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87 个结果
  • 简介:完善高职高专院校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的实践(习)教学,对保证和提升该专业的培养质量至关重要,而实习量化管理对实现这一目标有积极的促进作用。该文从量化实习内容(任务)和实习日记两个方面着手,初步探讨卫生检验与检疫专业实习量化管理的操作方法。

  • 标签: 卫生检验与检疫 实习 量化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将原本繁琐、复杂的工作借助计算机来辅助完成,实现带教老师、实习、实习时间之间的资源平衡,最大化利用好带教资源,同时平衡安排实习计划,使得实习轮科编排智能化,自动化,减轻相关人员的劳动强度和提高教学管理质量。方法结合护理实习大纲,综合护理部、院校、实习需求分析,研究构建护理实习轮科编排系统,采用计算机技术及网络系统,实现智能编排,对护理实习实行信息化管理。结果实习轮科编排系统,在满意率得分、出科考核及时性和编排时间上优于对照组(p﹤0.05),编排的重复率、误差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研究构建的护理实习轮科编排系统具有简单、便捷、效率高、更为准确合理的优点,提高了医院教学管理成效及教学管理人员、实习的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实习生 轮科编排 信息系统 教学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用腹腔镜手术治疗泌尿外科疾病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收治的66例泌尿外科疾病患者,随机分成对照组和治疗组,每组33例。治疗组患者进行腹腔镜手术治疗,对照组患者进行开腹手术治疗,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平均住院时间、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以及手术效果和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均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运用后腹腔镜手术治疗小儿泌尿外科疾病拥有显著的临床疗效。且手术具有创伤小,术后恢复快等明显优势,具有重要的临床推广价值。

  • 标签: 腹腔镜手术 泌尿科 临床治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实习教学管理中的问题与对策。方法择选2016年3月-2017年3月,实施创新管理前,我院的护理实习58例,作为对照组,另择选2017年4月-2018年4月,实施创新管理后,我院的护理实习58例,作为观察组。对实施创新管理的价值进行评价分析和比对。结果观察组在动手能力、服务意识、沟通技巧、适应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指标上,与对照组展开比对,改善效果均显著(P<0.05)。结论创新管理代替常规管理实施于医院实习教学管理环节中,对于促进学生动手能力、服务意识、沟通技巧、适应能力以及知识应用能力的提升,意义非凡,因此,临床应用价值显著。

  • 标签: 医院 教学管理 实习生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整体护理在下颌阻齿拔除病人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在2016年3月至2017年3月期间收治的下颌阻齿患者100例,将所有患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模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各为5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则采取整体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对照组下颌阻齿患者术后发生6例牙龈疼痛,4例出血较多,2例术后伤口感染,经过处理后均得到康复。观察组患者中,护理后并无明显的不良反应,只有一例下颌阻齿患者出现牙龈肿痛,术后一周内自行消失。结论对下颌阻齿患者应用整体护理有助于提高临床疗效,改善患者的术后不良反应发生率,值得广泛推荐应用。

  • 标签: 下颌阻生齿 拔除 整体护理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评价医学检验专业5年制本科和3年制专升本《临床检验基础》同样授课的教学效果,促进教学方法的改进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方法:61名本科学生和59名专升本学生使用同样的普通本科《临床检验基础》教材,由同样的教师进行相同内容授课,学期授课结束后进行相同内容考核和评估。结果:普通本科学生综合案例分析、理论试卷主观试题和期终总成绩明显高于专升本学生(P〈O.05~0.01),而2组的实验考核、实验报告和理论试卷客观试题成绩无统计学差异(P〉0.05)。理论考核不同成绩段的人数在普本学生中呈现正态分布,而在专升本同学中不呈正态分布。结论:专升本同学与普本同学具有相似的识记能力、动手能力,但前者的综合理解与应用能力较差。

