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美国得克萨斯技术大学健康科学中心McCall等报告,正在服用华林的患者在加用阿奇霉素后,其国际标准化比值(INR)未发生明显变化。

  • 标签: 阿奇霉素 华法林 INR值 国际标准化比值
  • 简介:对中国药典(2005)一部中联合选用TLC和HPLC检验同一种中药的情况进行了统计分析,并提出改进意见.

  • 标签: 联用TLC和HPLC 检验同种中药
  • 简介:目的考察生产过程中疏肝脾片的芍药苷含量变化。方法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考察疏肝脾片主要指标成分芍药苷在原生产各环节中(水提液、精制液、干燥品等样品)的提取率、损失率、转移率。结果芍药苷在水提取过程中损失率最高。结论提高芍药苷含量的关键在于改进提取工艺。

  • 标签: 芍药苷 动态考察 高效液相色谱法
  • 简介:吹口哨该健身法老少成宜,可以锻炼腹式呼吸,提高肺活量,并能锻炼脸部肌肉,有美容效果。具体做法是:深吸一口气,然后撅起嘴巴,模仿吹口哨的姿势,慢慢将气吐尽。

  • 标签: 养生法 易学 腹式呼吸 美容效果 健身法 肺活量
  • 简介:有些中老年人常因急性腰背痛、骨折、急性心肌梗死等原因需长期卧床休养,活动减少可导致皮肤褥疮、肌肉萎缩、骨质疏松、关节挛缩、食欲减退、便秘、肾结石、尿路感染、肺部感染、深静脉栓塞以及焦虑和忧郁等一系列的并发症。所以中老年人有必要掌握一些简单易行的床上运动。

  • 标签: 卧床患者 中老年人 运动 并发症 肌肉萎缩 挛缩
  • 简介:纤维胃镜问世已30余年。迄今为止,常规插镜步骤让病人作吞咽动作,术者顺势将镜插入食管,增加了病人的痛苦,有时出现术者的进镜患者的吞咽不协调时,造成插镜困难。自1989年11月至1993

  • 标签: 纤维胃镜 协调时 吞咽动作 喉咽部 镜体 操作方法
  • 简介:血糖水平,即葡糖血清血红蛋白经非酶糖化作用生成的HbAIC,是评价糖尿病控制水平的长期指标。然而,葡糖不仅Hb也和其他许多蛋白的β—氨基发生非酶糖化反应并且有普遍性。迄今为止,已有硫代巴比妥酸(TBA)显色法、柱层析、二维电泳、尿糖纸片等等,各具优势。我们将手工和仪器两用的葡糖氧化酶—过氧化物酶(血糖测定试剂盒)果糖胺(氯化硝基四氮唑蓝,NBT)用于临床对比测定糖化蛋白3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 标签: 血清糖化蛋白 果糖胺 对比观察 酶法 糖化血清蛋白 非酶糖化反应
  • 简介:由于联苯胺检测粪便隐血存在较高的假阳性,而胶体金敏感度高,特异性好,因此临床上用单克隆抗体胶体金试条逐步取代了联苯胺方法。为此我们对这两种方法进行了比较验证。

  • 标签: 粪便隐血 消化道出血 实验室技术和方法
  • 简介:1例80岁男性高血压病、动脉粥样硬化、风湿性心脏病、心房颤动患者长期口服华林钠(3mg,1次/d),国际标准化比值(INR)维持在2.00~3.00。因肺部感染伴发热加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4.5g,1次/8h)静脉滴注、复方氨林巴比妥(2ml)肌内注射、洛索洛芬钠(30mg)口服等。加药前凝血酶原时间(PT)27s,INR2.45。2d后,患者出现痰中带血。次日停用华林钠。停用华林钠第2天,患者突发左上腹剧烈胀痛并可触及包块,触痛明显,当日PT42s,INR4.46。次日腹部超声检查示左侧腹直肌内有4.5cm×2.7cm×1.5cm囊性结构,腹部CT检查见左侧腹直肌内圆形高密度影,考虑左侧腹直肌内血肿可能性大。立即给予维生素K110mg,1次/d肌内注射,停用哌拉西林钠他唑巴坦钠,换为头孢他啶。2d后,患者腹痛基本消失,PT16s,INR1.11。1周后恢复口服华林钠(起始量2.25mg,1次/d),并根据INR调整剂量。1个月后腹部超声复查示血肿明显减小(3.5cm×0.8cm)。

  • 标签: 华法林 腹直肌 血肿
  • 简介:目的:考察阿司匹林林联用肠吸收变化情况。方法:建立大鼠在体分肠段单向肠灌流模型,应用重量校正灌流液体积,并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灌流液中阿司匹林、华林对映体的浓度,分别计算其吸收速率常数(Ka)和表观吸收系数(Papp),定量比较单用组、联用组和诱导组中阿司匹林、S和R-华林的肠吸收差异。结果:单用华林组相比,合用阿司匹林组中S和R华林的吸收无明显变化(P>0.05),阿司匹林诱导组中S和R-华林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的吸收显著降低(P<0.05);单用阿司匹林相比,合用华林组和华林诱导组中阿司匹林在各肠段的吸收均无明显变化(P>0.05)。结论:长期使用阿司匹林对华林对映体在十二指肠和空肠段的吸收有抑制作用,且不存在立体选择性,而华林对阿司匹林的吸收影响不明显。

