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黄斑劈裂(MF)是高度近视后巩膜葡萄肿的最常见并发症之一。本文主要对高度近视MF的发生机制、病理改变、合并病变、自然病程及手术治疗进行综述。

  • 标签: 高度近视 黄斑劈裂 手术治疗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目的:探讨角膜地形图引导的个性化切削术(topographyguidedcustomizedablation,TOGCA)治疗高度散光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06-05/09在我院屈光中心接受TOGCA的散光≥-2.00D的复性近视散光患者53例87眼。术前、术后行角膜地形图检查,分析手术前后角膜散光度及散光轴的变化。结果:术后裸眼视力优于术前最佳矫正视力,差异有显著的统计学意义(P〈0.05),无1例最佳矫正视力下降。术前眼总体散光-2.44±0.47D,角膜散光-2.56±0.58D,均为顺规散光。术后眼残留散光-0.17±0.34D,除1例(2眼)发展了-1.00D的散光,其余患眼均在±0.50D以内,角膜散光-0.10--2.60D,平均-0.98±0.46D,部分角膜散光欠矫与非角膜散光因素正相关。散光轴位变化较术前改变约14.13±19.18度。结论:TOGCA治疗高度散光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安全性和有效性。术后散光较术前明显减小,手术前后角膜散光轴均保持了良好的一致性。

  • 标签: 近视 散光 角膜地形图引导 个体化切削
  • 简介:摘要:高度近视黄斑病变(myopic maculopathy,MM)是高度近视的严重并发症,严重影响患者的视功能。本文基于近视性黄斑病变分类(ATN分类),同时加入圆顶状黄斑这一特殊病理状态,就高度近视黄斑病变及相关治疗做一综述。

  • 标签: 高度近视 黄斑病变 治疗
  • 简介:摘要猴痘是由猴痘病毒引起的人畜共患病,猴痘病毒属于痘病毒科正痘病毒属,是继天花灭绝后能够感染人类的最重要的正痘病毒。自1970年刚果民主共和国发现第一例人感染猴痘病毒病例以来,猴痘主要流行于中非与西非地区。2022年5月6日至7月15日,猴痘在多个国家出现了暴发,已经在全球62个国家和地区发现猴痘病例,并且出现了人际传播,引起了全球的高度关注。人类发现猴痘病毒已经60多年,但是对猴痘病毒的认识和研究还相对有限。因此本文就此次疫情的流行情况、暴发的可能原因以及未来的重点研究方向进行分析,提出应对策略,为猴痘的防控提供科学参考。

  • 标签: 猴痘病毒 正痘病毒属 人际传播
  • 简介:我院对25例高度近视造成的弱视儿童进行治疗,本组25例儿童经过1~3年的治疗观察,结果 (1)25例儿童中以单纯近视(占55.8%)和复性近视散光(占34.9%)多见

  • 标签: 临床观察 例临床 儿童弱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睡眠时长是2022年美国心脏协会更新的心血管健康评估指标中的重要新增项,其他睡眠指标亦与心血管疾病相关。异常的睡眠导致机体处于炎症状态、交感和副交感神经紊乱、氧自由基生成及内皮损伤、代谢异常等,进而导致心血管事件发生,良好的睡眠状态与心血管健康密切相关。我国心血管疾病负担重,居民睡眠情况并不理想,改善居民整体睡眠质量,促进国民心血管健康至关重要。

  • 标签: 睡眠时长 失眠 睡眠呼吸暂停 心血管健康
  • 简介:摘要对于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的治疗一般也是采取手术治疗,主要就是实施屈光晶体置换术,本主要目的就是为了分析该术式的影响因素及预后效果。采用的方法是随机选取某院接受治疗的80例高度近视性白内障患者,共150眼,并对所有准备接受治疗的患者都实施屈光晶体置换术,并在术后观察其最佳矫正视力、术前眼轴长度和眼底情况。

  • 标签: 高度近视白内障 手术预后 临床
  • 简介:摘要构建和谐医院,需要医院管理者们紧紧围绕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将现代医学与人文精神结合,通过人性化的领导艺术、人文型医院文化的培养、和谐医患关系的建立,推动医院发展,实现医院全面系统的和谐。

  • 标签: 以人为本 和谐医院
  • 简介:摘要随着老龄社会的来临,患有慢性疾病的老年人数量呈持续上升趋势,在整个疾病过程中的姑息及赡养服务以及姑息护理的需求将增大。在我国不同民族对死亡的理解不同,衍生出的丧葬习俗,丧葬文化也不尽相同,尤其在藏区,由于信仰因素,藏传佛教讲究“万物有灵”、“生死轮回”之说,死亡只是二者分离,灵魂会在另一躯体继续存在,周而复始。死亡,在藏族大众观念中并非意味着生命的终结,而是预示着新生命的开始,正是这种观念主导着西藏的各种丧葬行为。因此藏区群众缺乏对临终护理知识重要性的意识,加之多数护士的藏语言不通,与患者家属缺乏交流和沟通。在姑息护理过程中患者家属更需要大量的心理护理,同时护士与患者之间真诚的相互关心,体谅,疾病咨询等都可以增强牧区群众对姑息护理工作的认同。影响护患沟通的因素有1.护士的责任素质有待提高;2.家属重医轻护;3.姑息护理本身的专业特点,护士没有时间与家属沟通交流。对策1.加强姑息护理人员的前期教育;2.增强业务知识;3.表扬优秀的护士;4.普及日常生活运用的简单藏语言,加强与藏区群众的沟通,普及疾病的病因,本质,预防并发症及善后的重要性。

