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爱希莉·韦伯和丈夫李得知她怀了第二胎时,高兴得不得了。“怀孕4周,差不多也就是我们知道的时候,我就把这个好消息公布在我的Facebook页面上,”韦伯表示。两周后,她流产了。

  • 标签: FACEBOOK 悲伤 媒体 社交 韦伯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染色重排和人类的一些遗传性疾病有很大的关系,同时也是一些动植物的物种形成和分化的重要原因。随着近年来在二代测序技术基础上的比较基因组学的发展,近缘物种间的染色重排的研究越来越受到关注。本评述总结了染色重排产生的方式,基本类型及各自的细胞学和遗传学效应,举例说明了染色重排在物种分化和新物种形成中的作用并介绍了染色重排事件的研究方法和进展。通过这些信息,我们想为物种进化和分子标记辅助育种方面的研究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 标签: 染色体重排 物种分化 遗传学效应 细胞学效应
  • 简介:不育问题惊人地困扰着15%想要组建新家庭的人群。尽管如此,不育的分子遗传因素大多还不清楚。不过,越来越多不育遗传因素正逐渐被发现。本综述主要讨论目前了解的男性不育的染色因素,尤其是染色非整倍体、染色组型的结构和数量异常和Y染色微缺失。染色非整倍体是人类流产和发育残疾的主要原因。非整倍体主要起源于母体,但是人们正在关注单精子注射的安全性,因为不育男性的精子非整倍体水平明显比起配偶高。染色组型结构和数量异常的男性产生非整倍体精子的风险也越来越高。本文还综述了精子非整倍体如何被翻译至胚胎非整倍体,以及植入前基因诊断在这些病例中的应用。如果可能,文章还会做一下临床方面的建议,并讨论一些新兴的阵列技术在植入前基因诊断中使用以及在男性不育的潜在应用。

  • 标签: Y染色体微缺失 男性不育 染色体异位 染色体非整倍体 不分离 植入前基因诊断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染色是遗传物质的载体,研究染色的结构和功能首先需要进行染色标本的制备,优良的染色制备技术是其他技术的先决条件.随着各种生物技术的不断完善,染色制备技术取得长足进展,本文主要介绍动、植物几种主要的染色制备方法.

  • 标签: 染色体 制备 动物 植物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羊水细胞培养行染色核型分析是产前诊断的金标准,但某些由于父母染色异常造成的胎儿特殊的染色结构重排会出现与理论上不一致、且易导致误诊的核型。本文报道一例胎儿dup(14q)病例,通过传统的细胞遗传学分析联合基因芯片等检测方法发现其为父亲染色倒位重组所致。提示多种诊断方法联用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并揭示病因,避免误诊和漏诊,预防可能的出生缺陷。

  • 标签: 染色体倒位 产前诊断 dup(14q) 染色体重排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相对长度分析小Y染色与少弱精的关系。方法随机抽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至我院接受治疗的不孕患者45例为研究组,再选取45例健康者为对照组,对两组精液浓度、总活力及小Y染色微缺失(AZF)进行检测。结果对照组精液浓度与总活力均显著优于研究组(P<0.05);研究组AZF缺失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AZF缺失是导致男性少精、弱精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应予以不孕患者小Y染色微缺失检测。

  • 标签: 染色体相对长度 小Y染色体 少精 弱精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染色核型分析联合染色微阵列分析(chromosomal microarray analysis,CMA)对于产前诊断的价值。方法对546例孕妇的羊水同时进行G显带染色核型分析和CMA检测。结果共检出82例异常,其中43例两种方法的检测结果一致,包括21三体14例、18三体6例、13三体1例、性染色数目异常14例、染色缺失4例、染色重复3例以及嵌合体1例。核型分析漏检15例,包括染色微缺失9例和染色微重复6例。CMA漏检16例,包括染色易位15例,性染色嵌合1例。有7例核型分析与CMA检测结果不一致。1例核型分析为标记染色,经CMA检测为9号染色p13.1p21.1重复。结论染色核型分析联合CMA技术可以提高染色异常的检出率,对产前诊断具有重要的意义。

  • 标签: 核型分析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染色微阵列分析在检测自然流产胚胎染色异常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本次研究主要对自然流产的女性进行样本收集,收集本院2020年7月-2022年9月期间的样本共计768例,对胚胎绒毛组织实施染色微阵列分析进行检测。结果:检测出胚胎染色异常共计336例,异常率为43.75%,数目异常占比63.39%,染色结构异常占比36.61%;大于35岁的孕妇染色异常率更高,其中孕妇自然流产孕周在12周以内更易出现流产情况(P<0.05),流产次数与胚胎染色异常不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应用染色微阵列分析技术实施自然流产胚胎检测,能够为临床病因分析提供重要指导,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染色体微阵列分析 自然流产 胚胎染色体异常 应用效果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