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8
158 个结果
  • 简介:<正>本文是佤方言研究的第二篇。第一篇题为《从现代佤的方音对应看古代佤的辅音系统》,载于《语言研究》1983年第1期(总第4期)。两篇文章各有主题,又互相联系,互相补充。佤三个方言的语音系统有什么样的异同,怎样从一个统一的古代佤演变为现代的三个方言,方音的历史演变又应该构拟出什么样的古代佤语音系统。我们写这个姐妹篇,就是为了回答这些问题。

  • 标签: 方言演变 辅音系统 紧元音 单元音 元音系统 古代
  • 简介:<正>拉基人跨境而居。其主体在越南,人口约8000,主要分布在河江省居戛、曼优、曼蓬、曼邦等地。我国境内的拉基人有1643人(1988年),主要分布在云南省马关县的金厂镇、夹寒箐镇、仁和镇、南捞乡、小坝子镇、马白镇、坡脚乡和都龙镇等地。拉基人兼用壮语、傣、汉语、彝语、苗,其中壮语是他们的主要交际工具。

  • 标签: 壮语 黎语 马关县 标语 形容词 语支
  • 简介:文章从历史语言学和人类语言学的角度对苗瑶中"丈夫"和"妻子"这两个亲属称谓的源流进行考察。发现在现代苗瑶中承载"妻子"义和"丈夫"义的形式具有多源性、兼载性和共存性特点,进而认为在原始苗瑶时期尚无现代意义上的"妻子"和"丈夫"概念。随着苗瑶民族及其各个支系分开了,他们各自的社会发展方向和程度存在差异,加之所接触的族群不同,致使各自的婚姻形态和家庭结构发生了变化,与之相应,亲属称谓系统也发生了变化。文章通过分析认为,是社会因素与语用因素一起导致了承载"妻子"义和"丈夫"义的形式产生了以上的特点。

  • 标签: 苗瑶语 语源 亲属称谓 “妻子” “丈夫”
  • 简介:摘要网络科技的迅猛发展,不仅多方面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也深刻影响着人类的话语形式。与日常生活中的交际语言相比,网络交际语言有其独特的特点。本文讲从社会语言学的角度浅析网络流行中英文码转换现象、来源、产生的原因及对当今社会赋予的新色彩和影响。

  • 标签: 社会语言学 网络流行语 英文语码转换
  • 简介:西夏语句子的主要动词后面有时可以附加一个表示人称的后缀,其中单数第一、第二人称后缀的语音形式与相应的人称代词相同。文章根据最新公布的西夏文献指出,这种后缀既可以加在动词后面,也可以加在充当谓语的形容词后面,所以应该改称“谓词人称后缀”。西夏谓词的复数第一和第二人称后缀形式ni^2来自代词和名词后缀“等”nji^2。西夏没有谓词第三人称后缀,则是因为在西夏乃至整个羌支的早期都没有真正的第三人称代词。

  • 标签: 西夏语 谓词 动词后缀 人称后缀 羌语支
  • 简介:果摄在陕北晋的读音类型比较丰富,不同的类型往往分布在不同的地区。通过对这些类型的分析,可以看出如下演变特点:首先,从开合口之间的关系看,果摄一等在陕北晋的演变表现出两种大的趋势:一种趋势为果摄开口一等向果摄合口一等演变,主要位于陕北晋西部、北部,另外一种趋势为合口并入开口,这样的方言点主要位于陕北晋东部和南部。果摄合口一等并入开口一等在陕北晋应当是先从泥组开始,然后波及到帮组,接着再波及到精组、见系,最后才是端组。其次,与中古音值相比,陕北晋果摄开口字的读音都不同程度地存在着高化和前化现象。

  • 标签: 果摄 读音类型 高化 前化
  • 简介:内容摘要为考察赴泰汉语教师志愿者的实际教学情况,笔者通过多种渠道收集了40多份海外汉语志愿者教师教学视频资料,在案例分析中,我们总结出了泰国汉语志愿者教师在教学中存在的普遍问题,但是也有有效控制使用媒介的成功个案,在媒介使用的频率、方法、内容和技巧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典型性,是特别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

  • 标签:
  • 简介:本文通过仙岛与阿昌语声母的比较,分析了仙岛和阿昌语声母演变的轨迹及其分化过程。

  • 标签: 仙岛语 阿昌语 声母比较
  • 简介:“好说”在近代汉语中是个高频会话程式,可以用作请求、恭维、致谢、致歉话语的回应。它在现代汉语中主要用作请求回应。本文考察了“好说”从非词向各种会话程式的语用化。发现:请求回应“好说”来源于“好说话”义短语“好说”。在其形成过程中,“好说”经历了如下语义演变:“好说话”〉“好沟通”〉“好商量”〉“没问题,好的”。其它回应“好说”来源于“说得好”义短语“好说”。“说得好”义“好说”在元代因常用于反讽语境而获得“说得倒好,胡说”义,继而在明代经历了如下语义演变:“说得倒好,胡说”〉“说哪里的话”〉“哪里”。恭维回应、致谢回应和致歉回应“好说”是“哪里”义“好说”向恭维、致谢、致歉语境扩散并固化的结果。

