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70 个结果
  • 简介:详细介绍了化隆县饲草料资源及利用现状、开发前景等,结合实际,提出了提高饲草料利用率,加快农区畜牧业发展的建议与措施.

  • 标签: 饲草 饲料 资源 开发 利用
  • 简介:做好档案工作为青海草地畜牧业服务邬琼华(青海省草原总站810001)档案是历史的真实纪录,是信息、凭证和科学依据。档案事业是维护党和国家历史真实面貌的重要事业。档案工作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一项科学性、条件性和服务性的工作。自觉服从并服务于经济建设这...

  • 标签: 草地畜牧业 档案工作 草原建设 档案事业 历史真实 现代化建设
  • 简介:本文论述了遥感、地理信息系统、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在西藏第二次草原资源普查中草原类型数据形成的技术方法。构建基于遥感技术的野外样点数据采集、综合多源数据建立草原分类系统、面向对象分类技术生成图形与属性数据等技术集成体系。野外采集样点2432个,建立遥感影像解译标志,测定草原类型及其生境与植物生物学特征。基本信息源为TM数据,参考信息源为SPOT数据;基于上世纪80年代西藏草原类(亚类)分类系统框架,依据样点资料建立草原类型分类系统;在eCognition软件支持下,通过影像多尺度分割、最邻近和隶属度函数法信息提取与人机交互式修正,快速精准完成了西藏草原类型数据的集成。

  • 标签: 草原类型 3S技术 图形数据 属性数据 集成技术
  • 简介:借助"天圻"(智能气象站)和"智墒"(土壤墒情传感器)两种类型物联网设备,于2017年5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对布置在赤峰市阿鲁科尔沁旗蒙草基地,涉及人工牧草生产单元的一定数量气象、土壤水分和温度指标,进行监测采集数据,再通过对数据检测分析和统计分析,初步总结出能代表该地生产单元的降雨量、风向、风速、植物ET根系分布/分层耗水量、土层水分(总和、分层)、地表积温等指标数据客观实际和变化规律。

  • 标签: 物联网 人工牧草 生产单元 气象指标 土壤指标 变化规律
  • 简介:章祖同,男,1925年8月出生于江苏省苏州市,中国共产党党员,中国民主同盟会会员。1950年毕业于南京大学农学院农艺系,同年去哈尔滨入东北农学院农业生物俄文研究生班,学习当时先进的原苏联农业生物科学,于1952年毕业留校任教,后调入内蒙古农牧学院工作,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

  • 标签: 资源学 中国共产党 草地 农业生物 农学院 南京大学
  • 简介:为了摸清青海省大通种牛场草地和牲畜资源,2001年8月对该场草地资源做了详细调查,结果表明,全场土地总面积558.66km2,草地总面积4.98×104hm2,其中可利用面积4.74×104hm2,占土地总面积的84.84%.草地质量较好,生产能力较高.

  • 标签: 大通种牛场 草地资源 特征
  • 简介:刘德福,男,汉族,1935年9月生,内蒙古赤峰市翁牛特旗人,中共党员。1960年毕业于原内蒙古农牧学院畜牧系,留校任教,教授,博士生导师。1984年至1993年曾任内蒙古农牧学院草原系主任。

  • 标签: 草原 资源学 博士生导师 内蒙古 翁牛特旗 赤峰市
  • 简介:通过资料分析,祁连山是伸向中国西部荒漠的一个“绿岛”,但近几十年来,由于全球气候暖干化和人类活动的干扰,域内湿地资源如地表径流、湖泊、沼泽化草甸和雪山冰川等正在减少和萎缩,境内水资源环境日趋恶化,预示今后向下游供水量会越来越少,我国西部地区水资源紧缺局面会更加严峻。同时还警示人们切实保护好该区域的湿地资源,将是今后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

  • 标签: 保护 祁连山地 湿地资源
  • 简介:青藏高原是世界上高寒类牧草的物种资源,许多野生牧草的抗寒、抗旱等抗逆基因和特殊种性是弥足珍贵的种质资源,而地处青藏高原的青海省在牧草种质资源保护和利用方面有着其独特的优势。青海省目前已收集整理入库的牧草种质资源有1548余份,其中禾本科1180份、豆科358份、其他科10余份。经选育出的8个多年生禾本科牧草品种和8个一年生饲草品种已成为高寒牧区适宜种植的当家品种。本文深入分析了青海省在饲草种质资源保护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几个重要的保护和利用措施。指出在保护和利用优良牧草种质资源的同时,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青海 饲用植物 种质资源
  • 简介:对青海省野生甘草资源、生态适应性及市场需求进行了分析,指出发展甘草种植产业是保护野生药用植物和草地环境、增加农牧民收入的重要措施;介绍了适宜青海人工栽培甘草的种植技术。在柴达木地区使用该技术,移栽2年和3年后,分别收获干草2676kg/hm^2、3265.5kg/hm^2;甘草质量以育苗移栽3~4年的最好、移栽2年的次之、直播2年的较差;平均可收入9796~12042元/hm^2.a

