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6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在降低急诊危重患者转运缺陷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19年1月12日至2019年1月26日随机抽取140例危重患者现场查检。通过追踪140例危重患者的转运过程,发现所存在的问题,通过品管的方式对急诊危重患者转运过程中存在的缺陷进行总结与分析,并提出有效的整改措施,对比改前后的缺陷问题。结果在开展品管后,急诊危重患者的转运缺陷大幅度下降。结论在医院急诊危重患者转运的过程中实施品管圈进行管理,有效的降低了患者不良事件的发生,从而避免医院纠纷的产生,效果十分显著,值得大面积推广实施。

  • 标签: 急诊危重 转运 不良事件 品管圈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管活动在路脑外伤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方法:选取本院于2020年1月至2021年1月间收治的70例颅脑外伤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进行分组,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3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采用品管活动护理。结果:在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方面,实验组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品管活动在路脑外伤手术护理中的效果明显,能够有效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提高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和使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颅脑外伤手术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开展品管(QCC)活动,降低脑卒中患者失眠的发生率。方法:成立品管,选定“降低脑卒中患者失眠的发生率”为主题,对陕西省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50例脑卒中失眠患者进行分析,得出心理因素、疾病因素及肢体疼痛是影响患者失眠的主要原因。通过头脑风暴法、绘制甘特性图,找出要因及真因,并制定睡眠相关知识宣讲、应用中医适宜技术,贝多芬舒眠治疗仪针对性措施。最后,对比品管前后脑卒中患者失眠发生率、护理人员相关知识及技能掌握情况、患者满意度等指标评价效果。结果:脑卒中患者失眠发生率率从活动前的38%下降至 19%,护士在失眠相关理论知识及操作考核中,成绩均有提升,病人满意率从活动前的95%提升到98.6%,以上指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品管圈 失眠 基础护理 脑卒中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品管在降低护理文书漏项率中的应用疗效。方法:在头颈二科自2022年4月护理文书管理中开展品管活动,随机抽取2022年4月-2022年10月200份护理文书为本次研究对象,按照护理文书书写过程中是否开展品管管理模式分为对照组(100份:未开展品管护理模式而行常规护理模式)与实验组(100份:开展品管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护理文书管理效果。结果:实验组患者护理文书漏项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组间数据差异明显(P

  • 标签: 品管圈管理 护理文书 漏项率
  • 简介:[摘要]  目的:探讨品管(QCC)在改进临床药学服务质量中的应用。方法:抽取2019年6月—2020年5月间开展的药学服务资料为实施前组,另抽取2020年6月—2021年5月间实施QCC干预管理的药学服务资料为实施后组,比较两组不同管理方法药学服务质量的差异。结果:实施后组运用品管管理工具后药学服务开展的项目、数量、质量均显著高于实施前组。结论:通过品管质量管理工具的应用,能够显著提高临床药学人员工作积极性,促进临床的合理用药,改善临床药学服务质量,提升医院综合管理水平。

  • 标签: []  品管圈   临床药学   药学服务质量
  • 简介:目的降低门诊药品周转天数,减少药品积压,提高医院资金利用率,提高医院的药事管理水平。方法引入品管理念,采用评价表、流程图、雷达图、检查表等方法,引导员工积极参与药事管理过程,促进沟通,增强工作责任心。结果拟定了4个对策:一是设定每一种药品的库存上下线,二是完善领药制度,领用药品超过库存上线时,需要科主任同意;三是确定可拆零药品品种,减少药品领用过多;四是修订备用药品管理制度。有形成果方面,门诊药品周转天数由改善前的11.6d降低到6.3d,目标达标率为115.22%;无形成果方面,全体员工积极性与责任性明显增强。结论品管活动在门诊药房取得良好效果,药学人员熟练掌握品管应用方法,为进一步提高药事管理质量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药房 周转天数 降低
  • 简介:高危药品(highalertmedications,亦译为高警讯药物或高风险药物),最先由美国药物安全使用协会(InstituteforSafeMedicationsPractices,ISMP)提出,即由于使用错误可能对病人造成严重伤害的药物。

  • 标签: 药剂科 医院 药品和麻醉品检定 品管圈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活动(QCC)在手术室药品管理中的应用,保证用药安全。方法对比2014年6月至2015年1月手术室开展以合理管理药品为主题的品管活动与未开展活动同期资料,分析不足,制订目标及策略,最终应用品管活动提高手术室药品管理水平。结果品管活动结束后,药品使用满意度为93.02%,高于品管活动前的73.91%(P<0.05);对比有形成果,手术拿药差错率、手术后药品缺损率、医护人员对抢救药品拿药时间、备用药品登记与实际药品存放不符合率、药品过期发生率与品管活动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对比无形成果,医护人员自我成长、活动参与度、个人能力、团队精神、QCC手法运用、沟通技巧与表达能力,与品管活动前相比,均得到了显著改善(P<0.05)。结论开展品管活动可在手术室药品管理中起到积极作用,可改善药品的规范使用及保存,避免不良事件发生,并提高医护人员的团队意识及自我认可度,值得推广。

