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8 个结果
  • 简介:管道的现场防腐层补口往往是腐蚀控制系统中的薄弱环节。需要特别关注用于现场补口的防腐涂料,因为其受到现场施工条件的限制,其必须与管道预制防腐层相容,现场作业时间十分有限,而环境条件是多变的。美国3M公司防腐产品分公司已经研究开发出一种半互穿网络聚合膜补口新方案一防护网络涂层(ProtectiveNetworkCoating,简称PNC),其可以作为近海管道现场加强型补口材料,有助于世界各地海上油气开发项目的管道保护。防护网络涂层(PNC)不需要聚烯烃粘接剂,就能够粘附在熔结环氧粉末(FBE)涂层上。防护网络涂层(PNC)适合与聚丙烯(PP)面层配套使用,能够使工厂预制聚丙烯管道防腐层与现场补口形成完整密封的防腐系统。

  • 标签: 防腐层补口 半互传网络聚合物 防护网络涂层 与PP面层配套使用
  • 简介:PTC旗下公司、领先的联网(IoT)平台供应商ThingWorx日前宣布,以开发结构健康监测解决方案著称的意大利创业公司SmartPatch选择ThingWorx开发平台,用以监测和分析来自其无线互联应用程序的数据。这些SmartPatch应用程序可帮助监测建筑、桥梁、隧道和纪念碑的结构完整性。

  • 标签: 结构健康监测系统 开发平台 无线互联 物联网 应用程序 结构完整性
  • 简介:本文介绍一种新研制成功的特别适合于人造金刚石电解渣碎细化的搓揉机的机械构造、工作原理、性能特点及其在物理除杂提纯工艺中的使用效果。

  • 标签: 人造金刚石 电解渣 碎解 搓揉机 破碎 提纯
  • 简介:日本研究人员近日表示碳化钨添加有助于提高含碳纳米管连接部位的强度。在最近的试验当中,日本研究人员发现通过添加碳化钨添加能够有助于提高其机械的操作性能、导电性能,改善原有连接部位的金属强度不足情况。

  • 标签: 金属强度 碳纳米管 添加物 硬质合金 日本 连接部位
  • 简介:为了解决300MW发电机定子槽线圈的异常升温现象,利用扣描电子显微镜、能谱仪和红外光谱,对定子空芯铜导线中的结垢进行了表征和分析。结果表明,结垢是聚四氟乙烯粘结树脂、玻纤束、密封胶及腐蚀氧化铜;定子槽线圈的异常升温是由外部引入的几种结垢堵塞空芯铜导线引起的。

  • 标签: 结垢物 水冷系统 表征 腐蚀
  • 简介:提出一种从黑泥中回收利用钛的新工艺,该工艺包括NaOH水热转化、水洗和H2SO4浸出制备TiO2。在优化的反应条件下,即NaOH溶液浓度为50%(质量分数)、NaOH/黑泥质量比为4:1、反应温度为240°C、反应时间为1h和氧气分压为0.25MPa,钛转化率可达97.2%,主要含钛产物是Na2TiO3。非目标产物Na2TiSiO5在水洗中保持稳定,在水热反应中提高NaOH浓度可以抑制Na2TiSiO5的生成。水热产物经过水洗后,97.6%的Na^+可以回收。含有NaOH的溶液经过浓缩之后可以回用。在较低温度下,水洗物料中96.7%的钛能被较低浓度的硫酸浸出得到钛液。利用所得钛液进一步制备合格TiO2产品。

  • 标签: 黑泥 钛回收 NaOH水热转化 水洗 H2SO4浸出
  • 简介:通过在H2中煅烧沉积在膨润土表面的MoS3,制备纳米MoS2/膨润土复合。利用热重分析、X射线衍射、扫描电镜和透射电镜等对获得的复合进行表征。结果表明:纳米MoS2微粒分布在膨润土表面并形成层状结构,层间距大约为0.64nm。获得的复合具有优良的脱除甲基橙的性能,并受到复合用量、甲基橙初始浓度、温度和pH值等操作条件的影响,但不受光源的影响。复合脱除甲基橙属于吸附机理,符合准二级动力学模型。

  • 标签: 二硫化钼 膨润土 纳米微粒 光催化 吸附 有机染料
  • 简介:采用真空熔炼方法制备Al2Ca金属间化合并将其添加到AZ31镁合金中,研究其添加量对铸态AZ31镁合金晶粒细化的影响,同时讨论其晶粒细化机理。结果表明:添加1.1%Al2Ca(质量分数)可使得铸态AZ31镁合金晶粒尺寸从354μm细化到198μm,且经Al2Ca细化后,合金晶粒的热稳定性良好。晶粒细化的机理是溶质效应和Al2Ca的异质形核协同作用。

