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一项大型的国家临床试验的结果初步显示,对高血压更积极的治疗可能挽救生命。收缩压干预试验(SPRINT)的结果尚未公布,所以我们不知道具体的内容。但是根据9月份国家卫生部(NIH)发布的信息。指出收缩压的目标值低于120毫米汞柱时心脏病发作、中风和心力衰竭的风险可能几乎减少三分之一,

  • 标签: 高血压 治疗 国家卫生部 心脏病发作 临床试验 挽救生命
  • 简介:摘要目的整体救治方法对急救疗效的影响效果观察。方法本文选取140例严重创伤患者,随机划分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急诊救治方式,研究组采用整体救治方法,对比两组的急诊治疗效果、死亡率等指标大小。结果研究组的急诊治疗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救治时间大小分别是(33.55±6.92)分钟、(30.28±8.74)天以及(14.63±6.50)小时,和对照组的急诊治疗各项指标如手术时间、确诊时间以及救治时间大小结果对比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严重创伤患者采用整体救治方法治疗后,可以明显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消除创伤带来的不良影响,提升急救救治效果。

  • 标签: 整体救治方法 急救疗效 影响效果 观察
  • 简介:阿玲今年就要参加高考了,以前从来就不知道自己有心脏病,但近日感冒发烧去医院看病,医生检查后,告诉她:她的心脏有杂音,需要去心脏专科医院就诊。听了医生的建议,她来到省医检查并咨匈,经过检查被确诊为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省医黄医生告诉她:需要治疗!可以考虑选择非开胸的经导管介入封堵方法治疗。

  • 标签: 房间隔缺损 介入方法 先天性心脏病 医院就诊 检查后 感冒发烧
  • 简介:证据的检索及评价是指南制订的重要步骤,全面、客观、可重复的文献检索是指南制作过程中最耗时、最具挑战性及最重要的工作,敏感的检索策略和多样的检索资源是减少文献查找偏倚的关键,也是制订系统评价并最终形成推荐意见的基础。此过程中常常需要优化检索策略、确定检索资源及依靠方法质量学评价进行文献的筛选与最终确定。

  • 标签: 指南 手册 证据检索 方法学 质量评价
  • 简介:  目的:总结用普通经皮冠状动脉成形术(PTCA)所用导管介入治疗肺栓塞的方法方法: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经肺动脉造影后,行肺动脉内普通导管机械性碎栓、吸栓,观察处理前后的肺动脉压和症状改善情况。结果:36例急性肺栓塞患者PTCA,均操作顺利,即刻症状明显改善,肺动脉压力从(50±7)mmHg降至(36±5)mmHg(P〈0.01),未发现严重并发症。结论:用普通PTCA导管经皮介入治疗肺栓塞,只要掌握好适应症,具备熟练的导管操作经验,是安全有效的,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标签: 肺栓塞 血管成形术 经腔 经皮冠状动脉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我院神经内科开展健康教育的方法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至2015年2月神经内科患者150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应用常规护理法,研究组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健康教育护理,对两组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结果研究组满意度97.33%,明显高于对照组85.33%,,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健康知识掌握水平96.00%,明显高于对照组88.00%,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健康教育应用于神经内科护理中,取得了良好效果,不仅提高了护理质量,还提高了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以及健康知识掌握水平。

  • 标签: 神经内科 护理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如果你的医生想要更好的了解心脏的健康.应当进行一个新的高科技成像试验。也就是利用计算机断层扫描(电脑断层),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CT扫描。最近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上的一项研究表明:现在有部分人认为.通过CT扫描对冠状动脉进行评分.

