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5
95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在小儿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炎中的应用与效果。方法选取2016年2月—2017年12月该院收治的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16例,随机分为2组各8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护理干预。结果观察组空腹血糖(5.4±0.8)mmol/L明显低于对照组,体温正常时间(24.5±2.1)h、咳嗽消失时间(3.7±1.1)d、憋喘消失时间(3.6±0.4)d、住院时间(8.5±1.2)d均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100.0%,明显优于对照组62.5%(P〈0.05)。结论对糖尿病合并支气管肺炎患儿进行护理干预,可有效降低血糖,缩短患儿症状消失时间,提高护理满意度。

  • 标签: 护理干预 小儿糖尿病 支气管肺炎
  • 简介:目的探析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的护理方法与应用效果。方法将该院于2017年5月—2018年5月收治的124例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作为主要对象,随机将其分为两组,62例/组。对照组和观察组分别实施常规护理、护理干预,比较两组的血糖值、临床指标纠正时间等。结果通过比较两组护理后的血糖值,发现观察组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糖化血红蛋白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指标纠正时间,发现观察组患者的酸中毒纠正时间、尿酮体转阴时间和住院时间均明显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ICU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者实施护理干预可稳定患者的血糖,同时可缩短各项临床指标的纠正时间和住院时间,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值得推广和应用

  • 标签: ICU 糖尿病 酮症酸中毒 护理方法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观察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中的护理效果。方法择取该院68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试验的观察对象,按照随机分组的方式分配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患者均为34例,观察组采用健康教育护理的方法,对照组则只采用常规的护理方式,对两组护理的实践效果进行评价与比较。结果通过两组患者空腹情况下的血糖检测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经过护理后均有明显的改善,但观察组的护理效果明显要比对照组好,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评分也比对照组要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健康教育应用于糖尿病患者护理中具有很显著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与使用。

  • 标签: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评价
  • 简介:在工作中对康复病房120名住院患儿应用“五常法”规范化管理,患儿的个人卫生习惯、饮食习惯、患儿康复治疗依从性、患儿家长的满意度、医护技配合程度、患儿的住院环境、医护人员的工作环境等前后分别进行对比。结果医患关系融洽,患儿康复治疗环境、住院病房环境都得到不同程度改善,医护技团队合作精神、凝聚力增强,患者儿家长满意度得到明显的提高。(P〈0.05)。结论“五常法”在小儿康复病房规范化管理中是一种科学有效的管理方法。

  • 标签: 五常法 小儿康复病房 规范化管理
  • 简介:目的为临床2型糖尿病的治疗提供用药参考。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1月期间2型糖尿病136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A组:强化治疗方案(人胰岛素联合中性鱼精蛋白人胰岛素);B组:预混胰岛素联合人胰岛素类治疗方案;C组:门冬胰岛素治疗方案。根据患者治疗前后血糖差异及住院情况的差异进行综合疗效评价。结果患者入院初期的性别、年龄、病程基础资料的统计,及空腹血糖、BMI的检测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治疗,A组患者空腹、早餐后2h、午餐后2h及晚餐后2h的血糖数值均小于B、C组,相较B组,A组患者各检测时间点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相较于C组,仅空腹、午餐后2h的患者血糖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患者住院期间低血糖发生情况方面,C组低血糖发生率仅为7.4%,显著低于A、B两组患者(P〈0.05)。结论门冬胰岛素(超短效胰岛素)的治疗方案,虽然短时间的降糖效果不如胰岛素强化治疗方案,但综合低血糖发生情况来看,门冬胰岛素降糖效果稳定,使用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 标签: 2型糖尿病(T2DM) 强化治疗方案 预混胰岛素 门冬胰岛素
  • 简介:病例患糖尿病3年的穆先生今年55岁,身高1.75米,体重88公斤。主诉:近半年来感觉乏力、性功能减退。曾服过优降糖、二甲双胍等多种降糖药,病情时好时坏,偶尔还出现低血糖现象。3个月前就诊时测血糖为12.5mmol/L。根据穆先生的病情,医生让他联合服用太罗、二甲双胍、拜唐苹三种降糖药,他按医嘱服药一个月后,各种不适症状减轻,性功能减退现象也明显恢复,复查空腹血糖为7.5mmol/L,继续联合用药到第二个月后,空腹血糖为6.5mmol/L,血脂、血压均控制在正常范围内,自己感觉精力充沛、性功能恢复正常。