  • 标签: 本科 专升本 临床检验基础 考试成绩 教学方法
  • 简介:“以德育教育为基础,以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培养为重点”的指导思想下,检验医学教育的实习阶段,必须建立新的实习模式。以加强医学相关法律、法规的教育,在带教过程中穿插讲座,讲授检验医学的新知识,让学生学习新技术、新进展,并加强临床意义的教学,弥补教材滞后的缺点,使他们成为检验医师应具备的各种能力。

  • 标签: 检验医学 实习生 临床带教 医学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治疗情况与围儿预后的临床关系。方法对151例妊娠合并隐性梅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有48例在孕20周内确诊并及时接受抗梅毒治疗,将其记为早期治疗组;有59例在孕20周及以后确诊并接受抗梅毒治疗,将其记为晚期治疗组;剩余44例妊娠期并未发现合并隐性梅毒,在分娩后才确诊,将其记为未治疗组。对比各种围儿不良预后的发生情况、围儿总不良预后发生率,存活新生儿出生1min和5minApgar评分。结果早期治疗组和晚期治疗组胎儿窘迫和总围儿不良预后的发生率均明显低于未治疗组(P<0.05),且早期治疗组均明显低于晚期治疗组(P<0.05),3组存活新生儿1min和5minApgar评分比较差异也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早期治疗组评分均最高,晚期治疗组评分均次之,未治疗组评分均最低。结论对妊娠合并隐性梅毒在妊娠期实施抗梅毒治疗能够显著改善围儿的预后,且早期治疗的效果更佳。

  • 标签: 妊娠 隐性梅毒 围生儿 预后 临床关系
  • 简介:根据目前我国高等教育存在的问题,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及目前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提出我国高等教育,尤其是大学本科教育应该加强自我完善意识的培养,以有别于专科教育。

  • 标签: 本科生 自我完善 培养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脉注射液对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60例患者按照随机分组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用常规方案治疗,观察组则在此基础上加用脉注射液。结果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66.7%,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达到了90.0%,且LVEF改善值优于前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脉注射液在冠心病心力衰竭的治疗方面具有显著的效果,且与常规的治疗方案相比,副作用更低,理应得到大范围的推广使用。

  • 标签: 生脉注射液 冠心病 心力衰竭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肺心病心律失常的主要临床特征以及临床治疗。方法此次研究的对象是选取我院2014年11月~2016年6月收治的肺心病患者49例,将其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均于入院后48h之内进行24h心电监护或通过反复常规12导联心电图检查,临床及时发现本组患者的肺心病心律失常的类型特点,并加以临床分析。结果本组肺心病49例患者中,合并心律失常46例(93.88%)。而肺心病心律失常的类型表现最多的是房性心律失常,其占比率为67.39%(31/46);其次表现为窦性心动过速13.04%(6/46)以及室性心律失常10.87%(5/46);另外,表现为严重心律失常8.70%(4/46),如室上性心动过速与房室传导阻滞等。结论临床上肺心病患者合并心律失常情况极为常见,其心律失常的严重程度与肺心病病情的严重程度间的相关性分析密切,因而应通过积极的肺心病病因及心律失常合并症的特点分析,使用最佳办法进行对症治疗,从而实现最终的抗肺心病心律失常的疗效。

  • 标签: 肺心病心律失常 特点 临床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实习护进行院感专业培训的应用效果。方法分析比较2017年6月~10月实习护的院感专业培训前和2017年11月~2018年3月期间院感专业培训后,实习护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及职业暴露发生率。结果院感专业培训后,专职人员和实习护的院感知识考核平均评分显著高于培训前。院感专业培训后,院感发生率低于培训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院感专业培训可提高专职人员和实习护对院感相关知识的掌握程度,显著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值得推广。

