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奶牛生产瘫痪又称乳热症,该病是成年母牛分娩后短时期内突然发生的一种营养代谢障碍疾病。一般发生在高产奶牛分娩后的1~3天,易患病牛的产乳量比平均产乳量要高,约是不易患病牛的2~3倍。母牛于产后3d内发病的占到92%以上,极少数在分娩前产后数日或数周发病。本文基于目前奶牛生产瘫痪发展的现状,提出了一些治疗本病的方法。

  • 标签: 生产瘫痪 乳房送风 钙制剂 中药
  • 简介:1激素对家禽脂肪代谢的调控1.1激素对家禽脂肪合成代谢中ACC的调控乙酰辅酶A羧化酶(ACC)是催化动物脂肪合成的限速酶,它主要通过异构修饰和共价修饰途径来实现其调控作用,异构修饰调控是一种典型的长链乙酰(CoA)反馈抑制,柠檬酸可以激活该酶的活性,因而成为大多数动物机体中细胞质乙酰辅酶A的前体。ACC的共价修饰调控表现为可逆性磷酸化。一般认为,胰高血糖素和肾上腺素所引起的磷酸化和解聚作用会增加柠檬酸的依赖性并降低ACC的活性。最近的研究表明,胰岛素有脱磷酸化及聚合作用,从而增加了柠檬酸的敏感性,进而对该酶有激活作用,并认为胰岛素是完全的转录后的调节效应,但Coupe(1990)发现在注射胰岛素后,ACC酶活性及其mRNA水平都会增加,因此,胰岛素对ACCmRNA的调控也许是间接的,近来更多认为血液葡萄糖水平以及胰岛素会影响ACCmRNA水平,生长激素似乎降低了猪的ACCmRNA水平,而甲状腺素T3能增加ACCmRNA活性。

  • 标签: 家禽脂肪代谢 机理研究进展 脂肪代谢调控
  • 简介:应用协同学的基本理论,对林业的生态、经济、社会子系统的协同方式及其运行机制进行分析,提出了多功能林业的系统协同度计量方法。在目前的多功能林业系统中,大多数为某两个子系统间的协同状态。将子系统间的协同效应强弱用不同值域区间表示,并将多功能林业系统划分为不同类型的协同形态。多功能林业系统发展的理想状态应该是一种相对稳定的高效协同发展状态。这种协同状态主要由系统中各子系统的自组织功能和系统整体长期的演化及动态发展形成。

  • 标签: 多功能林业 复合系统 协同发展
  • 简介:系统研究了烟草种子渗透调节主要技术参数包括渗调剂浓度、渗调时间对种子活力、发芽指标的影响以及渗调过程中种子内储藏物水解酶(淀粉酶、蛋白酶和脂肪酶)和细胞保护酶(过氧化氢酶和过氧化物酶)活性的动态变化规律,结果表明PEG渗调可以显著改善烟草种子发芽性状并提高种子体内相关酶活性,确定在通人空气的条件下以10%PEG-6000溶液连续渗调3d为烟草种子最佳渗调方式。

  • 标签: 烟草 种子 渗透调节
  • 简介:近20年来,植物固坡在国内外越来越受欢迎。为进一步阐明植被根系对不稳定斜坡加固的力学机理,纵观多年来根系固土的研究成果,基于根系的锚固、加筋理论,从根系形态建成、抗拉、抗剪、采伐后根系强度变化及根系中主要成分木质素、纤维素的含量等方面进行综述。与素土相比,根土复合体的力学性能有了很大的提高,但其内在机理尚不太清楚,需要进一步的研究,并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以便为根系的理论研究和植被护坡实践提供参考。

  • 标签: 植被根系 固坡机理 接触形态建成 抗拉强度 抗剪强度 木质素
  • 简介:至今人们一直报道叠氮作为金属蛋白(特别是铜蛋白)的一种抑制剂,本研究表明叠氮也可以作为烟草多酚氧化酶Ⅱ(简称PPOⅡ)的激活剂.在天然PPOⅡ、叠氮-PPOⅡ络合物和过氧化物-PPOⅡ络合物的方波电位学研究中,从硝基蓝四唑(nitrobluetetrazolium)能被酶还原和PPOⅡ能被过氧化物激活的试验结果可以看出,叠氮与PPOⅡ的结合诱导了天然PPOⅡ活性中心的CuO2-Cu生成了CuO22-Cu活性中心结构.叠氮作为激活剂的原因应归因于叠氮分子与PPOⅡ的络合反应导致了CuO22-Cu的生成,它恰是过氧化物-PPOⅡ络合物的活性中心,其实质是过氧负离子起到激活剂的作用.