  • 标签: “好说”会话程式语 语用化
  • 简介:一股票交易,在旁人看来无非是买进股票或卖出股票,一般说来也的确如此(严格地讲还有另一种行为:观望,不买也不卖)。但在上海股民眼中,这“买”与“卖”只是最笼统、最粗略的概括。如果把“买”与“卖”当作上义词的话,上海股民能给你举出好多下义词来。

  • 标签: “买” 上海 股票交易 上义词 下义词 股民
  • 简介:<正>云南蒙古族(自称嘎卓ka55tso31)主要分布在滇南的通海县河西区,聚居在凤山脚下的中村、白阁、下村、交椅湾、陶家嘴等五个村子,人口四千余。由北方南迁云南定居后的七百多年来,云南蒙古族与周围的汉、彝、回等民族交错杂居,在经济、文化、风俗习惯等各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这些民族的影响。在语言上,云南蒙古族早已转用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语言,在后来的发展中又受到汉语较多的影响,形成一种颇具特点的、独立的语言——嘎卓。本文拟对云南省通海县新蒙大队白阁村的蒙古族语言进行初步分析,探讨一下嘎卓的基本特点以及它与彝语支语言的关系。

  • 标签: 云南蒙古族 彝语支语言 形容词 汉语借词 名词 助动词
  • 简介:文章论述了语文辞书中字典、词典、典三分的理论依据、事实基础,及其主要意义。认为“语词分立”是“三分”的理论依据。典的大量编纂和出版,为“三分”奠定了事实基础。“三分”的主要意义是:有利于语文辞书编纂的分工,使字典、词典、典各司其职;有利于典编纂的研究和典学的建立;有利于汉语语汇研究和语汇学的建立与完善。

  • 标签: 字典 词典 语典 三分
  • 简介:本文将法国学者热拉尔·热奈特五种“跨文本性”中的“承文性”引入篇分析领域,以此探讨篇际关系。首先从篇语言学的角度明确了“承文性”的概念意义,提出了“承文性三要素”前文本、派生关系和承文本概念,以此为基础构建了“承文场”,并在“承文场”中讨论了教学篇上下承启系列演变形成的关系。本文将教学承文本的改造实现方式归结为“改写”“模仿”“接续”“改编”四种。从这四种改造方式出发,结合篇主体、篇类型等因素探究教学篇的互文实现路径,发掘承文本与前文本间相互映射、相互关联的篇结构规律。

  • 标签: 教学语篇 篇际关系 承文性 承文本 承文场 改造
  • 简介:<正>一裕固族及裕固九世纪中,回鹘人的一支在河西走廊居住并建立了政权,史称"甘州回鹘"。十一世纪上半叶,甘州回鹘政权亡于党项族的西夏,回鹘各部四散。其中之一部退处沙州(敦煌)以南、今青海西北及新疆东南部游牧。十一世纪末叶,汉文史籍中出现了"黄头迴纥",其活动地区仍在今甘、青、新三省区之间。十三世纪,他们处于蒙古帝国统治下,称为"撒里畏吾"或"撒里畏兀"。十四世纪末叶,明朝政府在他们居住的地区设置了安定、阿端、曲先三卫。当时称他们为"拱里畏兀儿",各卫的统治者均为

  • 标签: 汉语借词 西部裕固语 裕固族 现代维吾尔语 汉语普通话 伊斯兰教
  • 简介:摘要随着网络群体的不断壮大和网络信息的迅速更新,一群具有强烈时代特色的网民推动着网络文化的发展和传播,一些颇具智慧和幽默感网络流行层出不穷。“老司机”是今年众多的网络流行之一,在网络上爆红后,被广大网民调侃性地应用于各大网络媒体乃至现实生活中。

  • 标签: 网络流行语 &ldquo 老司机&rdquo 背景 特征 影响
  • 简介:苗瑶正反问句具有“VP-neg-VP、VP-conj/part-neg-VP、VP-neg、VnV、F-VP、VP-conj”等六种句法形式。“VP-neg-VP”疑问构式一头连着正反选择问句,另一头连着其省略式“VP-neg”、“VnV”,是多种问句形式的中枢环节。苗瑶“VP-neg-VP”疑问构式并非源于汉语“VP不VP”正反问句的扩散,而是苗瑶语句法结构内部发展的产物。

  • 标签: 苗瑶语 正反问句 句法演变
  • 简介:论文以术语“互文”、“互文本”为切入点,在篇视野中探讨了互文理论与汉语篇分析对话的可行性与发展前景。论文认为:互文篇研究拓展了篇研究的新论域。论文将“互文本”界定为有互文函数关系的文本,描写了文本互涉的路径及基本结构特征,以新的视角重拟克里斯蒂娃观念中篇生成与理解的动态过程,并通过互文篇理论系统所揭示的文本空间结构意识和互动关联意识,反映人类认知的普遍结构规律。

  • 标签: 互文 互文本 函数关系 空间结构 互动关系
  • 简介:摘要传统的语言学把隐喻和转喻看作语言中的一种修辞。从认知语言学发展起来,很多语言学家已证明隐喻和转喻不仅仅是一种修饰手段,它还是人类认识事物的一种方式。本文在转喻概念的基础上,运用转喻和隐转喻思维模式对越南“Tay”(手)进行分析。从拓展义项,分析了其多义项产生的内在机制,从而可以证明转喻是人类认知的重要工具。

  • 标签: 认知语言学 转喻 隐转喻 越南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