  • 标签: 护士 姑息护理 患者家属
  • 简介:高度近视(眼)通常也称病理性近视或变性近视,在巩膜不断延伸变薄的基础上,脉络膜及视网膜发生一系列病理变化。主要有豹纹状眼底、漆裂纹、脉络膜新生血管(CNV)、脉络膜视网膜萎缩、黄斑出血、后巩膜葡萄肿和黄斑劈裂等。随着患病率逐年上升,高度近视已经成为国人第二位最常见的视力损伤和致盲原因。本文就高度近视眼底改变的研究作一综述,希望可以为临床上预测疾病的自然病程,选择治疗方式和治疗时机,提供指导意义。

  • 标签: 高度近视 黄斑 视网膜 脉络膜 病理变化
  • 简介:机体长期高血糖状态是导致糖尿病慢性并发症的主要危险因素.高血糖状态通过在体内的糖基化作用引起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形成糖尿病肾病、视网膜病变、神经病变、心脑血管病变、骨质疏松症等.高度糖基化终产物(AdvancedGlycosylateEndProducts,AGE)是这一系列病理生理改变的重要环节,其作用机理在于AGE改变了部分生物大分子的结构和功能[1].令人关注的是,AGE也被认为是一种衰老分子,在健康人群中随着年龄的增加而在组织中积累,参与衰老过程[1,2].由于糖尿病和衰老均可以导致骨质疏松,而AGE又能同时参与这两种疾病的病理过程,据此推测AGE有可能是老年性骨质疏松和糖尿病骨质疏松的共同致病因素.

  • 标签: 高度糖基化终产物 骨质疏松 AGE AGE抑制剂 骨细胞生物学 骨微结构
  • 简介:目的:探讨去上皮瓣机械法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LASIK)矫治高度近视的临床疗效。方法:对86例169眼高度近视患者施行去上皮瓣Epi-LASIK,术后随访6mo。观察术后刺激症状、角膜上皮愈合时间、视力、屈光度、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程度(haze)。结果:所有患者术后均未主诉明显疼痛,仅表现有轻中度的异物感、畏光、流泪。角膜上皮愈合时间3~4d。术后6mo,全部86例169眼术后等效球镜均在±1.00D以内,未见最佳矫正视力下降,23眼(13.6%)最佳矫正视力提高1行以上。术后1mo,142眼(84.0%)角膜haze为0级,27眼(16.0%)角膜haze为0.5级;术后3mo,2例4眼不明原因出现3级haze;术后6too,所有患者角膜haze均为0级。结论:去上皮瓣Epi—LASIK治疗高度近视安全、有效,具有良好的可预测性和稳定性。个别患者在术后发生不明原因的迟发性haze有待于进一步研究。

  • 标签: 机械法准分子激光上皮瓣下角膜磨镶术 上皮瓣 高度近视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加会阴体高度的阴道紧缩的方法。方法应用阶梯褥式缝合提肛肌,合并保留阴道粘膜双重加固会阴体高度的阴道紧缩术。结果2006年3月至2008年12月共施术143例无并发症,随访至今效果良好。结论该方法安全简单,阴道达到预期有效的张力;并加固会阴后区会阴体的高度,阴道抗松弛能力较强。

  • 标签: 阴道松弛 阶梯褥式缝合 保留阴道粘膜
  • 简介:目的探讨和评估微型角膜刀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epipolislaserinsitukeratomileusis,Epi—LASIK)与准分子激光角膜上皮瓣下磨镶术(laserepithelialkeratomileusis,LASEK)治疗中高度近视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Epi-LASIK组31例(59眼)和同期LASEK39例(75眼),Epi—K微型角膜上皮刀(平推型)进行Epi—LASIK术(MoriaEpi刀须负压45S才达到规定指标)。LASEK采用20%乙醇浸润20~30S,临床观察两者术后症状、视力、角膜上皮瓣愈合特点及视觉质量等。结果Epi—LASIK组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达术前矫正视力占92.35%,LASEK组术后6个月裸眼视力达术前矫正视力占93.83%。主要并发症有术后部分少许角膜上皮下雾状混浊(Haze)形成及继发高眼压。两组术后对比敏感度提高,出现眩光差异无显著性意义。结论Epi—LASIK及LASEK术均可安全,有效的矫治中高度近视。两者的长期疗效有待观察。

  • 标签: 角膜切削术 上皮下 激光 近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儿童高度近视重度弱视手术治疗的临床疗效。方法对温州医学院眼视光医院收治的3例9~14岁弱视治疗无提高的高度近视重度弱视儿童患者,先行后巩膜加固术(posteriorsclerareinforcement,PSR),再行有晶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Phakicintraocularlens,PIOL)。术前平均等效球镜度(SphereEquivalent,SE)为-19.81D(范围-11.5~26.5D),最佳矫正视力(BCVA)为20/400~20/160。平均随访4月(1月~6月),比较术前及术后的视功能。结果患者均能良好耐受手术,均未出现手术并发症,最佳戴镜矫正视力(BSCVA)PSR后为20/200~20/100;PIOL后为20/200~20/50;PIOL术后平均屈光度+0.56D(范围0~+1.0D),所有患者生活质量均有提高。结论儿童高度近视重度弱视患者先行后巩膜加固术,再行有晶体眼人工晶体植入术,都能不同程度地提高最佳矫正视力,使后续的弱视治疗容易且疗效提高。

  • 标签: 儿童高度近视 重度弱视 手术
  • 简介: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