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早产儿是指胎龄满28周未满37周出生的新生儿。由于其各器官发育不完善,胃肠功能和免疫功能不成熟,吸吮及吞咽协调能力差,各种消化酶供应不足,胃排空延迟,早期经常导致喂养不耐受发生率高,易发生呕吐、腹胀、胃滞留、胃食管反流、吃奶困难等。充足均衡的营养供给是早产儿存活与否的关键因素之一。如何促进早产儿喂养管理,提高喂养的耐受性,成为影响早产儿生长发育及远期预后至关重要的问题。现将早产儿喂养管理的护理进展综述如下。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早产儿 喂养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家庭参与护理在母婴同室新生儿病房的应用。方法 本研究纳入我院在2022年12月~2024年1月期间内的120例母婴同室新生儿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参照组与实验组,每组60例,参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实验组给予家庭参与护理。对比两组的新生儿情况。结果 护理后,实验组患者的新生儿情况优于参照组(P﹤0.05)。结论 家庭参与护理可以改善新生儿情况。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母婴同室新生儿 新生儿情况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在手术室护理带教过程中应用参与教学的价值。方法 随机选取2018年7月-2020年1月期间在我院手术室实习的82例护士进行此次研究,按照随机抽签法均分两组,各41例。其中,使用常规方式教学的为参照组,在此基础上进行参与教学的为研究组,比较两组护理人员的学习效果。结果 研究组在理论知识评分、实践操作评分以及对教学的满意度方面更高,结果均有显著差异(P<0.05)。 结论 在手术室护理带教中采取参与教学的方式,能够更好的提高实习护士的理论基础和实践技能,让教学的效率和效果得到增强,满足实习人员学习的需求。

  • 标签: 手术室 护理带教 参与式教学
  • 简介:目的:探讨出院前对早产儿实施家长参与护理实践的方法与效果.方法:将我院收治的124例早产儿按出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60例和观察组64例.对照组早产儿出院时采用常规出院指导,观察组早产儿在出院前连续3d让家长在专人指导下参与患儿日常护理实践的出院指导,比较两组出院早产儿的家庭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患儿出院后家庭护理中出现的喂养问题、脐部问题、皮肤黏膜问题、体温管理问题低于对照组(P<0.05),家长日常护理操作熟练合格率及对护理工作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产儿出院前由家长参与护理能有效提高家长对早产儿的护理能力,减少早产儿出院后的护理问题,提升早产儿的家庭护理质量,提高家长满意度,促进早产儿健康发育.

  • 标签: 早产儿 出院指导 家庭护理问题 满意度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应用母婴共同参与护理的效果。方法:择取出90例本院产妇进行实验观察,分娩时段为2019年12月-2020年12月;抽签法均分为常规组、观察组,45例一组,常规组施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母婴共同参与护理,比较二组护理成效。结果:观察组产妇护理品质评分均比常规组更高(P<0.05);观察组新生儿不良事件总发生率已降低至4.44%,比常规组更低(P<0.05)。结论:母婴共同参与护理更适合作用于新生儿护理工作中,其护理成效良好,是较受产妇欢迎的护理方法。

  • 标签: 新生儿护理 母婴共同参与式护理 效果
  • 简介:目的探讨在护理基本技能教学中参与教学法与传统教学法对教学质量的影响。方法在2004级和2005级五年制护理本科班中分别随机抽取一个班为试验组,一个班为对照组。在护理基本技能教学中,试验组采用参与教学法,对照组采用传统教学法,干预前后采用学习积极主动性量表、学生对教学法评价表,分别比较两组差异,所有数据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干预后试验组学习积极主动性、学生对教学法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参与教学法有效激发了学生学习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培养了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提高了护理基本技能的教学质量。