  • 标签: 烟草 多酚氧化酶 叠氮 活化 铜蛋白质
  • 简介:斑嘴野鸭的繁殖具有典型的季节性特征,导致不能全年均衡生产,使市场价格波动较大。然而通过反季节繁殖技术可以让斑嘴野鸭在非繁殖季节持续高效地进行生产,达到均衡生产的目的。本文通过阐述野鸭反季节繁殖的机理、调控方法、配套措施,并结合当前生产实践中的现实案例,为斑嘴野鸭反季节生产真正实现科学化、产业化提供参考依据。

  • 标签: 斑嘴野鸭 人工驯养 繁殖技术 配种产蛋 繁殖机理 反季节养殖
  • 简介:本文应用标准地标准木-分层切割法对黄土高原中部陕西延安沙棘人工林的生长量、生物量和生产力开展了研究,并建立了气候生产力模型,结果表明:随着沙棘林个体年龄的增长,其树高、胸径、材积累计生长量逐渐增加,20年生沙棘人工林材积平均生长量和连年生长量平均值分别为:0.2823×10-4m3和0.5731×10-4m3,生物量现存量为33.5818t·hm-2,80%以上为主林冠层;沙棘林年净生产量369.9454g·m-2,降水生产力为917.8200g·m-2·a-1,该区域沙棘林生产潜力很大.

  • 标签: 沙棘 干物质 积累机理
  • 简介:高等植物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转换的过程称为成花诱导,成花诱导过程由遗传和外界环境两个因素决定,研究发现植物共有5条主要途径控制着植物的成花诱导其中GA途径可通过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脱落酸,乙烯等5类植物生长调节剂来调节。植物生长调节剂调节花芽分化有3种主要假说。本文综述了上述研究进展。

  • 标签: 成花 途径 植物生长调节剂
  • 简介:通过重复回交和药剂选择,将棉铃虫Phoxim-R抗性品系对辛硫磷的抗性导入到BK77敏感品系中,得到棉铃虫BK77-R抗性品系,BK77-R和BK77为一对近等基因系。BK77-R抗性品系对辛硫磷的抗性达155倍,对溴氰菊酯有高水平交互抗性(抗性倍数248倍),对灭多威和硫丹有中等水平交互抗性,分别为31倍和11倍,对丙溴磷有低水平交互抗性(4倍)。在BK77-R抗性品系中,脱叶磷(DEF,酯酶抑制剂)对辛硫磷、灭多威和硫丹具有增效作用,增效倍数分别为7倍、2倍和1.9倍;增效醚(PBO,氧化酶抑制剂)对溴氰菊酯、灭多威和辛硫磷的增效倍数分别为21倍、2.2倍和1.7倍。与BK77敏感品系相比,BK77-R抗性品系的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活性均显著提高,而谷胱甘肽S-转移酶活性没有明显变化。上述结果表明,酯酶解毒代谢在棉铃虫BK77-R品系对辛硫磷的抗性中起重要作用,酯酶和多功能氧化酶解毒作用增强是该抗性品系对不同类型药剂产生交互抗性的重要原因。

  • 标签: 棉铃虫 辛硫磷 代谢抗性 酯酶 多功能氧化酶
  • 简介:干酪是通过酶反应和酪蛋白沉淀,然后把乳清从凝乳中排出而得到的固体凝块。凝乳的形成足制作于酪的关键。介绍了天然干酪的生产工艺,主要研究了存干酪生产中,牛乳在凝乳酶等的作用下形成凝乳的基本原理。

