁》、《张协状元》、《拜月亭》、《琵琶记》、《荆钗记》等皆是。不仅如此,这些作品的题目(《张协状元》、《荆钗记》也称《王状元荆钗记》)或副末开场中

  • 标签: 张协状元 元文化 早期南戏 时代背景 南宋 故事
  • 简介:嘉庆二十五年七月,清仁宗颐琰因病猝死于热河避暑山庄,皇次子旻宁即位,成为清王朝入关后的第六代皇帝。年近不惑的清宣宗道光帝思想业已成熟,对于政局面临的危机十分清楚,他登基不久即撤消了内廷建立百余年的管理演戏事宜衙署景山,裁退了全部召入内廷演戏的民间伶人,改府为昇平署。尽

  • 标签: 南府昇 改南府 昇平署
  • 简介:音因为集萃了唐以来中原雅乐之遗韵,又吸收了宋词元曲、昆腔、弋阳腔、潮腔、佛曲之精华,而被专家们认为是“中国音乐历史的活化石”。这是音具有对中原文化、外来文化兼收并蓄的开放意识的海洋性所致;而它在香港、台湾和东南亚等地的广泛影响则是它对国内和海外地区的开拓传播、积极进取的海洋精神的体现。

  • 标签: 海洋性 泉州南音 兼收并蓄 开拓传播
  • 简介:文章聚焦于青年作曲家王斐的个人创作,尤其是其三部颇具个性的"独角戏",认为最能体现其个人独创性及内心世界的题材是"梦境",其创作态度则是以"多元融合"为核心内涵的新性格主义。

  • 标签: 王斐南 梦境 新性格主义
  • 简介:<正>福建中部的永安市槐村"人场"演剧,又称"迎春戏"、"坐场"、"作场"、"做场"、"杂剧"、"场戏"、"戏文"、"入场戏文"、"作场戏文"等,为宗族祭祀演剧,依靠宗族制度力量组织传承。"人场"由村落仪式执行者(礼生)主持祭祀仪式,农民子弟演出,其音乐除保留部分"里巷歌谣"和佛道法曲外,大部分使用高腔剧种大腔戏音乐,语言使用南方官话与当地方言。戏、仪合一为"人场"的特征,从形式上看,它满足代言体装扮表演的要求;从结果上看,具备祈福禳灾功能,以戏的方式达成宗教仪式所追求的祈禳目

  • 标签: 祭祀仪式 大腔戏 槐南 当地方言 南方官话 法曲
  • 简介:今年6月上旬,第二届音学术讨论会在福建省泉州市举行。来自全国各地、香港和新加坡等地的专家、学者、演员和南音爱好者百余人出席了讨论会。会议收到论文20余篇。本期特选载其中的四篇。由于篇幅所限,我们不得不刊载论文的提要,这是需要向作者和读者致歉的。好在讨论会所收到的论文,将全部结集出版,有兴趣的读者不久即可读到它们的全文。

  • 标签: 学术讨论会 刊载论文 泉州市 新加坡 福建省 爱好者
  • 简介:<正>宋代是一个民神信仰非常盛行的时代,民间祭赛祀神活动中多伴有歌舞优戏搬演,虽然官方一再对民间赛祭社乐演戏予以限制和打击,但祭赛演戏和社戏还是溢出了宗教仪式的边界,作为民间演剧活动的特定表现而不断高涨,这种景象恰恰酝酿着两宋戏剧史的重大转机。

  • 标签: 戏剧史 演剧活动 淫祀 生长土壤 民神 斋郎
  • 简介:2018年11月2日至5日,为纪念著名戏史专家钱扬先生120周年诞辰,由平湖市委、平湖市人民政府、南京大学、上海师范大学、温州大学及浙江传统戏曲研究与传承中心联合主办的'钱扬学术成就暨第八届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浙江平湖隆重举行.

