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 :目前,信息化技术在美术教学中被广泛应用,其作为当前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教育机构和高中学校应引以为重,充分的利用发挥好信息技术,进而有效的提升学生审美和美术素养。

  • 标签: 信息技术 高中美术 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肋骨入路行椎体强化术的适应证和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研究。纳入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影像科数据库2019年1—12月100例患者的胸椎CT影像资料,其中男女各50例,年龄20~70岁。利用CT影像模拟经肋骨入路沿通道中心轴插入直径4 mm穿刺针,观察穿刺针在横断面和矢状面上可到达椎体内的位置。纳入2018年1月—2020年6月无锡市第九人民医院和武威市人民医院骨科临床应用经肋骨入路椎体强化术治疗的胸椎疾病患者26例共35个胸椎节段,其中男11例、女15例,年龄41~88岁,包括胸椎压缩骨折18例、血管瘤5例、转移性肿瘤3例。对比观察患者手术前后疼痛视觉模拟评分法(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椎体高度的变化以及并发症情况。结果(1)影像解剖学观察:横断面上仅T5~10节段模拟穿刺针100%能够到达椎体中矢线中央,但矢状面上模拟穿刺针均不能到达椎体下部。(2)临床应用:26例患者单侧穿刺9个节段、双侧穿刺26个节段,骨水泥注射剂量3.0~8.0 mL,术后疼痛均缓解。术后随访6~28个月,平均13个月。术前、术后1周和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分别为(8.0 ± 1.6)、(2.4 ± 0.8)和(1.2 ± 0.7)分,ODI分别为85.1%±10.2%、13.4%±5.9%和12.4%±5.8%,椎体前缘相对高度分别为52.4%±12.4%、82.2%±13.7%和80.7% ± 12.0%,椎体后缘相对高度分别为58.8% ± 15.5%、86.3% ± 13.2%和84.6% ± 10.7%;与术前相比,术后1周及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ODI均下降,椎体前、后缘相对高度增加,且末次随访时患者VAS评分较术后1周进一步下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 0.05)。椎旁静脉、邻近软组织内或椎间隙内骨水泥渗漏共5例7个节段,无椎管内骨水泥渗漏和神经损伤。结论经肋骨入路椎体强化术适用于T5~10椎体中、上部压缩骨折或占位性病变切除术后患者,具有操作简单、并发症少和尤其适合局部麻醉手术的特点。

  • 标签: 胸椎 椎体强化术 骨折,压缩性 经肋骨入路 适应证 治疗效果
  • 简介: 摘要:“1+X”证书制度是现代职业教育改革的重要举措,案例教学法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被广泛用于MBA、医学和法学等教学领域,也在“1+X”证书课程中得到应用。文章结合案例教学法与幼儿保育专业课和幼儿照护“1+X”课程的特点,阐述了案例教学法在幼儿保育专业课教学中的应用

  • 标签: 中职 幼儿保育专业课 案例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