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42 个结果
  • 简介:本专栏将依次对全国部分口腔医学院校博士导师进行简要介绍,以利于广大口腔医学院校在读学生了解目前我国口腔界的高端人才。稿件以来稿时间先后顺序刊登,按姓氏拼音顺序排序。

  • 标签: 博士生导师 医学院校 口腔
  • 简介:目的:利用阻智齿增加下颌单颌总义齿固位力.方法:通过手术暴露下颌阻智齿,在智齿冠上预备牙体,制作钛金属套冠将阻齿牙冠形态转移至口腔中,从而把固位力不足的下颌单颌总义齿修复,转变成有正常基牙固位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结果:通过3例利用埋伏阻智齿接钛金属套冠,对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患者的可摘局部义齿修复,经2~3年的临床观察,钛套冠固定良好,无松动,牙龈正常.可摘局部义齿固位良好.结论:利用埋伏阻智齿接钛金属套冠,加强下颌牙槽嵴严重吸收可摘局部义齿固位力的效果明显.

  • 标签: 智齿 阻生牙 钛套冠 牙槽嵴
  • 简介:目的探讨超声骨刀拔除复杂下颌阻智齿的效果及护理经验。方法选择90例下颌阻智齿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三组:(1)A组,采用涡轮钻法拔除;(2)B组,采用超声骨刀法拔除:(3)C组,采用超声骨刀结合涡轮钻法除。观察三组患者手术时间、术后疼痛、肿胀程度等情况。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C组拔牙时间低于A、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A=25.49,tB=9.44,P均〈0.05),且并发症较低(3%)。结论超声骨刀结合涡轮钻法的应用,可明显提高工作效率,减少术后并发症.降低手术风险.优质的护理配合及熟练的“六手操作”是超声骨刀结合涡轮钻法微创、高效拔除复杂下颌阻智齿的重要保障。

  • 标签: 超声骨刀 高速涡轮钻 阻生智牙 护理
  • 简介:目的评价微创拔除较为困难上颌埋伏阻第三磨牙的临床效果。方法2012年1月至2017年3月期间就诊广州市海珠区口腔医院口腔颌面外科诊断为上颌埋伏阻第三磨牙共计78例,排除拔牙禁忌证,锥形束CT(CBCT)检查评估患牙位置与毗邻重要解剖结构的位置关系,利用微创拔牙器械与方法拔除患牙。术后1周评估微创拔牙方法的效果以及其并发症发生率等。结果78例微创拔牙手术时间为3~45min,平均13min。手术期间患者感觉无明显不适,微创拔牙术后不良反应较低,78例均未出现严重并发症的情况。结论微创拔牙在拔除较为困难的上颌埋伏阻第三磨牙中具有一定优势,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 标签: 阻生 磨牙 第三 上颌骨 拔牙 微创性 锥束计算机体层摄影术 并发症
  • 简介:中切牙间两颗多牙引起牙列拥挤错位的矫治王元英,于淑艳,吴淑萍一、典型病例男,15岁,恒牙列中切牙之间两颗多牙呈圆锥形,之间间隙9mm,位于唇侧稍偏向远中重叠,所差间隙8.5mm,切牙浅覆浅覆盖,磨牙中性关系,无遗传史,X线片显示前牙牙根发育正常。...

  • 标签: 牙列拥挤 多生牙 中切牙 矫治力 牙槽骨 牙周膜韧带
  • 简介:本文结合中美两国口腔颌面外科研究教育发展状况,通过对美国口腔颌面外科研究培养模式的考察,分析两国在生源、学制、教学方法及就业等方面的差异,希望为我国口腔颌面外科研究教育提供参考。

  • 标签: 口腔颌面外科 教学方法 医学教育
  • 简介:本文报道1例由于下颔第三磨牙阻导致下颌第二磨牙远中根外吸收的病例。通过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临床检查和诊断丝影像学检查,发现易被诊断为下颌第二磨牙远中颈部深龋导致的牙髓根尖周病实为牙根外吸收.拔除患牙后证实了诊断的正确性。临床工作中为了避免误诊或漏诊.应建立正确识别阻智牙造成邻牙牙根吸收的意识.注意借助各种临床及辅助手段仔细检查。本病例提示应早期拔除异常萌出的智牙,以保护第二磨牙,维持牙列的完整性。

  • 标签: 牙根吸收 阻生牙 下领智牙 下颌第二磨牙
  • 简介:目的比较手术—正畸联合治疗唇侧和腭侧上颌埋伏阻尖牙的临床疗效。方法对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人民医院口腔正畸门诊2004—2009年收治的60例埋伏阻尖牙患者(均为单颗埋伏阻尖牙患者,共60颗牙),根据全口曲面断层片和X线定位片分为唇侧组和腭侧组各30颗牙,通过手术开窗去除阻力骨、暴露部分牙冠、黏结正畸附件,在固定矫正技术的牵引下将埋伏阻的尖牙纳入正常牙弓内。对比两组治疗的成功率和治疗所需的时间。结果治疗成功率唇侧组为80.0%,腭侧组为9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正畸牵引的时间腭侧组为(9.2±3.2)个月,而唇侧组为(15.1±4.1)个月,明显长于腭侧组,两组比较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经手术开窗正畸牵引,上颌埋伏阻尖牙的成功率腭侧组大于唇侧组,牵引到位的时间腭侧组也较唇侧组短。

