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6
112 个结果
  • 简介:儿科医师在临床工作中经常会遇到因长期厌食或有饱胀感、恶心、呕吐,上腹痛等消化道症状来就诊的患儿,这些患儿往往精神状况和一般情况都不错。他们究竟该被诊断为何种疾病?又应该进行怎样的检查和治疗呢?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消化学组发表于《中华儿科杂志》的《中国儿童功能消化不良诊断和治疗共识》(下简称《共识》)为大家提供了一些诊疗思路。在此,就《共识》中的一些关键问题进行解读。

  • 标签: 儿科学分会 诊疗思路 中华儿科杂志 饱胀感 中华医学会 消化道溃疡
  • 简介:溃疡结肠炎(ulcerativecolitis,UC)是一种病因尚不明确的直肠和结肠慢性非特异性疾病,病变主要限于大肠黏膜和黏膜下层,临床表现为腹泻、腹痛、粘液脓血便和不同程度的全身症状,可有皮肤、黏膜、关节、眼等肠外表现,病情严重程度不等,多呈反复发作的慢性病程,目前患病率正逐年升高[1,2]。现对2001~2012年收治的92例确诊为溃疡结肠炎患者的病例资料进行回顾分析,总结该病的发病特征,现报道如下。

  • 标签: 溃疡性结肠炎 诊治 慢性非特异性 病情严重程度 黏膜下层 粘液脓血便
  • 简介:目的:探讨甲泼尼龙与氢化可的松在腹型过敏紫癜中的临床效果和用药安全差异,为临床安全用药提供依据。方法所选的60例腹型过敏紫癜患儿均为本院2010年10月~2013年10月期间的住院患儿,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外,观察组给予甲泼尼龙治疗,对照组给予氢化可的松治疗。观察两组疗效和安全差异。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儿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0.0%。对照组患儿中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3.0%。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甲泼尼龙治疗腹型过敏紫癜中的临床效果高于氢化可的松,且不良反应少于后者,用药较为安全,值得临床借鉴。

  • 标签: 腹型过敏性紫癜 氢化可的松 甲泼尼龙
  • 简介:传统的验证实验教学已经不适应学生科研素质的培养,建立一种可以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实验教学模式十分必要,本论文通过与发达国家实验教学的比较以及对探究实验教学内涵的探讨,探索了探究实验教学模式。通过对传统验证实验教学的改革,能够培养出更多具有科学素养的创新人才。

  • 标签: 探究性 实验教学 科学素养
  • 简介:目的:了解发生非计划拔管的高危因素,为预防非计划拔管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2012-2014年46例非计划拔管的临床资料,探讨其危险因素。结果非计划拔管类型主要包括胃肠管(30.43%)、各类引流管(30.43%)、气管插管(13.04%)。发生相关因素主要在普通病房(82.61%)、ICU(17.39),护士(80.43%)、护师及主管护师(19.57%),晚夜班(78.26%)、白班(21.74%),年龄≥60岁(69.57%)、年龄<60(30.43%),意识不清(63.04%)、意识清醒(36.96%)。发生拔管原因的前3位依次为患者依从不好(23.91%)、护理人员的评估不足(28.26%)、管道固定不牢(26.09%)。结论合理配置护理人力资源,对患者的肢体进行有效的约束,加强导管的固定,正确的评估拔管的风险等可以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

  • 标签: 非计划性拔管 护理 风险管理
  • 简介:1病例简介患者,女,79岁,于2013年7月7日,因外伤致右半身多处烫伤,同时伴右大腿下端、右胸部重物砸伤,疼痛难忍,至外院诊断"右股骨下端粉碎性骨折,右肩胛骨骨折、肺挫伤、全身10%三度烧伤"。予抗感染、患肢牵引、止痛、补液、换药等治疗,病情稍好转。患者于7月16日为进一步治疗转来我院。

  • 标签: 地佐辛 止痛 依赖性
  • 简介:围绕药品非临床研究质量管理规范(GLP)体系下生殖发育毒性评价所使用仪器确认展开讨论,提供开展仪器确认所需要的关键事项:根据研究目的,选取合适种属的实验动物;动物数量应满足统计学需求;准确选取实验受试物,购入标准品或阳性药物;确定实用强、干扰因素少的确认方法;把握实验关键点、排除其他因素对确认的干扰;建立准确度高可重现好的评价标准;根据实验室基本情况以及研究目的,在标准作业程序(SOP)中规定不同仪器确认所需要的周期。现有生殖毒性仪器确认规范性、标准化成为实验室管理的新难点,需要努力推进其标准化规范化进程。

  • 标签: 新药评价 仪器验证 生殖毒性 发育毒性
  • 简介:为培养创新中药人才,在总结前几版《中药鉴定学》教材编写的成功经验基础上,根据当前《中药鉴定学》教学所面临的新情况,探讨在《中药鉴定学》教材编写过程中的创新问题。提出组成老、中、青相结合和产、学、研相结合的编写队伍,采用书本、光盘和网页相结合的开放立体教材形式,整合基础知识、应用技能和创新能力培养的培养目标,改进知识呈现的方式,促进特色教材和统编教材共同发展。

  • 标签: 中药鉴定学 教材 创新性人才
  • 简介:目的:减少药患纠纷,改善药患关系,提高药学服务质量。方法对药房窗口近年来发生的药患纠纷案例进行系统分析并归纳,找出药患纠纷发生的根本原因,对药房窗口进行1年的细节管理实践。结果细节管理包括服务细节、调配细节、沟通细节、沟通细节,是减少或避免药患纠纷不可忽视的重要因素。结论药患纠纷明显得到遏制,细节管理值得推广。