  • 标签: AZ31镁合金 Al2Ca 晶粒细化 机理
  • 简介:国内最先进、最大功率的HWF-160ITER第一壁激光焊接工作站近期通过项目验收,并投入到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第一壁半原型认证部件的焊接装配中。这标志着ITER增强热负荷第一壁板的首台关键生产制造设备已达到设计指标和投产要求,将成为2017年该部件全尺寸原型件的制作和后续采购包部件的批量生产的坚强后盾。同时,还可为核电、航空航天等其他领域提供高端制造技术服务。

  • 标签: 先进激光 国内先进 核西
  • 简介:1、引言在提高多层印制电路板层数的同时,不断增加了对其可靠性和电性能的要求,原来的氧化、黑化处理技术逐渐被冷落,而“Cu/有机”功能性金属(organsmetallic)表面处理,以增强附着力的方法逐渐受到重视。这种方法有两方面的优点,一是使铜箔表面高低不平的粗糙结构更强化,二是在铜箔的表面上生成一层有助于增强粘接力的功能性金属膜。所以有如此好处,主要是得益于采用新的处理溶液在对铜箔表面产生微蚀作用的同时并形成了有助于粘接的功能性结构。

  • 标签: 表面处理 技术简介 有机物 粘接性 铜箔 CU
  • 简介:采用纯Al片表面浸Zn后再电镀厚Cu层的方法制备Cu/Al层状复合材料。在473~673K温度范围内对该复合材料进行退火,研究退火过程中Cu/Al界面扩散与反应、界面金属间化合(IMCs)层的长大动力学以及Cu/Al层状复合材料电阻率。结果表明,经过473K、360h的退火处理,未观察到Cu.AlIMCs层,显示Zn中间层能有效抑制Cu/Al界面扩散。可是,当复合材料经573K及以上温度退火时,Zn层中的Zn原子主要向Cu中扩散,从Al侧到Cu侧形成CuAl2/CuAl/Cu9Al4三层结构的反应产物。IMC层遵循扩散控制的生长动力学,Cu/Al复合材料的电阻率随退火温度及时间的增加而增大。

  • 标签: Cu.Al金属间化合物 层状复合材料 电镀 界面反应 生长动力学 电阻率
  • 简介:研究了立方碳化Cr3C2、VC以及稀土La添加剂对WC-Co合金中WC晶粒形貌以及合金硬度与韧性的影响。为了强化烧结过程中WC晶粒生长的驱动力,采用具有高烧结活性的纳米W和纳米C为原料。为了获得合金中WC晶粒的三维形貌,采用扫描电镜直接观察合金烧结体的自然表面。结果表明,合金添加剂对WC晶粒形貌及其粒度分布特征以及合金的硬度与韧性有较大影响。由于均质三角棱柱形板状WC晶粒的形成,WC-10Co-0.6Cr3C2-0.06La2O3合金具有极佳的硬度与韧性组合。讨论了合金中WC晶粒形貌的调控机制以及合金中WC晶粒形貌特征对合金性能的影响。

  • 标签: 硬质合金稀土晶粒生长板状晶WC硬度韧性
  • 简介:以Ti+Ni+B4C粉末混合为原料,利用激光熔覆技术在TA15钛合金基材表面制得TiB-TiC共同增强TiNi-Ti2Ni金属间化合复合涂层。采用OM、SEM、XRD、EDS及AFM等手段分析激光熔覆涂层的显微组织及磨损表面,测试涂层的室温干滑动磨损性能。结果表明,激光熔覆TiB-TiC增强TiNi-Ti2Ni金属间化合复合涂层熔覆具有独特的显微组织,菊花状的TiB-TiC共晶均匀分布在TiNi-Ti2Ni双相金属间化合基体中。由于高硬、高耐磨TiB-TiC陶瓷相与高韧性TiNi-Ti2Ni双相金属间化合基体的共同配合,激光熔覆涂层表现出优异的耐磨性。

  • 标签: 金属间化合物复合材料涂层激光熔覆磨损
  • 简介:通过第一性原理计算方法研究了Mg-Al-Ca-Sn合金中主要强化相Mg17Al12,Al2Ca,Mg2Sn和Mg2Ca的结构稳定性、电子结构、弹性常数和热力学性质。计算所得晶格常数与实验值及文献值吻合。合金形成热和结合能计算结果表明,Al2Ca具有最强的合金形成能力及结构稳定性。通过对这些化合的态密度、Mulliken电子占据数、金属性和差分电荷密度计算分析了其结构稳定性的机制。通过计算Mg17Al12,Al2Ca,Mg2Sn和Mg2Ca的弹性常数,推导出了各相的体模量、剪切模量、杨氏模量和泊松比。热力学性质计算结果表明,Al2Ca和Mg2Sn的Gibbs自由能低于Mg17Al12,即Al2Ca,Mg2Sn的晶体结构稳定性优于Mg17Al12相。因此,通过添加Ca和Sn元素可以提高Mg-Al系合金的热力学稳定性。更多还原

  • 标签: Mg-Al系合金 第一性原理计算 电子结构 弹性性质 热力学性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