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观察型留置针与Y型留置针在临床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将180例患者分为型留置针组和Y型留置针组,各90例,观察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堵管率、留置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患者舒适度。结果两组一次穿刺成功率、患者舒适度、留置时间和堵管率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或P〈0.05)。结论型留置针较Y型留置针穿刺成功率高、堵管率低、留置时间长、患者舒适度好,能更安全地应用于临床,值得推广使用。

  • 标签: 直型留置针 Y型留置针 静脉输液
  • 简介:总结医院—社区联动模式在社区护理管理中的实践与效果。区属医院与社区建立联动模式,制定社区护士手册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理质量评分标准,医院派出护士长对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进行护理管理指导,加强对社区护士的技能培训,接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护士长来院参观学习,并进行护理质量检查。通过1年的实践,社区护理质量各项指标、护士的理论和技能考核成绩明显提高。

  • 标签: 护理管理 医院 社区 联动 质量
  • 简介:就国内外社区护理的发展概况、组织机构、工作内容、工作形式、基本原则以及对护理人员的基本专业要求等方面展开比较,强调以护理改革为先导,大力进行社区护理教育和改革,根据社区需要明确社区护理培养和教育目标,调整组织机构和对护理人员进行专业培训,并引进全科医学护理理念,构建社区护理新模式,以推动我国社区护理的发展.

  • 标签: 社区护理 国际比较 管理体系 服务内容 专业培训
  • 简介:为维护学术研究的严谨性和纯洁性,同时也为了维护《现代临床护理》的声誉和广大读者的利益,尊重编辑人员及审稿专家的劳动,本刊现就稿件一稿两的处理声明如下。

  • 标签: 一稿投 临床护理 处理郑重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社区护士出诊护理现状及满意度。方法:选取2019.10至2023.10出诊患者12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首次入户,给予常规的护理操作,观察组长期多次入户,给予全面干预的护理操作,对比两组操作的成功性与满意度。结果:观察组的护理满意度和操作成功性远高于护理组。结论:社区护士不仅仅承担社区站内开展的护理基础工作,还有兼顾基本公共卫生的工作及入户出诊的工作,应更加关注于社区护士的培训和出诊护理工作的制度化,标准化,规范化,并注意出诊时的安全。

  • 标签: 社区护士 出诊护理 满意度 操作成功性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社区老年人实施社区保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年龄在 65岁以上(包含 65岁)的社区老年人 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 25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保健护理干预方案,观察记录两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予以分析。 结果:实施护理方案后,两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习惯及身体健康状况上都有了改善,方案实施前后进行对比,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方案实施后两组之间进行相关数据比对,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结论:对老年人实施保健护理干预,有益于提高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保健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对社区老年人实施社区保健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年龄在65岁以上(包含65岁)的社区老年人50例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人,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方案,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保健护理干预方案,观察记录两组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并予以分析。结果实施护理方案后,两组老年人在日常生活习惯及身体健康状况上都有了改善,方案实施前后进行对比,两组均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方案实施后两组之间进行相关数据比对,存在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老年人实施保健护理干预,有益于提高老年人身体健康状况,临床效果显著,值得进行大力推广。

  • 标签: 老年人 保健护理干预 临床效果分析
  • 简介:【摘要】 目的 研究社区护理干预在社区老年高血压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随机抽取于2018年9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社区建档的老年高血压患者90例,以奇偶分组法将患者分为实验组以及参照组两组患者各为45例。参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此基础上进行社区护理干预,对比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以及护理满意程度。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明显好于参照组患者,统计学具备差异性(P

  • 标签: 社区护理干预 社区老年高血压 血压控制 护理满意程度 应用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医院-社区-家庭模式在社区护理实践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抽选本社区的居民作为研究对象,将参与人员依照计算机乱序法分成A、B两组,护理人员在社区护理实践中分别对两组实施差异化的护理模式,A组实施常规护理模式,B组实施医院-社区-家庭模式,观察两种护理模式在社区护理实践中各项数据指标的差异。结果:通过实施差异化的护理模式后,两组都较研究实施前的指标有明显的改善,并且B组社区居民在心理状态改变、生活质量评价及自我管理水平方面的数据表现均优于A组,P