  • 标签: 护理 基本技能教学 参与式教学法 教学质量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目的:家庭参与护理用于新生儿病房优质护理中效果探讨。方法:选取在2020.3-2021.3期间在我院新生儿病房的76例新生儿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在新生儿病房护理中实施家庭参与护理和常规护理,比较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的实施效果。结果:采取不同护理措施的两组新生儿,其中实验组新生儿发育情况优于对照组,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家庭参与护理在小儿支气管炎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2022年8月-2023年8月到本院诊治的50例小儿支气管炎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25例,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模式,观察组患者采取家庭参与护理,比较两组患儿的各项指标。结果:观察组患儿生活质量评分明显的比对照组高, 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呼吸功能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家庭参与护理在小儿支气管炎中具有显著的应用效果,可以提高患儿呼吸功能与生活质量,值得应用。

  • 标签: 家庭参与式护理 小儿支气管炎 应用效果
  • 简介:[摘 要]目的 探究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在NICU(新生儿重症监护室)早产儿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NICU早产儿96例(选自2019.01-12),随机分成A、Z组,各48例。A组行常规护理模式,后者行家庭参与护理模式,对比应用效果。结果 Z组临床结局A组(P

  • 标签: []NICU早产儿 家庭参与护理模式 应用效果
  • 作者: 杨晶,王云川
  • 学科: 医药卫生 > 护理学
  • 创建时间:2022-12-14
  • 出处:《医师在线》2022年第19期
  • 机构: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人民医院,云南文山663099
  • 简介:目的:探究护理管理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参与教学方式的应用价值。方法:抽取2020年9月-2021年12月46名护理学专业学生,两组23名学生进行对比,对照组采用一般教学方式,研究组采用参与教学方式,观察指标为对比学生满意度和学习氛围、成绩、两组学生教学前后学习情况。结果:研究组学生对教学方式满意度与学习成绩高于对照组,研究组的学习氛围较对照组佳,两组学生在教学前学习动力、开放思维、分析能力、计划实施比较差异较小,研究组学生在参与教学后各组比较高于对照组,研究组教学方式较佳(P<0.05)。结论:在护理管理理论与事件教学中采用参与教学方式有有利提高学习氛围,增强学生的学习动力,提高学习成绩。

  • 标签: 护理管理理论;实践教学;参与式教学方式;应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分析小儿推拿联合家庭参与护理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此次研究,选择院内接受保健干预的100例儿童,时间为2019年4月-2020年10月期间,随机抽取儿童进行研究分组,其中接受推拿干预儿童50例为对照组,联合接受家庭参与护理儿童50例为研究组,对两组儿童的干预效果进行对比分析。结果:研究组儿童的护理有效率,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护理有效率(P<0.05);研究组儿童家属护理满意度,要明显高于对照组儿童的护理满意度(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中,实施推拿联合家庭参与护理,可以有效提高儿童的护理有效率,加强患者家属对护理的满意程度,临床价值明显。

  • 标签: 儿童保健 小儿推拿联合家庭参与式护理 护理满意度 护理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小儿推拿联合家庭参与护理在儿童保健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从本院于2022年1月至2023年5月间收治的接受儿童保健服务的小儿中,随机抽选80例进行研究,应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小儿推拿,实验组给予小儿推拿联合家庭参与护理,两组各40例,比较两组应用效果。结果:实验组的认知、大运动、精细运动、语言方面、总发育均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儿童保健过程中,应用小儿推拿联合家庭参与护理,其效果显著,值得推广。