  • 标签: 干酪生产 凝乳酶 凝乳
  • 简介:以兴仁薏仁米为试材,采用厚度为0.08mm的PE自封袋包装,研究其在温度4~24℃、相对湿度74%~86%储藏条件下感官、理化、微生物、菌落总数、脂肪酸组成及含量、挥发性物质组成及含量和生化指标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储藏时间的延长,薏仁米色泽逐渐变暗变黄,储藏60d时开始出现哈败味,形态变化从储藏120d开始,时间越长薏仁米长虫现象越明显,劣变及哈败味越严重;薏仁米在储藏过程中,水分含量基本保持不变;脂肪酸值、过氧化值和菌落总数总体呈上升趋势,与之对应的薏仁米长虫、劣变及哈败味越严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上升趋势,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呈下降趋势;丙二醛含量与过氧化物酶活性呈负相关关系。从薏仁米储藏期间感官及理化性质变化,结合挥发性物质与理化、生化指标的相关性分析得出:薏仁米储藏过程中的陈化主要与醇类、酯类物质的氧化、分解,醛类、酸类物质的形成相关,也与脂类氧化降解密切相关。脂肪酸值与过氧化值可作为判断薏仁米陈化的主要指标。

  • 标签: 薏仁米 陈化机理 品质变化 储藏
  • 简介:了解植物生长及其构成器官的调控机理是生物学上的一个重要目标。植物叶的发育是一个有趣的过程,由多种复杂的途径相互作用进行调控。一方面,叶发育的过程具有很强的可塑性,环境因素可以影响叶最终的大小和形态;而另一方面,植物叶片的发育过程普遍地遵循着一个基本模式,即叶原基从植物地上部分的顶端分生组织周围区起始发育,经过一系列细胞分裂和分化的程序最终发育成成熟的叶。在这一过程中,每一阶段都涉及转录因子、小分子RNA及植物激素等多种调控因素的复杂调控作用,最终形成形态大小固定的一片叶。本综述中主要从植物叶原基发育、叶轴性发育、叶大小发育和叶形发育等方面阐述了植物叶发育过程中各种因素的调控作用

  • 标签: 叶发育 叶原基 叶轴性 叶大小 叶形
  • 简介:健康的白木香并不能产生沉香,目前有真菌侵染、物理伤害、化学伤害及激发子诱导、防御反应诱导结香假说,并由此产生了多种人工促进结香方法。

  • 标签: 白木香 沉香 结香机制 造香技术
  • 简介:“舌尖上的安全”日益备受社会关注,而化学防治仍是当前生产中防治果园害虫利用最广、见效最快的防治手段。文章阐述各类果园杀虫剂的杀虫机理、毒性高低、作用方式、使用方法及用药安全间隔期,对其使用安全性做出评价,并列述当前果树禁用农药名单。

  • 标签: 果园 杀虫剂 杀虫机理 使用安全 评价
  • 简介:采用液谱测定耐性,感性菜豆叶片对草甘膦的吸收及草甘膦传导入根中的量。耐性,感性菜豆吸收,传导草甘膦无差异,耐性,感性菜豆EPSP合成酶提取物中的蛋白质含量分别为3.00mg/mL和3.08mg/mL,EPSP合成酶的比活性分别为2.13nmol.min^-1.mg^-1蛋白和1.97nmol.min^-1.mg.^-1蛋白,但耐性,感性菜豆EPSP合成酶比活性被草甘膦不同浓度抑制的差异大,抑制耐性菜豆EPSP合成酶活性的草甘膦浓度I50为19.2umol/L,而感性的I50为6.3umol/L,两种菜豆对草甘膦的耐性差异在于各自的EPSP合成酶比活性被草甘膦的抑制程序不同。

  • 标签: 菜豆 草甘膦 耐性机理 EPSP 合成酶 除草剂
  • 简介:抗菌剂是一类具有抑菌和杀菌性能的功能制剂,分为无机、有机和天然抗菌剂3种类型。有机抗菌剂是合成类有机物,该类抗菌剂来源丰富,初始杀菌力强,抑菌杀菌效果明显,但毒性大,抗菌长效性、耐热性较差,易迁移,长期使用会产生耐药性等,其研究开发几乎处于停顿状态(夏金兰等,2004)。天然抗菌剂有资源丰富、无毒副作用等优点,但需要通过提取、纯化获得,利用成本高,

  • 标签: 无机抗菌剂 抗菌机理 天然抗菌剂 资源丰富 有机抗菌剂 杀菌性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