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且的:探讨MSCT对空回肠常见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并总结常见恶性肿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36例空回肠常见原恶性肿瘤的临床资料、病理特点及CT诊断情况。结果:36例中,小肠腺癌18例,位于回肠3例,空肠15例,CT扫描表现为不均匀密度的肿块,病变边界不清,增强扫描显示动脉期及门脉期中度强化,其中14例伴有肠梗阻。小肠恶性胃肠道间质瘤14例,CT扫描显示为圆形或类圆形的肿块,边界较清,增强扫描可见病灶周边部分明显强化。小肠原淋巴瘤4例,CT扫描显示为结节状或环状肠壁增厚,密度均匀,增强扫描呈轻度强化。结论:通过回顾性分析得出空回肠常见的恶性肿瘤有3种类型:小肠腺癌、恶性胃肠道间质瘤和淋巴瘤。应用CT增强扫描有利于空回肠常见恶性肿瘤的定性诊断,并可以发现病变向外浸润及淋巴结转移征象,为临床手术治疗提供帮助。

  • 标签: 体层摄影术 X线计算机 小肠 恶性肿瘤
  • 简介:初教授(1905-1982),浙江嵊州人,早年就读于上海沪江大学,1926年获文学学士学位,1929年获理学学士学位.随后前往北京求学,1934年毕业于协和医学院,获得医学博士学位.曾从事药理研究和内科医师工作,1937年后一直从事X线诊断和教学工作,先后担任浙江大学医学院放射科、放射学教研组主任、教授,上海市杨浦区中心医院放射科主任等职,同时还兼任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曙光医院放射科顾问,是我国著名的放射学家.张初教授的主要学术贡献在于放射学领域的中西医结合研究,被誉为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奠基人[1].张初教授生前曾发表大量有关影像学中西医结合的学术论文,内容涉及中西医结合影像学的多个方面.研究其中西医结合学术思想,对于当今中西医结合影像学工作仍有着积极的指导意义.

  • 标签: 张发初 中西医结合 学术
  • 简介:目的:分析胎儿单半椎体畸形的声像图特征,探讨二维及三维超声诊断胎儿单半椎体畸形的价值。方法:总结东莞市石碣医院及东莞市茶山医院产前超声检查诊断为胎儿单半椎体畸形的孕妇10例,分析超声声像图特征,追踪产后或引产后结果。结果:10例胎儿单半椎体畸形中,胸椎半椎体6例,腰椎半椎体4例。10例均有脊柱弯曲度异常,显示为脊柱侧弯或后凸,病变椎体形态异常,椎体变小,部分缺失。胎儿单半椎体畸形有较特征的声像图表现,产前超声对其能作出较准确的诊断。结论:产前二维及三维超声对胎儿半椎体畸形有较好的诊断价值,三维超声能更直观地显示脊柱整体弯曲度及病变椎体形态。

  • 标签: 产前超声检查 单发半椎体畸形 价值
  • 简介:资料  患者,女性,26岁。2010年7月初突然出现左眼刺痛,持续数秒后缓解,晨起后发现左眼皮水肿,在诊所给予金霉素眼膏等对症治疗后缓解。7月中旬再次出现左眼肿,并出现左眼远视,对症治疗后无改善。进一步检查CT发现左眼眶肿块逐转院至本院就诊。复查MRI,影像学表现(图1):左侧眼眶可见一跨外侧壁生长的软组织肿块,约4.4cm×3.1cm,T1WI等信号,T2WI混杂高信号,增强后边缘明显强化,病变累及左侧蝶骨和左侧眼眶外侧壁和左侧额骨,侵入眶内推移压迫眼球和眼肌,累及球后区和眶尖,左侧眼球向前内移位,推移压迫左侧颞肌,相应部位硬脑膜增厚强化。