  • 标签: 实习护生 院感 专业培训 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孕妇围期营养健康教育对孕妇膳食行为的影响,以指导孕妇合理膳食,促进母儿健康。方法选取2016年1月~2018年1月在我院接受孕检、并要进行住院分娩的孕产妇300例,根据孕妇是否自愿参加围期营养指导将其分为两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各150例。对孕妇围期营养认知与膳食行为、妊娠36周末孕妇的营养及妊娠状况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孕20周末、孕28周末及孕36周末时进行营养认知和膳食行为两组评分情况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3.973,P<0.05;t=8.794,P<0.01;t=16.775,P<0.01)。孕妇妊娠36周末的营养、妊娠情状况结果显示,观察组总体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3.836,P<0.05)。胎儿偏大、胎儿生长受限、无营养性疾病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显著(x2=4.566、3.897、3.426,P均<0.05)。结论孕妇围期营养健康教育能明显改善孕妇的营养认知水平和膳食行为习惯,并能明显减少围期并发症、胎儿发育不良等情况,有效促进母体和胎儿健康。

  • 标签: 孕妇 围生期营养健康教育 营养认知水平 膳食行为
  • 简介:目前医学本科对基础及实验课的重视度低,缺乏兴趣,是因为学生不清楚这些课程和实验技能对其将来要从事的临床工作有何联系。而转化医学是新兴的多学科融合领域,致力于探讨如何将基础研究转化为临床应用。因此,对学生开展转化医学教育无疑可改变学生对基础和实验课不重视的现状,并有助于培养学生科学思维及沟通协作能力。

  • 标签: 医学教育 转化医学 本科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和分析大黄和芒硝联合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护理效果。方法从2017年1月到2018年1月期间本院收治的所有急性重症胰腺炎患者当中随机选取其中的90例作为本次的观察研究对象,将这90例患者按照数字随机法分为两组各45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治疗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大黄和芒硝联合辅助治疗,并给予综合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和两组患者的临床中症状缓解时间。结果观察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95.56%,对照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77.78%,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均显著短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生大黄和芒硝联合辅助治疗急性重症胰腺炎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缩短患者临床症状的缓解时间,具有显著的临床推广价值和意义。

  • 标签: 生大黄 芒硝 急性重症胰腺炎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研究教育制度的完善和国家信息化建设的飞快发展,研究教育管理工作要不断的突破和改革以适应时代的变化。目前研究教育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存在很多问题和不足,本文根据目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一些看法,以期实现对研究进行科学、规范和信息化的教育管理。

  • 标签: 研究生 教育管理 信息化
  • 简介:摘要目的文章针对中医眼科专业研究临床教学模式进行探讨。方法选取长春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2013—2016级眼科专业研究共23人,采取LBL+PBL+CBL的综合教学模式。首先教师以传统的LBL教学方法讲授眼部解剖生理、中医眼科的病因病机、常规检查仪器、常规检查结果判读、眼科常规操作等,然后PBL教学围绕15个病展开学习,最后以20个实际病例横向、纵向展开讨论。结果学生的基础知识、临床思维、病志书写以及沟通表达能力都有了显著的提高。结论LBL+PBL+CBL相结合的教学模式适用于中医眼科专业研究培养。

  • 标签: LBL PBL CBL 中医眼科 教学模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SBAR沟通模式对骨科实习护临床带教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引入SBAR沟通模式,建立护观察与报告病情的标准化沟通模式,通过培训规范护对患者资料的收集、评估过程。结果应用SBAR沟通模式带教的护生理论考试成绩提高,操作考试中与沟通和评估有关的操作得分提高,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SBAR沟通模式使护学会动态观察、综合分析患者病情,提高了护的病情观察能力、沟通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使护对专科护理理论知识的掌握更牢固。

  • 标签: SBAR 实习护生 临床带教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下颌阻齿拔除术中应用微创技术的效果,给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取医院收治的90例需拔除下颌阻齿患者作为分析对象,入选患者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n=45)应用传统方法将患牙拔除,研究组(n=45)应用微创技术,比较两组患者的手术效果。结果研究组患者手术时间短,术后疼痛程度和并发症发生率低,组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下颌阻齿拔除术中应用微创技术能有效缩短手术时间,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微创技术 下颌阻生齿 拔除术 临床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