  • 标签: 上颌埋伏阻生尖牙 开窗术 正畸牵引
  • 简介:目的:探讨锥形束CT(conebeamCT,CBCT)在下颌阻第三磨牙(impactedmandibularthirdmolar,IMTM)拔除术前设计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9月至2013年3月在沈阳医学院附属中心医院口腔科门诊就诊,根尖片或曲面平展片检查显示下颌管(MC)与IMTM根尖相邻或相重叠的病例55例(60颗牙),行CBCT检查,根据CBCT所提供的影像资料,判断IMTM周围组织情况,采用涡轮钻分牙拔除IMTM。结果55例患者均未出现下牙槽神经损伤情况。结论CBCT较传统影像学检查方法成像更清晰,定位更准确,尤其有利于颊舌向位置关系的显示。对于中低位的IMTM应行CBCT检查以避免拔牙过程中损伤相邻组织结构。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拔除
  • 简介:包崇云教授、博士导师。1991年毕业于华西医科大学,分配到云南红河州医院工作。1996-2001年在华西医科大学口腔医学院就读,获硕士、博士学位。2001年在国家生物材料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做博士后。2003年在华西口腔医学院工作。所领导的课题组,以颌骨缺损修复重建与牙咬合恢复为目标,提出体内骨组织工程与颌骨修复重建,并开展了体内组织工程骨支持牙种植体重建咬合的基础与临床前探索,对实现牙种植体等经皮穿龈器件软组织生物密封的机制进行了较深入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3项,省部级基金2项,参加“973”计划1项,“863”计划2项。已发表论文50多篇,参编中英文专著各1部,本科统编教材1本,

  • 标签: 四川大学华西口腔医学院 博士生导师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工程技术研究中心 华西医科大学 “973”计划
  • 简介:目的:探讨应用超声骨刀舌侧去骨在拔除舌侧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中的截骨设计和手术效果。方法:将符合纳入标准的22颗舌侧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用超声骨刀舌侧去骨拔除。其截骨设计为1条矢状向和2条横向的截骨线,以去除面和舌侧的骨板。记录手术成功率、去骨方式、手术时间、伤口愈合情况和并发症,评价应用效果。结果:所有牙均顺利拔除,平均用时13.92min(6~24min)。9例(40.9%)为整体去骨拔除,6例(27.3%)为分块去骨拔除,4例(18.2%)为牙-骨连体拔除,3例(13.6%)为去骨分牙拔除。22例(100%)创口均一期愈合。2例(9.09%)出现暂时性舌神经功能障碍,1例(4.55%)出现暂时性下牙槽神经功能障碍。服用神经营养药物后,均在术后2个月内恢复。结论:使用超声骨刀舌侧去骨拔除舌侧位阻生下颌第三磨牙,成功率高,手术时间短,手术创伤小,并发症发生率低。

  • 标签: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舌侧位 超声骨刀 舌侧去骨
  • 简介:目的:比较微动力系统辅助拔除阻智牙与高速涡轮机辅助拔除阻智牙的优缺点。方法:随机抽取下颌阻智牙患者163例,分为2组手术,分别使用涡轮机牙钻和微动力系统辅助拔牙。对拔牙手术时间、术中患者自我感觉、术后局部反应情况进行比较观察。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涡轮机组用时略少于微动力组,患者自我感觉、术后局部反应微动力组明显小于涡轮机组。结论:颌面外科微动力系统辅助拔除阻智牙有非常明显的优势和使用前景。

  • 标签: 微动力系统 拔牙 阻生牙
  • 简介:目的:比较高速涡轮机法与传统锤凿法在下颌阻第三磨牙拔除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80例双侧基本对称的中、低位下颌近中斜位阻第三磨牙患者,分别采用高速涡轮机法和传统锤凿法对同一患者两侧阻生牙分期进行拔除,记录两组手术时间,并嘱患者术后第2天、第5天复诊,检查并统计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干槽症、拔牙后出血和下唇麻木等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情况,行统计学分析。结果:高速涡轮机组的平均手术时间为(12.40±3.85)min,显著低于传统锤凿组的(17.27±4.47)min(P<0.05);在术后肿胀、疼痛、张口受限发生率等方面,高速涡轮机组亦显著优于传统锤凿组(P<0.05);在干槽症、术后出血和下唇麻木发生率方面,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拔除下颌中、低位近中斜位阻第三磨牙时,高速涡轮机法较传统锤凿法具有创伤小、手术时间短、并发症少等优点。

