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2 个结果
  • 简介:怎样才能保持中国经济长期中高速增长?首先要解决增长的动力问题,过去是靠投资和出囗来拉动,如今和未来,因为世界经济不景气,所以虽然仍然不能放弃这两驾"马车",但已不能指望靠它们当主引擎,必须调整结构,启用消费即扩大内需这驾"马车"作为主引擎。中国作为世界笫一人口大国,所以消费市场潜力大得很,这个引擎

  • 标签: 主引擎 世界经济 动力问题 市场潜力 基尼 收入分配
  • 简介:随着改革的深入,政府在国家治理方面引入顶层设计的理念。国家治理顶层设计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需要各方面的协调配合才能够完成,不可能一蹴而就。文章借助多学科理论对国家治理顶层设计的价值取向和动力机制两个方面进行相关内容研究,分别阐释了价值取向的权责一致问题、自媒体对于核心价值观的作用、政府公信力问题和思维方式问题,动力机制中对牵引动力、监管动力和根本动力的研究,达到政府治理过程中的善治,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推动作用.

  • 标签: 国家治理 顶层设计 价值取向 动力机制
  • 简介:对于银行股投资而言,2015年的机会在于:大流动性汹涌下的估值安全边际吸引力;利率市场化利空出尽后,强烈的存款准备金率下调预期;高分红率和大量新增资金配置需求。没有银行股行情的牛市是不完美的,行情速度或超预期,优质银行10倍市盈率亦是合理。

  • 标签: 投资策略 银行业 分化 存款准备金率 利率市场化 安全边际
  • 简介:从。1999年下半年开始。腈纶行业走出了连续三年的持续低迷状态,价格开始大幅回升,腈纶常规品种的价格与上年相比增长了40%~50%。达到13000元/吨。今年一季度,由于受原油及丙烯腈涨价、供应紧张的影响,本来是传统销售淡季的腈纶市场仍然有100元/吨的涨幅,

  • 标签: 腈纶行业 价格 涨幅 涨价 销售淡季 供应
  • 简介:“水泥再涨下去,我们只好跳楼了”,浙江的许多中小建筑商人叫苦不迭。浙江水泥市场旺销已持续半年有余。浙江地区水泥旺销现象只是国内水泥市场的缩影,安徽、江苏等省水泥市场也是“牛气冲天”。

  • 标签: 水泥行业 中国 水泥市场 水泥企业 资产重组
  • 简介:回顾信用担保业务和担保机构的产生,从根本上说是市场经济和政府政策共同作用的结果,它与国家的市场化程度和市场秩序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与发达国家担保业的发展历史及水平相比,信用担保在我国还相对是一件新生事物。

  • 标签: 发展历史 担保行业 信用担保业务 市场化程度 担保机构 政府政策
  • 简介:如今的中国银行业,就像一条慵懒的蓝鲸,这是地球上生存过的体型最大的动物(中国银行业的利润占全球银行业总利润的20%以上,中国工商银行市值全球第一),靠吃食物链底层的磷虾(银行利润70%以上来源于利差)维持自身一百多吨的身体(2011年,中国银行业金融机构的总资产达到113.28万亿元,商业银行净利润超过万亿元大关,达到10412亿元)。说到底,银行行长应该"不好意思"的并不是高利润,而是银行体制改革不力造成的垄断乱象:金融业务伪创新、对实体经济不作为、服务质量改进难……老百姓之所以骂银行,也并不完全是因为他们"暴利",而是因为他们的钱并未发挥应有的作用。更重要的是,这些"暴利"不仅开始腐蚀中国银行业本就艰难的改革动力,也在对目前脆弱的中国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影响。

  • 标签: 中国银行业 银行体制改革 “暴利” 蓝鲸 银行业金融机构 中国工商银行
  • 简介:一、国际竞争力形成原因的理论分析本文主要借用国际贸易理论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规模经济理论来分析城市国际竞争力形成的原因。城市竞争力形成的三个重要来源是:比较优势、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在国际贸易中,比较优势是贸易的主要动因,规模经济是次要的独立动因;而在城市竞争力形成的原因中,相对于比较优势和内部规模经济来讲,外部规模经济起着关键作用。

  • 标签: 深圳市 国际竞争力 形成原因 政策取向 贸易 对外开放
  • 简介:近几年,国际服务业通过项目外包、业务离岸化、外商直接投资等方式向新兴市场国家转移的趋势渐趋明显。尽管制造业仍然是我国承接国际产业转移的核心领域,但服务业向我国的转移明显加快,服务业正成为我国吸引外资的新热点。当前要充分认识到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的重要性,采取综合的、配套的措施积极承接服务业国际转移。

  • 标签: 服务业 国际转移 投资环境 中国 吸引外资 新兴市场国家
  • 简介:“九五”时期正是“分税制”这个新制度运行的第一阶段,有两个原因使中国的财政体制在这一时期成为瞩目的焦点。第一是中国政府建立公共财政制度的努力。第二个原因与县乡财政困难和农民负担问题凸显有着密切关系。本文将对“九五”时期分税制的运行效果以及财政支农政策的变化作一初步分析并给出简要的对策建议。

  • 标签: 分税制 “九五”时期 中国 财政支出 财政体制改革 农村财政
  • 简介:从2002年开始,我国经济增长速度加快。以一批新的高增长产业的出现和持续强劲增长为标志,我国经济正在走出近些年的增长平台,进入一个新的较快增长周期。本文首先讨论产业增长新的格局,在此基础上,对新一轮经济增长的特征、出现原由及下一步的政策取向等作一探讨分析。

  • 标签: 经济增长 中国 消费需求 产业集聚 产业竞争力 规模经济
  • 简介:在一定的历史条件下,中国人总体的生命价值取向,实际上反映了当时"思想政治教育"的结果。思想政治教育活动自有阶级以来就一直存在,是统治阶级意识形态的一种灌输方式和手段。而这些意识形态会直接间接地影响着中国一代又一代人的生命价值取向。就传统社会、现代社会和新时期如何处理人与自然的关系、人与人的关系以及人与国家的关系这三个方面对生命价值取向加以思考,即能把握当代中国人的思想特点,不断加强和改善我们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 标签: 思想政治教育 中国人 生命价值取向
  • 简介:鉴于城镇化快速发展带来城镇基础设施建设高潮,而地方政府资金不足的现状,文章介绍了国外城镇基础设施投融资改革经验,并结合安徽省城镇基础设施融资现状及存在问题,针对性地提出了具体改进措施。

  • 标签: 安徽 基础设施 融资
  • 简介: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信息技术不断进步,对我国传统文化产生了严重的影响.基于此,本文就对传统经济价值取向对现代经济发展的影响作用进行研究.

  • 标签: 传统经济 价值取向 现代经济
  • 简介:一、2006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和影响1、2006年以来我国利用外资的基本情况今年1-9月份,我国利用外商直接投资(FDI,未包括银行、保险、证券领域)呈现出以下主要特点。

  • 标签: 外资形势 政策 利用外资 外商直接投资 银行 保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