  • 标签: 护理模式 社区护理实践 护理质量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研究社区护理服务对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的效果。方法:在本社区服务的老年慢性病患者中选取64例入组,时间在2022年7月至2023年7月,执行抽签法分为2组,各32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护理服务,观察组接受社区护理服务,对比护理效果。结果:相比对照组,观察组慢性病健康知识知晓率、生活质量评分更高(P<0.05)。结论:社区老年人慢性病管理中应用社区护理服务可提高对疾病知识的了解程度,并提高生活质量。

  • 标签: 社区护理服务 社区 老年人 慢性病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实施优质的护理服务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的价值。方法:选取134名社区居民,随机分成对照组、观察组,分别67人。对各组提供常规和优质护理管理服务,并比较两组的预后。结果:比较两组健康行为和GQOLI-74评分,观察组分数更高(P

  • 标签: 慢性病 护理管理 生活质量 健康行为
  • 简介:

  • 标签:
  • 简介:社区护理的基本概念包含三方面的内容,即促进健康、维护健康、预防疾病,最大限度促进人们的健康。社区护理是护理工作的一部分,它是护士应用护理及相关的知识和技巧,解决社区、家庭及个人的健康问题,如何做好健康调查、健康教育、家庭护理、保健指导,沟通技巧非常重要。

  • 标签: 社区护理 护患沟通技巧 健康问题 家庭护理 预防疾病 护理工作
  • 简介:2005年7月,我有幸入选香港理工大学组织的研究生赴港交流团,作为护理专业研究生代表,参加了为期6周的参观实习活动。实习诊所以社区为基地、护士为主导,融合多学科提供整体护理的独立执业探索给我们留下很深的印象,现报道如下。

  • 标签: 香港理工大学 社区护士 执业 护理专业 整体护理 研究生
  • 简介:胎儿自出生后脐带结扎到28d内称为新生儿期。新生儿需经过一系列重要调整和复杂的变化后才能适应新环境,维持其生存和健康的发展。由于新生儿各器官组织发育不成熟,调节功能差,故发病率、死亡率是儿童期最高的。因此加强对新生儿期的护理是十分重要的。我科对出院后的新生儿开展以家庭为中心的社区护理,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介绍如下。

  • 标签: 新生儿期 社区护理 以家庭为中心 脐带结扎 组织发育 发病率
  • 简介:社区护士在社区卫生服务中承担重要任务,她们要为社区人民提供心理——生理——社会全方位、连续性、全过程,以预防为主方向的服务。因此,社区护理需要全科护士是社区护理职能的需要;社区疾病谱的需要;是社区发展“第三状态”医学的需要;是社区护理中法律问题的需要;是现代科技信息发展的需要。

  • 标签: 社区 护理 全科护士
  • 简介:摘要:随着社会进步和发展,法律法制,制度不断完善,人文素质不断提高,人们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越来越多的人利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正当权益。而护士的法律意识还不能跟上现代社会对护理的要求。现阶段有些护士法律意识比较淡薄。护理工作属于高风险职业,护理过程中的每个环节都会存在着法律问题。护理人员对于在从事社区护理工作中可能侵害患者享有哪些民事权利,并不清楚[1] 对于可能触犯到哪些法律条款认识不足。因此护士必须明确自己的职能范围和法律责任,知晓病人及自身的权利与义务,从而有效维护病人及自身的合法权益[2]

  • 标签:   社区护理 法律
  • 简介:摘要:随着我国医学水平的不断提升,以及大众对医疗的重视程度不断的增强,因此社区护理逐渐进入大众的视野。社区护理作为我国医疗单位当中最为基础的部分,不但是对社区当中的大众进行医疗服务,同时也是对社区当中患者的康复与重大疾病的治疗后保障。随着近些年我国医疗体制的改革,社区护理工作的工作重点也发生了转变,对社区当中大众身体健康的保障更为有效。本文通过对社区护理的现状进行研究,对社区护理的进展进行分析,为社区医疗管理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 标签: 社区医院 管理 进展 社区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