  • 标签: 高速涡轮机法 传统锤凿法 下颌阻生第三磨牙 拔除术 术后并发症
  • 简介:为了满足广大口腔医学在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需要,大力培养口腔临床医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经广东省学位办和中山大学研究院批准,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在广州市举办口腔临床医学专业研究课程进修班。(1)招生专业:口腔临床医学专业;(2)招生对象:一般为大学本科毕业者;(3)学制:2年;(4)证书:凡完成全部课程学习考试成绩合格、修满规定学分者,颁发统一的《研究课程进修班结业证书》,大学本科毕业获学士学位后满3年,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课程进修班 研究生院 中山大学 招生简章 临床医学专业
  • 简介:目的:研究传统教学模式和新型教学互动模式对牙体牙髓病学课程教学的影响,建立新型的教学互动关系。方法选取口腔临床医学2007级(79人)、2008级(89人)学生采用传统的普通分组示范实验室教学方法,2009级(87人)牙体牙髓病学实验课全部采用显微多媒体互动教育系统教学,比较两种教学方法对牙体牙髓病学专业课成绩的影响。对2009级学生进行关于数字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教学效果的满意度的问卷调查。结果2009级学生牙体牙髓病学专业课成绩显著优于2007级(q=3.21,P<0.05)和2008级(q=4.03,P<0.05);96.6%学生认为,在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下示范教学清晰度优于传统分组示教实验教学;94.3%学生认为,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加深了关键知识点的掌握和记忆;84.0%学生认为,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促进了教师和学生的互动交流;95.5%学生认为,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提高了教学效果;97.7%被调查学生对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教学方式表示满意。结论显微多媒体互动体系可提高示范教学清晰度,促进关键知识点掌握和师生互动交流,改善教学效果,提高牙体牙髓实验课教学质量,较传统的分组示范教学模式具备显著的优越性。

  • 标签: 显微多媒体互动系统 牙体牙髓实验课 教学质量
  • 简介:为了满足广大口腔医学在职人员提高业务水平的需要,大力培养口腔临床医学方面的高级专门人才,经广东省学位办和中山大学研究院批准,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决定在广州市、深圳市和珠海市举办口腔临床医学专业研究课程进修班。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课程进修班 硕士研究生 中山大学 招生简章 口腔临床医学
  • 简介: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研究培养一览表第四军医大学口腔医学院正畸科研究培养一览表...

  • 标签: 正畸科
  • 简介:目的:评估抗菌药物控制下颌阻第三磨牙拔除术后局部感染的效果。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单盲方法将1600例符合拔除下颌阻第三磨牙的患者分为4组,包括空白对照组(CG组)、0.12%葡萄糖酸氯己定组(CHX组)、阿莫西林组(AMX组)和0.12%葡萄糖酸氯己定+阿莫西林组(CHX+AMX组),每组400例。CG组不予用药;CHX组术后第2天连续含漱用药5d:AMX组术后连续口服用药3d;CHX+AMX组为2组用药同时使用。随访、记录术后第1、3、7、14天患者出现干槽症(AO)、术区感染(SSI)以及疼痛、肿胀、开口受限等术后反应。采用SPSS19.0软件包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共1452例患者纳入最终研究,其中35例AO(2.41%)、65例SSI(4.47%);CG组11例A0(3.03%)、22例SSI(6.06%);CHX组10例AO(2.78%)、17例SSI(4.72%);AMX组8例AO(2.21%)、15例SSI(4.14%):CHX+AMX组6例AO(1.63%)、11例SSI(3.00%)。4组术后感染及术后反应指标显示均无显著差异(P〉0.05)。结论:下颌阻第三磨牙拔除术后使用抗菌药物不能降低局部感染率。

  • 标签: 阿莫西林 葡萄糖氯己定 第三磨牙 感染
  • 简介:2015年3月26日,为期3周的第2届“中山大学光华口腔医学院与美国芝加哥伊利诺伊大学牙学院本科交换项目”正式启动,本次项目共接待5名伊利诺伊大学本科。当天下午,光华口腔医学院举行项目启动仪式。李祥之党委书记、林焕彩副院长、韦曦院长助理及带教老师出席了仪式。林焕彩副院长代表学院向交换表示了热烈的欢迎,并简要介绍了学院的发展概况、培养特色、本科教育,以及交换生在校期间的安排。教师代表彭志翔教授发言,向学生们分享了自己在美国访学期间的见闻和感受,希望交换生在光华的3周能学有所成。随后,伊利诺伊大学牙学院交换代表JasminGuzman发言,对学院的热情接待表示感谢,并期待在光华学习期间扩大视野,提升能力。

  • 标签: 口腔医学院 中山大学 大学本科 美国 伊利诺伊大学 启动仪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