  • 标签: 钱南扬 戏曲史 学术成就 国际学术研讨会
  • 简介:聪老师毕业于贵州民族学院钢琴专业,中国音乐家协会会员;贵阳市教师合唱团成员;现在贵阳市南明区哩喜巷小学担任专职音乐教师兼大队辅导员。“亲其师,信其道”,这是聪老师的座右铭,用真诚的情感去感动学生、爱护学生,就会受到学生的爱戴,就能在师生之间架起一座信任的桥梁。

  • 标签: 王建 风采 园丁 贵州民族学院 音乐教师 大队辅导员
  • 简介:1957年夏,著名学者陈中凡给他的研究生吴新雷布置了一项特殊而别致的学习任务:派他到浙江师范学院游学,向一位老先生当面请益,并设法请其来南京大学任教,以恢复和发扬该校由曲学大师吴梅所开创的戏曲研究的优良学术传统,而这位老先生正是吴门弟子。

  • 标签: 戏曲研究 宋元南戏 南戏研究 戏曲作品 汤显祖 戏曲史
  • 简介:高县广河船工号子历史悠久,是川江号子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千百年来船工们在广河上为生存而拼搏、为发展而付出的鲜活写照,见证了高县广河水路运输的历史发展与商贸繁荣,是川民歌中的瑰宝。《起篙竿开船》是流行于高县广河流域的船工号子,用于船起航始离码头时演唱,内容丰富、调式特殊、语言风趣,极具川地方特色。分析其艺术特征,对了解广河流域文化、研究川江船工号子、传承和保护优秀地域文化有着重要意义。

  • 标签: 高县南广河 船工号子 《起篙竿开船》
  • 简介:沈自晋是明末清初著名戏曲家,也是吴江沈氏文学世家中继沈璟之后,又一位以戏曲创作与戏曲理论上的成就,成为吴江沈氏文学世家在戏曲上的代表人物以及传承者。一、沈自晋的生平与曲学渊源沈自晋(1583—1665),字伯明、长康,号西来、鞠通生。吴江(今属江苏)人。沈璟族侄。自幼聪颖好学,博览群书,博学多才,风流儒雅,据《吴江沈氏家谱·鞠通公传》载:

  • 标签: 南词新谱 曲学理论 沈自晋南词新
  • 简介:在参阅比对大量曲谱文献资料及前贤研究的基础上,文章对《九宫大成》所存宋元戏、明清传奇曲牌情况作了全面考辨,补充、纠正了前贤研究中存在的缺漏或错误之处,基本弄清《九宫大成》宋元戏、明清传奇的由牌剧目、作者的归属情况。

  • 标签: 《九宫大成》 宋元南戏 明清传奇 曲牌
  • 简介:<正>一莆仙戏《拜月亭》抄本与明代诸刊本《拜月亭》现存多种版本。有关汉卿杂剧《闺怨佳人拜月亭》,世德堂本《拜月亭记》,汲古阁本《幽闺记》,容与堂本《幽闺记》,《风月锦囊》选本《拜月亭》,《歌林拾翠》选出《幽闺记》,

  • 标签: 拜月亭 世德堂 关汉卿 蒋世隆 尧天乐 陀满兴福
  • 简介:明代许多汉族文人到西南地区为官或流亡,他们亲历少数民族民俗风情,记录了少数民族的歌舞活动,对于后人研究西南少数民族歌舞的发展具有很高的文献价值。本文对《百夷传》、《昭野史》、《赤雅》三种汉文史籍所记载的距今三四百年前西南少数民族歌舞活动的史料加以梳理,对史料中的部分歌舞略作考析,同时对三种史籍记述的异同点进行了比较。

  • 标签: 明代/史籍/少数民族/歌舞
  • 简介:云南信仰传上座部佛教的五个主体民族——傣族、布朗族、德昂族、阿昌族、佤族主要分布于滇、滇西南地区。其中傣族是信仰传佛教最早的民族,同时构成信众的主体。其他信仰传佛教的民族通常在宗教文化上与当地的傣族共通,基本都使用傣文经书,会讲傣语。随着传播发展,传佛教文化尤其是仪式音声已带有各民族文化的特性,并且在活动规模、繁简程度上有所差异。

  • 标签: 南传上座部佛教 音声 宗教文化 滇南 傣语 传播发展
  • 简介:本调查报告围绕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音传承现状之考察,通过静态空间的描述,音本体变与不变的阐述以及移居地与祖籍地交流与互动,呈现出音在印尼东方音乐基金会的传播概貌,总结音文化漂移至海外后的文化适应性选择。

  • 标签: 南音 印尼 传播现状 东方音乐基金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