  • 标签: 甘草 资源 栽培技术
  • 简介:本文阐述了白腐真菌的资源以及白腐真菌对秸秆的降解原理,利用白腐真菌和其他微生物进行的混菌发酵,以及白腐真菌的应用前景;这对发酵饲料,工业化生产有重要意义。

  • 标签: 白腐真菌 秸秆 饲料
  • 简介:位于青藏高原的青海天然草地,是世界上高寒类牧草的种质资源。天然草地上野生牧草的优良品质,如抗寒、抗旱等抗逆基因和特殊种性是在世界其他地区所无法寻觅的,也是弥足珍贵的种质资源。据2007年调查统计,青海省有禾本科植物59属257种32个亚种及变种,并且已经有不少引进种和栽培种,已成为高寒牧区适宜种植的当家品种。因此,保护青海天然草地上极具挖掘潜力的牧草种质资源,深入研究和合理开发利用牧草资源是十分必要的。

  • 标签: 青海 优良牧草 种质资源
  • 简介:针对草原生态领域数据规模大、数据结构复杂、空间数据挖掘能力不足等问题,研究了大数据技术在草原生态领域的数据分析体系中的综合应用.草原生态大数据平台的搭建是以宏观尺度上的生态系统为对象,在充分研究草原“水、土、气、人、草、畜”等要素的特点和规律的基础上,建立草原生态安全屏障相应的原则、方法和指标体系,集成不同区域草原生态基础数据、生态修复技术与标准,综合利用互联网、云计算、“3S”技术(GIS、GPS和RS)等信息化技术手段,把各种相关草原生态信息实现规范化采集与更新,实现生态基础数据、植物种质资源、生态修复技术等信息要素互通共享,可以为不同区域中草原生态资源的合理利用以及生态保护提供判断依据,进而为生态修复工程实施、生态产业发展提供科学指导,为区域的生态安全问题提供精准服务,以满足社会、经济、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需求.

  • 标签: 草原 大数据 生态修复 生态产业
  • 简介:浅谈民和县草场资源基本特点及利用、改良意见郭宏山(青海省民和县官亭镇兽医站810800)民和县草场资源丰富,全县共有草场面积11万hm2,其中可利用草场面积9.12万hm2,占草场总面积的82.8%。由于地处黄土高原向青藏高原过渡的地带,自然条件特殊...

  • 标签: 草场资源 基本特点 民和县 牧草生长 优良牧草 草地类型
  • 简介:目前,我国草原生态建设已进入治理与破坏相持的关键时期,探索草原生态治理与地方特色产业的相结合的发展路子是生态建设是否成功的关键。阿拉善盟人民通过对干旱荒漠地区梭梭的保护、治理与利用,大力发展沙产业,带动了梭梭、苁蓉的蓬勃发展,从而带动了整个阿拉善地区区域性生态建设的发展,带动农牧民脱贫致富,为促进生态自然恢复和社会经济协调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 标签: 阿拉善盟 生态环境 梭梭林 肉苁蓉
  • 简介:采用定点采集与路线网捕法,研究了祁连山中段的蝶群落结构和物种多样性及其资源分布特点。结果表明:共捕获蝶类2500余号,隶属于6科35属53种,其分布划规为5个生态群落:1)山缘农田群落23种,占43.4%;2)山地草原群落13种,占24.5%;3)森林草原群落13种,占24.5%,4)高寒灌丛草甸群落22种,占41.5%;5)裸岩群落6种,占11.3%。以山缘农田群落和高寒灌丛草甸群落中种数最多,裸岩群落中种数最少。

  • 标签: 祁连山中段 蝶类群落 资源分布 青海
  • 简介:在前人研究基础上,结合从事唐古特大黄的研究实践,对唐古特大黄的资源现状、存在问题、导致资源危机的内外原因等进行剖析,为唐古特大黄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参考。

  • 标签: 唐古特大黄 野生资源 保护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