  • 标签: 品管圈 手术室 药品管理 规范性
  • 简介:目的探讨品管活动在降低门诊西药房调配差错率中的应用,提高门诊西药房精益化管理程度的效果。方法按照品管的步骤和方法,分析门诊药房调配差错的原因,针对原因进行对策拟定和对策实施,同时进行效果确认。结果品管活动结束后调剂差错率由实施前的1.55%降至0.62%,下降60%。全体员能够熟练运用PDCA循环,在个人能力和团队精神等方面有很大提高。结论在门诊西药房开展品管活动可行性高,有助于降低调配差错,实现员的自我管理,提升药学服务质量。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西药房 调配差错率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品管活动在糖尿病护理风险管理中应用效果。方法以糖尿病患者120例开展研究,研究时间为2021年2月-2021年7月,分为参照组与研究组,每组各60例,给予参照组常规护理,给予研究组品管活动护理,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参照组,P

  • 标签: 品管圈活动护理 糖尿病 护理风险管理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探讨品管活动对于门诊部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门诊部收治患者100例,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各50例。对照组为常规护理,实验组为品管活动。结果:实验组患者在进行品管活动之后服药依从性好,并且患者满意度高,(P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门诊部 护理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应用品管管理方法,提高血液科患者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规范率的临床效果。方法:组建优秀品质团队,选定活动主题,拟定活动计划,现况调查,要因分析,对策制定与实施,最后效果确认与检讨。结果:改善前,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规范率是67.5%,改善后规范率是90.6%,进步率为34%。结论:开展品管活动,能有效提高外周静脉留置针维护规范率,同时利于预防静脉留置针并发症的发生,延长使用时间,减轻患者的负担,提高患者对护理满意度。

  • 标签: 品管圈 静脉留置针 维护规范率 
  • 简介:目的:对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改进中品管的应用效果进行分析。方法:取医院收治的神经外科患者168例,按照护理方法划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84例,分别采用常规护理措施、品管护理模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质量、满意率以及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护理质量比较,观察组优于对照组,不良事件发生率观察组2.38%(2/84)低于对照组14.29%(12/84),满意率观察组96.43%(81/84)高于对照组82.14%(69/84),差异显著(P<0.05),有统计学意义。结论:神经外科护理中,品管护理模式的应用,对护理质量的改进可起到突出作用,应在临床护理实践中进行推广。

  • 标签: 神经外科护理 品管圈模式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血液透析患者的护理中开展品管活动护理对血液透析机报警率的影响。方法:以回顾性分析的方式在2019.3-2020.6期间于我院就诊并接受血液透析治疗的患者中选取130例作为实验对象,以患者的护理方式作为分组依据,对照组采取常规血液透析护理,研究组开展品管活动护理,对比经过护理后两组血液透析机机器报警发生率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结果:研究组血液透析期间机器报警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研究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较对照组明显提升,P<0.05。结论: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期间开展品管活动护理可有效降低血液透析机机器报警率,建议广泛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 血液透析 机器报警率 护理满意度
  • 简介:目的减少新入院患者首次静脉用药等待时间及其焦虑。方法以"提高患者用药及时率,减少用药等待时间"为宗旨,于2017年1月至5月,运用品管的方法、步骤对相关问题进行了计划、分析、实施和确认。结果经过5个月的品管活动,新入院患者平均用药等待时间从75min降至49min。结论品管活动能降低首次用药等待时间,提高药物治疗及时率。

  • 标签: 静脉用药 及时率 品管圈 药房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 讨论于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实行品管措施的效果,将此作为参考依据。方法 把在2019年1月到2020年12月之间,100例进院诊疗的神经外科患者,对照组为2019年1月至2019年12月未实行品管干预的患者,研究组为2020年1月至2020年12月实行品管干预的患者,其试验数据,进行比对与统计、分析。结果 研究组在实行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纠纷事件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如上数据,可以总结出,在神经外科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实行品管措施,其临床效果更好,可以有效提升患者的满意度,并在一定程度上改善神经外科的服务质量,降低其纠纷事件发生的情况,具有一定的优越性,更加适合被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 神经外科 护理质量 持续改进 效果
  • 简介:摘要: 目的 通过开展品管活动,提高患者对门诊药房服务的满意率。 方法 成立门诊药房品管,按照品管计划阶段(P)、实施阶段(D)、检查阶段(C)和执行阶段(A)PDCA循环步骤开展,评估活动效果。 结果 开展品管活动后患者对门诊药房满意率显著提高,由开展活动前的83.5%上升到94.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37.29,P

  • 标签: 品管圈 门诊药房 满意率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讨品管活动在血透室护理工作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 以 86 例血透患者为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 名。 对照组接受传统护理,观察组 接受品管活动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护理效果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自我效能感评分均优于对照组,且前者护理满意度高于后者,组间比较均无同质性( P< 0.05)。 结论: 对血透患者采取 品管活动护理可提升患者的自我效能感,此外还能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品管圈活动护理 血透 自我效能感
  • 简介:作为中部地区的农业大省和经济产业结构转型的试点省份,以武汉市中心的“8+1”城市经过多年的规则建设,已经逐步形成了2小时内城市交通、物流和经济,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布局、区域市场和城乡建设的一体化进程明显加快,9个城市间人口流动频率明显加快,资源共享和合作开发力度明显增强。

  • 标签: 城市圈 湖北省 服务 产业结构 一体化进程 中部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