  • 标签: 口服降糖药 胰岛素增敏剂 性功能减退 空腹血糖 二甲双胍 性功能恢复
  • 简介:目的观察连续性护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中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间该院收治的同一社区的8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使用随机数字列表将其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患者给予连续性护理模式进行干预。干预12个月后,观察和比较两组患者的生化指标和健康行为。结果干预12个月后,两组患者的各项生化指标均有明显下降,而研究组患者的下降幅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研究组患者的健康行为明显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糖尿病患者采用连续性护理干预模式具有良好的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推广。更多还原

  • 标签: 糖尿病 连续性护理模式 健康行为 生化指标
  • 简介:目的探究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中个体化饮食护理处方在血糖控制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6年9—12月收治的60例糖尿病患者,根据饮食护理处方不同进行分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护理后血糖控制情况及饮食规律等护理依从性。结果60例患者分别给予1个月的饮食护理,观察组患者护理后FBG(6.17±0.18)mmol/L、2hPBG(8.09±0.35)mmol/L,HbA1c(6.27±1.05)%,均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对照组患者护理依从性为83.33%,观察组为96.67%,两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根据不同患者营养需求给予个体化饮食护理处方,有效控制患者的不良饮食习惯,在确保能量满足需求的同时减少糖类、脂肪类食物的摄入,有效控制患者血糖水平,减小降糖药物剂量,对于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作用。

  • 标签: 个体化 饮食护理处方 糖尿病 应用效果
  • 简介:目的探究在高血压(HBP)伴糖尿病(DM)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干预的具体效果。方法选择该院2017年1月-2018年1月接收的DM伴HBP患者95例进行研究,按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48例和对照组47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应用健康教育干预,观察其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空腹血糖值以及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情况。结果两组护理前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和空腹血糖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疾病相关知识掌握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空腹血糖值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对照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5.83%、82.98%,观察组明显较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DM合并HBP患者的护理中应用健康教育干预能提高其对疾病的认知程度和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广泛采用。

  • 标签: 高血压 糖尿病 健康教育干预 护理满意度
  • 简介:选择2014年6月至2016年9月我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98例,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各有49例,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研究组在此基础上应用中医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研究组护理后空腹血糖与餐后2h血糖水平要明显低于对照组与护理前(P〈0.05);研究组患者行为能力、生理机能、心理状态以及社会各方面能力评分均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应用中医护理干预具有可行性,可改善患者生活质量与血糖水平。

  • 标签: 糖尿病 中医护理干预 可行性
  • 简介:目的:探究分析健康教育在社区糖尿病慢性病防治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3年7月-2015年9月期间,在社区卫生服务站接受治疗的120例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各项血糖指标及生活习惯改变情况,比较两组的护理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在治疗前,FBG、PBG、HbAlc指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后,观察组的FBG、PBG、HbAlc指标要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在治疗前的不良生活习惯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接受治疗后,观察组的不良生活习惯显著减少,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98.3%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83.3%(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糖尿病患者的护理过程中给予全面的健康教育,能够提高治疗效果,增加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度,改善护理满意度,值得临床推广和应用

  • 标签: 健康教育 社区糖尿病 护理
  • 简介:目的研究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在术后行全程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期间所收治的30例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作为该次研究对象,按照计算表法将其平均分为研究组(n=15)和对照组(n=15),对照组患者行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行全程护理干预,对比分析两组患者的疾病恢复情况。结果研究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血糖改善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且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疼痛度评分明显少于对照组,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程护理干预应用在老年糖尿病合并腹股沟疝患者术后的护理中效果明显,能够有效减轻患者并发症的出现,减轻对患者造成的额痛苦,值得应用

