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6 个结果
  • 简介:以氢化钛、氢化钇、氧化铁和Fe-Cr-W气雾化预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球磨得到Fe-14Cr-3W-0.5Ti-0.31Y-0.22O合金粉末,经压制、烧结制备出纳米氧化物弥散强化铁体合金。采用激光粒度仪、XRD、SEM和TEM表征粉末和预烧坯的显微结构。研究结果表明,粉末粒径随球磨时间增加呈先增大后下降,冷焊主导变形机制向破碎主导机制的转变点发生在球磨24h。XRD谱显示氢化物和氧化铁均已溶解于铁体基体,48h球磨粉末没有发现第二相粒子的存在。球磨48h后过饱和的Y、Ti、O铁体固溶体在随后的加热过程中析出尺寸为5nm左右的弥散相颗粒,这种第二相粒子非常稳定,即使1200℃保温8h仍不发生明显长大,起着强烈钉扎位错的作用。

  • 标签: 机械合金化 氧化物弥散强化 氧化铁
  • 简介:以AgNO3为原料,抗坏血酸为还原剂,甲基纤维为分散剂,采用化学液相还原法制备超细银粉,研究温度、分散剂用量、pH值等对银粉分散性、粒度和形貌的影响。结果表明,反应温度对银粉形貌有很大的影响,当温度为25和30℃时,银粉为不规则的类球形;当温度为40、50和60℃时,银粉均为树枝状。分散剂用量越大,银粉的分散性越好。pH值对银粉粒度有很大的影响,随pH值增加,银粉粒度逐渐减小,当pH值从2增加至10时,所得银粉粒度分别为2.26和0.053μm。最佳工艺为:温度为25℃,pH值为2,分散剂与抗坏血酸质量比为0.02,所得银粉分散性良好,平均粒度为2.21μm。

  • 标签: 超细银粉 甲基纤维素 分散剂 化学还原
  • 简介:选择可疑为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其中临床确诊有39例,分别用比浊法、碘-淀粉酶比色法进行血清脂肪酶、淀粉酶二种方法联合检测,结果39例患者中,脂肪酶和淀粉酶阳性率分别为92.3%、69.2%。观察39例确诊病例,8h内抽血检测脂肪酶、淀粉酶,二者都升高;12-24h内,血清淀粉酶达高峰,是参考值的3倍,脂肪酶继续升高;48h后,淀粉酶开始下降,脂肪酶达高峰,大于参考值3倍以上;第3天,淀粉酶降至正常,脂肪酶仍高于正常值上限;第6、8天,淀粉酶雏持正常水平,脂肪酶开始下降,但仍高于正常值上限;第10天后,脂肪酶降至正常。揭示急性胰腺炎时,血清淀粉酶增高时间较短,易漏诊,脂肪酶升高可持续10天,对诊断急性胰腺炎有较高特异性,将脂肪酶、淀粉酶二者联合检测有助于急性胰腺炎的诊断和预后的判断。

  • 标签: 脂肪酶 淀粉酶 胰腺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