  • 标签: 细节管理 药患纠纷 药房窗口
  • 简介:改革实验步骤固定、学生被动学习的生药学传统实验教学模式,探索建立综合实验教学新模式。设计综合实验模拟案例,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根据案例要求设计整体研究方案,并利用实验室条件协作完成实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综合技能和学习主动,提高教学成效。

  • 标签: 生药学 综合性实验 教学改革
  • 简介:地高辛作为临床上治疗充血性心力衰竭的经典药物,因其作用持久、价格低廉且不容易产生耐药现象,广泛地用于各种急慢性心功能不全、室上性心动过速、心房扑动及心房颤动等疾病的治疗因地高辛的治疗浓度接近中毒浓度,如何在其狭窄的治疗窗内提高疗效,保证安全有效地应用地高辛,一直是临床亟待解决的问题.近年来,对地高辛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发现,某些基因位点的多态可影响地高辛的药物代谢及作用,从而部分解释了患者对地高辛有效剂量的个体差异本文就近年来涉及的地高辛药物基因组学研究进行综述,以期为地高辛的个体化用药提供参考.

  • 标签: 地高辛 基因多态性 个体化用药
  • 简介:Graves眼病是一种由多因素造成的复杂的眼眶疾病,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药物治疗是最常用的治疗手段,治疗药物主要包括糖皮质激素、环孢素、环磷酰胺、免疫球蛋白、生长抑素类似物、RTX、硒。其中糖皮质激素是目前最有效的.其他药物临床疗效上尚不肯定。如何选择对GO最合适的治疗药物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本文就GO治疗药物的有效和不良反应进行综述。

  • 标签: GRAVES眼病 糖皮质激素 RTX
  • 简介:目的评价注射用替加环素的安全。方法对注射用替加环素进行血管刺激、肌肉刺激、溶血性及被动皮肤过敏、全身主动过敏、类过敏试验。结果注射用替加环素对血管无明显刺激、对肌肉组织产生轻度可逆的刺激,对家兔红细胞无溶血、凝聚作用,大鼠被动皮肤过敏反应(PCA)试验未出现过敏反应;豚鼠全身主动过敏反应(ASA)试验部分豚鼠出现过敏反应;注射用替加环素与已上市药品Tygacil在同等剂量下,豚鼠出现同等程度的类过敏反应。结论注射用替加环素可能会引起肌肉刺激及过敏、类过敏反应,临床应用时应关注患者给药后的反应。

  • 标签: 注射用替加环素 血管刺激 肌肉刺激 溶血性 被动皮肤过敏 过敏及类过敏
  • 简介:目的:分析参松养心胶囊治疗室期前收缩的疗效与安全。方法选择室期前收缩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40例)和对照组(40例),治疗组口服参松养心胶囊每次3粒,每日3次;对照组口服心律平每次25~50mg,每日3次。疗程均为4周。观察2组患者室期前收缩减少的总有效率、临床症状改善率及安全。结果治疗组室期前收缩减少的总有效率为77.5%,临床症状改善率为82.5%;对照组室期前收缩减少的总有效率为65.0%,临床症状改善率67.5%。治疗组室期前收缩减少的总有效率及临床症状改善率均高于对照组,但2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参松养心胶囊与心律平治疗室期前收缩的作用相似,且用药安全高于心律平。

  • 标签: 室性期前收缩 参松养心胶囊 心律平 治疗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心理行为干预在高血压鼻出血患者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将符合条件的86例高血压鼻出血患者随机分成干预组44例和对照组42例,2组患者均采用一次性气囊尿管行后鼻孔填塞后凡士林纱条填塞固定。对照组实施鼻出血常规护理措施,干预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积极心理行为干预。并采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对干预效果进行评定。结果2组治疗效果、血压控制情况、自我护理能力总分及各维度得分、焦虑发生率之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结论积极的心理行为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缓解患者焦虑情绪,保持血压稳定,降低再次鼻出血的风险,提高自我护理能力。

  • 标签: 高血压性鼻出血 心理行为干预 护理
  • 简介:临床药师参与患者临床治疗并开展药学监护,对优化治疗方案、避免发生不良后果、提高药物治疗的安全和有效性具有重要作用。现将笔者参与1例结核脑膜炎患者药物治疗及药学监护的实践总结如下。

  • 标签: 结核性脑膜炎 药学监护
  • 简介:目的探讨颈眩晕科学、规范的治疗方案。方法在137例颈眩晕患者中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对照组采用颈椎牵引配合常规药物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配合康复指导。结果两组有效率分别为79.1%和9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TCD观测治疗组椎基底动脉流速治疗前后改变明显。结论颈椎牵引配合康复指导综合治疗颈眩晕效果肯定。

  • 标签: 颈性眩晕 治疗 临床研究 颈椎牵引 康复
  • 简介:本刊对省部级科研课题和基金资助项目研究论文开通绿色通道,要求附批文复印件。以人为研究对象的前瞻研究,应在文中说明是否经伦理委员会批准,附该委员会的标准文件,受试对象的知情同意书以及临床试验注册号。

  • 标签: 基金资助项目 研究论文 临床前 伦理委员会 知情同意书 绿色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