  • 标签: 小儿推拿 家庭参与式护理 儿童保健
  • 简介:摘要:PICC是一种将导管从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的技术,其操作简单、穿刺成功率高。相较于留置针,PICC留置时间长,可以避免反复穿刺增加患者痛苦,同时还可以减轻化疗药物对患者血管的损伤,目前已被广泛应用。尤其是对恶性肿瘤需要长期化疗的患者来说,PICC是一种有效的方式,虽然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在临床的使用过程中发现,在使用后还存在一系列并发症,尤其是当带管的患者出院后,其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高于院内患者。由于恶性肿瘤的患者住院时间短,多需要带管出院,一旦在院外护理不当则会增加并发症,导致PICC的使用寿命缩短。为了降低患者居家时并发症的发生率,延长PICC的使用寿命,本研究采用家属参与护理,根据既往的研究发现,通过家属参与护理可以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同时减轻患者经济负担。2020年1月1日~12月31日,我们对50例恶性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实施家属参与护理,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 标签: 家属参与式护理 恶性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家属参与护理对恶性肿瘤PICC置管化疗患者的影响效果。方法 我院选取2021年3月到2022年4月期间所收治的80例患者作为本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常规组(n=40)和干预组(n=40)。常规组实施传统护理,干预组进行家属参与护理干预,对比两组的心理状态与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比较干预组与常规组的并发症发生率与心理状态改善情况,发现前者高于后者,(P

  • 标签: 家属参与式护理 恶性肿瘤 PICC置管化疗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家属参与护理的效果及对康复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2022年9月,从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择76例,随机分组依据,将76例患者分2组,各3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联合家属参与护理,比较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家庭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应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其对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且还能提高用药依从性,值得推荐。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家属参与式护理 小儿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孟鲁司特钠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精神分裂症患者用家属参与护理的效果及对康复的影响。方法:2021年5月-2022年9月,从本院收治的精神分裂症患者中选择76例,随机分组依据,将76例患者分2组,各38例,对照组:常规护理,基于此,试验组:联合家属参与护理,比较护理情况。结果:护理后,试验组患者的自理能力与社会功能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试验组症状评分低于对照组,而家庭功能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对比两组用药依从性,试验组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精神分裂症护理中,应用家属参与护理模式,其对提高患者的康复效果具有积极的作用,且还能提高用药依从性,值得推荐。

  • 标签: 精神分裂症 家属参与式护理 小儿 糠酸莫米松鼻喷雾剂 孟鲁司特钠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 预防高危患者跌倒中共同参与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 方法: 选择我院 80 例 老年高危跌倒患者 实施此次研究,时间为 2018 年 1 月至 2018 年 12 月,根据随机数字表法 分为观察组( 40 例)和对照组( 40 例)。观察组使用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临床效果。 结果: 观察组跌倒率为 2.50% ,跌倒损伤发生率为 0.00% ,明显低于对照组的 7.50% 、 2.50% ( P﹤0.05 )。 结论: 在 老年 高危患者跌倒中实施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可降低患者跌倒后损伤率及跌倒率, 临床应用及推广价值极高。

  • 标签: 共同参与护理模式 高危 跌倒
  • 简介:【摘要】目的:头颈肿瘤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家庭参与延续护理的实施研究。方法:从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期间头颈肿瘤气管切开带管出院患者中选取90例作为本次研究的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分为两组,每组各45例患者。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采用家庭参与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以及并发症发生概率和再入院率。结果:两组在经过相应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对于本组采用的护理方法的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另外,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并发症方面还是再入院率方面都比对照组更加理想,差异显著(P

  • 标签: 头颈肿瘤 气管切开 家庭参与式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胃癌根治术后采用参与饮食护理的效果及对患者术后营养状况的影响。方法:2020年1月-2022年5月,从本院收治的开展胃癌根治术的患者中抽取58例,随机分2组,各29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试验组:联合参与饮食护理,比较护理情况。结果:首次下床活动及排气时间、肠鸣音恢复时间、首次排便时间相比,试验组均短于对照组,P<0.05;护理后,营养状态指标相比试验组优于对照组,P<0.05,统计2组并发症率,试验组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在胃癌根治术患者护理中,参与饮食护理的开展,可以改善患者术后营养状态、缩短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时间,对减少并发症率有积极作用,值得推荐。

  • 标签: 胃癌根治术 参与式饮食护理 术后营养状况 胃肠功能恢复时间 并发症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