  • 标签: 例表现 原发平滑肌 平滑肌肉瘤
  • 简介:目的:探讨胎儿单半椎体畸形的二维声像图特征,以提高产前二维超声对单半椎体畸形的认识。方法:从2010年5月—2015年5月在广东省东莞市茶山医院进行常规产前超声检查的孕妇中,选取产前超声提示单半椎体畸形7例,回顾性分析单半椎体畸形声像图特征及产前超声检查方法。结果:7例单半椎体畸形中,胸椎半椎体5例,腰椎半椎体2例;产前超声检查过程中,旁正中切面显示脊柱后凸和前凸畸形5例,冠状切面显示脊柱左侧弯曲和右侧弯曲6例,在没有侧弯、成角情况下,横切面很难发现椎体形态异常。结论:旁正中切面可显示半椎体畸形引起的脊柱后凸和前凸,冠状切面可显示半椎体畸形引起的脊柱左侧弯曲和右侧弯曲,横切面可显示椎体形态异常。胎儿半椎体畸形具有典型声像图特征,二维超声可作为胎儿单半椎体畸形的常规筛查手段。

  • 标签: 半椎体 产前超声 单发
  • 简介:目的评价低剂量CT(low-doseCT,LDCT)在实性怖腺癌结节影像分期中的价值。方法搜集LDCT筛查发现并经病理证实的实性怖腺癌结节53例,其中男性19例,女性34例,平均年龄(55±68)岁。采用Kappa检验回顾性分析影像与病理分期的一致性,以及不同胸部影像科医师之间影像分期的一致性。结果LDCT行实性怖腺癌结节影像T和N分期的准确率分别为88.7%(47/53)、943%(50/53)。影像与病理分期及不同胸部影像科医师影像分期的一致性良好(Kappa=0.803,0.733;P〈005)。结论实性怖腺癌结节多为早期怖癌,淋巴结或远处转移发生率低,LDCT适用于其术前影像分期。

  • 标签: 肺癌 结节 分期 低剂量 计算机断层扫描
  • 简介:目的:探讨颈椎MRI对Klippel-Feil综合征并发畸形和继退变的诊断价值。方法:采用1.5T超导MRI仪对21例Klippel-Feil综合征行颈椎MRI,观察MRI各序列对Klippel-Feil综合征阻滞椎的显示情况,并分析是否合并附件、脊髓或椎管等其他发育畸形,以及有无椎间盘、黄韧带、椎管及脊髓等的继退变。结果:Klippel-Feil综合征阻滞椎MRI典型征象呈"蜂腰状",21例阻滞椎以累及C3椎体为主,占47.62%(10/21),均合并附件分割不全,脊髓空洞症、颅底凹陷、先天性椎管狭窄及椎管内肠源性囊肿等其他发育异常或畸形各1例。21例中,继椎间盘突出16例(76.19%),其中突出间盘位于阻滞椎以上5例(31.25%),位于阻滞椎以下11例(68.75%)。颈椎曲度变直14例(66.67%);黄韧带肥厚3例(14.29%)。结论:颈椎MRI不但可清晰显示Klippel-Feil综合征的先天阻滞椎及其并发畸形,还有助于准确评价继的颈椎退行性改变,从而更好地指导临床治疗。

  • 标签: 克利佩尔-费尔综合征 颈椎 磁共振成像
  • 简介:目的:探讨肝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肝段动脉栓塞术治疗肝细胞癌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3例经病理学确诊的肝细胞癌患者行经肝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肝段动脉化疗栓塞术治疗.检测栓塞治疗前后肝功能、甲胎球蛋白(AFP)血液含量;应用Karnofsky评分标准评价治疗前后生存质量的变化,以1~3年生存率评价其临床疗效.结果:技术成功率100%,术后30d死亡率为1.89%.51例(96.23%)患者Karnofsky评分术后增加10分以上,生存质量提高.1~3年生存率分别为79.25%、66.04%、43.40%.肝功能改善,甲胎球蛋白(AFP)血液含量降低.结论:肝动脉灌注复方丹参注射液联合肝段动脉栓塞治疗提高了肝细胞癌患者的生存期,生活质量改善.

  • 标签: 肝细胞癌 丹参 肝亚段动脉 栓塞 治疗