  • 标签: 阿司匹林 S-华法林 R-华法林 肠吸收 HPLC 药物相互作用
  • 简介:生物燃料(biofuels)是指通过生物资源生产的燃料——乙醇和生物柴油,是可再生能源开发利用的重要方向。综述利用微生物将农业废弃物发酵生产乙醇、丁醇过程中的技术难题,包括生物质的预处理、发酵方式、生物燃料的分离以及微生物利用藻类生产甘油三酯和脂肪酸,如藻类的收集、胞内脂质的提取等方面的问题,并对遇到的技术难题作了分析。

  • 标签: 微生物 微藻 生物质 生物燃料 乙醇 丁醇
  • 简介:摘要:目的 提升我院药品不良反应(ADR)上报数量质量。方法 对比PDCA循环管理实施前后ADR主要观察指标(上报数量、上报率、新严比、省市排名)的变化。结果 实施PDCA循环管理后,上报数量、上报率、新严比稳固提升,省市排名显著上升。结论 运用PDCA循环管理模式,能有效提高ADR监测上报的数量质量。

  • 标签: PDCA循环 不良反应 上报数量 上报质量
  • 简介:目的研究一定剂量的钒酸盐的降糖作用糖激素变化的关系。方法采用管饲喂饲Wistar大鼠20mg·kg^-1·d^-1正钒酸钠(VA)共2wks,观察口服葡萄糖耐量(OGTT)、胰岛素释放曲线、胰高血糖素(Glc)、皮质酮(Cor)、体重的变化。结果Va不影响正常大鼠的OGTT和血浆Glc和Cor水平,而抑制体重的增长;Va显著改善STZ糖尿病大鼠的OGTT,并使升高的Glc和Cor正常化,而低体重和低水平的胰岛素释放曲线无明显改善。结论提示该剂量的Va可有效地降血糖,纠正糖尿病糖代谢和激素紊乱,但对体重仍有较明显的副作用。

  • 标签: OGTT 理糖激素 钒酸盐 糖尿病 胰高血糖素 皮质酮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绩效考核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的运用实际效果。方法 把我院2018.01月--2019.01月间未实施此法的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情况归为A组对照组;把2019.02月--2020.01月间实施此法的神经外科护理管理情况为B组观察组;对照两组实际情况并分析。结果 绩效考核实施后护理人员的满意度和护理质量明显高于绩效考核实施前,护理安全明显提升,其中护理安全由原来的(95.98±0.29)分提升到现在的(99.25±0.36)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绩效考核在神经外科护理管理中实际效果显著。

  • 标签: [] 神经外科 护理管理 绩效考核法 应用实效
  • 简介:【摘 要】目的:对高效液相色谱在药品检验中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选取银杏黄铜作为研究对象,采用平均分配法,将样品分为两份,一份为对照组,另一作为观察组。对照组样品给予薄层色谱检测;观察组给予高效液相色谱。对比两组药物分析中的山茶素、异鼠李素等物质的分离率、纯度、回收率等。结果:观察组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其山茶素、异鼠李素分离率明显高于对照使用薄层色谱,结果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0.05)。结论:对于药品的监测而言,采用高效液相色谱具有更好的检测效果,其检测准确率相对要高。这便能够精确反应出药物中的有效成分、药用价值等,这种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 标签: 高效液相色谱法 药品检验 效果分析
  • 简介:目的对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测尿白细胞和镜检结果进行比较分析。方法对300份门诊患者留取的随机尿立即按照操作规程进行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检查和尿沉渣显微镜检查。结果尿液分析仪干化学法不能替代对病理性尿标本的显微镜检查。

  • 标签: 干化学法 显微镜检法 尿液白细胞 结果 分析
  • 简介:林是最古老、最常用的香豆素类口服抗凝药,临床上广泛用于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的一级和二级预防,心房颤动血栓栓塞的预防,减少关节置换手术、人工心脏瓣膜置换手术等外科大手术后静脉血栓的发生率[1]。非瓣膜病房颤研究荟萃分析结果显示,华林可使卒中的相对危险度降低64%,全因死亡率降低26%[2]。华林的化学结构维生素K相似,通过竞争性抑制维生素K环氧化物还原酶复合体,使环氧型的维生素K不能向还原型的维生素K转变,导致凝血因子Ⅱ、Ⅶ、Ⅸ、Ⅹ以及蛋白质C和蛋白质S的谷氨酸残基无法进行羧化,停留在无凝血活性阶段,从而产生抗凝作用。华林的治疗窗较窄,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达标时不同患者实际剂量的差异可达10倍以上。剂量不足难以产生有效的抗凝作用,过量则可导致出血,危及生命。剂量达标成为困扰临床医师和患者、制约华林应用普及的最重要问题。尽管口服华林抗凝治疗是房颤患者预防缺血性卒中发生的首选治疗,但目前我国房颤患者华林使用率极低。

  • 标签: 华法林 个体化给药 静脉血栓栓塞性疾病 基因组学 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相对危险度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