  • 标签: 胸部CT扫描 心脏病 计算机断层扫描 检测 美国医学会 电脑断层
  • 简介:目的探讨慢性宫颈炎患者的临床护理方法与护理效果。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1月至2013年10月收治的148例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分析研究,随机分为2组,每组74例,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患者采用全面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效果及对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治愈48例,治疗总有效率为94.59%,对照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71.62%,观察组患者治疗护理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观察组患者对护理满意度达到97.3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采用全面护理方式对慢性宫颈炎患者进行临床护理,能有效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治疗效果,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慢性宫颈炎 临床护理 护理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经皮“室间隔心肌隧道化学消融术(percutaneoustransluminalseptaltunnelmyocardialablation,PTSTMA)”治疗传统技术不适合的肥厚梗阻型心肌病(hypertrophicobstructivecardiomyopathy,HOCM)的方法及疗效.方法选择2005年6月至2011年6月期间住院的HOCM患者中的26例为研究对象.观察经PTSTMA治疗的26例HOCM患者术后即刻左心室流出道压力阶差(leftventricularoutflowtractpressuregradient,LVOTPG)变化,术后24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心电学改变,术后3个月心脏超声指标变化以及随访临床症状的转归.结果3例通过单支血管消融,17例通过2支血管消融,6例通过3支血管消融.LVOTG由术前(75.6±22.4)mmHg(1mmHg=0.133kPa)降至(21.4±5.84)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24h磷酸肌酸激酶同工酶为(186±84)μ/L,2例发生Ⅲ&#176;房-室传导阻滞,均于1周后恢复正常传导,10例发生室性心律失常,12例发生右束支传导阻滞.消融后室间隔厚度减少[(16.8±4.2)mmvs.(22.8±5.8)mm,P<0.01]、左心房内径减少[(42.0±8.6)mmvs.(48.0±7.0)mm,P<0.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随访时间为(39.8±8.6)个月.与消融前比较,随访中胸痛、呼吸困难症状明显减少,纽约心脏协会心功能分级明显改善,室性心律失常明显减少,黑蒙症状也有一定改善.结论冠状动脉造影证实冠状动脉室间隔支解剖形态不适合做传统室间隔心肌化学消融术的HOCM患者,PTSTMA能显著降低LVOTPG,改善临床症状.PTSTMA可作为HOCM心肌化学消融术的一种补充方法,其近、中期安全有效.

  • 标签: 肥厚梗阻型心肌病 心肌化学消融 室间隔心肌隧道
  • 简介:目的探讨早期发现脑室-腹腔分流管堵塞3种检测方法的特点和可行性.方法通过多普勒超声、连续CT、MRI,脑室分流管造影3种检查方法来判断脑室分流管的分流情况,对16例脑外伤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脑室出血、脑疝、外伤性静脉窦回流受阻等原因导致脑积水的患者,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术后2个月至2年对分流管检测.结果9例被判断分流管堵塞的患者,再次手术中与术前检查结果一致.再通术后,5例患者康复水平较前明显提高.结论多普勒超声检查早期即可判断分流管是否通畅,连续CT、MRI检查可进一步帮助判断分流管的分流状况,脑室分流管造影可最后确定堵塞部位,因而能早期诊断和手术.

  • 标签: 早期诊断 分流管堵塞 多普勒超声 CT检查 MRI检查 重度脑外伤
  • 简介: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在检测脑底动脉血流速度时,存在着检测结果的差异.然而,这种差异除了受被检者本身的生理、病理及TCD仪器性能等因素影响外,还受到操作者技术的影响.而导致操作技术差异的主要原因,是受声角的不确定性.作者通过一种估计不同脑底动脉受声角的方法,了解受声角的大小及TCD对检测结果的影响,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 标签: 经颅多普勒超声 计算方法 脑底动脉 受声角 血流速度
  • 简介:目的:观察生物反馈方法治疗冠心病合并慢性功能性便秘(CIC)患者症状评分和心绞痛临床疗效变化。方法:48例冠心病合并CIC患者接受了生物反馈方法治疗,治疗前后接受“便秘症状及疗效评估问卷”调查,冠心病疗效指标评估,并与49例常规治疗同病患者(对照组)比较。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便秘症状总分和各分项评分无显著差异(P均〉0.05),生物反馈治疗组治疗后的便秘症状总分和各分项评分均明显优于治疗前和对照组(P〈0.05~0.01)。同时其冠心病总有效率(91.66%)明显优于对照组的71.42%(χ^2=6.572;P〈0.05)。结论:生物反馈方法可明显改善冠心病合并慢性功能性便秘患者的便秘症状和心绞痛症状。