  • 标签: 全程护理干预 老年糖尿病 腹股沟疝
  • 简介:目的研究F波在糖尿病亚临床周围神经病变诊断评估中的应用。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4—10月收治的2型糖尿病患者40例作为研究对象。按有无周围神经损害症状分为无症状组与有症状组,各20例,另选4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检测上肢正中神经和下肢胫后神经F波,检测参数主要包括:F波传导速度(Fev)、平均潜伏期(Flmean)、F波出现率(Fpresent)、F波最短潜伏期(Flmin)。结果在正中神经Flmin、Flmean、Fchd方面,对照组Flmin(20.17±1.80)ms、Flmean(22.28±1.15)、Fchd(2.75±1.03)显著低于无症状组Flmin(21.44±2.23)ms、Flmean(23.33±2.23)、Fchd(5.38±3.50),在Fpresent上,对照组显著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胫后神经Flmin、Flmean、Fchd方面,对照组Flmean(45.28±1.15)、Flmin(43.17±1.80)、Fchd(3.75±1.03)显著低于无症状组Flmean(49.33±2.23)、Flmin(45.44±2.33)、Fchd(7.38±3.50),在Fpresent上,对照组显著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在正中神经和胫后神经Flmin、Flmean、Fchd方面,有症状组显著高于无症状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早期诊断DPN方面,F波是较为敏感的指标,有利于发现亚临床病变。

  • 标签: 糖尿病神经病变 神经传导 肌电描记术
  • 简介: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高血压患者110例,平分为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采用社区康复护理。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3.7%,观察94.5%,对照组护理满意度为61.5%,观察组94.5%,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社区康复护理显著提高总有效率,护理的满意度。

  • 标签: 社区康复护理 高血压 疗效
  • 简介:目的探讨健康教育临床路径在住院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20例糖尿病患者按住院时间顺序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进行健康教育,实验组运用糖尿病健康教育路径进行健康教育;比较两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应用健康教育路径对住院糖尿病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可提高糖尿病患者健康教育知晓率及满意度,是一种有效的健康教育方式。

  • 标签: 临床路径 糖尿病 健康教育 效果观察
  • 简介:目的初步探讨血浆胰岛素、C—肽检测在糖尿病诊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4年2月—2015年6月该院收治的64例糖尿病患者为观察组研究对象,同时随机选取同一时间段在该院接受体检的56例健康体检人员为对照组研究对象,采用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法对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进行检测。结果观察组空腹、进食2h后血浆胰岛素水平、C—肽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血浆胰岛素、C—肽水平检测可以反映患者胰岛素分泌功能,在糖尿病检测和诊断中具有重要应用价值,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血浆胰岛素 血清C—肽 糖尿病 诊断
  • 简介:目的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并对其疗效进行评价。方法将2013年5月—2016年6月该院收治的患儿(68例)分为研究组(34例)和对照组(34例)。对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如:患儿空腹血糖含量、糖化血红蛋白含量、总胆固醇含量、甘油三酯含量、低密度脂蛋白含量、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恢复所用时间)进行评价,此外还对比了两组患儿出现糖尿病并发症发生情况。结果对比治疗前糖尿病患儿各项指标发现差异,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经护理后各项指标差异较为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儿糖化血红蛋白以及血糖恢复时间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出现各种并发症的例数观察组较对照组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小儿糖尿病患者实施系统化健康教育对患者具有良好疗效,值得推广。

  • 标签: 健康教育 小儿 糖尿病
  • 简介:2型糖尿病患者如病程超过10年,20%的患者口服降糖药就会失效,需要胰岛素或诺和灵治疗。糖尿病为慢性多发病,除少部分重症患者需住院治疗外,绝大多数在院治疗。所以糖尿病患者及家属要掌握胰岛素的注射方法,有效的控制血糖,提高患者生活质量。现以家庭中广泛使用的诺和笔为例进行指导和讨论。

  • 标签: 诺和灵30R 诺和笔 家庭 糖尿病患 住院治疗 患者生活质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