  • 标签: 便秘 冠状动脉疾病 生物反馈 治疗结果
  • 简介:患者价值观与意愿是循证临床实践的核心要素之一,也是临床实践指南制订中必须考虑的因素之一。本文基于多个指南制订手册及相关文献对患者价值观和意愿在指南中的应用现状及方法进行介绍,以呼吁指南制订者重视指南制定过程中患者价值观与意愿的作用,并为指南制订者提供相关方法学参考。

  • 标签: 患者价值观 患者意愿 临床实践指南 制订方法
  • 简介:目的探讨西医内科方法治疗糖尿病方案选择及临床效果,为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12年4月至2013年4月我院收治的11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110例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5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治疗,观察组患者采用二甲双胍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较对照组的70.9%显著提高(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治疗的血糖水平显著降低,血糖达标时间显著缩短(P〈0.05)。结论二甲双胍及皮下注射胰岛素治疗糖尿病具有良好效果,值得推荐。

  • 标签: 西医内科 糖尿病 效果 对比
  • 简介:目的:探讨两种教学方法在心电图授课中的效果。方法:102例学员按数字表法,随机均分成2组:普通组,实验组,两组学员均为大专毕业,性别比例,年龄,均无显著差异(P均〉0.05);普通组接受传统理论教学,实际操作演练;实验组在普通组教学方法基础上,增加接受辅助教学。结果:与普通组得分(73.31±13.87)比较,实验组得分(82.41±13.46),显著好于普通组(t=3.36,P=0.03)。结论:在心电图教学过程中,除传统教学方法外,还应采用多角度多手段的辅助教学方式,提高教学质量。

  • 标签: 心电图 教学方法 学习
  • 简介:我们现在饮食中的盐主要是氯化钠,如果应用氯化钙盐是一种很好的选择,但许多人更喜欢草本和香料混合物。如果你有高血压,减少饮食中的盐是个明智之举。过多的钠(盐的主要成分)使机体与更多的水结合,可引起血压升高。大多数人每天摄入盐的总量是美国心脏协会推荐的1500mg限值的2倍多。

  • 标签: 盐摄入 替代物 美国心脏协会 氯化钠 血压升高 混合物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两种静脉留置针穿刺方法的穿刺成功率和操作实用性。方法分为新生儿组和成人组,各组100人,每组随机分为单手操作(试验组)和双手操作(对照组),比较置管效果及保留天数。结果实验组穿刺成功率高,为95%,对照组为78%(P<0.05),保留天数无差异。结论与常规方法比较,单手操作静脉留置针轻巧、方便,穿刺成功率高,适用于各种人群。

  • 标签: Y型静脉留置针 两种穿刺方法 效果评价
  • 简介:目的探索军事训练中运动性猝死高危人群的筛查方法方法通过问卷调查、物理查体、12导联心电图分析筛查,在960名士兵中筛选出高危人群作为高危组(120例),从剩余士兵中随机匹配正常对照组(120例)。比较两组士兵5000米跑步前、后(跑步前30rain,跑步后30min)血浆中肾上腺素(EPI)、一氧化氮(NO)、高敏c反应蛋白(CRP)浓度的变化(ELISA法检测)。结果两组士兵运动后血浆EPI、CRP水平较运动前显著增高,血浆NO水平较运动前显著降低(P〈0.05)。运动后高危组血浆EPI和CRP较对照组明显升高[(111.1±10.3)ng/L比(101.9±12.5)ng/L,(33.9±5.8)ng/L比(28.1±4.1)ng/L],高危组NO较对照组显著降低[(102.3±12.3)}xmol/L比(108.3±9.7)mol/L](P〈0.05)。结论本方法有助于对运动性猝死高危人群的筛选,对预防运动性猝死的发生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标签: 运动性猝死 一氧化氮 肾上腺素 高敏C反应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